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标题:
唐诗鉴赏【视频/文稿】
[打印本页]
作者:
若兰
时间:
2016-5-9 09:57
标题:
唐诗鉴赏【视频/文稿】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4:08 编辑
第一课唐诗概述
主讲: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
-------------------冷心寒蕊儿文字整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个诗的国度里,元代以前的文学史基本上是中国诗歌史。其中又以唐诗宋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历史时期,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他结束了中国400余年的动乱,从东汉黄巾起义公元184年,三国公元220年,西晋公元365年,东晋公元317年。在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大一统的朝代。
现在我们中国历史经常汉唐连用,就是汉朝唐朝时中国人最为骄傲的两个朝代。唐朝之前我国长期动乱,从东汉末年开始动乱了将近100年,三国归晋。西晋维持的历史很短。然后北方又被若干个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南方是东晋,南方是东晋的时候,北方经历了很多的小朝廷,(前赵,后赵,前梁,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燕,西秦,北魏,北凉,南凉,后凉,夏,南燕,西秦,北燕)。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魏,东魏,北魏,北齐,北周)。说明当时国家动乱非常严重。比较而言,南方动乱较少,因为从东晋,宋,齐,梁,陈这样几个朝代的更迭,基本上都是采取禅让的形式,而不是战争的形式。一直到隋朝建立,国家是统一了,但是隋朝的历史很短,只有37年。事实上整个隋朝,天下一天也没有太平过。开始有南方很多的分离政权,等到好不容易统一了南方,北方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接着出现了军阀混战。一直到唐朝才结束了这400余年的历史动乱。
隋代到唐代一直都是西北的关陇贵族掌握着统治权,比如:北周,宇文泰—宇文毓(明帝)—宇文静(静帝)。隋朝,杨忠—杨坚(文帝)—杨广(隋炀帝)。唐朝,李虎—李炳—李渊(高祖)。李渊就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
东汉末年: 户,9698630,人口,49150220。
贞观:(639)户,3041871,人口,12351681。
(由于动乱户数减少:6656759,户数减少,68%.人口减少,36789539.减少74.8%.)
天宝元年(742):户,8973634,人口,50975543,.
广德二年(764):户,290余万,人口,1690余万。安史之乱9年之后,人口户数十去其七。
元和年间,我国只剩下2368775户。人口1千万左右,这时已经距离安史之乱50年。可见安史之乱带给国家沉重的灾难。
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到三国的时候全国只有700多万人。魏国400万人,东吴200万人,巴蜀只有96万人。所以刘备有百万大军讨伐东吴之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隋朝诗歌的成就
隋朝毕竟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隋朝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由于南北时风的融合,隋朝的诗有其:1,起衰中立,2,斫雕为朴,3,催刚为柔,,4,重乎气质的特点。隋朝毕竟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唐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的历史
唐朝(618—907),传22帝,289年,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是为周武则天时期和以后)。待唐玄宗即位以后才出现了盛唐的局面。
唐诗繁荣的原因:
下面我们从社会和文学两个方面说一说唐诗繁荣的原因。
唐诗繁荣的社会原因:1.社会统一,经济繁荣。唐朝统治达289年大一统时间长,经济繁荣,有利于文学文化的发展。
2.广开言路政治开明.唐朝政治上很开明,允许知识分子讲话,甚至讽刺朝政都可以,白居易曾经写诗讽刺皇帝,揭露皇帝和皇家的阴暗面也没有因此而被打击坐牢。这比起我国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朝代都开明的多。大家知道,政治的开明比经济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
3.对外开放.中外交流.唐王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他对周边的国家很开放,当时的朝韩,新罗,缅甸等国家的靴子都纷纷到中国来留学,甚至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也经常派人去国外学习和交流。象唐僧取经,鉴真东渡都加强了中外的交流。外国的音乐,乐器大量的传到中国来,导致后来宋词繁荣的音乐《燕乐》就是从西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
4.举贤任能,实行科举.大家读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之后,好像认为科举制度是万恶之源。其实不然,科举制度最早产生的时候是历史的伟大进步,它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大的改革,是选任官吏的一个非常大的历史飞跃。因为过去是世代相袭,用“大中正”来考察这些人能否做官以及官员的升迁。这个“大中正”首先看的是你的家庭出身,你是不是官宦家庭,或者用今天的话来讲:你是不是干部子弟。所以就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如果一个人他出生以后他的社会地位就固定了,就用不着后天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这个社会就停滞不前了。只有摒弃这种先天模式,大家通过后天的学习,去努力,去公平竞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进步。唐朝科举常年定期有下列科目: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进士科。唐朝进士科每年录取二三十人,少的年份仅有十余人,甚至一二人,超过六十人的仅有四年。最多唐高宗咸亨四年录取了七十九人。唐代289年共录取进士6300余人,平均每年20余人。所以唐朝的进士,或者说唐朝的科举考试是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因为科举考试一开始要温卷,你要希望有人推荐你,就要把你自己写的诗词请人家看。这样就直接推动了唐诗的发展。而在科举考试当中要考排律,一般是考12句的排律。假如没有扎实的律师功底显然是不行的。科举考试还改变了这样一种情况,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官吏取代了西北贵族,尤其是出身中小地主家庭的、下层的,比较贫寒的这些人家,当然前提是能读得起书的家庭。这些比较贫寒家庭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流社会。这样,南方的读书人逐步取代了西北的关陇贵族。而这部分人他的文化底蕴更多的具有南方文化的特点。南朝文化是以健康为中心的。以上是四点社会原因,下面讲文学原因。
文学原因:,
1, 它继承了诗经以来1700多年的文学传统。诗经最早出现于1700多年前,为唐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很好的文学传统。后面我们分析许多唐诗作品的时候,很自然的药提到这些早期的优秀作品,很多受到早期诗经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都能够在很多前人的作品中看到他们的影子和痕迹。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对前代的重复,它是在更高的一个平台上继承和发展了前朝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传统。
2, 是格律诗的成熟。格律诗的诞生在我们的齐梁时期,就是南朝的齐梁时期。具体说是齐武帝永明年间。在南京人们从转读佛经发现汉字有四声的变化,平上去入。后来人们尝试着两种规定,一个是入声作为一类,平上去作为一类,这就是《沈约传》当中所说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浮声就是平上去,切响就是入声,后来填词很多酒沿袭了这个规定。象《词林正韵》规定了19部,前面平上去占了14部,入声字专门单列了5部。再一种分类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就是把平声分为平,上去入分为仄,这就是平仄的划分。所谓仄者就是不平也。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律句,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是四个基本律句。所有的律诗都是这四个基本律句延伸发展而来。后来就出现了五言的绝句,五言的律诗,五言的排律和七言的绝句、律诗和排律。许多我们熟悉的唐代名篇都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的优秀作品。这个新形势的产生一下子使诗歌领域百花齐放,出现了许多奇葩。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汉语的音乐美。我们随便读一首诗词,只要符合格律的就有阴阳顿挫。汉字有音乐美,我们的老祖宗又发现了这种音乐美,就把它应用在了诗词创作里面去,创作出了具有天籁之音的诗词作品。一下子把中国推向了极高的文学境界。中国在很多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而在诗词方面中国和任何西方国家比起来都不落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诗的国度。另外出现了七言歌行,七言歌行来自于乐府,它是不入乐的,不沿袭乐府的古题,也有采用五七言或杂言。它的佳作很多,在唐诗8卷中,唐诗歌行体就占了三卷。七言歌行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再一个就是元和体的诗杂入律句和对仗句。几句一换韵,像《长恨歌》我们可以看到,它几乎是一首首的律句和古句叠加而成的。把它切换出来,很多是规整的律句和对仗句。像: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对仗就非常工稳。它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笆行,连昌宫词都是元和体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不是元和体。在古代文论方面,无论是初盛唐,还是中晚唐,都出现了文学理论成就很高的人物。初盛唐之交的陈子昂,盛唐时期的皎然。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晚唐时期的司空图,在文学理论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是专门研究过司空图,还写了四十多万字的《司空图评传》,对他的《二十四诗品》也有一定的研究。文艺理论也推动了文学的进步。使得唐诗繁荣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唐诗盛况:剧不完全统计全唐诗,5万5千余首,诗人3500余人。唐诗的总量远远超过了唐朝以前流传下来的诗词的总量。明朝胡应麟的《诗薮 》里面有一段文字说道唐诗盛况,甚也,诗之盛于唐也,其体,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深沉,博大,绮丽,悠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夫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他从几个方面,从诗句的长短,从诗句的形式,从诗句的内容,从诗的作者,各种身份的人都卷到这里去。使得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文化的一个高点。更是诗歌的顶峰。就当时来说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李白、李贺等,有直面人生,面向现实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杜甫,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新乐府运动的一些诗人。也有以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卢纶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后面我们还会讲到,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淡于功名,流连山水,田园,他们的诗美学价值极高。
下面我们讲这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唐诗的分期:
或问,唐诗何以分为初、盛、中、晚之说,曰: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岁至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岁,凡95年。盛唐自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至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岁,凡53年。中唐自代宗大历元年丙午岁至文宗大和九年乙卯岁,凡70年。晚唐自文宗开成元年丙辰岁至哀帝天佑三年丙寅岁,凡71年。溯自高祖武德戊寅至哀帝末年丙寅,总计289年。分为四唐,然诗格虽随气运变迁,其间转移支出,亦非可以年岁界定,况有一人而经历数朝,今虽分别年岁,终不能分一人之诗,以隶于每年之下。这是冒春荣的一段文字,他的书出现这一说法比较晚的,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采取了他的分法来区分初、盛、中、晚四唐。这个分法是就唐代的诗歌而言的,不是根据唐代的历史而言的,严羽是研究诗而提出的这个概念,所以把杜甫去世作为盛唐的诗歌界限是有道理的。当然,杜甫的诗大量写作于安史之乱之后,那个时候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从政治上。经济上说它是盛唐毫无道理,但是从诗歌的角度说他是盛唐不无道理,因为那时候诗歌还有杜甫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诗歌的兴盛。以至于后来人们引用了诗坛三元,唐玄宗开元,代表李白。唐宪宗元和,代表是,元稹,白居易,柳宗元,韦应物等人。宋哲宗元祐,代表是苏轼。是诗坛兴盛时期。这个三元的说法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鼎盛时期。这三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包括杜甫。总之如果按照诗歌划分杜甫应该属于盛唐,而按照政治经济条件划分杜甫应该划归于中唐。李贺归于中唐。
最后我们对唐诗做几点概括:明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说:唐诗之变,渐也,隋氏以还,一变而为初唐,贞观之诗是也。再变而为盛唐,开元。天宝之诗是也。三变而为中唐,大历、贞元之诗是也。四变而为晚唐,元和之后之诗是也。明胡震亨说:唐诗须分三节看,盛唐主词情,讲词情、讲气魄。中唐主词意,晚唐主词律。中晚唐讲立意,讲格律。我们既要有初、盛、中、晚的概念,也不要把它当做不可逾越的鸿沟。
作者:
若兰
时间:
2016-5-9 10:02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6 21:32 编辑
第二讲 初唐诗
初唐是唐诗的开始时期,有些人对初唐诗不看好,其实初唐和盛唐、中晚唐比。初唐 诗确实显得弱一些,唐朝建国以后五六十年间诗坛并不兴盛。后来出现了初唐四杰和杜审言,张若虚、陈子昂等人,使得唐诗为盛唐的兴盛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刘克庄《后村诗话》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闷,唯闺帏、戎马、山川、花鸟之辞时有善者。求其雅人深致,实可兴观,唯陈拾遗、张曲江二公耳”。
赏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字必简(约645---708)湖北襄阳人,从其父迁居河南巩县,咸亨元年(670)进士,历任丞、尉等小官,武后时授著作郎,迁膳部员外郎,为杜甫祖父。这个身份很重要,杜甫对他的祖父是非常崇敬的。神龙初年(705),因张易之兄弟,获罪,流放峰州。不久招还,任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有《杜审言集》。
对于杜审言的诗歌创作,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有这么一段文字:“唐初沈宋以来,律诗使盛行,然未以平,侧、失、眼为忌。沈言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甫之家传有之来矣,然随欲衙官屈、宋,则不可也”。杜甫亦曾言:“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是杜甫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实际上他的父亲杜闲没有诗歌作品传世。杜审言在初唐是比初唐四杰更了不起的诗人。清王夫之《姜斋诗话》:“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也就是说至杜审言,五言格律诗才比较标准化了,这里的叶就是押韵。叶于度,叶韵才有了法度。)。
这一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初唐时期非常杰出的作品。此诗作于武则天永昌元年前后,晋陵是唐代的郡名,属江南道,现常州市。陆丞是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任晋陵县丞。《早春游望》本来是陆丞做的诗,本篇是杜审言的和作。诗歌借江南春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宦游之思。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独游,强调因为宦游之人,出来做官的人,陆丞也好,杜审言也好,都是异地他乡来到江南做官,所以对于江南的气候。物候变化特别敏感。这就是独有,独字是一个入声字,是对偏惊的强调,逗处作者心思,定下全篇基调。偏惊物候新,独和偏是相互照应的。物候:是气候和生物的一些变化。纪晓岚曾说此诗:“起句警拔,入手即撇过一层,擒题乃紧,知此则无通套之病”,出自纪晓岚《唐宋诗举要》。[纪晓岚,大文豪,大文学家,《四库全书》编篡他是总裁之一。纪晓岚读诗的眼光很独到,能得到他肯定的诗作不太多。不论哪个朝代的诗词,只要纪晓岚说好,这首诗词就一定好。不像许多外行人,看到什么都说好,有些诗词还在打油、打水(就是连打油诗也算不上的不入流作品叫打水诗,打的还是劣五类的水,王步高教授发明的词汇,打水诗。),阶段就吹得神乎其神。纪晓岚,苏东坡都是眼光独到的大家。能得到他们的肯定非常不容易]。物候:自然现象的变化显示出季节的不同,铺垫了以下四句的景色描写。“新”扣住了题目中的“早”字,使得诗歌因物兴感的中心内容更加鲜明动人。这个新字,因物生感,即是对春的实在描写,也是内心感受,是谁感到物候的新呢?就是这些独自在外的宦游之人。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这两句承上句描写物候新,描写江南早春清新明快的景色,有华妙超然之感。这两句历来受人推崇,但是这两句扣江南其实扣的不算很紧,这样的景物在其他地方也会有,只是来早来迟而已。当然,江南,尤其是唐朝时期的江南,靠近海边较近,他的云层的变化特别剧烈,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南京和上海比较,上海的云彩变化比南京复杂剧烈的多,因为上海在海边。所以这里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还是切合当时的情况的,这里用了动词“出“”渡“”催“”转“非常传神,大家知道写古体诗最重要的就是用好动词以及当动词用的其他词,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绿本身不是动词,在这里用作动词。动词是一首诗当中最关键的词汇,很多练字练的是动词,很多诗眼,都是动词,动词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淑气,暖气,陆机《悲哉行》:“惠草绕淑气,时鸟多好音”。南朝江淹《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同学们读唐诗,会明确感受到唐人很重视化用前人的诗句,这一点也是我们刚刚讲到的唐诗兴盛的原因,有1700年中国诗歌的积淀。化用前人的语句,又自出新意。淑气催黄鸟,因为天气暖了,草长莺飞,黄鸟也出来欢叫,各种绿色的草、苹都报青了,柳树也发芽了。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既赞赏陆丞诗近于古人,又写出无限的思乡之情,忽闻与篇首的偏惊遥相呼应,顿挫有力,具有婉曲跌宕之妙。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两句更能扣紧题目,因为前面,独有宦游人虽然写到陆丞,但是对他的诗作没有提及,结句如再不提起,这首诗就与题目扣不紧了,这里歌古调是说陆丞的诗作很像古调,古人之调,古人之调是对诗极高的赞赏,说你的诗是古调,这是高度的赞赏。归思欲沾巾,咱们都是异乡人到江南来做官,现在读了你的诗,勾起了我得思乡之情,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意起笔起,意止笔止,真自苏李得来, 不更问津建安看他一结,却有无限。《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结构如此,俗笔于此必千百言“。(苏李,这里是苏武和李凌)。
总论
1. 这首诗是早期五言律诗的代表作,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诗,独有宦游人第一。
2. 这首诗以情托景,情景结合,将对异地风情的新鲜感和漂泊异乡的羁旅之愁结合起来。
3. 章法严密,婉曲跌宕,杨慎:杜审言《早春游望》诗,《唐诗三体》选为第一首是也,首句“独有宦游人”,七句“忽闻歌古调”,妙在,独有,忽闻四虚字。《文选》殷仲文“独有情秋日”审言祖之,盖虽二字,亦不苟也。诗家言子美无一字无来处,其祖家法也。
4. 辞藻清丽,声音谐畅,境界华美。
我们再看一首王勃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此诗写的很好,与杜审言的诗堪称双壁,特别是颈联,千古绝唱。
下面我们讲到宋之问和沈佺期两位作家,这两位作家对于五言律诗的定型,对 于七言律诗的兴起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对沈宋在文学形式的发展史上给予他们较高的地位。但是这两个人的人品都很卑贱、很猥琐。他们依靠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人品颇不足道。沈佺期的《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就是最早的一首已经具有七言律诗雏形的作品。七言律诗不但每一句要求是律句,还讲究联队,中间两联要对仗。沈佺期此诗、中间两联基本对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作为仗句是对的比较工整的。以后我会给同学们专门讲诗词格律。对仗的句子不但平仄要相对,词性要相同,而且不但词类相对,义类也要相对。这样才能说是工对。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660---720)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诗二首,《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而第二首是一首排律诗,很平庸。
解题:《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体,属于《清商曲.吴声歌曲》。相传创始于南朝陈后主叔宝。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了对于人生的思索和男女的相思离别之情。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到“但见长江送流水”,重在写景及由此引起的思索。第二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描写男女的月下相思,以抒情为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首诗开头用一种出生法,逐步把春江花月夜五个字一一推出来,在夜这个大背景下慢慢推出。而到诗的结尾又用消归法,把春江花月夜五个字一一收起。这首诗的结构上具有这样的特点。开头推出春江和明月,境界阔大,《太平御览》卷四引《抱朴子》:“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而朝涛大”。此诗首句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知道,地球上的潮水是源于月亮对潮水的吸引力,太阳对地球上的潮水也有吸引力,但是太阳离地球太远,吸引力较小。但是当太阳和月亮处于同一个方位,他的吸引力就叠加,就是大潮汛的日子。相反太阳在这边,月亮在另一边,他们的吸引力相减,就是小潮汛日子。春天由于上游的雪山上冰雪融化,融化的雪水顺流而下,就成了春江水涨。南京一带称为桃花水。春江潮水连海平,潮水涨大好像和大海连在一起。海上明月共潮生,月亮从大海升起。大家注意,张若虚是扬州人,唐代之前的扬州离大海很近,当时像我们江苏的南通这些城市,都还是海岛,而且是一个很小的岛,慢慢的随着长江泥沙的淤积长出来许多,江苏苏东的射阳,如东这些城镇,解放初基本上靠海,现在射阳已经离开大海100多里了,这一部分全是长出来的。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是水波闪烁的样子,在月光下才能看到这种景象,阳光下光线太亮的时看不到水波的闪烁,实际上是水的波浪沿波峰到波谷反映月光的强弱不同,显现出来的波纹闪烁。强烈的光线下它反映不出来,没有月光又反映不出来,所以是月光比较明亮的夜晚所特有的景象。这种意义又叫粼粼。水波闪烁把月光送到千万里之外,使得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光无处不在,这里写出了江和月的关系,月逐江流,江因月明,为后面“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做铺垫。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同学们注意到这一句为止,春、江、花、月、夜全推出来了,夜是整个的大背景。引入花,并写出江月与花的关系,境界朦胧,幽静神秘。芳甸:杂花飘香的原野。霰:小雪粒,此处形容月光下的花朵。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早春的天气还在下霜,下霜但是有看不到霜从天上飘落下来。同学们注意,你们读古诗读多了,会有一种感觉,文学家的眼光看现实生活与普通人有很大差别,诗人观察生活比一般人要细腻的多,更具有独特的眼光,所以这里他说,汀上白沙看不见。在银白色的月光下,白色的东西就不容易看出来下面几句写到一种宇宙意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么一段就是反思人和月的关系,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突出一个孤字,月明星稀,天上的星是分等级的,天文学家认为我们普通人的肉眼只能看到负一等星到正六等星。负一等星的代表是织女星,天上最亮的星,正六等星就是类似星云式的很小的还能一个个孤零的辨认出来的星。这里这个孤字用的恰到好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两个问题基本是一个问题,面对孤月而发生出哲理性的思索,江畔是何人最先看到月亮?江月什么时候最先照到人身上?这个人也应该是第一个看到月亮的人。这两句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也使人生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慨。宇宙是永存的(当然这个永存是与人生比较,有时间限制)江月年年只相似,这里写出了变与不变,变的是人,一代代的人,没有穷尽。不变的是月亮,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宇宙的变化比起人类的变化当然要小的多。这里与李白的问月当中的发问有相似之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宇宙现象在不同的诗人里也会发出共鸣的声音来。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赋予了月以人的感情,不知月亮在等待何人,只看到长江水滔滔东流。一待一送,逝者自逝,来者自来,江月有情,江水也有情。这就自然过渡到下段对男女相思离别的描写。我们说这首诗分为两大段,下面就过渡到第二段。
第一部分写了春江花月夜及相关的各种景色,而以月光统众景,以众景含哲理,寓深情构成了朦胧、深邃、奇妙的艺术境界。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以白云来比喻游子,出自《古诗19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诗中的句子也有:白云一片去悠悠。悠悠即远,渐渐的远去。青枫浦上不胜愁,青枫浦是地名也可以是泛指,本来叫双枫浦,在现在的湖南浏阳。扬州人写诗干么点到湖南的青枫浦,显然未必是实指,而是泛指。下面转入
谁家今夜偏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分写男女两方面,写月夜下的两地相思,一写远方的丈夫驾着一叶扁舟,出外经商或谋生活,古代人经商也好、出外读书求学、做官也好,坐着扁舟。显然坐扁舟者,不是地位高的人,应当属于较穷的人之列。何处相思明月楼。后一句重在写女子。何方,他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着他。
可怜
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这里的可怜与现代汉语的可怜不同,就是可羡慕(可爱)的意思。月光下人在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月光又照在女子梳妆的镜台。这里的徘徊,不是指月亮徘徊,月亮不在徘徊,是月下的人在徘徊。大家知道:运动有两种运动速度,一是线速度,一种是角速度,一个是位置的改变,每秒多少米,一个是角度的改变。人类的徘徊,都有一定的线速度,这个角速度接近于零,为什么呢?人相对于月亮的移动位置的改变的这个角速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玉户帘中转不去,捣衣砧上拂怀来。
写月光的无处不在,同学们注意到一点,就是在诗词里出现的玉,很少是指玉石,而是某样东西的美称。月色恼人岑托出思妇无法排遣的愁绪。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也意识到月光太快了。此时此刻我们千万里之外的人同时抬起头都能看到这一轮明月,他说:我多想能像月光这个样子通过折射照在你的身上,这种想象太奇特了,我觉得诗人总是比科学家先行一步。我们先有了很多神奇的想象,后有科学家的许多发明。千里眼、顺风耳现在都可以做到。但是文学作品提到的更早。愿逐月华流照君,想象奇特。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里鸿雁,鱼龙都是古人诗词中可以用来传书的,大雁能传书,鱼也能传书,《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中就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样的句子。这里写到鱼雁不能达情,写出了两人分别的久远。最后几句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写这个女子彻夜难眠,苦苦思念远方的丈夫。但是最后以失望而告终。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梦里落花,花落意味着春归,可是离人没有回来,只见春去欲尽,明月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碣石(河北省)潇湘(湖南省),远也,离人与自己相隔千万里之遥。极写两人相距之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句以景写情,在江树的摇曳之中,月亮落下去,不知道今天晚上有几家盼归了远方的离人?当然这个时候诗中女主人公本人是以失望而告终的,有人家的离人回来了,自己就有了希望,诗的结尾在一种失意、怅惘当中结束。
第二部分: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而以春江花月夜点染,烘托。想像中有相像,实境中含梦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垫合,虚实互补,从而获得了低回婉转,缠绵悱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春江花月夜》把诗情画意,哲理交相融汇,令人思索不尽,浅浅说出,节节相生,使人伤感,以致把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结构安排独具匠心,以明月的初升到坠落的过程为全诗起止的线索,写的神气凝聚,浑然一体。这首诗语言优美,声韵和谐流荡,化典无痕,全诗四句一换韵,平仄互押,构成流利之势。闻一多评论它是: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
对比别的《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了36句,分九段,每段四句。而最早写春江花月夜的是陈后主,可惜陈后主的春江花月夜没有流传至今。乐府诗集里面只有隋炀帝杨广写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只有二十个字“
暮江平不动,春花満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乐府诗题目定了以后,他的内容主题大致定了,而它的长短、句数、格律平仄都没有定。
这一篇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为:孤篇压全唐,成就极高。
作者:
若兰
时间:
2016-5-9 10:15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3:47 编辑
第三讲
盛唐诗(上)
重点讲盛唐诗的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诗歌的特点:“诗莫盛于唐,莫备于盛唐,论者唯杜李二家为尤,其间又可名家者十数公,至如子美所赞咏者王维,孟浩然,所友善者高适、岑参。乾元之后刘钱结迹,韦柳光前,人各鸣其所长。今观襄阳之清雅,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江宁之声俊,高达夫之气骨,岑嘉州之奇逸,李颀之冲秀,常建之超凡,刘随州之奇旷,钱考功之清瞻,韦之静而深,柳之温而密,此皆宇宙山川英灵间气萃于时以钟乎人矣,呜呼,盛哉”。这段文字来源明高棅《唐诗品汇》。高棅是明朝初年人,《唐诗品汇》是继严羽《沧浪诗话》之后第二个诗要分初、盛、中晚的。《唐诗品汇》是唐诗选本当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作。我推荐大家读古人的两部唐诗选本,一个是《唐诗品汇》,一个是《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要背,要认真理解注释。胡应麟《诗数》也说:“盛唐句法浑然,如两汉之诗,不可以一字求。至老杜而后,句中有奇字为眼,才有此,句法便不浑涵”。浑涵或者讲浑融,浑厚。都是诗的一个极好的境界。有很多诗,每一句都写得很不错,但是这种诗就仿佛是搭积木,看起来搭着的时候还不错,手一打,散了。缺少潜气内转,诗句之间缺少内在的联系,这样的诗不是好诗。唐诗有一种气势,特别是盛唐诗,清贺贻孙《诗筏》中说:“盛唐人诗有血痕无墨痕,今之学盛唐者,有墨痕无血痕,看盛唐诗当从其气格浑老、神韵生动处赏之,字句之奇特其余而。盖盛唐人一字一句之奇皆从全首元气中苞育而成出,全首浑老生动,故虽有奇句不碍自然。”。同学们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他引用到西方人尼采的观点:一切好诗我最喜欢以血写的。用血写成,用心血写成的诗,跟那些文人无病呻吟写出来的诗,或者用辛弃疾的话说:为赋新诗强说愁勉强写出来的那种作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家注意有的诗或时候写一两个好句子是容易做到的,有些才气不高的作者,常常只能写好一两个好句子,稍微强一点的能把一首绝句写好,再强一点的像孟浩然能写好无言律诗。苏轼曾嘲笑他说:句不过五字(言),篇不过四十字。再多了他写不出来,或写不好了。有的人才气就这么大。要认识自己多大才气。能把一首绝句写好就很不错,不要写长篇。盛唐人气格浑老、神韵生动有很多是学不来的,有些人能雕琢一两个好句子,但是放到全诗里面并不好,太生硬。下面我们讲山水田园诗派的两个代表作家。王维和孟浩然。
今天我们讲王维的《终南山》、《渭川田家》和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南开大学罗宗强先生云:四杰、陈子昂向往的“字凌霄汉,气夹风霜”,“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音郎练”的理想诗歌在盛唐出现。罗宗强认为:“在盛唐人那里很少缠绵悱恻、浅斟低唱。不论写什么总有一种昂扬情思,明朗基调流注其中,不低沉,不纤弱,不颓废,但是他们写的最多的是理想与抱负”。即使他们落魄的时候,他们也有那种昂扬的气概。例如,李白送王昌龄被贬到夜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被贬到贵州,唐代贵州很落后,但是我寄愁心与明月好像很愁,随风直到夜郎西。你能看到这首诗凄凄惨惨吗?没有,这就是盛唐人的气概。晚唐即使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那种末世的景象。所以要多读盛唐的诗篇,感受盛唐的气象。
王维(700—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王维的画画的很好,字也很好,王维的字画是不可多得的珍品。维摩诘三个字合起来是佛教的一尊菩萨,他把这三个字拆开,名维字摩诘。他的名字显著的带有佛教的色彩。他的母亲博陵崔氏是佛教禅宗北宗神秀的弟子大照禅师的学生,崔氏虔诚奉佛,对王维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历代大诗人当中,对佛教浸淫最深的就是王维。王维在书法、绘画、音乐、诗文等领域都有高深的造诣。唐代宗称他为一代文宗,当他诗歌创作时能同时以诗人的灵心,画家的锐眼和音乐家的聪耳去接受和捕捉大自然的动人姿态,鲜明色彩和神奇的音响。加之诗人天生好静的性格气质,是他更容易接受当时比较盛行的佛老思想的影响。从而创作出了具有诗情美、画意美、音乐美和禅悦之趣的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王维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也有成功的,像《观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是这样的理想,他的审美观点,更有利于他写好山水田园诗。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在秦岭的中部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的南面。诗写终南山的雄伟气势和奇妙景色,抒发了诗人游山的感受和情趣。但是长安是首都,这是靠长安最近的一座山,所以在唐诗里它出现的比较多。这首诗深的画理,移步换形,全诗不断的变换视角,从各个角度描写终南山,不以全求全,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的视角和西方不同,中国画多用散点透视,特别典型的《富春山居图》,画了很长很长,画了几十座、上百座山峰,好像每一个都是在山峰的正面看它。西方不同,西方是焦点透视,是从我的眼睛里看出去,近的看的很大很清楚,远的就小一点,模糊一点,再远的更加模糊。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太乙又叫太白峰是终南山的主峰。近天都,天都,天之都就是很高,好像天之上,太乙峰非常高,耸入云天,太乙近天都形容其高。连山到海隅形容其广。后句是有夸张的,连山到海隅,秦岭虽然比较广大,但是离海还是很远的。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这一联写诗人山行所见云烟变幻的的景象。在登山的时候看到山岭上云彩飘动,但当你走到云雾中并没有感觉到云雾有多厚,几乎可以抓到一篇云彩,像抓到一个棉花团子一样抓到手里,你抓不住。但是当你高过这个云层之后,回过来看,白云回望合,云层大片的连在一起。青霭入看无,霭是一种水汽,雾气或者是烟气。远看烟云笼绕,走近了什么也看不见。到秋冬季节的黄昏或者清早,在水汽比较大的,比较潮湿的天,或前几天刚刚下过雨,这个时候你在村庄的外面,可以看到一层薄薄的带子围绕着村庄和树林,树顶露在外面,树根也露在外面,只有中间像一条带子,这一点就像李白的那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烟如织的织字就是写的这种雾霭。诗人用诗的语言写一种淡素的、似有似无的色彩,写云烟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韵。即如终南山中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异草,值得观赏的景物很多,都笼在一片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这是写终南山的真能写出名山之胜概。民国俞陛云《诗境浅说》中说:“余曾游秦晋楚蜀,每见名山乔岳长被云封,偶于云隙见青峰,俄顷则漫漫一白。尝在汾河望霍太,在华阴望西岳,但见浓青霭霭,逥异凡山。乃逼近山樊,则万仞削立,青霭全消。右丞诗合字,无字,询善状名山。若吴越山川清远,不易睹云霭之奇也”。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这里涉及到一个词汇,分野,古人以二十八宿星座,区分标志地上的十二个州,以鹑首对应周,以鹑尾对应楚,在天文为分星,在地上为分野。地面上总共分十二个不同的分野,而终南山,分野中峰变,山的两边属于不同的分野,可见此山的地域非常广大,成了分野的界限了。阴晴众壑殊,各个山谷里的阴晴都不尽相同。所以这两句极写终南山之高大广阔,承接颔联。站在山顶远眺,群峰罗列,千姿百态,阳光透过云霭照射下来,由于山峰的高低方位不同,所受到的光线也有明显的差异,随着太阳照射的角度变化,更是变幻瞬息,峰壑异态,气象万千。所谓阴晴众壑殊是以阳光的或明或暗,或有或无,来表现千峰万壑的千形万态。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在人与山的对比中,山雄伟辽阔,伐木声和人的呼喊声也把难于表现的深山幽寂气氛反衬了出来。对于这个尾联,有两种不同看法。总的来看这首诗的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求全求全,收到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有人说《终南山》是王维创造性的运用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用诗的语言同时表现出三远(高远,平远、深远)。这里运用中国山水画移动视点透视法,从仰观、俯视,回望等多点面,多角度书写了一幅多层次富有空间感的山水长卷。显示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独绝之处。
延寿君《老生常谈》说“《终南山》诗结句稍弱,由于前半气盛,就像李白之“犬吠水声中”一首,何等秾秀,结到不遇道士恰好,但“愁倚两三松”毕竟是为韵所限,不得不尔,诗之不能全美,盛唐已然,何论中晚”。
这首诗的结句稍弱,结句稍弱在唐诗中不是个别现象。我的课经常一分为二的批评古人,不是一味的赞扬。唐诗当中很多大家名篇都存在一个结句稍弱的问题,结句与开头不相称。其中老杜的一些作品也存在这个问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这首不是律诗,是古风,古风的最大特点是不讲平仄,到了盛唐时代,格律诗基本上已经一统天下的时候,古人写古风时,故意要显出跟格律诗不同,他们经常用三平调或三仄调,三平调就是结尾用三个相连的平声字。这首诗“牛羊归,候荆扉”都是典型的三平调。格律诗是没有三平调的,也不大允许三仄调的。注意这两句话有区别,三平调是注定不能有的,有三平调就不是格律诗,三仄调一般情况下没有,按照格律句是不应该出现三仄调的,像“平平平仄仄”句,只有两个仄仄,但是由于第三个字常常可平可仄,要出现三仄调是有可能的。但是三平调绝对不允许出现,出现三平调就是古风不是格律诗。这几年我一直担任北京市和华北五省《人文知识大奖赛》的主评委,我当场出题目让同学们写诗,因为现场考试,时间比较短,我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平仄,我们要求是平仄无大错,三平调就是大错,我要你写律诗,你写成三平调,就不是律诗了。三平调是典型的古风形式。下面我们分析这首诗:这首诗是一首田园诗,全诗展现了一幅温馨自然的农家晚归图,乡村生活的恬淡自然深深打动了王维,生出由衷的羡慕,而面对现实中的进退两难,只能怅然而叹。王维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早年他刚刚进入仕途不久,因为伶人舞黄狮子的事情,以此为借口,他在政治斗争中就第一次遭到贬谪。后来宰相张九龄被贬,王维在张九龄手下时比较舒心,张九龄倒了之后,李林甫独自做宰相的这段时间,以及后来杨国忠做宰相,他的心情就不太好。安史之乱中他又被安禄山俘虏,被迫做了伪官,尽管后来朝廷没有深究他,一是因为他弟弟做了副宰相,愿意降自己的官保护王维,再加上他被俘虏时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表示对唐王朝深深的思念,所以他的官职虽然稍微降了一点,很快又做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宰相,过去朝廷是六个部,左丞管理三个,右丞管理三个。但是他一直不以为然,他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见多了官场的黑暗,看淡了官场,对于田园生活一直很羡慕,所以他的笔下农村生活是令人羡慕的。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墟:村子。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村子里,在外放牧的牛羊已渐渐归来,诗人起笔写黄昏的乡村景物,落到归字,牛羊徐徐归来,暮色苍茫,夕阳写照,村落一片安详。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一个农家老头想念自己在放牧的孙子,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等待着孙儿归来,把农家的亲情写了出来,把农家的亲情写的这么动人、感人。老爷爷在太阳快要落山的的时候站在柴门口等着孙儿回来,还拄着拐杖,在家门口也需要拄拐仗,说明老爷爷年纪很大了,身体并不好,但是也表现出了急切的等待孙儿归来的心情。
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雉雊:野鸡。南方到了快收麦子的季节,野鸡在麦田动情的欢叫,呼唤着归窝。蚕眠桑叶稀,蚕儿也经过一次次脱皮(蚕每一次脱皮就叫眠,每脱一次皮就长大一点,等到大眠之后就不再脱皮了,通体由青色慢慢变成暗黄色,再由暗黄色变成白色,等到通体透明透亮的时候就不吃桑叶了,要吐丝了。)渐渐长大,食量大增,桑田里的桑叶就变得稀少了。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田野上农夫三三两两,扛着锄头下地归来,在田间小道上偶然相遇,亲切絮语。在王维的笔下农村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写出了农人与邻里的亲情。一幅乡村黄昏时候的晚归图,充满了恬然自乐,散发着大自然的芬芳。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乡村生活的恬淡自然深深打动了诗人,生发出由衷的羡慕。看到闲逸的农家生活就惆怅的吟唱出:式微式微胡不归。这样的诗句。也就是劝慰自己做什么官呀,不做了。王维把农家的恬静和官场上的恶斗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王维后来买下了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庄,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正因为他一直亦官亦隐,政治上没有野心,所以别人都不提放他,他的官反而当得很顺畅,可惜王维做到右丞后,只一年多时间就去世了。《式微》是《诗经.·国风·邶风》中的一篇,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急于归隐田园的心情,式微,式,语助词,微黄昏。结句不仅在意境上与首句“斜阳照墟落”相映照,也在内容上落在了一个归字。使得写景与抒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画龙点睛式的揭示了主题。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前面所描写的牛羊归,牧童归,农夫归实则反衬出诗人的无所归。众皆有归的恬然、惬意更反衬出王维进退两难的惆怅。
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语言,清新自然之中,充满浓郁情韵。这首诗化用了陶渊明《归田园居》中的语句,由于诗人用的灵活,化用无迹,所以让人读起来既有陶渊明的韵味,又不失王维自己的特色。
下面简单地讲一下孟浩然。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又叫孟襄阳。他是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山水田园诗人,李白曾经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给他很高的评价。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但是古人对他评价高低不一,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瞻谓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而”。严羽《沧浪诗话》却给了他很高的评价:“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胡应麟的《诗数》:”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不远,颇觉轻扬。可取着一味自然。明.陆时雍《诗境总论》:“孟浩然才虽浅窘,然语气响亮,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今天我们讲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首诗是一首古风,全部押入声韵,因为他是古风,所以这里作者不但用了三仄调,也用了三平调。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古风味道很重的诗作。这里是作者登上了兰山,又叫北山,在孟浩然家乡的北面,这是一首山水兼怀人之作,张五叫:张子容,隐居在襄阳岘山南2里白鹤山,与孟浩然所居园盧岘山瑶瑶相对,因蹬岘山对面的万山遥望张五,写诗寄情。全诗情随景生,情景交融。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这里孟浩然暗暗化用了南朝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里的君是指皇帝,因为诗的题目里有答诏,只有皇上的圣旨才能称之为诏。皇帝问:先生怎么不出来做官,山中何所有?答曰:岭上多白云,只有白云。只能自己欣赏,没办法赠给君主。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山遥望,不见有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似乎也随着鸿雁飞去,消失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也是抒情,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薄暮,清秋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即给全诗所描绘的景色抹上一层特定的色调,同时也亦它们所固有的情感色彩事先为下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一个愁,一个兴,正是诗人身处此情此景自然的情绪反应。李梦阳说“愁因薄暮起,二句不可言朴,不是很醇厚,这里很自然的写出了友情。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具体写远望之所见,从山上眺望,薄暮黄昏,村人三三两两渐次归来,他们有的行走沙滩,有的坐在渡头休息。写出了人们的悠然闲适。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继续写远望的景色,一直看到很远,天边的树就像荠菜,而那白色的弯弯沙洲也像月牙,在黄昏的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这两句诗有出处,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可见隋朝的诗歌对唐诗宋词的影响很深。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这四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四句诗人既没有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平实的写来,是那样的平淡自然。既有农村的静怡,又有自然的优美。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的最后两句照应开端数句。即明点出了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结句也是诗人自我振作的语句,还是期待着重阳节和老朋友欢聚痛饮、畅叙情怀吧,
全诗写景为主,情由景生,最后点明寄诗之意。诗中的景物描写,不采取集中塑造一山一水的形象,而用多种景物组成统一的画面。不过孟浩然的诗写景描情都带有一丝愁绪,与王维对农家生活羡慕是不一样的。
作者:
若兰
时间:
2016-5-9 10:18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3:48 编辑
第四讲 盛唐诗 下
唐代的边塞诗
所谓边塞诗主要是结合雄伟、壮阔的边塞景色的描写,表现边塞将士驰骋沙场,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风格奔放雄伟,豪迈悲壮。盛唐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和著名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这个名字,最初是上海的胡云翼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的,边塞诗的存在由来已久,南北朝时期也有很多边塞诗,隋代边塞诗也很兴盛,到了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像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都写出了大量的边塞诗。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长篇七言歌行,代表了七言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豪放、磅礴、浪漫、悲壮、瑰丽。其实李白、杜甫也写过不少的边塞诗,这些诗有的成为他们代表作的一部分,边塞诗主要内容包括: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战士思乡的情感,5.厌战怨征。唐王朝的战争不总是正义的,其中有些是唐王朝发动的侵略少数民族的战争。这些侵略战争就得不到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
燕歌行 作者: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一首乐府诗,作者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人,今河北景县,祖父高侃是高宗时名将,官至陇右道大总管,安东都护,封平原郡开国公,父高崇文“位终韶州长史”。官位都不算低。高适青年时期家道中落,潦倒失意,客于梁宋。他曾两次北上蓟门,后来客游河西,最后做了哥舒翰的掌书记,安史乱起以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潼关失守,他奔赴行在,见玄宗陈述军事形势,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接着就任淮南节度使,后来改任彭州刺史,迁蜀州,代宗时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卒,谥忠。所以在很多作品里提到高适时候,经常称他是高常侍。高适写了不少诗,以边塞诗的成就最高,也有一些反应时事及民生疾苦的诗,他的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气骨琅然,多慷慨悲壮之音。高适边塞诗的特点:质实粗矿,豪迈雄壮中含着悲壮,显得浑厚沉实,有思想分量。其中《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它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也是整个唐代边塞诗的最杰出的代表作。所以被千古传诵,也被收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开头有一段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使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戎之事因而和焉”。这段小序就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一把钥匙,同时也为学术争鸣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为小序明明白白的讲,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说写《燕歌行》这首诗的背景是开元二十六年。当时有一个跟随御使大夫张公(张守珪)出塞回来的人,写了一首《燕歌行》给高适看,高适受他的影响也和了这样一首《燕歌行》。但是那位的《燕歌行》今天见不到了。正因为这样留下了一系列的学术公案。其中,因为前面明明白白提到开元二十六年,又写到御使大夫张公(张守珪),所以唐代史研究的专家岑仲勉先生就说这首诗是讽刺张守珪的,岑仲勉说:“此刺张守珪也,开元二十六年,击奚,讳败为胜,诗所由云,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也”。读《全唐诗札记》赵熙亦云:“其与张守珪有微词,盖与国史相表里也”。因为岑仲勉先生在唐诗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所以这个学说普遍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人们在一二十年前,理解这首诗一直都从这个角度认为是讽刺张守珪的。后来人们发现这首诗不是讽刺张守珪的,1980年《文学哲》发表了蔡义江先生《高适燕歌行非讽刺张守珪辩》。后来傅璇宗《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1985年《中文自学指导》,陈伯海《高适燕歌行三题》,陆凌霄《关于高适燕歌行的针对性问题》王步高《爱国诗词鉴赏辞典.高适燕歌行赏析》这几篇文章都认为高适的这首诗不是讽刺张守珪的,因为高适诗集里面有好多首是写到他跟张守珪之间的关系的,他们有比较深的交情。
这首诗写的是张守珪与契丹和奚作战的事情,契丹和奚是游牧民族,位于现在的锦州、赤峰一带,当时是附属于唐王朝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开元十八年五月,契丹的军事首领可突干(也有的史书写的是可突于)杀死契丹国王,且胁迫奚一起叛唐,投附突厥,连年为边患,节度使赵含章不能抵御。开元二十年春唐朝令信安王李炜率军征讨,获大胜,奚族兵降唐、可突干率契丹兵远遁。李炜班师,同年六月,赵含章贪赃事发,薛楚玉继任节度使。21年闰三月可突干率兵来犯,大败唐军,杀幽州长史郭英杰一下等六千人。
21年唐王朝调陇右节度使张守珪为幽州节度副大使,幽州长使。张守珪到任后屡破契丹,22年12月借契丹别帅李过折之手杀可突干,23年春节到长安报捷,皇帝亲自设宴招待张守珪,并赋诗一首称赞张守珪。另外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皇帝甚至想任命张守珪为宰相。但老宰相张九龄表示不赞成,后来朝廷任命张守珪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赐金银器物彩缎千匹,封二子官。于幽州立碑记功。据后来史书记载,张守珪的两个二子都做到了宰相。哪知道张守珪在朝廷出了一番风头之后,回到幽州,契丹再次叛唐,把当年杀可突干的李过折又杀了。24年张守珪派平虏讨击史安禄山讨奚和契丹叛军,安禄山持勇轻进,为契丹所败,这一次张守珪没有包庇安禄山,他把安禄山押解进京,交由朝廷处置,当时宰相张九龄力主杀了安禄山,但是皇帝见安禄山雄伟高大,不忍,削职为民,作为白衣将领、照样带兵,这就埋下了后来的安史之乱的祸根。
开元26年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张守珪的部将赵堪、白真陀罗假传张守珪的命令,命乌知义攻契丹余党于潢水以北,先胜后败。当时朝廷得知此事,就派牛仙童、牛仙客作为使者来幽州处理此事,当时朝中宰相已经是李林甫了,牛仙童想把此事大事化小,张守珪也想把责任推到白真陀罗身上,把赵堪包庇下来。白真陀罗被迫畏罪自杀,此事件也就结束了。过了不久在朝廷的斗争中牛仙客被罢官,李林甫是当时宰相,就决定把牛仙童杀了,当时的皇帝,唐明皇非常恼火,牛仙童是被剐的。所以尽管张守珪前面的功劳很大,皇帝很赏识他,仍然把他贬为刮州刺史。岑仲勉先生是一个唐史专家,他看了唐代的历史。开元26年这一段历史他的理解看来并没有错,这一年是张守珪犯错误被处分的一年,以为这首诗是来讽刺张守珪的,岑仲勉先生的错误在于他没有通读高适的诗集,把高适的每一首诗都认真的看一看,我们来看看高适的这两首诗:
言及沙漠事,益令胡马骄。大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兜鍪冲矢石,铁甲生风飙。
诸将出冷陉,连营济石桥。酋豪尽俘馘,子弟输征徭。边庭绝刁斗,战地成渔樵。
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
高适的《睢阳酬别畅大判官》。畅大判官原来就是张守珪的部下。高适此诗是高度称赞张守珪的,大夫拔东蕃,声冠霍嫖姚。他说张守珪的名声超过了霍去病。榆关夜不扃,塞口长萧萧。榆关、山海关。诗中说,由于张守珪平定了契丹,山海关的大门都可以不关闭了。另一首更是如此。
宋中送族侄式颜
时张大夫贬刮州,使人招式颜,遂有此作。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在这首诗里高适不但称赞张守珪取得了很大的功绩,他的部下都封为公侯,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为张守珪报不平,深表同情。后面还讲:平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他对张守珪很有感激之情,引为知己。怎么可能写诗去讽刺他呢?
高适的《燕歌行》所指应是开元24年至次年二月再次讨伐契丹之事。其间也融合了六年前诗人两次出蓟门的经验和张守珪出任幽州节度副大使以后多次战绩的了解。开元24年深秋张守珪发起讨伐奚、契丹的战争,直至开元25年二月在捺禄山才大破敌军。未必是在张守珪遭贬之后才有这首诗,因为当时高适也不在长安,而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古代叫睢阳或者睢州,应该是写作于张守珪被贬之前。诗以张守珪平定契丹可突干及其余党叛乱的几次战争为背景。热情歌颂了边关将士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爱国精神。诗分四个段落:第一段8句写出师。第二段8句写战争的艰苦。第三段8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大家知道奚和契丹自开元20年以来一直败于李炜和张守珪,这次出师可突干已经死去,挑起战事的仅仅是其余党而已。开始的头两句有唐诗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现象,借汉指唐。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两次用到汉,汉家汉将,明明是写唐代,他偏偏称汉代,这是借汉指唐,唐朝人喜欢这么用。横行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基本是个贬义词,在汉、唐代这个词不是贬义词,这里的横行是一种所向无敌英雄气概。天子非常赐颜色,张守珪的军队本来就英勇善战,再加上皇帝对他们特别器重,也是指第一次张守珪大败契丹杀了可突干,天子大行封赏,并与幽州立碑记功。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摐金伐鼓摐金伐鼓即鸣金击鼓,是古代军队出战的两个主要信号。击鼓进兵,冲锋陷阵。鸣金即收兵,摐金伐鼓这里指军令信号。榆关就是山海关。旌旗猎猎,军队逶迤行进于山海关内外。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飞字写出了军情的紧急。羽书,相当于鸡毛信那种,在军事文书上粘贴上羽毛,表示非常紧急。瀚海是指沙漠,当时赤峰那一带已经接近内蒙古沙漠。8句既写出了战火,也表现了契丹兵的骄狂。从辞家到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即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第二段写战斗危机失利,落笔就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气氛,胡骑迅疾彪悍卷地而来,如风雨一般。汉军奋力迎敌杀的昏天黑地、不辨生死。唐朝的时候东北还是极边远的地方,再加上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善于骑马作战,战事来的迅捷残酷。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家注意这里又是一个学术争论的焦点。很多人是这样理解:战士们在前方拼死拼活的打仗,将领在后面骄奢淫逸,看着美女歌舞,这是军队里的苦乐不均。实际上不是完全如此,这两句话要这样来理解:战士这个词我们经常用现代汉语的理解去解释它,战士跟将领,战士是士兵,但是在古代,我查了从先秦荀子等这些人的当中提到的战士,以及一直到杜甫诗作里提到的战士,他们只要不是在跟将领对举的时候,都是通称战士,即包括将领也包括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应该理解为将士们在前方拼死打仗。后面的一些达官贵人在饮酒作乐。当然也有这样一种可能,写他们生活的两个部分,一部分他们生活很苦,经常拼死拼活打仗。另一部分是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可以观赏美人歌舞。并不是讽刺军队的将士不平等。将领跟士兵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因为是冷兵器时代,只有靠大家一起拼死拼活才能生存,甚至将领还要冲锋在前。高适以前曾北上蓟州,亲自领略过边庭将士的生活艰辛,他很赞成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适当宴乐。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这四句写战士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大漠穷秋,草枯萎了,他们被围在一座孤城,到黄昏时不打仗了。只因受到皇帝的宠遇应当所向无敌。可是由于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写战争很艰难。《燕歌行》这个诗历来如此经常写战争的艰苦卓绝。它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的《燕歌行》最早见于曹丕的《燕歌行》,也是最早的一首七言诗,咱们不讲只是看一下:
曹丕《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写到这几句的时候,诗人们总是能想到,他们在前方拼死作战他们的家人、妻子在后方苦苦的思念着,玉著,玉筷子,这里是对筷子的美称,意思是每当闲来吃饭的时候,拿起筷子就会念想别离的家人。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分写男女两方面,断肠、回首、写尽思念之情。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三时,就是一天的早中晚,每天都在杀声中度过。第三段写将士们的痛苦,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将士思念亲人,城南少妇日夜悲愁,边庭飘摇征人难渡,空回首绝域茫茫。乐府诗《燕歌行》大多写思妇征人。刁斗,是行军锅,白天能 烧饭,晚上来报更。白天整天都在杀气中度过,夜里只有孤寂寒冷的刁斗声。写 尽战事之艰苦,将士思乡之情。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四句点出文章的主题,前两句写战士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这样拼死拼活的打仗,经常是刀枪血纷纷,为国战斗,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自己立功做官。你不看沙场征战之苦,使人常常回忆起李将军。李将军指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秦朝的将军李牧,李牧很爱惜士卒。另一个是飞将军李广,《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曾言:“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此处李将军取其不得封侯之意,类似的句子在高适的其它诗中也有出现《塞上》: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显然诗人这里抒发的是只为报效国家,不为封侯的爱国精神。
全诗气势庞大,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主意深刻含蓄,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这首《燕歌行》诗人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绝漠的自 然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将士们在战斗中的复杂的内心活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雄厚深广,悲壮淋漓的艺术风格。全诗四句一换韵,平仄交替,又大量运用了律句和对仗,故虽充满金戈铁马之声却音节流利酣畅,从而成为唐代边塞诗的第一大篇。
作者:
若兰
时间:
2016-5-9 10:21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3:50 编辑
第五讲
盛唐诗. 李白 .上
李白综论,这一节我们讲李白的乐府诗,重点讲他的《远别离》,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积极浪漫注意的一个新的高峰,是盛唐精神,盛唐诗歌主流最伟大的代表。他的欢乐,烦恼、追求、愤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他的思想的复杂性,即同他经历中几次重大挫折有关,也同当时思想解放和时代的特征有关。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是诗人的个性和豪气的必然反映,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的深刻反映。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陇西成纪人。(陇西成纪实李广的家乡、他自称是李广的后代)自称凉武昭王九世孙,但是后人多认为是冒名的。因为唐王朝李渊他们就是凉武昭王的后代,在李白被招到长安的三年中,朝廷颁布了一个皇帝的家谱《宗正谱》里面没有李白。是漏掉了吗?不会。李白当时红得发紫,名气那么大,这样的人是不会漏掉的,漏掉两个大官有可能,因为皇家不缺做官的人,可是诗人不是皇家可以任命的。那么漏掉只有一个解释,你不是李家的后人。李白的一生大致经过这样几个时期,1.蜀中时期(25岁以前)。2.出蜀漫游时期(25-42)。3.长安三年(42-45)。4.再度漫游(45-55)。5.安史之乱时期(55-62)。李白25岁以前一直在蜀中读书习剑,隐居学道。曾漫游成都、峨眉。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洲皮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还曾经向赵蕤学习纵横术。广泛的学习和多种思想的影响,为他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白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巴渝、出三峡,游洞庭江浙一带。后定居湖北安陆,开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娶宰相徐圉师的孙女为妻。开元18年、19年,他因为得罪安州长史而入长安。求推荐不成,又出游荆襄,太原、南阳等地。开元28年(740),移居东鲁今山东济宁市,与孔巢父、韩准等隐居徂徕山,号为“竹溪六逸”。在这十余年中,他游名山,访道士,与孟浩然、王昌龄等结识交往,“遍干诸侯”“历抵卿相”虽无所获,诗名益盛。李白一生最值得骄傲的是长安三年。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进京,他一心以为壮志将酬:“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书情赠蔡舍人雄》。但玄宗命他供奉翰林,不过要他歌功颂德,侍宴助兴罢了。失望之余,他傲睨权贵,放浪形骸。于是诋毁交至,不得不于天宝三年自请放还。这是李白一生的转折期,他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接触,对朝廷的黑暗也有所了解。这样他就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抨击权贵、抒发愤懑的诗作。离开京城之后漫游东鲁、梁园。在出京后到安史之乱爆发的十年间,是李白在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他先后在洛阳。梁园、兖州等地与杜甫交游,时间虽不过两年,两人却真诚无间,成为文坛佳话。在梁园娶宗楚客孙女为妻。中国这样两个最了不起的诗人,有过直接的两年的接触,的是文人佳话。当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而杜甫还是一个未出道的青年诗人。杜甫当时还没有多少了不起的作品。从此之后这两位诗人互相写下了不少作品。尤其是杜甫写了很多怀念李白的作品,且名篇很多。有多首被收入《唐诗三百首》。
李白在齐州紫极宫曾请北海高天师授箓。还漫游了吴越、幽燕。天宝11(752)年的幽燕之行,他洞察到安禄山的野心,忧心如焚。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揭露批判的深度和广度上更进了一层。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后来隐居在庐山。却时刻关心着民生的艰难。至德元年(756)永王李璘以抗敌平判为号召,邀请李白入幕。次年永王璘以谋反罪被讨伐,被部下所杀,李白也因为附逆而入狱,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经江夏、岳阳、寻阳、金陵,往来金陵至宣城之间。还念念不忘靖乱恢复的大业。上元三年(762)病逝于当涂。有《李太白集》行世。白居易曾在李白墓写过一首诗“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李白一生比较贫困潦倒的,但是留下了世世代代引以自豪的诗篇。
1.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是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创造出神奇莫测的艺术境界。
2.李白的诗歌往往起句突兀,以惊人的语句先声夺人。3.富于游仙的色彩。
李白诗风产生的社会原因:1.开元,天宝年间是一个富于理想和进取精神的年代。2.李白信奉道教,道教认为修仙可以得道成仙,乘云气,御飞龙。3.受屈原、庄子的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古人对李白的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皮日休《刘枣强碑文》:“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太白”。清沈德潜《说诗啐语》“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舒卷,从风变灭,此殆天授,非人力也。”李白写的最好的是他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总共有230多首。其中100多首是拟古的,用古代现存的乐府诗的题目,另一些是新体乐府,这一点后来受到杜甫和白居易等人的进一步继承。乐府诗占了李白诗的几乎四分之一,李白流传至今的诗大约900多篇,230篇乐府诗,接近四分之一。他是唐朝写乐府诗最多的诗人。下面我们不讲只是看一下他的《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首诗很易懂,我们读了基本能理解。我们重点讲他的《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
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
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远别离》是一首乐府旧体,为别离19曲之一,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上元年间李辅国、张皇后矫制迁太上皇(唐玄宗)于西内时,这时玄宗因禅位而失权。此诗无非是借人国柄而失权,失权则虽圣哲也难保其社稷妻子其祸必至。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写在天宝之末,安史之乱之前,当时唐玄宗年事已高,疏于政事,国权归李林甫,杨国忠、而兵权归安禄山。哥舒翰。这首诗已经被收入殷璠《河岳英灵集》因应作于天宝12年(753)以前。因为现在的唐诗研究专家们一直接受了《天宝英灵集》编成于天宝12年。如果这一结论可靠,那么《远别离》既然已经收入了《河岳英灵集》,它就一定写作与天宝12年之前。天宝11年,李白曾北游幽燕,目睹了安禄山的嚣张气焰,预感到祸乱即将发生,显示了李白过人的政治眼光。他的政治才华也在这首诗里表现了出来。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远别离》就题目来说,古代有娥皇女英两个女子,是尧的女儿,嫁给了舜帝,舜晚年失德,大禹即位。舜到南方巡视,来到苍梧之野,最后死在那里。娥皇女英追夫不及,到了洞庭湖边的时候,听到了舜帝死讯。她们痛哭,泪水洒在湖南的湘竹之上,成了湖南特产叫斑竹。写娥皇女英因为夫妻分离的痛苦,如海水直下万里深。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这里惨惨冥冥意思是相近的,惨惨,无光貌。冥冥,隐晦貌。整个这首诗采取的离骚体,跟《九章》、《九歌》的写法非常相似,而且也都用了语言助词“兮”。宋曾季狸《艇斋诗话》:“古今诗人有离骚体者,惟李白一人。虽老杜亦无似《骚》者,李白如《远别离》“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如此等语,与离骚无异”这是写娥皇女英惨死的时候,阴森而恐怖,惨天黑地。其实也是暗指朝廷昏暗,不知国将危殆。我纵言之将何补。写到国家面临危乱,自己地位低微,说了又于事何补。恐怕皇天不能体谅我的忠诚,只有天雷频频欲震。下面是一段议论:
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第一句尧舜当之亦禅禹。这是一个紧缩句,实际是两句话,尧当之也禅舜,舜当之也禅禹。禅,即禅让,当然这个禅让不完全是高风亮节的表示。也是因为晚年精力不济,身体不好,道德和威望也不够了,只好让位,尧让位给舜之后,尧的结局并不好,何况尧的女儿还嫁给舜,尧幽囚。舜让位之后,舜野死,死在苍梧之野。禅:帝失势之后被迫让位。《史记.五帝本经》:尧年老德衰为舜幽囚于平阳,并隔绝其子朱丹,使父子不能相见。《国语》:“舜征服南方有苗国,死于苍梧之野”。 龙为鱼,鼠变虎。形象自然。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九嶷就是苍梧山,今湖南宁远县,因九座山峰连绵相似,不易分别,故曰九嶷山,传舜葬于此。重瞳,两个瞳孔,相传舜有两个瞳孔,重瞳就代指舜帝,重瞳孤坟竟何是?舜帝的孤坟哪个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帝子,指娥皇女英。娥皇女英在洞庭绿水之间哭泣,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她们的痛苦非常深重,除非苍梧山崩绝,湘水也全都断绝,斑竹之上的泪才可消失。写起痛苦的深长久远。
这里我们看一下毛主席写的七律《答友人》这首诗是建国之后毛主席写的七律中最好的。
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力尽朝晖。
李白这首《远别离》最大的特点是以香草美人来寄托丰富的政治情怀,这一点跟《离骚》的风格相似。第二点这首诗的议论、抒情和情景描写穿插的妥帖自然。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样的句子,对当时皇帝大权旁落之后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他感觉到唐玄宗慢慢归于臣下,被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人窃取权力,国家的前途将是令人担忧的。在没有读这首诗之前,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解,认为李白这个人喜欢喝酒,喜欢高谈阔论,没有多少政治头脑,读了这首诗深深感觉到并非如此。人们经常说: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李白当时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安史之乱之前政治风云的变幻。感觉到国家危机的来临。这首诗当中看的非常清楚。说明李白是有政治头脑和见地的人。诗作那“断与复断,乱如复乱”感觉,恰好体现出诗人纵横旷达,行云流水的风格。整首诗虽然充满凄苦之情,然而气势磅礴,如同江河一泻千里。
因为我们这一节我们要讲的是他的乐府诗,除了前面提到一首之外,再简单介绍两首:
一、《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二、《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的乐府诗有230多首,其中70多首是新乐府。其他的都是旧体乐府,李白把旧体乐府诗写作到了最高水平,后人很难超越。当然也有两个作家乐府诗写的比较好。一个是中唐后期的李贺,在一个是南宋时期的陆游。像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一些乐府诗就写的很好。陆游的《关山月》《长歌行》一些乐府诗也写的不错。但是他们都无法超越李白。李白的诗歌最成功的就是乐府诗。如果把他跟杜甫相比五古七古两个人差不多,乐府诗李白超过杜甫,五律七律杜甫略高于李白。尤其是七言律诗杜甫远远高于李白。杜甫的七言律诗代表着整个唐代七言律诗的最高水平。五绝七绝李白超过杜甫,李白五绝七绝数量也多,杜甫的五绝七绝数量比较少。总体两人不相上下。但是具体到某一种题材,差别还是很大的。
作者:
若兰
时间:
2016-5-9 10:25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3:52 编辑
唐诗鉴赏第六讲
李白 下
李白的格律诗。
李白五言律诗的特点:清.田雯在《古欢堂集杂著》中说:“青莲作近体如作古风,一气呵成,无对待之迹,有流行之乐,境地高绝”。清吴乔《围炉诗话》:“太白五律,平易天真,大手笔也”。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太白五言律,如听钧天之乐,心开目明,如望海上仙山,云起水涌,又或通篇不着对偶,而兴趣天然,不可凑泊”。这几段评语都讲到李白五言律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他两首五言律诗: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五言律诗每首都有五言八个律句组成,律诗的中间两联是要求对仗的。但是唐朝一直到中唐时期,往往两联中很多人只有一联对仗。王维等人也写过四联都对仗的,四联都对仗一般不可取,尤其是最后一联如果对仗,会感觉收尾没有收起来,诗要讲究起承转合。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书写友情的,称赞孟浩然之高隐,言夫子之风流,所以能闻天下者,以少无宦情,老不改节也。此诗当是开元27年(739),李白过襄阳时重晤孟浩然而作。其时孟浩然已近晚年,所以有“白首卧松云”之说。次年孟浩然即病卒。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开篇点题,表达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意。(李白的诗很重开头,上节我们讲到,李白这一点是受了谢眺的影响,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对谢眺非常敬重。)李白的这两句开头写的非常好,称孟浩然为夫子,一方面是因为孟浩然年龄比较大,比李白大十几岁,再一个就是“风流天下闻”,名闻天下。孟浩然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中唯一没有做过官的。只是在张九龄任荆州长史的时候,曾经做过他的幕府,没有正式的官职,但是诗名满天下。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指年轻的时候。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诗中借谓官爵。弃,抛弃。年轻时孟浩然抛弃轩冕,不做官。到了老年卧于松云之间,过着淡薄宁静的隐居生活。这两句即写实,也歌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中圣:古代嗜酒之人称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中圣即醉酒。醉月频中圣,经常醉酒。迷花不事君,爱花而不愿辅佐君主。写出孟浩然不愿意迎合世俗。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写孟浩然道德高尚,令人高山仰止,空自羡慕他芬芳的道德情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这首诗其实有个问题,并不完美,前人也早就批评过,“红颜弃轩冕,迷花不事君”这两句的意思有相似之处,都是不致于功名的意思。大家注意,诗比较短,绝更短,在律绝中不能用相同的词汇和意象,如果用了就是小缺点。如果整句的重复就是大缺点,如果上下联的意思重复称之为合掌。(古代科举考试中,考格律诗词,只要出现合掌就很难通过,这是大病。有一两个词汇相接近,问题还不算大)
总体讲此诗是一首很好的作品,此诗不屑格律之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诗纬》中说:“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与风骚为近焉”。李白的诗语句自然古朴。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有疏朗飘逸之风致。中二联是要对仗的,作者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像红颜写到白首如行云流水,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大家注意,有些诗作,对仗不是越工越好,特别是词,很多对仗常常是故意不能对的太工稳。一首词有很多对仗句,没有对仗句是一种缺憾,用很多对仗句也是缺憾)。这里用典自然,不见斧凿痕迹。中圣这样的典在唐朝特别是文人圈子里是不算典的。因为人人皆知。用到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在结构上采取: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自然的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结束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缺点:明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太白赠浩然诗,前有‘红颜弃轩冕,’后有‘迷花不事君’两联意颇相似。”刘文房《灵诂上人故居》诗,即云‘几日浮生哭故人’,又云‘雨花垂泪共沾巾’,此与太白同病。兴到而成,失于检点,意重一联,其势使然,两联意重,法不可从”还是指出这是一个缺点。下面我们讲一下李白《送友人》的对仗特点: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李白写的比较好的,有一次研究生考试,我们就是考的这首诗,分析这首诗的音韵格律,因为李白这首诗是有特点的。一般律诗开头的第一联是不需要对仗的,而李白却用了对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仗很工。但是第二联应该对仗的他不对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第三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对仗的。结句“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不对仗。这首诗在对仗方面是很有特点的。
李白《渡荆门送别》: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就写作的时间来说,这首是应该在去蜀之时,李白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天的托克马克城。五岁的时候随父来四川,住在江油县,一直到25岁才离开蜀中去湖北,到处漫游。最后定居在湖北的安陆。这首诗大概就是离开家乡的时候,来到楚国,在湖北一带的时候写的。唐开元14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途中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荆门山外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青年时期的锐气和豪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惜别之情。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诵的。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这是不正确的,此诗虽在描绘山水,然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说的一个意思,渡远来到楚地荆门游,荆门;指荆门山,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楚地,首联交代了诗人的旅程。(顺带讲一下格律,五言诗首句结尾,一般是不能用韵的,就是结尾不用平声,不押韵,这在五言律诗里最常见。而七言律诗首句押韵的多。)这里诗人也不用韵。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人们最欣赏的一联,大家记住我这样一句话,在格律诗里面,警句多半出现在第二联,就是颔联。我祖略的估计一下,警句出现在颔联的比率大约在70%。出现在颈联的,约25%。出现在尾联和首联的只占5%不到。这一联就是颔联。此联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法类似,亦气势均敌。胡震亨以杜为胜,亦故为低昂而。(清纪昀《唐宋诗醇》)。太白五律中如“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齿颊之间,俱带仙气。(清余成教《石园诗话》)。其实李白在前,杜甫在后。杜甫此联出现在《旅夜书怀》,那个要比李白晚的多,他能借鉴李白,所以说杜甫未必超过了李白。诗人从蜀中来到湖北,胸襟一下大大开阔了,他来自四川,四川周围全是山,在家乡,举目四望,都是崇山峻岭。现在离开四川,山随平野尽,到了湖北就没有那么多山了,江入大荒流,大荒是大平原,江水在大平原奔流。作者胸襟陡然开阔也有几分喜悦之情。颔联写山势和水流,这里很像电影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江流奔腾,山势渐尽。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出来的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入字力透纸背,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的流向远方,空间开阔,打开了诗人的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象,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写诗人在江中所见的美景:江中一个月影,天上几片浮云。看到云的奇幻的变化,生出了无限的想象。天镜是指天上的明月。海楼:海市蜃楼,海上形成的一种幻境。颔联和颈联把生活在蜀中的诗人,初次出三峡,见到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的表现出来,产生出了浪漫主义情调,也是李白这样的年轻人共有的特征,李白当时才25岁。这首诗我特别欣赏它的颈联尾联。我到觉得结尾更好。前面我们曾讲过,唐代的诗人有个普遍的毛病,结尾疲软,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人,大多数作品的通病。起步很雄壮,结尾较无力,不能翘起来。这首诗不然。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为什么称故乡水呢?指岷江水,来自作者家乡四川,古人误以为长江的源头为岷江,苏轼《游金山寺》“吾家江水初发源”。嘉陵江和岷江是长江的两个支流在四川境内。作者的家乡江油是靠近嘉陵江。过去人们误解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当然今天我们知道了,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巴颜克拉山的南麓,它的源头是沱沱河。过去人们认为岷江是源头,李白这样认为,苏轼也这样认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异地他乡,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思念家乡是不可避免的。在长江里行船,船下流淌的还是家乡的江水。好像舍不得我这个游子一样,家乡水万里相送,送字感情多么真切感人,余味无穷。似乎这首诗并不很受人推崇。也一般不作为李白的代表作。尾联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则更加真切。
1,此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最后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思乡惜别之情,。
2,此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写的逼真如画。
下面我们讲李白的七律。清赵翼《瓯北诗话》“《青莲集》中古诗多律诗少,五律还有大约七十多首,而七言律诗只有十首而已,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这里七十余首的统计不准确,李白五律有一百一十多首。七律实际只有八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七律不多,这首比较著名。具有飘逸风格的李白,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性格上不愿意受拘束,艺术上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很少写格律严谨的律诗。这种观点看似正确,却是错误的。原因是:到李白创作的那个年代,七律诗没有风靡一时。七言律诗严格讲还不是十分成熟。像崔颢的《黄鹤楼》按照今天严格的格律来分析,它里面的问题较多。七言律诗是后来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定型。杜甫也进行了很多探索,所以杜甫写七言律诗最多也最好。在此之前写七言律诗的诗人少,一般是写五律。像王维,王维是跟李白同年的,都生于公元701年,王维是大量的写五言,当然也写七言律诗,但是七言律诗那时候没有完全定型。所以写的人普遍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大家对于七律还在摸索之中。杜甫也在摸索,一直到晚年夔州时期的时候,杜甫的诗还在摸索,杜甫有一句话“晚年渐于诗律细”。李白毕竟是天才,他尽管觉得七言律诗比较束缚,但仍然能写出极好的作品。李白比较好奇,什么都想实验一下,杜甫比较单一,他就写诗,没写过词,文章写的也一般。李白不同,李白写过诗,大量的诗作。写过词,有名篇传世。写过散文,有些散文写的相当好。《春夜宴桃李园序》就写的很好。李白也有时候尝试受一些束缚,比如词,他的《菩萨蛮》,《忆秦娥》,如果是可靠的,那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不但尝试了,而且写的极为成功。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于李白奉命“赐金环山”南游金陵所作。
也有人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金陵所作。主旨:全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即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述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谓和清醒的现实思索。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其实凤凰山不是山就是个小丘陵,南京的山名都是从山西克隆过来的,南京叫山的除掉紫金山其余的都不能算是山。这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并且流转明快,极其壮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江水不停的奔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衣冠:晋代诗人阮籍的衣冠冢。成古丘,这些人物只留下一堆古墓。花草埋幽静是皇宫破败的一种景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也是地名,在今江宁县西南江滨有三座山峰。二水指因白鹭洲而分开的江水。白鹭洲,在南京西南江中,即江心洲。李白当年登台见到的白鹭洲,由于长江的北移,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因为是江心洲所以叫二水中分白鹭洲。颈联诗人从历史的凭吊转入大自然的描写,将目光投向长江。陆游《入蜀记》“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这里是说在凤凰山看三山,好像在青天之外,其实看不见,50多里呢。这一联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是难得的佳句。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蔽日本来比作奸臣当道,障蔽贤良。这里用到一个典故,长安不见: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为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耶?”答曰“抬头见日,不见长安”,我们理解到这里只是了解一种表面现象,其实他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拍马屁,皇帝就是太阳,在朝廷上抬头能看到皇帝而看不见长安,一个小孩子能这样说话太了不起了。所以古人历来引用这个典故,但是却是荒唐的。晋明帝司马昭(298-325)他的父亲即位做皇帝(317)的时候已经20岁,岂有20岁儿子坐父亲膝上之理?还要欣赏小孩子很聪明,如果五六岁还可,二十岁岂不荒唐。所以《世说新语》里面的记载太靠不住了。浮云蔽日出自《古诗19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尾联寄喻着忧国伤时的情怀,这两句很有深度,长安是帝王的所在,日是皇帝的象征。陆贾《新语.慎为篇》曰“邪臣以蔽贤,犹浮云而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暗示皇帝被奸佞所遮蔽,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沉痛的,不见长安,暗暗点题目:登字。触景生情,意寓言外。饶有余味。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这首诗与崔颢的大作不相上下,非常有特色。崔颢的《黄鹤楼》结句只是局限于思乡之情,而李白之诗作却融入了家国情怀。1、这首诗回肠荡气,充满一种浑厚博大之气,观古阅今,统揽四海。2、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和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3、别致自然遣词造句,由于诗以寓目山河为线索,于是追求情随景生,意象谐成。这首诗是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后人对之有较高的评价。李白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七言律诗,都有一些优秀的作品,绝句更有许多传诵不衰的,但以乐府诗成就最高,李白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伟大诗人之一。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3:54
中唐诗(三)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3:55
中唐诗(四)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3:57
中唐诗(五)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3:58
《长恨歌》(上)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3:59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4:01 编辑
《长恨歌》(下)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4:02
中唐诗(六)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4:03
晚唐诗(上)
作者:
梅花山人
时间:
2016-5-10 04:05
晚唐诗(下)
欢迎光临 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http://mzjyss.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