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国各地所有文学作者的自然来稿,其标题大致有这样的情况可以点评:
第一,文章标题太长。按照国际惯例,新闻的标题一般是12个字。而我们文学作者的作品,其标题实在是太长。试想,一个文学作者,还不能够把自己的作品画龙点睛地取上个标题,那也实在是文学水准不够,水平太差了吧?是不是?当然是这样。平常不是说,“浓缩的才是精华”吗?为什么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道理就在这里。
根据媒体报道,世界上最长的名字数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名字,有74个汉字。武汉一政府机构名字长达45字,被调侃念完憋死人,如: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再看看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单位名称“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从以上这个单位的名字上来看确实也太长了,也不符合节约精神。地方政府只能照抄照办,于是县市为了合并精简单位,有的还加了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等单位,所以,地方有的叫“教育广播电视电影文化旅游体育新闻出版局”。
因为名字太长,而且说起来拗口,不容易记住,成为网友的吐槽对象。属于各部门中名字最长的,有网友表示:“念完这名字就喘不上气来了。”同样的一个道理,文学作品的标题太长了,也会让读者喘不上气来的感觉。
第二,文章标题假大空。诸如,“美丽人生”、“最美天空”、“人生感悟”、“人生意义”、“心灵窗口”、“觉悟人生”、“生命绽放”、“完美生活”、“快乐生活”、“幸福真谛”,等等。
第三,标题一般化平庸化和低俗化的。诸如“春天遐思”、“因为梦想”、“传递温暖”、“温暖传递”、“风和日丽”、“快乐成长”、“把握心灵”、“超越寂寞”、“心静如水”、“生命如什么什么”、“姑娘的乳房”、“吊带的魅力”、“一个女人拥有多少个男人”、“向钱看”等。
第四,以教育人的口气取标题。要知道文学不从属于说教,也不从属于政治。诗歌也好,散文也罢,文学毕竟是终究是,依然还会是一种人类个体生命对宇宙万事万物的灵悟。但是,由于个体对自然的悟性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能也不应该拿一种教育人的口气对别人说话。诸如,“学会低头”、“学会安详”、“学会感恩”、“与人为善”、“呵护善良”、“欣赏自己”、“信任的力量”、“简单的快乐”、“你应该奋斗”,等等。
第五,没有新颖的标题。诸如,“天天向上”、“心美景丽”、“血脉亲戚”、“不要说对不起”、“别样的什么什么”、“让美人更美”、“爱你就是爱你”、“女人至爱时尚衣服”等。
第六,千方百计取个离奇的标题。诸如,“狗要个好名声”、“母鸡不漂亮”、“月亮上的奇迹”、“爱情价格低”、“乌鸦造谣”、“你是我的鸦片”等。
第七,不伦不类的标题。诸如,“一个没有牛羊的乡村”、“你的抱怨是我们的向往”、“生命起起落落的背后”等。这些标题觉得不是诗歌的标题,也不像新闻消息的标题,倒是更像纪实文学或者通讯的标题。
是的,像“淡泊人生”、“宁静致远”、“女人如什么什么”这样的标题,不知道见过多少次,看过多少回,无计其数,没有一种新鲜感。标题陈旧,一点也不令人兴奋,当然,现在的网上为了应合读者的猎奇心理,有些标题取来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也不少,可以这样说,比比皆是。
我始终相信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司令的女人》、《什么气味最美好》、《食草家族》等,这样的书名总觉得不是他原来的标题。
我猜测认为不是他自己取的书名,我敢肯定地说,那是出版社或者是书商为了抢读者的眼勾读者的心而另取的。
我一直相信这样,也相信我这样的结论。不管你相信或者不相信。反正我是相信的。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猜测,以至于人家莫言的书名是不是自己取的不太清楚,还暂时没有真凭实据来说服你、告诉你。
总之,在诗歌五花八门的不够标准也最不理想的标题上,有超重低音的,有“吃吃零食”的,有草草了事的,有高谈阔论的,有粗枝大叶的,都在共有一个脸谱、都在同用一个标签......
诗歌的标题应该“画龙点睛”,应该“墨海游龙”,也应该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气神”,古人说的“文心雕龙”的道理也在于此。诗心诗魂的作用力、注意力,也应该让读者一目了然或者一针见血,或者能够立竿见影,或者鹤立鸡群,或者能够“春雷一声响”。
诗歌的标题取好了,那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因为诗歌的标题能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随笔,标题取的越短越是精华。而且还可以看出作者的水平与思想水准究竟抵达了什么样的深度与高度。这是不争的事实。
可以这样说一个作者的作品其标题越短越说明作者的底蕴越深厚。比如,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春》、《秋》,沈从文的《长河》、《冬的空间》、《边城》,钱钟书的《围城》、《百合心》,茅盾的《子夜》、《天窗》、《幻灭》、《蚀》、《虹》、《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路》、《残冬》、《色盲》,余秋雨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晨雨初听》、《历史的暗角》......
诗歌的标题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带有创新性、科学性、纲领性、规律性的艺术,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新型学科。所以,诗歌的标题应该鲜活,应该有深度有力度。因为标题包含着许许多多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明确表露诗人的情感,还有诗歌的内容、类型与体裁等。
可以说,诗歌的题目就是鉴赏诗歌的向导。如果说鉴赏诗歌是“画龙”的话,那么对题目的分析就是“点睛”。鉴赏诗歌时,对诗歌的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能窥见诗歌中蕴涵的丰富讯息,提高鉴赏的准确性,以及诗歌背后的深远奥秘。
诗歌的题目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阅读或者说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抓住诗歌的标题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了解诗人的情绪,或者抓住标题中的特殊意象去揣摩诗人要表达的隐含情感。
诗歌写作者一定不要轻看诗歌的标题。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是一种纲举目张,是“领头雁”。我们借助标题有时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思想情感;有时可以解读诗歌的表达技巧,以至于诗歌背后深藏不露的“言外之意”......
作为一个编辑或者读者,从而能够在标题中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意旨,题材,情感特征、情感倾向、内容、涉及对象,以及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切入点,等等。
是的,诗歌标题旨在从规律性中对诗进行初步感知,标题具有多样性,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人曾经说过,标题是诗的眼睛,是诗的一部分,是诗人的望远镜,只有在对标题的感知的基础上结合诗文全面把握,才能完整地理解作品,理解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思想,以及放置在离诗句很远处的一种神秘预言或者心灵秘密。
看了这些,你不应该再粗制滥造诗歌的标题了吧?诗歌的标题应该让人看到生命的律动,思想的奔跑。思想不是照搬一些哲学家的理论,而是在寻找,是发现,是认知,是去挖掘。正如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所说,“最难猜透寻常话,笔底清描意已通”。
古人云:善藏者未必不露,善露者未属不藏也。藏和露是相联系的,只藏不露,那别人无从知道;只露不藏,一味地表现,江郎才尽,不达高峰。 清人说:“无画处皆成妙境”,有无相生,虚实相成。做诗歌的标题也应该这样,通达至理,言简意赅,也语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