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6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澳太子楼伤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3 21:5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xh166@126.com 于 2015-3-14 09:01 编辑

南澳太子楼伤怀
海宇嚎冰魄,声摧太子楼。
苔深龙殿隐,柳细御碑
所幸凫千羽,曾余粪一瓯。
儿皇华裔耻,浪濯岂能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发表于 2015-3-14 05:2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3-14 06:29 编辑

好咏,学习;
谈点浅见供参考,
1,浩与嚎,同声同韵,但此句非双声叠韵的运用,诗病上有撞韵一说,音读不谐,可否考虑修改其一,个人建议修改嚎字,鸥与瓯也一样;
2,苔者,藓也,苔藓是同一个意思,此应属合掌了,联中之一是否以其它意象替换一下为宜;
3,曷字比较少用,古韵为入声,此句句式上陷于孤平,可否考虑用回常见字何;
3#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09: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xh166@126.com 于 2015-3-14 09:15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5-3-14 05:27
好咏,学习;
谈点浅见供参考,
1,浩与嚎,同声同韵,但此句非双声叠 ...


十分感谢山人!拙作草草,未加推敲,见笑。深谢!修改重发,还望指正。
4#
发表于 2015-3-14 11:1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3-14 11:20 编辑
lxh166@126.com 发表于 2015-3-14 09:13
十分感谢山人!拙作草草,未加推敲,见笑。深谢!修改重发,还望指正。


改稿已无硬伤,很好,谢谢先生虚怀若谷
先生功底深厚,笔法老到,推荐学习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17:20:50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5-3-14 11:14
改稿已无硬伤,很好,谢谢先生虚怀若谷
先生功底深厚,笔法老到,推荐学习

真的十分感谢!我发贴的初衷就是想有所提高。谢谢!
6#
发表于 2015-3-14 17:35:43 | 只看该作者
lxh166@126.com 发表于 2015-3-14 17:20
真的十分感谢!我发贴的初衷就是想有所提高。谢谢!


忽然想到源氏物语的章节情景,柳细是否草败更切景和更显其伤感
7#
发表于 2015-3-14 22:31:12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23:1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xh166@126.com 于 2015-3-14 23:38 编辑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5-3-14 17:35
忽然想到源氏物语的章节情景,柳细是否草败更切景和更显其伤感


的确“草败”意象更切合诗的情感。谢谢!本来我想过用“草浅”的,也不如“草败”!不过“苔”是一子概念,具象;“草”是一个种概念,泛象。“柳败”何?请教!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23:15:1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郭老点赞!
10#
发表于 2015-3-15 02:4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3-15 07:07 编辑
lxh166@126.com 发表于 2015-3-14 23:13
的确“草败”意象更切合诗的情感。谢谢!本来我想过用“草浅”的,也不如“草败”!不过“苔”是一子概 ...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柳,谐留,其意象常作挽留;草虽泛象,然草之荣枯常衬世事之兴衰,也可以说是具象;碑多低矮,一般而言,野草繁茂时可掩其碑,秋冬及早春,野草枯败,或新绿尚浅,其碑自现【浮】,扫墓割草,为的就是让碑浮现,野草掩映之碑多荒碑;柳乃高大之落叶乔木,御碑,也许会比较高大些,但柳下之碑,比较难于联想到衰败之象,1,因与传统意象不符,2,烟柳下之碑,遮盖了列日暴晒,挡了些风吹雨打,其碑多苍古而不败;当然,草,也可用芒、荻等等具象,芒草、荻草等比较高的蓬草枯败时才浮现其御碑,可见其实无人理,要多荒凉有多荒凉,要多破败有多破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6-14 03:11 , Processed in 0.388341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