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6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美国的诗教故事(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8 09:1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杜荣 于 2014-8-8 09:36 编辑

来自美国的诗教故事(4)
现代生活与诗性的桃花园
──关于古诗教育孩子成长
小荷才露尖尖角
      牛牛成长和教育中很多点点滴滴的往事,都象流水一样,在一天天的平凡生活中不舍昼夜地匆匆流过,因为没有记日记,很多宝贵的往事和瞬间都消逝在时光之中。牛牛的确是很有灵性的孩子,感情丰富,心地纯厚善良,热爱学习,悟性好,听道理,能吃苦求上进,懂得关爱他人,礼敬他人……许多做人的良好品格,似乎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就已然萌芽。但无论一个孩子天赋或人品如何出色优秀,能否顺利成长,能否成才,还是完全取决于孩子后天所受的教育,取决于能否因材施教,教还是不教,如何教,教什么,如何引导,完全决定孩子如何成长,以及朝什么方向发展和成长。
      牛牛最早写诗,是模仿和创作融为一体的,因为她背的古诗很多,记性好,悟性又高,好句借来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所以经常会被外公外婆追问。舅舅有时从她的诗中惊见佳句,也会喊她来问:“这句是你自己写的吗?”而不论是或不是,每次她都会作详细解释。如果是的话,出自谁写的哪一首哪一句,她是全借还是借其中几个字。到后来,她写得多了,慢慢从“借诗”中脱出,完全出自胸臆,尽兴挥洒,佳句叠出,有时还真是“真”“假”难辨了。不记得从何时开始,牛牛也开始了反追问,比如当舅舅前后一首首翻阅她的新诗时,她有时会跑来坐在舅舅腿上,边看边读边问道:“这首怎么样?”如果遇到好诗句得到赞叹表扬的时候,她就会试探地反问:“这句算名句吗?”实实在在讲,虽然她年纪尚小,又生活在今天这样传统文化几近荒芜的时代,但她所写的一些诗句,的确可以算是独步当今而又不让古人的。
      牛牛写诗的过程,混合了孩子的稚气和大人的老成。最早的时候,每当她写出好诗,她常常会默不作声地把诗交给外婆,然后自己害羞地钻到外婆书桌下面躲起来,等外婆惊喜地读完她的好诗后,低下头来喊她:“牛牛快出来,写了好诗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而从另一方面看,牛牛从小心志远大,对待名利淡定从容,不论是在上海《好儿童》、《哈哈画报》、还是海外的《世界日报》或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出诗作,她从来不惊不喜,好像这些事与自己毫无关系。
      事实上,牛牛对作诗本身很上心,刚开始写诗的时候,她常会问外婆:“我写的诗什么时候能出版?”外婆很理解孩子稚气天真的心理,便对牛牛说:“等你写够十首,我就帮你装订成册,那就是正式出版了。”牛牛听了也很开心。一直到今天,只要牛牛写够十首新诗,自己抄正加注或加说明之后,外婆就会帮她加上封面、目录,整整齐齐订成一册,并告诉牛牛:“你看,这就是正式出版了!”几年下来,这样不断“出版”的诗册已经越摞越高,而牛牛每次见到自己新诗“出版”,也总是信心满满的样子。牛牛从小轻名利而重诗道,这是她个性中与生俱来的一大特点。外婆从旁观察,时常赞叹这个孩子“大气”,可以想见将来她若能真正成才,也必将得益于此。牛牛写诗很快,往往不到十分钟,有时几分钟就一挥而就,所以她的诗作,常见几分钟急就的旁注。而每当最后一个字或句号写完之后,她总会不自觉地把手中的笔往桌面上一甩,动作自信决断,从容洒脱,一副天生我才的样子,这时的牛牛真不像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除了牛牛自身天分和外公外婆多方面的苦心教育之外,牛牛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她让我们最感欣慰的特点之一。舅舅曾在店里发现一小盆华枝春满的茉莉,花蕾多达六十多朵,于是买回来专门送给牛牛写诗。单是这株茉莉花开花落之间,牛牛就已经写了十几首诗词了。外婆房间的书桌旁,有一扇向东而开的窗户,窗下有一张椅子,牛牛每天清晨起来,到外婆房间喝完水,就坐在这张椅子上,从这扇窗户向外张望。同样的后院小景,别的孩子看去也许日日相同,而心思细微善于观察的牛牛却看到了小树小草、小猫小鸟小松鼠、露水微风、枝头的新芽和花蕾,还有天上浮云、霞光蓝天……透过这一方万象小窗,牛牛近一年来已经写出超过上百首诗和词。几年来的磨练和细微的观察,使她对古诗尽精微和至广大两个方面,都已经有所掌握,运用自如了。
      回想牛牛最初作诗,尤其是早上等校车或是和外婆一起散步时,常常茫然不知所措,对自然万物流云微风、花开花落春去秋来都视而不见,每次都急着要外婆为她出题,才能激活诗情和思路,而这个诗题也就是“诗引”,会象诗线一样把牛牛心中绵绵不绝的诗句春蚕吐丝般地牵引出来。外婆和牛牛的教与学之间,也存在心有灵犀的有趣感应。外婆的即兴命题,就象是牛牛诗心的眼睛一样,而这些诗题又几乎都出自外婆为牛牛所编的《古代诗词选》。这些诗词牛牛都背过,所以心有灵犀,往往一点即通。牛牛催促外婆出题,外婆便寻寻觅觅,四处观察,而赋题一出,牛牛诗思顿开,她就没有心思再细听外婆的讲解描述,常常会在自己的沉思中情不自禁地打断外婆的话,一面急切地喃喃而语:“行了!行了!”,一面把诗句匆匆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有时甚至在踏上校车的最后一刻,牛牛才把写完新诗的小本子转交到外婆手中,这转瞬即逝的片刻,也算是过去几年间在美国东部晨光中一幅颇有情致的祖孙诗趣图了。
经教与诗教
      听诗、读诗,能够美化孩子的性灵。人的耳根最利。婴幼儿时听诗的朗诵,在他与生俱来的纯善中,会溶进诗的优美;继长,学诗时自己朗读,使美好的诗句出于口又回到自己的耳朵里,不但可以加深记忆,时间长了,这种诗词的美好记忆和声音,还能使自己开拓想像、增益智慧、陶冶情感、美化心灵,因为这些凝练的诗句本身就包含了诗人心智的深远含义。中国人把上学,叫做“读书”是有深意的。
      眼看、口读、耳闻、心记这四者中,其实“眼看”可以被“耳闻”替代,所谓耳聪目明。孩童未识字,但却能够背简单的古诗,就是借助耳根的作用,而讲到听觉,又离不开朗读和背诵。
      在人类诸感官之中,听觉接受和反馈外部信息的的能力似乎形成得最早,在母腹中的婴儿,就已经能够对外部声音作出反应。在印刷术普及之前,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史诗与典籍,都是口口相传,有的长达数百万句。况且许多民族,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的世代承传完全是通过唱诵──声音这一条纽带来衔接的,这又涉及声音、听觉、记忆及智慧这些相关问题。佛教中也讲道,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能由闻性,遍达无量的差别理事……同样也点出人类听觉的特殊重要性。
      蒙童的经典读诵,不论西方的《圣经》、《古兰经》,还是东方的《论语》,都是一种视、听、记忆相混合的学习过程。据说曾国藩一生有两大嗜好,一是下围棋,一是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排徊于庭院,放声吟诵古诗,而且每每因此而有所感悟,为平时读书所不能。这又再次触及到声音与活跃思维之间的关系。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学习,有他成长发展的特殊性。在孩子未识字之前,就已经懂得语言了;孩子的理解力弱,但记忆力却强……这些都是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也影响诗歌教育的选材,既不能按照“猫儿叫、狗儿跳”那样来教,也不能设教太深,让孩子幼小心灵无法感受而一片茫然,所以选诗也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
      蒙童学习经典的确存在一种辨证关系和辨证方法,这涉及到经典学习的两面性。恢复经典教育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共识,而经典教学的方法,则是充分利用幼儿发达的记忆力,即儿童经典学习的"不解而诵"。
      在西学东渐的近代,民国时期的唐大圆先生曾经谈到人类“根本智”与“后得智”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往日教童蒙的读经,先但句读,后乃开讲,自然开悟。”所以读经典应熟诵应读,不求甚解,即是求“根本智”。随后熟能生巧,是为“后得智”。唐大圆先生比较东西方教育方法,认为东方不急求解,是培养“根本智”,而发达“后得智”。西方初学即求甚解,以浅近俗事教小学,以期随事能解,是破坏“根本智”,而失“后得智”之用。这里所批评的是西方教育急功近利、实用主义的一面,有其合理中肯之处。
      《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法》一文中曾谈到:“辜鸿铭十岁时就随他的义父──英人布朗踏上苏格兰的土地,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受极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布朗告诉辜鸿铭:‘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方只有歌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他总是比比划划地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着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轻松有趣。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他说:‘只求你说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再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再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工夫辜鸿铭便稀里胡涂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第二年布朗才开始给辜鸿铭讲解《浮士德》。他认为越是晚讲,了解就越深,因为经典著作不同于一般著作,任何人也不能够一听就懂。这段时间里辜鸿铭并没有停顿对《浮士德》的记诵,已经可谓‘倒背如流’了。”
      但同样属于经典教育,“经教”和“诗教”的原理与方法却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属于经典,都注重背诵。不同的是经教是“智”的范畴,蒙学方法是不求甚解、先入为主;而诗教是“情”的范畴,蒙学方法是动之以情、陶冶心灵。儿童不但语言先于识字,记忆先于理解,而且儿童感受能力也超前于认知能力,情感的成长超前于理性的开显(这最后两个方面,是儿童教育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所以经典诗歌的背诵主要是通过情感和审美体验来施教,美好的情感教育、美好的人格情操的培养只能建立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经教”不解而诵,“诗教”解然后诵,这是儿童经典教育“智”与“情”的两个方面,而两面的正确结合才是完美的教育。
家庭诗歌读本
      为儿童选诗不但要有诗心,还需要童心,用童心、童眼去游历古诗的海洋,才能选出比较适合孩子们学习的诗作。还有就是诗句的讲解,要能够打动孩子幼小的心灵,或者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长期熏染,才能达到诗教陶冶性情、美化心灵的作用。
      牛牛四岁以前背过一部分唐诗,主要来自《荧火虫》丛书和《唐诗三百首》。因为没有找到适合幼儿学习的古诗读本,外公外婆来美后就在家藏古诗书籍的基础上广为浏览,五年来慢慢自选自编教材,让两个孩子学习。
      我们自己选编的儿童古诗家庭读本,主要依照“浅”、“近”、“活”、“细”、“亲”、“类”、“教”、“纯”这八大原则,努力把童心和诗心融为一体。
      “浅”,就是以浅显易懂的古诗为主,再加上一小部分如《春江花月夜》、《琵琶行》等这类不朽的名篇。“近”,就是帖近大自然、帖近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活”,就是富于变化,让孩子看得到变化,听得到声音,一年四季让孩子眼中、身边都有诗境、诗情。“细”,就是细致入微。牛牛很小的时候大舅舅抱着她坐在腿上,就给她讲“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醉,冬山如眠。”还有“春日和风,夏日熏风,秋日金风,冬日朔风”,她就听得入迷。我们选诗也留意诗景的细微变化,诗人诗情、诗心的细微变化。“亲”,就是让孩子能亲身去感受和体会诗句,引得起学习兴趣。“类”,就是细分后的汇总,或者有选择地按作者或主题由浅入深。“教”,就是留意人品、人格、情操教育的诗篇,比如花蕊夫人、文天祥、李清照等人的爱国诗篇。“纯”,就是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选择纯净美好、感情明朗的佳作。
      在这样的原则上,我们选出了:四季更替,日月风云,花草树木,孝亲重谊,惜时爱学,山岳漫游,爱国壮志等十多个专题。分类集中历代诗人的名篇,使孩子在学习这些诗词时能看到春夏秋冬、日月圆缺、花开花落的变化,能听到风声、雨声、雷声、鸟啼、蛙鸣……四季中,从早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到仲春的“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春风数蝶飞,深院燕初归”,再到晚春的“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从夏季的“寂寞孤飞碟,窥丛觅晚花”、“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到秋季的“早秋惊落叶”、“山山黄叶飞”、“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直到冬季的“雪花随风不厌看”、“一片飞来一片寒”、“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使孩子看到了四季的变化,气候的改变,如亲身经历,也更容易感受而喜爱读诵。
      选诗时,整首诗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当然很好,但有些诗,只要其中一两句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也会使她对整首诗背得很快,记得很牢。如(唐)白居易《江夜舟行》:“烟澹月蒙蒙,舟行夜色中。江铺满槽水,帆展半樯风。叫曙嗷嗷雁,啼秋唧唧虫。只应催北客,早作白须翁。”牛牛当读到“嗷嗷雁”,“唧唧虫”时,高兴地笑着,大声地读着并说:“我喜欢‘嗷嗷雁’,‘唧唧虫’这两句!”这首诗几分钟就背会了。复习时一提:“嗷嗷雁”,“唧唧虫”,整首诗一下就全背出来了。
      又如(唐)王维《陇西行》:“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给孩子讲诗中的情境和故事,她们固然喜欢,但对“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则更感兴趣。暑假期间,带孩子们到外边散步时读这首诗,她们不但高兴地大声读着,而且很快就背会了,妹妹毛毛还带着几分英雄气地边背边跨着大步,扬起手臂在路上昂头走着,好像她就是当时的王维。
      在孩子已背诵的分类诗词中,再以作者为类别分别集中,介绍作者经历、指出代表性的诗篇,使孩子不但更爱读诵各位诗人的诗,而且在与诗人的“品德”、“情操”、“心志”的共鸣中,不知不觉、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地“提升”了自己的“品德”、“情操”与“心志”,内心对诗人的尊崇也随之产生。如教唐朝刘禹锡的两首咏桃花诗时,第一首《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我们就让孩子知道,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被召回京城时写的一首名诗,也正是因为写了这首诗,他又再度被贬。多年后刘禹锡第二次被召回京时,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的“情操”跃然纸上,使孩子愿读他的诗之外,更敬佩他的人格。
      又如牛牛七岁时背诵了白居易的九十七首诗词后,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对白居易的极高尊崇。不但白天喜欢反复读诵白居易的诗词,夜里做梦还去白居易家求做他的学生。2005年3月9日(牛牛七岁时),早晨起来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说:“我昨天晚上作个梦,梦到白居易老爷爷了!”看着孩子纯真的样子,我们从刚听时的好笑,转而被孩子真纯的尊师和好学所感动。
      唐朝孟郊的《游子吟》,写母亲爱子的深情;〈宋〉陆游的《燕》写燕子为了哺雏而不怕低飞打著人的危险。读到〈清〉懂元恺写的词《八节长欢•题负母看花图》:“母病新痊,体加尝膳,药以劳宣。一庭榴喷火,半榻草铺烟。还愁老眼,看花似雾,膝前移向花前。试看花前戏彩,花也嫣然。老莱古作儿眠。凭儿负、莫教怀抱情牵。不用板舆扶,花中坐,婆娑白发红颜。慈颜喜,折一枝、供佛屏间。但愿得、一觞长进、花开花落年年。”孩子们真切地感到孩子是如何深爱自己的母亲: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到母亲病愈时,为使母亲欢心欣慰,而背著母亲膝行花前,以报母恩。牛牛读后感动地说:“以后我也要背著母亲去看花。”妈妈腰酸背痛时,牛牛就赶紧跑过去捶背,认真而充满著爱心与孝心;看到妈妈整理房间时,牛牛会说‘“妈妈你好好休息,我来。”边说边把零乱的东西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诗词启发了孩子的孝心,牛牛为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还写了几首《待母归》的诗和词。
      还有一些诗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而难懂时,可找出某一句使孩子能看到或感觉得到的句子。从看到的景,再去联系诗中的意,孩子则会很感兴趣。如:〈唐〉郑谷写的《旅寓洛南村舍》:“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当背此诗时,正是邻家院中梨花盛开,黑黑的夜晚带牛牛和毛毛走到梨花树旁,真的一眼就看到了满树白白的梨花。当时外婆就问她们:“看到什么啦?”两人争答:“白白的梨花!”牛牛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似地说:“噢!我知道啦!‘月黑见梨花’就是这样的。”说着顺利地把整首诗给背出来了。
      又如〈唐〉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教学这首诗时,夜月正明亮的照在天空,把她们带到院子里,让她们把两只手并在一起掬起来,然后在手里倒满了水,问她们:“看到什么啦?”两人争著回答:“月亮,月亮”,“月亮在我手里”,“月亮也在我手里!”然后再告诉她们:“‘掬水月在手’就是这样。”牛牛高兴地说:“我知道啦!我懂啦!”说着顺手在身边摘几朵花弄在衣服上,高兴地说:“这叫‘弄花香满衣’吧?妹妹快过来闻闻,我的衣服香不香?”
      再如:〈唐〉庐纶写的《春日》:“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折花朝露滴,漱石野泉清。”六岁的牛牛读到“折花朝露滴”时问:“折花为什么还说‘朝露滴’呀?”早晨起床后,外婆就到后院里折一枝花,当看到花上的露珠滴下来,手感到凉凉时,牛牛就说:“我懂得‘折花朝露滴’的意思啦!”接著又像明白了什么似地说:“我还知道,这首诗是写春天的早晨景色。”
      对于较难懂的诗,则可以通过讲诗意之美与诗中的故事,引导孩子进入诗的意境,以培养孩子高尚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力。中国诗词中,无不蕴含着任你想像的图画或深刻的哲理。一些孩子不能用直觉感知的诗,就要通过“讲诗”来引导孩子进入诗中,去领略诗的世界里的美景和所蕴含着的深意。
      如读〈唐〉白居易的《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当把这首诗的每句意境说给孩子听后,六岁的牛牛欢快地喊出:“我喜欢!我喜欢!”,“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我要把这首诗画出来!”,接著牛牛又高兴地说:“我想出来啦,这幅画是:白居易老爷爷坐在山里小溪旁的石头上玩,然后又站起来,在这个山寺的外边走来走去地看花。就在这个时候,还听到旁边的树上有很多小鸟在唱着‘白居易来啦!白居易来啦!’,‘你好,你好!’除鸟叫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泉水从山上‘哗啦啦哗啦啦’地流下来……”牛牛边读,边想像著,把自己心里画着的一幅幅画说了出来。诗,不只是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而且更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这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这种想象力却随着所背诵的诗词,每天不断地增长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牛牛所受的诗教,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如果过去每天学诗的细节都能记下来的话,那真是一部很好的成长日记。
涓流成海
      牛牛和毛毛,从上“学前班”到上正规小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只需走十分钟。几年来我们就利用这每天十分钟来教诗、学诗(假期的时间要多些)。牛牛在九岁之前已背诗词一千五百多首。
      几年来,在上学路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外婆手上拿著早已选好的诗:早春,就拿着复印好的“早春”诗;下雨,就拿着“风雨”诗,下雪,就带着“咏雪”诗……总之,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学不同的诗。孩子们会从学着的诗里,联系眼前所看到的景物。古人的诗和眼前的景是没有距离的。孩子眼里看到的:云是诗,雨是诗,树是诗,叶是诗,花是诗,草是诗,雪也是诗,鸟也是诗……一切都在诗里,诗里的一切都在眼前……学着,学着,小小的人儿,也在“不自知”中,也融入诗中,乐在诗中,也醉入诗中,连自己也成了诗。
      一条路上,往往只有祖孙三人:小的背着书包,大声地读诵着诗,而老人手上则拿着一本白纸,在孩子的身边走着、教着诗。刚开始,身边的人漠然地走过;继而人们好奇的看着;后来人们放慢脚步看着听着;最后,有的忍不住靠近问着。当路人知道是在教孩子读诗、背诗时,中国人带着会心的微笑赞叹,美国人也从好奇转为赞赏。
      孩子自婴幼儿时听诗,会讲话时背诗,在她小小的年纪里,三千六百五十个日子里,一日不离诗,无一日不生活在诗里。早晨起床时,第一件事就是引导回忆背诵过的诗和诗中的故事。早餐前,不用提醒,牛牛会自觉坐在书桌前写诗。毛毛“早训”后,会拿着诗本走到厨房里,站在餐桌前复习以前背过的旧诗,或让外婆教她学新诗。这样一直读诵到吃早餐。接着是上学路上的十分钟里,学诗。下午放学后作完作业,休息到四点半,接着再复习当天学过的新诗:背诵、考试、抄写、默写、听写,直到五点。
      假期跟父母一起休假旅游时,也不例外。严格的妈妈,既是慈母又是严师:学习绝不放松!早上没完成学习,不能出去。孩子们知道这样的规定是不能改变的,要想出去,就要抓紧时间,集中精力,更认真地把该背的诗背好。
      毛毛六岁时和父母外出休假,因急着想跟一起去的孩子们出去玩,诗还没背会,就出门了。因为事先与另一家约好了出去的时间,所以没像从前那样背会了诗才出门。一路上爸爸开着车,妈妈督促着毛毛接着背诗。孩子嘴里念着诗,眼睛却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到了那个美丽如画的湖边,别的孩子像小鸟一样跳下车,叫着跳着跑到湖边玩去了,只有毛毛被妈妈“扣”在了离湖边有一段距离的高坡上。毛毛羡慕地看着其他孩子嬉闹的身影,怎么都背不会应该背的诗。妈妈知道毛毛的心早就不在背诗上了,于是将用来垫着坐的竹席拉出来,将自己和毛毛罩在里面。毛毛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自己必须背会诗才能去玩,也觉得自己没学完而拖累了妈妈。席下学习,她感到自己是在“改过”。很快,毛毛就背会了那首诗,从竹席下钻出来,轻松开心地去湖边玩了……从此,毛毛知道,不管到哪里,学习是第一位的,学习是应该遵守时间的。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里,家长也要“君,亲,师”三位一体。“君”是说话算数;“亲”是对孩子要亲爱;“师”是要做孩子的老师。三者缺一不可。教孩子学诗,一日也不应该间断。
诗心的天地
      牛牛对诗的爱,还应追朔到这个小生命出生之前的三百天里:妈妈每日读诵一首为她特选的优美古诗。小生命的日日成长,是在一日一诗的诗境里。生命里融入诗,诗日日滋润着新生命。母亲塑造着孩子美好的性灵,是在她生命开始时的日日夜夜里。像石中“朴玉”般的“诗中朴婴”,牛牛出生后,又吸吮著中国历代诗人丰富的乳汁,滋长在“诗声”的韵律里。继长,又背诵着历代诗人传诵千年的名诗……
      牛牛四岁时已背诗八十余首,并画出了自己的“无字诗”。虽然只是歪歪斜斜的道道,但她却是在带有韵味的吟唱中欢快地唱出的。牛牛很喜欢背诗,三五分钟就背会一首诗。2003年牛牛五岁时已背诗三百余首,自己写出了第一首诗《院中草》:“春时樱花落,阳出把雪化。花儿美又香,草儿遍地绿。”自此一发而不可收。五岁的一年里,连续写了三十多首。
      2004年牛牛六岁时,已背诗500多首,自己写诗23首。
      2005年牛牛七岁时,已背诗700余首,自己写诗109首。
      2006年牛牛八岁时,已背诗1200余首,自己写诗152首。
      2007年牛牛九岁时,已背诗1500余首,至10月底,自己写诗填词293首。
      2003年至2007年10月,牛牛已写诗共607首。
      牛牛背过的诗,当天都要“抄写”、“默写”。使学过的诗,深印在脑子里。我们在教孩子学诗时,常常会告诉她某一句诗,诗人如何入微观察大自然,如何构思的,让孩子特别铭记。分类集中复习时,牛牛也就特别留意诗人在变化着的宇宙万事万物中,如何独到地“看到”、“感到”别人视而不见的东西。牛牛将这些佳句摘录集中在本子上。这就是牛牛说自己最早写诗时,“会把背过的诗勾出来参考,再想一下,就写出自己的诗了。”
      牛牛在背过的诗词中慢慢学习诗人的观察力和诗句的表现方法,使学过的诗,与日俱化于自己的脑海里,使古诗与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独具的诗心和诗眼。这就是牛牛自己写诗时第二个阶段的体会:“不用勾,它们会自己跑出来,等着我用。”
      大量古诗词的纯美意境,充盈于脑,荡漾于胸,往往使牛牛睹物思诗,于不自知中萌发诗兴,她自己将“直观”看到的院中草,樱花树,落叶,朝霞,晚霞,邻院竹,窗外花……都自写成了诗句。
      写得越多越顺,牛牛也就越是具有创作的渴望。但面对日复一日大致相同的景象,有时候牛牛自己也找不到诗题了。也就是说,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还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牛牛最早听到“观察”这个词是在四岁半的时候,牛牛在“大舅舅教我怎样加深观察”“日记”中写道:“大舅舅和我一起坐在厅里的沙发上,对着墙上挂著的画。第一次大舅舅问我,你看到墙上了什么东西?我说,我只看到了花朵;第二次大舅舅让我再看墙上的画,问我又看到什么?我说看到花有各种颜色的花朵。第三次大舅舅让我再看一次,问我,又看到了什么?我说看到一朵花掉在地上,地上有一片花辩。大舅舅说一次比一次看得仔细,一次比一次看得多,就是加深理解了。好了。牛牛日记。2002年9月15日。”
      几年来,牛牛写诗,自己找到题目,就自己写;想写而又一时找不到题目时,就找外婆,外婆常常成了她诗心的眼睛。牛牛要题的催促声,也让外婆一和她外出,就注意“观察”,寻找何物可入诗。上学的路上,等校车的家门前,户外散步的小路,花草树木,露霜雨雪,地上的猫,电线上的小松鼠,树上的叶,天上的云……就连牛牛自己都说:“这小小的‘皇后区’我都写了两百多首诗了”。所以给牛牛出“题目”,也成了外婆的难题。
      2005年7月的一天,祖孙俩散步时突然看到邻家院外一条长长的木阶下的草是枯黄的,外婆叫牛牛走到木阶前,弯下腰去细看,牛牛对阶下的枯草一下子激起了怜悯心,就站在枯草旁,写出了《赋得阶下草》:“寂寞台阶下,枯草久不生。只因光不照,久久苦待春。”
      2005年8月5日的早晨,外婆带牛牛姐妹到户外散步。背完诗,照例是写诗。“今天写什么?”外婆四处寻找着,此时此刻,一阵清凉的夏风,迎面吹来:“就写《夏风》吧!”牛牛闻声无语,好象也有同感,很快就写出了:“风来报何物,催我太匆匆。树舞花亦动,小童醉诗中。”
      2006年的8月29日早晨,两个孩子都手上拿着准备写诗的小本子,忽然听到人行道旁种着树丛花草的地方,传出蟋蟀的“啾啾”声……外婆从后边叫道:“听到了吗?这是蟋蟀的鸣叫声!”牛牛停下脚步,趴在路旁的铁栏杆上写出《赋得蟋蟀与黄花》:“蟋蟀啾啾鸣,久久尚未停。声急匆匆叫,黄花醉中听。”牛牛写完蟋蟀与黄花的诗后,刚往前走几步,又回头快步走到外婆身边,在本子上写《赋得蜜蜂与红菊》:“长颈红菊秋风中,摇曳摆西又摆东。寒凉蜜蜂忙采蜜,时间飞流去匆匆。”牛牛开始具有“举一反三”的观察力了。
      开学了,牛牛读诗、写诗的时间少了。在清晨等校车的十分钟里,外婆往往是让牛牛自己先复习诗,自己在几分钟内捕捉诗题。
      2006年10月14日的早晨,牛牛在等校车的时间里,用了几分钟就复习完要复习的诗,而外婆却还没找到诗题,牛牛急不可耐地催捉着:“快呀!广州奶奶,校车就要到啦!!”急促中,外婆突然看到刚刚升起的淡淡阳光照射在树顶上:“就写《薄日照树杪》吧!”牛牛提笔就写出《赋得薄日照树杪》:“薄日照树杪,此时云影遥。了了虚空照,赋诗赞今朝。”这首诗,是牛牛排队走在上校车的同学中,边走边写,当她一只脚已经踏在校车上时,才把写诗的本子转头递给外婆。
      8月16日早晨,外婆和牛牛又提前到路边去等校车,校车的前后左右,行树,飞鸟几乎全都写过。今天写什么?外婆抬头怅望,看到了天空中尚悬挂着的弯弯月亮,转头即告诉牛牛:“你看,天上的月亮!”牛牛来不及说话,拿起本子就写下《晨月》:“朝阳入未往,玉钩青天悬。何日人长久,期望月常圆。”
      8月17日晨,又在等校车的地方,牛牛没等外婆说话,自己望望天上,遂写《今晨无月诗》:“昨日见月天中净,今朝无钩叠叠云。若有丝尘便无月,晨月清清照心灵。”牛牛灵活观察的能力,就这样慢慢地培养起来了。
      孩子虽孕育在诗词中,具有与生俱来的诗化的心灵,但因稚嫩而不能熟练地用自己的眼睛在广阔的世界和无边的大自然天地间去观察,找出和捕捉到自己要写的诗,要表现的意境。所以“出题”,就是相知者用自己的观察,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激发她捕捉诗的意境。“题目”一出,孩子心中的诗情即被点燃,诗境与诗句,随之而向外涌现。
      当然,“出题”,只是孩子从学诗到自己完全独立写诗的中间过渡阶段。要孩子真正能独立写诗,必须使她自己具有诗的心灵,诗的眼睛,自己去找到诗的意境。三者缺一就不能独立成诗。
      几年来,牛牛从他人“出题”中,似也已从朦胧中体会到了如何观察,才能找到诗境,并能成诗的“奥秘”。牛牛自己近年来,在不自知中,有时“要题”,有时“自题”地写了一些好诗,渐渐从别人“出题”的过渡和引导中,走上独立写诗之路。
      几年来,牛牛每天都在学诗和写诗这两重天地中进出翱翔,感受着、体验着、观察着、比较着……从学校历代诗人吟咏“四季”的诗,到自己亲身经历春、夏、秋、冬的真实世界,去感知四季的温暑寒热,去身受东风、熏风、西风、朔风的不同变换,去目睹草萌草枯、花开花落,去聆听春日百啭的黄莺、秋日嗷嗷的雁鸣,去远望清露红枝,嫩绿初现、碧叶长荫到一叶初黄、黄叶满地……使四季更替,变得能看见、能听到、能感触得到,让自己的心时常飘荡在美的变换和不可捉摸的奇妙之中,从旭日到落日、变化着的朝霞晚霞,暮来夜月的明暗圆缺,晨光中的露珠,暮色中急飞回巢的鸟儿,开着的花、飞着的蝶……天地间一切真实的鲜活飞动而引人入胜的景象都和自己息息相通。
      牛牛从所背古人诗词中吸取营养,得到智慧;从大自然中得到启迪,因势利导,外公便教她“平水三十韵”,牛牛很快就领会了: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举一反三,能较自然地运用平仄,初识音韵。我们便由其想像、自然发展,五言或七言,古体或律句,完全随其诗兴所至,约而不束,自由发挥。用牛牛自己的体会说:“现在我长大了,它们都已经化在我的脑子里了,我自己写新诗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的时候,我的诗句会涌流出来,来不及写。”
      假期里,天天散步,牛牛慢慢地变得无日不写诗了:天上月,地上花,飞着的鸟,走着的猫都写过。牛牛的诗心,似感动了小花和小草,它们都会跳到眼前相助。2006年7月17日的早晨,从邻家矮墙边经过,外婆突然发现矮墙的砖头缝里,长着一棵不到五寸高的小草,细细的花茎,四五片小叶,茎顶还开着两三朵娟娟的紫色小花。外婆高兴地叫著牛牛:“快过来,你看这砖头缝里,还长出小花来啦!”
      牛牛应声凑到砖缝花前,新奇地看着,问:“砖缝里没土,它怎么能生长啊?”“你自己想想看。”牛牛稍思片刻,即信笔写出《砖头缝中花为师》:“砖墙缝中花为师,丝土扎根志气强。紫花绿叶长完美,带给世界点点香。”
      第二天早晨,刚出大门,牛牛就快步走到小小的砖缝花前,左看看,右看看,一句话没说,就在手中的小本子上写下《再赋以花为师》:“小小花师差环境,何时我与贤花齐。丝土硬是根牢固,以花为师志不移。”
      七月二十六日夜,纽约突然狂风暴雨,早晨雨停风静,外婆又带牛牛姐妹到外边看夜雨后的晨景:大树拦腰折断,横在道上,路上一片狼藉……一出门,牛牛赶紧走到砖缝花前,大声叫着:“快过来看,它还好好的呢!大树都刮倒了,而小花还挺立着!”。于是提笔写下《三赋砖墙缝中花》:“雷击树倒妨人行,风中小花犹挺挺。雷电闪时色更艳,真心盼与小花齐。”三赋未尽意,接着又写《四赋砖头缝中花》:“昨夜雷电扫将来,小花无视犹自开。三经风雨尚未落,我与小花通心怀。”
      第二天又经过这棵砖缝花时,牛牛靠近小花前仔细地看着,数着,然后又在小本子上写《九朵砖缝花》:“今日过邻家,九朵砖缝花。蜂绕盈盈转,又有小新芽。”接着牛牛翻过小本子的另一页,又写《六赋砖缝花》:“酷热他花谢,小花独自开。纯红色更艳,风中淡香来。”
      深秋十月,牛牛经过砖缝花前,小花在西风里凋谢了。牛牛又为这株小花写道《哀砖缝残小花诗》:“得莫欣欣失莫悲,为何秋风杀我师。鞠躬尽瘁暮秋去,安待明年开花时。”牛牛在给这首诗的说明里写:“在砖缝里的几粒土之中,一株有紫色花瓣的小花,从夏天开到了暮秋。小花经历过了夏天的烈日,狂风暴雨,闪电雷鸣,与秋天的霜晨。萧杀的西风使小花终于耐不住而凋谢了。小花用了它全身的力气,终于在暮秋凋谢了。小花,不用伤心,明年你还能开放的。我还等著给你写诗呢。”
      这组砖缝花的“题目”,都是牛牛自己想,自己写的。牛牛八岁时为砖缝小花连续写出的这七首组诗,首首不同,而又首首连贯。层层表达着她对小花无多贪求,只需几粒土,便可在如此狭小的砖缝里,扎下牢固的根,不怕狂风暴雨,几经摧残而仍屹立的生命精神的赞扬。“真心盼与小花齐”,写出了她的心声。这组诗完全是牛牛自己连续观察的结果,从小花不贪,无私,自立,坚强,善美,贡献的精神里,小花与牛牛的心志融为一体,物我为一。
      我们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学诗的教化作用,美育和德育并重,希望通过诗教使孩子做个好人,善良的人,有高尚品格情操的人,有益于社会,无私奉献的人。从牛牛的这组《砖缝花》诗里,似乎看到了这些美好愿望的种子,已在发芽……
      2007年早夏,为了让牛牛写诗,大舅舅给牛牛买了一盆圆圆满满,繁花盛开的茉莉花,放在牛牛的书桌上。牛牛看到时,高兴地笑着,围著花细心地一朵朵数着,最后报喜似地大声说:“六十三朵!六十三朵!太美啦……”牛牛每天看着花的盛开和花的凋零;继而又看到新蕾萌生,开出新花……牛牛已与这盆茉莉花共呼吸,心相通。在连续半个月里,为这盆茉莉花写出了二十三首诗和词。花开花落,花笑花悲,她都写进了这些诗词里。题目全是她自己出的。
从《砖缝花》组诗到《茉莉花》组诗,一个真正的小诗人仿佛呼之欲出了。牛牛也许是中国古典诗词这棵参天大树在二十一世纪的曙光中新生长的一株嫩芽。
      从此,外婆就不再给她出题了。她已经能自己观察,自己点亮自己心中要写的诗。有时,外婆仍习惯性地问牛牛写什么题目时,她会像是被干扰似的,带些不耐烦又撒娇似地说:“广…州…奶…奶!你让我自己想好不好?”自此,牛牛写诗时,外婆只是坐在她身旁,看着自己的书,她什么也不问,只顾不停地写,不会的字,用“代音”先写上。近一年来,牛牛每天早晨起床后,独坐窗前,向外遥望片刻,似外边的景色,能引出她背过诗词中的无限意境,而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里……随即伏案写诗。独立自题,一日一首诗或一首词,似已成为了牛牛的习惯。用她自己的话说:“不写不行!”
      此外,牛牛写诗或改诗时,为了押韵,她会提出:“这首诗,‘旭日’我用过了,早晨的太阳,还有什么叫法呀?”外婆会告诉她:“还有叫‘金乌’、‘扶桑’、‘东君’等”,牛牛会把这些别名,有选择的写进自己的诗里。于是外婆在翻阅诗词时,便随手记下了:四季、日、月等别名。几年来,日积月累,即成了现在的《牛牛吟诗备用集锦》。牛牛写诗需要时,会自己拿出来,找出自己需要的“别名”。
结语
      秋去春来日月如梭,才几个寒暑过去,牛牛至今已写出超过七百首诗词了。当牛牛的舅慢慢翻看着准备选送出版社的牛牛诗集目录时,竟有陌生不识之感,这都是牛牛写的吗?毕竟几年过去,孩子成长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变化非常大。
      但牛牛迄今为止所有的诗词,都是习作,绝大部分都不是完全规范的律诗和词,当然这部诗集更不是孩子们学写古诗的范本。牛牛的诗词习作,大体通于平仄押韵,在她学写诗的过程中,牛牛外公外婆并没有严格地按照中国古典诗词格律来教导牛牛,而是用各种方法诱导孩子,在和孩子教与学的互动中努力尝试和找到与孩子天性最接近、最容易让孩子触动和接受的教育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因为了解孩子的特点,外婆引导牛牛写诗“挤压”和“开放”并用,“挤压”就是诱导并经常督促牛牛写诗,有时甚至是在很短促的时间内,这让牛牛慢慢养成了清晨写诗的习惯。“开放”就是保护牛牛的想像力、创造力的自由发挥。比如“平水三十韵”的讲述,就在开始后不久暂时停讲。这首先是因为牛牛个性才情特殊,写诗早在四岁就开始了,而太严格的格律教得太早,不利于孩子想象力和诗情的自由发挥。事实上在刚开始教“平水三十韵”时,牛牛写诗就发生“卡住”的现象,所以外公外婆当止则止及时调整,有意放宽了格律要求,只保留五言、七言语句工整并且押韵的基本特点,这样才帮助牛牛疏通“卡住”的思绪,使孩子的创作力重新流畅起来。这个诗词格律“度”的把握,保护了孩子的创作热情和天赋,使牛牛一直能够顺水行舟,比较自然地写出大量的好诗。
      古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牛牛写诗大体上的语言音韵选择,基本上是出自她自己所背的大量古诗在脑海中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处在语言模仿期的儿童时代,学写诗词的孩子往往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合于诗歌的语言节奏和音韵规范。事实上牛牛最早的诗作之所以引起家人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她在不自觉中模仿、感受和把握五言、七言诗歌语言节奏的出色能力。牛牛毕竟今年只有十岁,所以几年来对牛牛学写古诗的教育,主要还是以背诵古诗自然感受为主,而不是直接教授诗词格律。格律的要求完全可以在她的自由创作不受影响的前题下,再慢慢植入。这也正是古代蒙童学诗的教育方法:“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清·王筠)其实牛牛写诗也是放中有收,行于中道,因为她有背诵一千五百多首古诗的基础,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事实上中国古诗传统中的律诗和词,也是唐宋时期才渐渐成型,而《诗经》、《楚辞》、《乐府》虽不合律,却都是最经典最优秀的诗作。牛牛近八百首的诗作,实际上是她感应于古诗体裁音韵节奏的习作,在开始的时候完全介于自由体和古体之间,随着她对古诗词的热爱和不断创作,才慢慢接近于传统格律诗词。
      最后,牛牛学诗、背诗、写诗,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是专业定向的培养,每天只有半个小时,有时是十几分钟、几分钟,但她非常热爱古典诗词,完全沉浸和陶醉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中,这一点也很明显地从她的诗作中带着孩童的天真而自然流露出来。
    (本文作者为牛牛的姥姥曲奉先、老爷邓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发表于 2014-8-8 10:47:50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02:52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8-8 17:39:21 | 只看该作者
牛牛的确牛!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20:06:36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8-8 20:31:29 | 只看该作者
我属牛,但没有牛质,只有牛皮,可悲!奈何!多谢校长供好粮!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21:36:25 | 只看该作者
微尘 发表于 2014-8-8 20:31
我属牛,但没有牛质,只有牛皮,可悲!奈何!多谢校长供好粮!

都来向牛牛姑娘学习,相信您是最棒的!
8#
发表于 2014-8-9 01: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8-9 01:54 编辑

感谢老师的精彩介绍;

说点题外话,从于良史【于良史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的《春山夜月》中,我们又可发现一句全仄句:“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其中的掬水月在手为全仄之句,在,暂未查到平声读,但有上声读,今之梅县、兴宁亦有好些乡镇白读在谐吹音,在哪里--【白读】吹耐诶、吹耐哩;此首诗从平仄和粘对来看,应属格律诗,此例亦可佐以上代平在诗中的运用,或可说初唐晚期之人并未完全使用中古音读,间或杂入些上古音或方言,不知老师意下如何,诚请垂教;

顺附,目前中华诗词论坛上很多人对死抱平水韵表和以平水韵表为唯一判断古韵之格律标准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死读书和读死书的食古不化之表现。。。

9#
发表于 2014-8-9 09:55:26 | 只看该作者
与山人就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中拗句问题交流交流——山人大概只看到上句“掬水月在手”大拗,忽略了下句“弄花香满衣”的“香”字该仄而平相救。
类似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有李商隐的《登乐游原》,首句“向晚意不适”全仄大拗,用下句“驱车登古原”的“登”字该仄而平来救。
以上浅见供参考!
10#
发表于 2014-8-9 10:2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8-9 10:56 编辑
guyueqiuyi 发表于 2014-8-9 09:55
与山人就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中拗句问题交流交流——山人大概只看到上句“掬水月在手”大拗,忽略了下句“ ...


弄花香满衣的句式应是平平仄仄平吧,个人认为弄花香满衣是本句自救,弄,本平而仄,香,本仄而平;即使香字本句自救兼救上句,也不是救在字吧

向晚意不适,不适两字皆入声,唐宋时人是否把入声只作仄声不得而知,是谁把入声规定成只作仄声更是不得而知,但我看过某些诗论文章,认为入可代平,这样才可平衡平水韵中的平仄分布,也能解释好些入声字为何会可平可仄运用的问题,李渔在词论中也谈到了以入代平和以上代平的问题;从不适两字的使用来看,我们或可推前人对入声字的灵活运用;

个人浅见哈,问好胡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05:18 , Processed in 0.254786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