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是故乡明
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一样,都是表现时代生活以及在时代生活中生发出来的情感的。然而古人的生活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白天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了晚上,如果没有遇到什么鬼狐仙怪,那就只有喝酒和对着月亮发呆了,不像现代人的夜生活那么丰富。所以古代诗歌的主题相对比较单一,类型不多。
意大利人会对着月亮拨动曼陀铃,唱小夜曲,抒发自己的爱情;我们的先人对着月亮想什么?想家乡,包括想家乡的亲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是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不仅仅是李白,很多诗人的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比如杜甫的“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建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等。
中国人为什么会有浓重的思乡情怀?因为我们是农业民族,以土地为生,如果没有天灾人祸,日出日落,四季更迭,生产足以保证生存,生活相当稳定和有规律。这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和海洋民族随时应对“天有不测之风云”的漂泊动荡的生活大不相同,所以中国人在观念上安土重迁。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单一稳定,加上交通并不便利,人员往来不多,人们往往以氏族为单位千百年来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样的情况现在依然可以看到,比如一个村里男子都是同姓的,而且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这个地方就是诗人们生存的第一个空间。毫无疑问,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大家都沾亲带故,因而会互相关照互相帮助,所以让他们倍感温馨,加上熟悉的语言、生活习惯和共同的童年记忆,所以他们觉得无论走到哪里,故乡和故乡的亲人都是精神上的最后慰藉。
思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也是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质。
二,在天愿作比翼鸟
那么中国古代诗人不抒发爱情吗?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中,爱情属于隐私,不登大雅之堂,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排斥爱情的,男女之事是为了血统的繁衍,与情感无关。所以,公开追求爱情成了潘金莲和猪八戒的专利,或者鬼狐妖怪用来诱惑正人君子的手段。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爱情,因为他们也是人类,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一定有爱情。因为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除了有“欲”之外,还有“情”。当人类把原始的冲动上升为一种审美活动,生殖的本能就变成了让人身心愉快的感情了,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爱情。作为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我们对爱情的感觉并不比别的民族差,而且我们理所当然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文学来表达爱情的民族。我们知道在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大量的爱情诗,第一首《关雎》就是。汉代古诗十九首里也有不少爱情诗;被称为“乐府双壁”之一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爱情诗之一;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更是古代爱情诗之绝唱;即使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宋代,大量的爱情诗更是广为传唱,其中以柳永、李清照的爱情诗为代表。
因此,爱情主题,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古来圣贤皆寂寞
如果说对于西方文学来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来说,“怀才不遇”才是中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从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一直到清代的龚自珍,都有许多诗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都是怀才不遇的沉重的叹息。
为什么怀才不遇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这是因为作为社会中不多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一批人,他们很自然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最正统的传统教育,甚至延续至今,他们一直受这样的教育。然而这样的传统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得并不紧密。因此诗人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理想与现时的冲突问题,内心充满痛苦的挣扎和无可排遣的苦闷。司马迁说,伟大的文学作品无不是“发愤而作”,于是抒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大主题,也就是我们所谓怀才不遇的主题。由于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以儒家的理想主义思想为主流思想,而中国封建社会体制又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稳定性,因此文人的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就延续千年。“古来圣贤皆寂寞”,作为先知先觉者,他们注定是寂寞孤独的群体,怀才不遇就成了一个中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
四,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人的理想是什么?当然是治国安邦,献身家国,千百年来他们就是这样被教育出来的。所以,中国古代诗歌中就有了大量的以“报国”为主题的诗篇——“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应该说,越是战乱时代,就越能激发诗人的爱国激情,像生活在南宋时期的陆游、辛弃疾,就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但是,以报国为主题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虽然醒目,但数量却比较少,而且一般都带有“壮志未酬”的浓重的悲壮感。然而,尽管屡遭谄佞奸邪之徒的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血还是热的!
五,采菊东篱下
壮志难酬,出路何在?李白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弄扁舟”,就是归隐,就是“逍遥游”。归隐,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另一大主题,与“怀才不遇”主题构成“双生子关系”。陶渊明、李白以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都抒发的是这种归隐情怀。
为什么中国古代诗人会偏爱这种归隐情怀?前面说到,诗人基本都遭遇过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人生挫折。面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人生困境,出路无非有三条:一条是“黄巢路线”——“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反了吧!但是文化上的优越感以及多年儒家思想的浸染,走这条路的诗人几乎没有;还有一条就是“屈原路线”—— “宁溘死以□兮,余不忍为此态”,以死来保持自己的理想和品格。但是,我们看到,屈原之后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诗人比比皆是,他们却没有排着队效仿屈原下饺子似的投江而死,这让屈原好不寂寞啊!为什么他们没有选择“屈原路线”?因为他们发现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这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归隐的思想来自道家。儒家“避人”,不与小人合流同污;道家“避世”,不与由小人组成的社会合流同污。所以我们会注意到,凡是歌咏归隐生活的诗歌,无不与山水田园紧密联系。大自然是静默的,当诗人与人类无法沟通的时候,他们更愿意与自然交流。然而这样的交流却是单向的,主观的,正是这种单向的主观的“交流”满足了诗人倾诉情怀的愿望,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慰藉,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归隐情怀称之为“精神胜利法”。
六,西出阳关无故人
归隐是“避世”,不是“避人”。有归隐情怀的诗人并非完全拒绝与人交往,他们只是希望“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即是志同道合者,我们一般称之为朋友。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歌颂真挚的友谊的作品。但是,“友谊”这一主题却经常置于“送别”这样的伤感的氛围中去表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日里默契如一,相忘于友谊的江湖。但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曲终人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在交通不便缺少通讯工具的古代,“此地一为别,孤帆万里征”,今生今世,朋友之间可能音讯全无,再无相见之日。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要把友谊的主题表现的如此伤感。但是,真挚的友谊并不会随着时空的转换而发生逆转,志同道合的精神追求与“一起走过的日子”是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古人对往日情怀的伤感追忆,更希望表达这样一个主题: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