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8-4 00:08 编辑
谈谈七律中二联的结构安排 方伟 一、本联之间的问题
1、忌合掌 合掌一般指实词。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虽然有名,常被人引用,但它却犯了合掌之忌。毛泽东的“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也有合掌之病。诗词的语言特点是凝聚、浓缩、言约意丰、孕大涵深。要尽可能让每个字充分发挥作用,同义相对,岂不浪费。
2、忌黏滞 上下句意思太近,近乎合掌,曰黏滞。人说散文如散步,诗歌如舞蹈。既然是舞蹈,步与步之间跨度就要大些,要拉开距离。如太近,语言就缺乏张力和含蓄。 黏滞的问题在整首诗之间也可能出现,所以要尽可能拉开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距离。但要注意,拉开距离不能拉断了义脉,使上下之间的意思也联不上,一首诗最重要的还是义脉贯通。书法讲究笔断意连,诗句要始终保持一脉贯通。
3、忌死对 对偶须工,这是常识。若一必对二,天必对地,雨必对风,如《笠翁对韵》一般,那就是乡村学究教村童对课的死法子,听不得。“阵而后战,兵家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把对子对活它很需要功力。一要有很好的学养,知识面要宽。二要有很好的悟性,善于联想和想象,能把天上地下、宏观微观、仙家冥界、古典今事信手拈来,并且做得天衣无缝,这确不是一日之功。
二、两联之间的问题
1、忌结构雷同 从本联来说,上下句结构必须相同,否则就不是对偶。从上下联来说结构应避免相同,否则就犯雷同之忌。
2、忌用事太满 律诗中两联,最好分一下工,一联写景一联抒情议论用典等,使上下联有虚有实,富于变化。
3、忌不分层次 七律的结构,大致可以这么说,首、颔、颈、尾的关系就起承转合的关系。首联破题主意,颔联就得承,颈联要转,为尾联做足全诗作铺垫。因此,中两联要有层次感。
中两联都写景的诗也很多,但要安排好,如一联写大景,一联写小景;一联近景,一联远景,注意结构变化,给人有揖让错落之感。
注--文本来自新浪网,诚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