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若兰 于 2014-7-20 23:25 编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我们确实是遗失得太多了,‘诗三百,皆可弦歌以为乐’,清人冯班曰‘古人之诗,皆乐也。文人或不闲音律,所作篇什,不协于丝管,故但谓之诗。诗与乐府从此分区。又乐府须伶人知音律增损,然后合调。’,古诗入乐,或许并不是仅关平仄哪么简单,今天的元曲,仍须分五音六律、阴阳、清浊、轻重,在宋词未失乐谱时,它也讲究这些,易安云‘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中华诗学,博大精深,可喜的是,今天我们可以在诗词网上有人对这些音韵的问题在研究探讨。。。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上面这首常建的诗中,算不算近体诗呢,如算,我们随便便可看出诗人并不在意什么孤平、三仄脚、三平尾;如不算,它跟近体诗的粘对、格式可以说几无二致;此诗甚至可能是后人刻意修改成如此接近格律的,宋朝的吴可在藏海诗话中有这么一段话或可证,‘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盖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禅房花木深”。“遇”与“花”皆拗故也。其诗近刻,时人常见之。案:欧阳修《诗话》亦作“遇幽’,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的是,诗人就是故意这么写的。。。
撇开格律来说,在平仄之外,或许有些东西真的是被遗忘了。。。 | 七平七仄诗句
“吐舌万里唾四海。”宋玉《大言赋》“七变入臼米出甲。”纬书“一月普见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佛经“离袿飞髾垂纤罗。”《文选》“梨花梅花参差开。”崔鲁“有客有客字子美。”
一般来说,格律之平仄交替变化是形成音乐美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那些全平全仄的诗句中,我们竟不会有颂读的滞涩之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
前人论平仄之阴阳、以入代平、以上代平之语。。。
阳声字多则沈顿,阴声字多则激昂,重阳间一阴,则柔而不靡,重阴间一阳,则高而不危。
韵上一字最要相发。或竟相贴,相其上下而调之,则铿锵谐畅矣。
红友极辨“上”“去”,是已。“上”“入”亦宜辨:“入”可代“去”,“上”不可代“去”,“入”之作“平”者无论矣。其作“上”者可代“平”,作“去”者断不可以代“平”。“平”“去”是两端:“上”由“平”而之“去”,“入”由“去”而之“平”。
“上”声韵,韵上应用仄字者,“去”为妙。“去”“入”韵,则“上”为妙。“平”声韵,韵上应用仄字者,“去”为妙,“入”次之。叠则聱牙,邻则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