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标题:
吟诵入门/第二章
[打印本页]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5-10-24 17:44
标题:
吟诵入门/第二章
第二章 吟诵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吟诵的前世今生
吟诵大约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它伴随着汉字、音乐的产生而产生。所以,吟诵是汉字、语言和音乐的综合体。
一、吟诵的由来
中国的先民们在世世代代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许许多多古代歌谣,周王朝委派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以了解各地的政治、风俗。《汉书·食货志》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文中的“行人”即指当时的采诗官,搜集到的古歌谣即是最早的诗,至春秋时精华部分有几千首。儒家圣人孔子进行整理汇编,删繁去重后精简至三百零五篇而成《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指宫廷的宴歌(“小雅”)和赞歌(“大雅”),“颂”指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吟诵。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只剩下文字了。还有一些没有归入《诗经》中的作品,被称为古歌谣,保存下来。
西汉毛亨在《诗经·大序》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其中“永”通 “咏”,即“永言”,将语音延长之意。
永歌即抑扬,嗟叹即顿挫,所以汉语里有抑扬顿挫一词。古人为了表达顿挫的需要,发明了入声字。古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吟诵起来即形成抑扬顿挫的效果。因取消了入声字,故现代汉语中只见抑扬而难有顿挫了。
《尚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是中国的古代诗论,分别描述了“诗”、“歌”、“声”、“律”的区别。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诗是为了表达个人志向的,表达不足即吟诵之,吟诵时的宫、商、角、徵、羽五声应严格按照每个汉字的声调和发音进行,须和谐且优美。这四句话概括了吟诵的目的和要求。
吟诵是先民们根据汉字的发音特点自然形成的,发端于先秦,在私塾和官学教育系统中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二、吟诵的确立
自春秋始,楚国在长期独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都有自己的特点。至战国时,楚国的地方音乐极其发达,除了大家熟知的楚庄王得“绕梁”琴七日不上朝、后觉醒用铁如意捶琴的故事外,《涉江》、《采菱》、《劳商》、《薤露》、《阳春》、《白雪》等都是当时响誉天下的名曲。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另外,楚国的方言也有其特殊的音调。后又接受北方文化的影响,逐渐融合,汇为文化巨流,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学艺术素材,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正是这个优越的文化基础和氛围,孕育了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祖屈原。
屈原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楚辞”—— 一种与《诗经》格式不同的崭新诗体,成为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言人。
屈原被放逐江南之后,在湘江一带漂泊。他怀着对祖国的期望和对朝廷的失望这种复杂的感情,“行吟泽畔”,吟出了无数篇传世名作。因为是边走边吟的结果,所以楚辞的作品体量很大,与诗经作品的短小相比,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屈原奠定了吟诵的历史地位,首次将吟诵发展成为诗词的创作方法。从此以后,诗人们都通过吟诵创作和欣赏诗词。
三、吟诵的普及和辉煌
历史上,吟诵曾经达到过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谢安是东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生于河南太康的显赫世家大族——陈郡谢氏,这个大族绵延了近三百年。谢安自幼聪明过人,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律,年轻时到过当时的国都洛阳,并学会了洛阳的方言和吟诵,对儒、道、佛、玄学均有较高的素养。他广交天下名士,“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常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孙绰、李充等人吟诗清谈,游赏山水,借以自娱。
谢安有一绝活儿,叫“洛下书生咏”,能用洛阳书生腔念书吟诗,还能随心所欲变换节奏腔调,有所谓“吟啸”、“啸咏”、“讽咏”、“讽诵”等诸多讲究。《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记载:“(谢)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斅之。”按现代医学观点,谢安其实患有重度慢性鼻炎,鼻音重浊,给人造成一种傲慢和不屑一顾的错觉,这倒暗合了谢安的名士风范。一时间谢安的发音,引得当时的江南名士纷纷效仿。
“洛下书生咏”名气很大,有挽救岌岌性命的作用。据传,桓温有次请谢安和王坦之赴宴,实际上是安排了埋伏要杀掉他们,以扫平他夺权道路上的障碍。王坦之吓得混身颤抖,谢安却镇定自若。他走上台阶,擤了擤患有鼻炎的鼻子,用标准的洛阳音大声指责桓温。如此高贵的鼻音浓重的洛阳话一开腔,桓温便被彻底镇住了,挥退了埋伏的刀斧手。虽然这不一定是桓温不杀谢安的主要原因,但谢安由此名声大振。后来桓温死了,谢安掌权,“洛生咏”简直成了“官方语言”。
自东汉初到西晋末约三百年,洛阳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名门士族多聚于此,读书人多操洛阳方言,而司马氏政权东渡后,东晋士大夫中也多中原旧族,“洛生咏”竟因此成为炫耀世家大族身份地位的资本。
谢安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吟诵大家,创造了吟诵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因为有了谢安,吟诵才真正的确立,并得以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围的普及,最终成为古诗文欣赏和学习的方法。
除谢安外,历史上有名的还有一位吟诵大家——明代的王守仁。
王守仁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将军、诗文家和吟诵家。王守仁年轻时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读书,晚年在越城(今浙江绍兴市)西部门内的光相桥东边建成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王家先世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右将军王羲之,后世徙居余姚。王守仁的父亲王华生性聪敏,刚会说话时,其父教他读诗,经耳便能随口吟诵。年龄渐长,读书竟至过目不忘。王守仁在这样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受到了上等的文化熏陶和滋养。
但王守仁生来语音器官发育不健全,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早期的语言天赋极差。一天,他突然背诵起祖父曾经读过的书文来,众人听了,无不叹服。一旦会说即不同凡响。其实,这是吟诵的音乐性和韵律帮了他的忙。
10岁那年,王守仁的父亲王华进士及第,高中状元,次年接他祖孙两人去京城。一日路过金山寺,王守仁脱口吟成一首七言绝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顿时,四座皆惊,众人啧啧称奇,有人想再试一试他的诗才,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吟诗一首。王守仁不假思索,随即应口诵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两首诗,既有气吞环宇之概,又富含哲理,竟出自一个十一岁孩童之口,充分显示了王守仁少年天才,颖悟夙成。
王守仁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以弘扬“圣学”为己任,一生讲学不辍。王守仁53岁时开辟了稽山书院,亲临讲席论学,环坐而听者三百余人,夜无卧听,更番就席,歌声彻昏达旦。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踊跃称快。王守仁讲学闻名海内,天下学者时时想望其风采。海宁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诗坛宿儒董沄,漫游会稽时听说王守仁讲学之盛,便“以杖肩其瓢笠诗卷来访”,当即拜师入门,久之乐而忘归。由此可见王守仁的名气之大。
王守仁一生喜爱吟诵,尤其爱吟诵屈原的作品。
历史上喜欢吟诵的大家还有很多。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吟诗无数,六十七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悉述自己爱好喝酒、吟诗和弹琴,常与酒徒、诗客和琴侣同游乐的情景,世人称他为醉吟先生。
白居易在《过李生》一诗中说:“何以醒我酒?吴音吟一声。”吟一声能醒酒,这是现代人羡慕却做不到的事。他在《咏意》中有“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之句,在《小池》中有“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之句,在《山中独吟》一首中更说:“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通”、“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诗人的这种境界,非吟诵断难达到和体会。
四、吟诵的衰落
吟诵既然有辉煌而长久的历史,又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什么现在只有极少数人会,而全国绝大部分人却不知吟诵为何物呢?这要从上个世纪初说起。
一九O五年,清廷下令废止科举。辛亥革命后,清廷灭亡。一九一二年民国成立,奉新学堂为教育正宗,不承认私塾学历。私塾开始退出中国的教育体系。几千年来,吟诵都是通过私塾的教学方式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私塾的废除直接导致吟诵失去了传承渠道。一九二O年,北洋政府下令小学使用白话文教材。后来经过连年的战争,中国的教育遭到持续不断的破坏。吟诵事业自然难以幸免。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由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中国古典文化被看成腐朽没落的东西遭到无情的批判和抛弃,吟诵也被当作糟粕而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吟诵流传几千年,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终于在最近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日渐衰落,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今天,除了有历史渊源的少数几个吟诵流派和相关专家外,全国会吟诵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年龄大都在八十岁以上。而且,吟诵谱大多遗失,吟诵调濒于失传,只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和传承。这是中华民族和全球华人的悲哀。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5-10-24 17:46
第二节 吟诵在国内
一、吟诵恢复
中国的古诗文是吟的,这是西方人早就普遍认知而且非常羡慕的事情,是西方人眼中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一。但是现在很多外国人来到大陆,反而听不到吟诵的声音了。这是非常让人痛心和惋惜的事情。
赵元任先生是最早将朗诵和简谱等西方音乐引进中国的少数几个先驱之一。他在引进朗诵的同时,又担心吟诵会逐步消亡,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研究吟诵,并首次录制了唱片。他想不到的是,由他积极倡导并推动引进西方式的朗诵,险些取代和断送了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传统吟诵。他担心的事情不幸成为了现实。不光是他一个人想不到,恐怕大部分中国人都难以相信。历史确是这样无情。一九二O年,唐文治先生创办无锡国专,然后大力提倡吟诵,并创立了“唐调吟诵”流派。一九三四年、一九四八年又两次录制唱片,发行海内外。一九四六年,北大中文系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此会被命名为“吟诵与教育”研讨会。
新中国成立前后,赵元任、朱自清、叶圣陶、杨荫浏、俞平伯等专家学者都曾经提倡、呼吁恢复吟诵传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思想越来越解放,各种文化禁锢和枷锁不断解除,使得吟诵走近大众、走进社会、重返文化大家庭成为可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文化界和诗词界的有识之士便行动起来,奔走呼号,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和吟诵会,逐步扩大影响。国外一些组织和个人,如海外华侨,也出资出力在家乡持之以恒地推广诗词吟诵。
最近十几年来,国内一些团体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热情大胆地为古诗文谱曲,组织年青人学习和表演,成立了诗词会、吟诵会。更有先行者已奔赴全国各地寻访吟诵名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采集录音、录相,对散失在民间的吟诵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举办培训班,并积极推动吟诵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与此同时,有一批出版物相继问世。一九九五年,茆家培的《中国古诗词吟诵曲选》出版。一九九七年,陈少松的《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并附有吟诵录音光盘。二OO八年国务院公布了包括吟诵在内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O一O年江苏省、福建省、河北省、江西省政府也陆续公布了吟诵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说明各级政府已逐渐认识到吟诵重返今日文化舞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吟诵流派
目前全国各地存在着许多个吟诵流派,风格各异。这里粗略地加以归纳和介绍。
1、桐城派及唐调吟诵
桐城,春秋为桐子国,今安徽桐城市。古县名始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从清乾隆元年至清末一百七十余年间有一千二百余位桐城派作家、二千多部著作、数以亿计的文献资料。桐城派古文的特点:言之有物,辞立其诚;哲理清晰,义法鲜明;平易质朴,生动传神。它是唐宋古文运动的继续、发展与终结。
桐城派吟诵代表人物为唐文治先生。唐先生是唐调吟诵的创始人,即使在八十多岁、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亲自授课,吟诵古文,抑扬顿挫,声泪俱下,响震瓦梁。其忧国之情,令在场学生无不动容,时称“唐调”,并录制唱片。全国各地有许多唐调吟诵弟子和传人。
现在桐城唐调的代表人物是范敬宜和陈少松。范敬宜是范仲淹第28世孙,吟诵大家,家学渊源,精于诗书画,曾任中国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范先生于二O一O年刚刚辞世,是中国吟诵界一大损失。
陈少松是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唐调吟诵名家,自一九八七年开始在南师大开设古诗文吟诵课程,致力于古诗文吟诵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已出版《古诗词文吟诵》一书,发行三张古诗文吟诵专辑。
2、常州吟诵
常州吟诵的内容丰富且全面,有吟诵格律诗、词的音调,也有吟诵古体诗和文赋的音调。常州吟诵植根于常州,用常州方言进行吟诵,形成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其代表性人物有赵元任、周有光、屠岸等国学大师。常州吟诵能较多、较好地体现唐宋诗词等古典文学作品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抑扬顿挫格外分明。由于赵元任的研究和及时的采录,常州吟诵因此具有坚实的保护和传承基础。
现在的常州吟诵代表人物是秦德祥和羊汉,二OO八年江苏省政府命名二人为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常州吟诵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湖湘派
俗话说,北方出皇帝,南方出才子。作为历史悠久的荆楚大地,名诗名家不少。湖湘人也在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中国风流了近一个世纪。诗词吟诵家更是灿若星辰,数不胜数。现在湖湘诗派代表人物众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如湖南吟诵名家林从龙、侯孝琼、史鹏,等等。
4、闽派吟诵
唐宋时数批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中州音韵与当地方言极度融合,产生了新的方言。迁到福建南部的形成了闽南语;迁到广东的成为客家话。闽南语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汉语中古音的中州韵,因此被称为中国汉语言的活化石。建议吟诵者学学闽南话。
中国的吟诵派别中,闽南语吟诵是重要的一支。福建吟诵家较多。林家英、陈炳铮先生,几十年来为吟诵的传承和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汉诗吟诵争得了无上荣誉。陈侣白先生,被称为福建吟诵第一人,福建省国学经典吟诵艺术团团长,出版有诗词吟诵专集。二O一O年八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陈侣白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诗词吟诵代表性传承人。
5、中州吟诵
中州主要指河南,也包括周边几个省份。河南历史上有许多诗词和吟诵大家,如东晋太傅谢安、山水诗人谢灵运,唐代诗人崔颢、杜甫、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贺、李商隐等。?
当代中州吟诵的代表人物是华钟彦,曾被誉为最正统的汉诗吟诵者。可惜的是,华钟彦教授已于数年前驾鹤西去,其他名家则散存于民间,而有组织的中州吟诵流派不多,实是一件憾事。但河南地处中原,是“洛生咏”的发源地,应为吟诵调之正宗。非但是吟诵,即便是戏曲和曲艺无不以中州音韵为准绳。因此,尽管目前无调无派,中州吟诵亦不得不提。
6、河间歌诗派
河间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冀中平原腹地,因位于滹沱、中堡二河之间而得名(另一说为九河之间)。河间历代都有诗人名人出现,唐代的刘长卿就是河间人。
有一种说法,《诗经》能够流传至今,与毛亨、毛苌有关。《诗经》十五国风是先秦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初传《诗》多家,鲁、齐、韩三家《诗》失传,只有《毛诗》一家传下来。毛诗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传于世间,其发祥地就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家经典多遭焚毁,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河间国武垣县(现河间市)隐居。他在整理古文《诗经》的基础上,开始作《诗经诂训传》。在《诗经》传播的同时,河间出现了歌诗。据载,“河间歌诗”起源于汉,历代相传。
《诗经》中的“风”即是在民间传唱的民歌。毛亨、毛苌在河间设馆教习《诗经》,就是用“今韵”吟唱。其中大部分诗作都可以完整吟唱,且用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伴奏,少量诗经的诗篇被称之为“笙歌”,史书上记载的“河间歌诗”即起源于此。元代由官方在毛公故里建立毛公书院后,“河间歌诗”呈现兴盛,元以后历朝毛公书院的学生均演习“歌诗”。民国后期改为毛公学堂后,才逐渐被近代课程所替代。
当代河间歌诗的代表人物是唐永辉和裘孝信。裘孝信的吟唱极具乡土味道,曲调间有西河大鼓的韵味。据传,西河大鼓即是由河间歌诗的曲调发展而来。二人于二OO八年荣获河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7、台湾吟诵
在宝岛台湾,有许多吟诵流派,如天籁调、鹿港调、歌仔调、闽南调、客家调、宜兰酒令、貂山吟调、中台调、云林调,等等。各个流派间风格各异,特点鲜明。台湾吟友众多,其中不乏能用中古音吟诵者,系统、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吟诵调。
除了以上介绍,全国其他地方也存在许多吟诵流派和传人,不一一赘述。
三、吟诵的现状
初次听到古诗文吟诵的人,莫不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叹服,更为能亲耳聆听到如此优美动听又闻所未闻的诗词吟诵而喜极而泣,冥冥中与古人血脉相通。古诗文吟诵对于中国人来讲好似骨子里的东西,既刻骨铭心,又自然和谐,能随时随地哼唱,是中华民族的特殊气质之一。
这种感觉非常神奇。
当前中国大陆吟诵现状较之于上个世纪,已有很大的进步,令人欣慰。但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不会吟诵,或者没有听到过吟诵,甚至不知吟诵为何物,且可资大家学习的书籍及资料不多,学习渠道较少,使得普及吟诵困难重重。因此,形势依然严峻,任重而道远。
第三节 吟诵在海外
相对于目前中国大陆吟诵之萧索现状,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却是另一番景象。
上节提到宝岛台湾。大部分台湾人自称“河洛人”。他们的吟诵调称为河洛音,有许多著名的吟诗社,会吟诗者达几十万之众,对吟诵的保护和传承较大陆好。
国外,如韩国、朝鲜、越南等,也有吟诵汉诗文的传统。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保留有闽语系统的吟诵。
除了有华人地域的汉语吟诵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吟诵。比如日本。
自唐朝始,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较大,至今保留有许多唐朝诗人的作品集,且把汉诗文的吟诵传统继承了下来。日本吟诗社众多,社员超过四百万,上个世纪末经常派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只可惜当时中国国内的吟诵只囿于一个非常狭小的圈子内,现在来访的人数和次数明显减少。
日本人吟诵的内容有汉诗,也有日诗。汉诗吟诵有吟诵谱传世。吟诵常有乐器伴奏,可伴舞、伴唱,表演性较强。
二O一一年元月,日本皇宫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春季吟诗活动,天皇夫妇参加了此次活动。春季吟诗大会是十三世纪日本龟山天皇在位时所创,自一八七四年起,加入平民竞赛的部分,是日本皇宫每年最为盛大的活动之一,电视台进行实况转播。
一个人口不到一点三亿的小小岛国有超过四百万的吟友,对照中国十三亿人,中国的吟诵人口比例则少得可怜。这是中国人要下大力气抢救、挖掘、整理、传承吟诵的动力。
除亚洲国家和地区外,欧美国家的华人也保留有吟诵传统,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吟诵教学,并经常回到国内,从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
第四节 吟诵的前景
历史的轮回总是耐人寻味。在沉寂了近一个世纪后,吟诵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中。这是历史的必然。现在,抢救、挖掘、整理、传承吟诵的进军号角已然吹响,有一大批中青年语文教学骨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训,已在全国多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数年的吟诵教学实践和探索,以期早日将吟诵纳入到日常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来。
从本质上看,吟诵完全有可能重现辉煌。
首先,吟诵的音乐性将吸引广大青少年喜欢上吟诵。传统吟诵调虽然品种繁多,但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既易于传唱,又便于记忆。同时,吟诵调的节奏并不一定比现在的流行音乐慢,也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带着陈腐的古代气息。相反,吟诵古诗文最能体现作品的韵味和奥妙,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吟诵比一般流行音乐更有内涵。
其次,古诗文表现的内容和思想并不落后于时代,对现代社会同样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现代人有时感叹于古人的思想境界比现代人高,说过的话和留下的作品,现代人也难以企及。
再次,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而吟诵的本质诉求是创新;创新又是吟诵的需要和手段,两者契合。青少年学习了吟诵的规则和技巧后,很容易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发明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性的吟诵调,既可丰富和发展传统吟诵,焕发传统吟诵的新生命,又可使青少年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最大程度地张扬现代人的个性。
有理由相信,依靠其旺盛的生命力,加之网络技术等许多现代交流和学习方式的帮助,吟诵必定能在全国迅速普及,唱响全国,唱响全世界,迎来吟诵历史上的新高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欢迎光临 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http://mzjys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