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廖晓鹏 于 2016-3-31 19:14 编辑
无 题 为证禅心赴远方,溪山写照亮灵光。
落花无语归春水,欲与寒梅一样香。 廖晓鹏诗 网友评言 双 涵 2011-11-14 20:14:19
僧人出家,要离开家庭,离开人世间一切关系和挂碍,奔赴远方。山水本无生命,却似明我禅心,于日光下,闪烁灵动的光芒。一个“灵”字,把溪水青山写活了。妙在写出大自然的生命动态中人心里的动,溪水和青山之所以亮出灵光,正是诗人心中有灵光,参透了禅道。
通常情况下,一写到花落,就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消失,生命的哀伤,人生的长恨。此诗不然。联系诗的第一句禅心,不难让人联想到“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这是禅宗最初的缘起,不立文字,直达本心的传法方式。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徜徉于山水间,内心本是平静的,可是忽然之间,大自然中得某个现象就引起你一时的心动。梅花俏也不争春,只随春水而去,品性高洁。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梅花陆游以“只有香如故”赞之,何况清澈透明的春水呢?“欲与寒梅一样香”表达了诗人追求向往与梅花高洁的人格。
初读此诗,很容易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联系起来。起初物与人是分开的,然后慢慢地并举,慢慢地合拢,最后物与人完全融合在一起,即梅即人,即人即梅。一步步向前推进。只是感情基调不同,骆宾王感慨的是自己不被人理解,劝谏却被贬遇害的失意。而此诗洋溢于一种静谧的环境中,无须外界的理解,而是“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如陶潜一样,追求的是自我人格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