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梅花山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梅州大事纪略(1644~1911年)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7:00: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0 17:29 编辑

咸丰元年(1851年)
嘉应州春旱,至农历四月始下雨,早造歉收。
兴宁春旱,夏季大雨,冬季瘟疫流行。
同年,兴宁宁新人曾享奎,从江西兴国学会制造土纸技术,五兄弟在家开业,逐渐发展至村12家,年产土纸、沙纸,远销汕头、佛山等地。


咸丰三年(1853年)
正月初一日,嘉应州城南关外失火,焚毁店铺、房屋70余间。
同年,嘉应州各县署设厘金分局,开始征收厘捐(工商税)、对工商业(不分行业)一律按资本“百厘捐一”。
知州文晟倡修《嘉应州志》,因故未成,编成《嘉应州志增补考略》40卷首1卷刊刻。

咸丰四年(1854年)
7月27日,长乐县水寨三点会(天地会分支)首领李正春等,响应太平天国洪、杨的号召,率领农民2000余人,攻陷县城,后又与长乐县役孔阿福结合,联络会众万余,转攻兴宁城。兴宁知县张鹤龄急调永和、龙田、城南等团勇围剿镇押,会众溃散,被毙被俘者逾千人,事后遭杀戳者600余人。

咸丰五年(1855年)
10月,兴宁知县张鹤龄改建城内宝成寺为吕祖庙,并修整城垣、城壕,城垣增高2~7尺,城壕挖深1~6尺不等,花银2万多两。
11月,永安三点会首领翟火牯,率会众进击长乐安流、锡坑一带。

咸丰六年(1856年)
兴宁县知县张鹤龄增修《兴宁县志》12卷。今存首1卷。
兴宁竹丝湖堡鸭桥人陈晃楼、陈撷仁到江西吉安学会高型织布机操作方法,并带回高型织布机,改革了兴宁手工织布技术。

咸丰七年(1857年)
2~5月,嘉应州各县久不下雨。冬,麦虫成灾,粮食歉收,州城粮价飞涨,斗米1200钱,饥民干人自发聚集于州署前请求赈济。

咸丰八年(1858年)
五华基督教堂(基督教于咸丰二年由张复兴传入五华)募款建造嘉应州第一座福音堂。
法国传教士在兴宁宁新赤砂岭营建天主教堂。
冬,嘉应州本属剃枝虫孳生,冬麦被吃光。
12月22日晚,有陨石坠于程乡西北方,声如沉雷。

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年)
2月,太平军一部,由石镇吉(石达开之弟)、石镇常率领五六万人,从福建龙岩、水定入广东,占领大埔县城。清军组织反击包围该城,义军撤离渡河北上,渡河是用门板作浮桥的,当时正遇大雨水涨,溺死者甚多。渡河后,义军由大埔坪沙进入嘉应本属之松口、嵩山、白渡一带。2月16日,石镇吉部攻陷嘉应州城,杀了州官文晟。2月22日转攻兴宁城,不克而退。3月5日,取道龙田、罗岗、罗浮北进江西,后转湖南。
2月25日夜,陨石坠落嘉应州城东部。7月,陨石再次坠落城郊,光大如斗。
同年,长乐县双头黄塔乡万里村巫氏青年,在楠木坑山发现煤炭,并打洞开采。

咸丰十年(1860年)
10月,太平军谭星部由江西安远南下入粤,攻占平远县城,在此休整达两月之久,后撤出。
同年,刘伯芙自北京返镇平,招募乡勇,始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军。 同治二年(1863年)
冬,嘉应本届大旱,并发生虫害,其虫大如竹筷,长1寸多,麦苗皆被吃光。
同年,黄钊修《石窟一征》9卷刊刻。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7:0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0 17:30 编辑

同治三年(1864年)
7月,大水,梅江洪水之大,自乾隆四十年(1775)至此再现。据建国后梅县地区水文站查测,时嘉应州城洪水位为80.34米(“珠江基面”下同)。
8月29日,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属下林正扬部攻占长乐县城。9月下旬降清。
10月,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率部攻陷大埔后,进据福建汀州、漳州,义军活跃闽粤边区。
同年,瑞士巴色教会在长乐县长布潭坑建筑教堂,并派西牧到源坑办教会学校。


同治四年(1865年)
4月12日,太平军康王汪海洋率部近lO万人,由福建进入大埔,先头部队在小靖与清参将郑绍忠打了一仗,太平军死伤700多人。5月18日,太平军来王陆顺德、天将林正扬等由镇平进占平远,为时40余天。后汪部进据镇平,在此休整三个月后向江西转移。8月9日,太平军康王汪海洋、佑王李进继等由镇平分三路进占平远,此次人数最多,而县城仅被围未陷,清闽浙总督左宗棠部提督黄少春,率大军由福建南下,发动轮番进攻,太平军伤亡惨重,不敢向北走,而向南经兴宁黄陂、罗岗、罗浮等地,遭清军追击。义军在罗岗白水寨山伏击追军,歼灭关邦部后入赣南,入赣后义军屡遭清军阻击。9月,太平军在江西受挫后,南退闽南复回师嘉应州大埔、平和、饶平等地。清闽浙总督左宗棠统大兵由闽下驻防大埔,粤东炮船十数艘由左督师扼住三河。12月8日太平军攻占嘉应州城。12月12日,太平军与清军左宗棠部会战于程乡城东塔子凹,康王汪海洋受重伤,是晚牺牲于嘉应州城内。余部由偕王谭体元率领,于12月22日晚突围,至黄沙嶂因山高林密,士兵迷路、饥饿,24日在丰顺县白沙坝遭清军伏击,偕王谭体元和太平军将领何明亮等先后被俘牺牲,周王汪麻子阵亡。被清军收降和斩杀的太平军将士计6.6万人。至此,江南太平军完全失败。
同月,大饥荒。5月,程乡瘟疫流行,路旁时有死者。天气酷热,气温高达40.5℃,为嘉应州区内罕见的高温。

同治五年(1866年)
瑞士巴色传教会在长乐县长布源坑开办嘉应州第一间西式小学。后增设中书馆(中学),它是嘉应州第一间中学,它与旧式学馆、书院、私塾不同,实行班级制,学科是人文、自然、体育同时并举。

同治六年(1867年)
8月15日夜,知州周士俊与州人肖国香,掘汪海洋尸于州署东放生池,三次寻找而不得。

同治十一年(1872年)
法国天主教彭(译音)神甫,在镇平叟乐村建一座可容千余人的大圣堂。彭亦为到蕉岭的第一位西方传教士。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7:0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0 17:33 编辑

光绪元年(1875年)
嘉应州城内各类祠宇共有85处,知州周士俊下令禁止再建。


光绪三年(1877年)
清朝廷批准任命翰林院侍讲何如璋(今大埔双坑人)为驻第一任日本国公使;钦定著名文学家、革新家黄遵宪(嘉应州城下市人)出任清驻日参赞。何如璋驻日期间,抗强权,争公理,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外交家。他撰写《使东述略》(日本国简史),称赞黄遵宪是他的得力助手。黄遵宪力主中国维新自强,向日本学习,故潜心撰写《日本国志》40卷。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对此志书深为赞佩。

光绪五年(1879年)
黄鸾藻、张麟宝等人倡建崇实书院于州城北岗,开设经史、舆地、掌故、天文、算法等课程,并极力推行新学。

光绪六年(1880年)
《石窟一征》古焘重刊本刊行。钟仲鹏、古朴臣、古范初父子积极筹集资金为此书面世作出贡献。

光绪十年(1884年)
兴宁学者胡曦,编修《兴宁县图志考》8卷,今仅存1卷,余7卷佚。

光绪十年(1884年)
兴宁学者胡曦,编修《兴宁县图志考》8卷,今仅存1卷,余7卷佚。

光绪十四年(1888年)
泰通玻璃厂在州城开业,嘉应州开始有玻璃工业。
大水冲毁嘉应州城垣,知州金桂馨主持修复。
长乐县人徐华清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清御医、全国军医总监、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等职。

光绪十五年(1889年)
夏,镇平大水,三圳的泗溪堤、冻车堤被洪水冲垮。由冻车至三圳形成临时河道,行船达三个月之久。农田冲毁,灾民成群,饿殍遍野。
同年,嘉应本属西阳、丙村、松口一带蝗虫为害,田禾、树叶均被吃光。
嘉应本属李步南、温应生等,倡修松口上坝头河堤163丈。

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
8月,大埔高陂火灾,从午时烧至戌时,大火延及上、下、后街、行街。烧毁店铺100多间。

光绪十八年(1892年)
6月26日,长乐大雨,长乐河水冲毁县城城墙,淹至紫金山脚,毁县署、店铺、房屋干余间。知县及县属官员迁紫金山书院办公。
11月,嘉应本属严寒阵雪,雪厚3~4寸,山中积雪厚至2~3尺。属百年罕见。
12月,丰顺严寒,雨滴成冰。果树、草木、鸟雀多被冻死,人、畜亦有冻死者。         连续大雾三四日,山白如银,地面积雪2~3寸,史所罕见。
冬,大埔严寒,水滴成冰,深山积雪二三尺许,草木多损,人、畜冻死甚多。

光绪二十年(1894年)
7月10日,州城地震,声如沉雷,从17时至次日凌晨3时,震动7次。
同年,兴宁潘亚星、曾八牛等人,建起“三点会”,以永和饭包坑为活动据点。至光绪二十五年,会员达700余人。
镇平人陈庭凤在福岭村,发动群众拆毁简神父在福岭兴建的教堂围墙,是一宗人民自发反对外国宗教侵略的事件。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0 17:0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0 19:21 编辑

自唐至清光绪二十年(826~1894年)的一千多年间
嘉应州中式士子登科者众多,计进士121人,选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645人(其中解元17人),廪生、贡生、秀才16479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6月,客籍义士丘逢甲在台湾新竹组织义军,反对清朝割让台湾,与日寇激战20余昼夜后,因弹尽援绝而受挫,不得已离台内渡,回到祖居地镇平。此后,他在内地创办新学,并支持孙中山的反清斗争。
7月,丰顺地震,11日下午四时至次日凌晨四时,仍隆隆有声,余震延至29日方止。
同年,永安“三点会”首领黄康成,聚众千余,在长乐安流起事,提出“反清复明、劫富济贫”的口号,长乐县农民古三才、宋亚龄等人曾参与起事。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德国、瑞士巴色传教会派遣德籍医学博士韦嵩山(译音),在州城黄塘兴建“德济医院”。自始,西医和西医医院设置、管理传入嘉应州。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户部提高典当税额,规定当铺每年纳税银50两。州城“逢源当”当时资本约1万银元(7000两),税项占资本额的0.7%,而利息率可占资本额的30%。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夏,清正负拟任命黄遵宪为驻日公使,因受康、梁“戊戌政变”的牵连,8月被罢官从上海回到嘉应州。他回故乡以后,极力提倡新学,在自己居地州城东厢“人境庐”内办学,开设自然科学声、光、电、化、生物诸科。还请德济医院外籍医生讲解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
秋,廪生梁玉麟州城上市黄泥墩人,在城内市塘唇创办“嘉应女子学校”。
同年,杨源,字季岳(今梅江区人)中进士。是嘉应州最后一名进士。
德籍教师黎力基和中籍教友罗朗庭于兴宁县城内(今曾学路)建福音堂。
镇平陈庭凤教案,因光绪二十年(1894)反对宗教侵略一事被罗织成谋反的大案,潮州镇署派出新编巡防营400人,配备快枪及双轮大炮4门,分十余队包围镇平县新铺福岭村,陈芝邺等13人被捕,惨遭刑讯。陈庭凤10余间房屋分别被拆、焚,田产、家业全部被拍卖充缴军饷,另给参与者罚款5000余银元,为此而破产者百数十家。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5月19日,兴宁知县李汝璠,派兵前往永和剿捕“三点会”。会众抵抗并围杀官兵10余名,进而占据永和圩。数日后,李呈请都司统兵至县围剿,会众始撤离分散隐匿。
同年,兴宁西门街一家店铺发生大火,延及万盛街、河唇街、盐铺街,燃烧三天,损失严重。
泰国归侨范坤南(今梅县城北乡人)在州城创办“嘉应染织传习所”,传授染织技术。同时附设染织厂,开创嘉应州近代染织工业。
兴宁人王吉其发明打梭织布机,代替抛梭织布机,由工匠何文龙制作,时称“何文龙打梭机”。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嘉应州丙村归侨丘元荣,在州城东较场背开办首家华侨玻璃厂。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8月10~12日,兴宁罗岗“三点会”联络五华、龙川等县会众数干人起事,烧教堂,围攻兴宁城。县令冯如衡调兵镇压,会众死伤惨重,后向龙田、坭陂、畲坑等地退散。
同年,知州吴宗焊倡修、温仲和总纂的《嘉应州志》32卷首l卷图38幅刊刻。是志于光绪十七年(1891)筹款,次年开始分堡采访,光绪二十年由翰林院检讨温仲和(松口人)开始总纂,光绪二十七年出版。历时10年始成书问世。
是年,长乐县长布源坑中书馆开始有踢足球的活动。这是嘉应州最早的足球活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黄遵宪与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取得联系,彼此互通音信,评论时势,探讨教育。后人汇其信札集成汇编《壬寅论学集》共10余万字。
春夏间,大埔高陂、三洲鼠疫流行,死60多人。
是年,德、瑞、法巴色会派牧师凌高超来梅,与地方人士吴登初、黄墨村合办务本中西学堂。翌年,从务本中西学堂分出,另办乐育中西学堂,后迁校于州城黄塘,校名改为乐育方言学校(今乐育中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黄遵宪邀集地方人士,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发表《敬告同乡诸君子》一文,极力提倡新学,建议兴办启蒙小学堂、师范学堂、实习学堂、讲习会等。翌年二月,黄遵宪还自献资金在州城东山书院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派黄遵庚、杨徽五等赴日本弘文学校学速成师范,还开设成人文化实习班“嘉应犹学会”。他对新学的兴办作出很大贡献。
同年,丰顺县丰良鹏湖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
州城开设邮电局,长乐、大埔两县也相继设立邮电局,不久长乐县安流乡亦设二等局。
嘉应州鼠疫流行。后每隔2~3年便发生一次,历时达20年之久。

光绪三十年(1904年)
黄遵宪在州城创办的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官立师范学堂。同时新设立嘉应中学堂、梅东中学堂。
大埔刨办乐群中学(今大埔中学),校址设在老县城茶阳,后改为省立大埔中学。
长乐知县王景沂派魏锦新往日本,派江树棠、李淑元到上海,派魏麟圣等到广州,派李进先往天津学陶瓷工艺,毕业后回县服务。同时在长乐县城设习艺所,改良织布工艺,另设农林试验场,研究农、林业。
在2月1日,兴宁县人肖惠长、罗幼山、王蔚奇、陈少岳等创办的兴城兴民学堂开学,学生100余人,该校请丘逢甲为首任监督。
同年,丘逢甲在镇平桂岭书院创办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后改为“镇平县官立中学堂”。
州城大水,梅江水位高出河床8.6米。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清废科举制度,各县设立学务公所。此后,嘉应州各县兴办新学之风日甚。二月,州人饶芙裳,在家乡松口组织“兴学会”,亲任会长,倡办松口公学,并督促各堡兴办初级小学,为此选派饶一梅、梁少镇等赴日留学,学习办学经验。
同年,州城女教育家梁浣春(今梅江区上市人),在州城北门外曾氏别墅“耕耘小筑”刨办女校,自任校长,为嘉应州开办女校之始。
松口大宗学校、丙村三堡公学、畲江彬文公学、西阳公学、隆文启文高等小学堂和松源成达高等小学堂亦相继开办。为办好新学,州内一些县曾派人赴广州两广学务处练习所师范馆进修。
长乐开办师范传习所,校址设在学宫;华城教会创办乐育小学;锡坑士绅创办端本小学。丰顺在这年设县师范传习馆,招师范生80名。李唐任馆长兼监学。是年汤坑蓝田书院改为蓝田两等小学堂。
大埔举办官立高等小学堂(在县城)和各堡初等小学堂六、七间。
7月20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州人留日者多,支持孙中山而加入同盟会,不少人成为同盟会的骨干,如何天炯被选为同盟会会计、同盟会广东支部长,民国成立后任驻日公使、总统府最高顾问;谢良牧任同盟会南洋各分部召集人,又返乡组织松口体育学堂,为同盟会培养干部。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撤销学务公所,另行设立劝学公所,作为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嘉应州掀起办学高潮。如州城开办城内中学堂于学宫内(今凌风西路梅县党校);叶璧华(东郊乡人)在培风书院(今梅城周增路)创办“懿德女子学校”;饶芙裳在松口官坪秦氏宗祠设“师范讲习所”;兴宁县设立劝学公所,开办官立师范科(后改为兴宁公学堂);平远县在县城开办速成师范传习所。
是年,大埔、平远、镇平三县先后成立教育会,是嘉应州最早设立的教育研究机构。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2月,嘉应州公立女子学校“嘉善女校”在城西街市塘唇开设,梁浣春出任校长。
同年,兴宁县刁奕纯创办蚕业学堂,以都司署旧地为校址,建蚕室一座,另在南街刁家祠附近设缫丝厂作为学生实习场所。兴宁官立警察传习所亦于该年开办,县令茹欲可兼任所长。
长乐县署创办初等模范小学。
孙中山派同盟会员姚雨平(平远人)、谢逸桥、谢良牧、温靖侯(均系嘉应州松口人)等人,利用其华侨巨商的社会地位,回乡搞秘密的“光复”活动。6月,他们在松口创办体育学堂,开设军事、机械、体操、武术等项目,以培养军事骨干人才,是嘉应州最早设立的体育专业学校,当时有学生120多人,训练6个月结束。其中有30多人是同盟会员,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华侨梁鸣九奉同盟会之命,回到家乡嘉应州。在松口镇大街开设“公裕米店”。此后,粤东从日本、香港返乡及内地的同盟会员,均在公裕米店接头联系。
同年,嘉应州成立商会,在州属36堡中,有30个圩市先后成立商会分会。
同盟会员古公愚(古直)独立创办龙文公学,校址设在今梅南滂溪,是梅南中学的前身。
兴宁人罗献修编修《兴宁乡土志》,今存。
清正负对兴宁全县户口、工商进行清查统计:全县人口37万。从事手工业者4.8万,其中:铁木工0.4万;织布工3万;染工0.4万;制扇工O.2万;陶瓷工0.4万;笔墨工0.1万;制纸工0.1万;缝纫工0.2万;炮竹工0.01万;在县境经商者2万;县外经商者2万。
同年,长乐县安流乡开设邮政局。



注,本帖为转帖,略有更改与疏注,诚谢原作者




15#
发表于 2015-6-10 23:58:1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长了不少见识,谢谢山哥。
16#
发表于 2015-6-12 16:25:1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感谢!!
17#
发表于 2015-6-13 15:3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幸勇 于 2015-6-13 15:41 编辑

收集历史记事很好,便于诗友了解乡土文史.有利于诗词创作。谢谢山人诗友!
18#
发表于 2015-6-15 22:3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微尘 于 2015-6-15 22:38 编辑

方家藏书多



19#
发表于 2015-6-15 22:38:3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05:23 , Processed in 0.205546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