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8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美国的诗教故事(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3 09:1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杜荣 于 2014-8-3 09:23 编辑

来自美国的诗教故事(2)
牛牛不是“香蕉人”
——一个美籍华人家庭的“中式家教”
      有这样一个词形容在异国生长的中国孩子:香蕉人。逐渐西化的华裔,被认为像香蕉那样“外黄内白”。牛牛10岁,生于纽约,长于美国,可牛牛不是“香蕉人”。在不久前的上海书展上,《莲叶上的诗卷——牛牛诗词三百首》的首发引起了沪上家长的反响——一个在异乡长大的孩子,竟然写得一手好诗,怪哉!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牛牛家庭里的“中式家教”。
背得多了,诗会自己流出来
      牛牛名叫张元昕,因牛年出生,得此小名。随着牛牛逐渐长大,孩子要不要学中文,成了母亲邓路的“心病”。邓路说,在很多美国的华人家庭里,一开始,家长大多要求孩子学习中文,可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成了父母用中文提问,孩子用英文作答,到最后连父母也跟着讲英文了。
      邓路自然不希望牛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太过陌生,总觉得女儿应该学点中文。在牛牛3岁生日时,牛牛的舅舅捎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句将对牛牛产生重要影响的话:“中文是母语,在家讲中文是尊师敬祖;英文是工具,在学校说英文是求知上进。中文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智慧的语言;英文是世界上最有用、最方便的语言。”
      兄长的点拨让邓路茅塞顿开,同时也增强了她教孩子学好中文的信心。平时,她有意识地挑一些诗词让孩子记诵。幸运的是,牛牛4岁时盼来了两位好老师:她的外公和外婆。
      牛牛的外公和外婆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他们到美国后,从历代诗词里挑选了部分适合孩子背诵的诗,并分成了几类,如“爱国壮志”、“山岳漫游”、“孝亲重谊”、“惜时爱学”、“感恩亲情”等十多个专题,一边给孩子讲诗,一边把历史故事、做人的道理穿插其中,用诗使孩子开拓想象,增益智慧,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孩子们的脑袋像是‘空杯子’,把最精华最浓缩的东西灌注其中,这些好东西将来会慢慢‘融化’、‘发酵’、‘裂变’。”邓路使用了三个特别的词汇。她对女儿的未来充满着期待。
      自从牛牛有了两位全天候的“家庭教师”,她学得可欢了。在牛牛上学的路上,在牛牛洗澡时,或者是在一些其他的零碎时间里,外婆总是不失时机地给牛牛讲诗。牛牛很聪明,在外公外婆的指导下,她进步飞快,5岁时已背诗三百余首,7岁时已背诗七百余首,9岁时所背诗词已有一千五百余首。
      “背得多了,诗会自己流出来。”牛牛眨巴着眼睛,以此形容自己创作时的状态。牛牛最早写诗是在5岁。一天,牛牛做完功课,发现外婆在抄诗,她兴奋地喊道:“我也要写诗,我也要写诗。”第一首诗当然不成样子。外公外婆见孩子爱写诗,便教起了平水三十韵,牛牛逐渐掌握了作诗的技法,再加上她烂熟于胸的几百首诗歌开始慢慢“发酵”,她也开始吟诗填词了,此次出版的诗集便是从牛牛创作的一千多首习作中精选而成的。
      牛牛开始学诗词时,亲戚朋友有不同的看法,“其他在美国的华人孩子都在拼命地学英文,你们怎么反而教起了中文?”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可牛牛用行动驱散了旁人心头的疑云。中文和英文的学习,并没有此涨彼消,在纽约州小学生统考中,她在全州名列前茅,并获得了“金牌学生”的称号。牛牛的母亲告诉记者,牛牛不但文科学得好,理科也门门出色,说明诗歌的学习对牛牛的全面提高很有帮助。
早训:背诵墙上的警句
      牛牛家里的墙上有一块“学习园地”。在牛牛家中,她和妹妹起床后洗漱完毕,然后恭敬地立在“学习园地”前,背诵墙上的警句,早训结束之后才能吃早饭,这成了家里每天不变的程序。
      “我要立志立德立功立言,我要做到自觉自立自信自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日行一善远离恶念。”“诚实是一切善中第一善,是一切德中第一德: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在采访中,牛牛一字不漏地背诵了一遍,语速飞快。
      “这些是孩子们一辈子都应该记住的话。”邓路说,在不同的年龄,孩子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为了教导孩子,家人会写下一些警句,贴在墙上,让孩子早晨默诵,就是希望在一天的开始,孩子们能在脑中养成一种正念,以便在做其他事情时能常常记起。
      早训的做法,是牛牛的外婆“引进”到美国家中的。牛牛的外婆早年在河南南阳女子中学读书,不管春夏秋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校长带着学生们在操场上大声地早训,这些场景,外婆至今都记忆犹新,她觉得,这对她一辈子都有好处,所以她也以这样的方法教导外孙女。
过生日:孩子要向父母磕头
      在牛牛家,每逢家人生日,会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孩子要向长辈磕头。这是邓路向一个台湾同事学来的。
      邓路说,在孩子生日的时候,很多家长会策划盛大的party,围着一个人唱生日歌,想着法子让孩子高兴,这容易使孩子觉得大家都是在为他而快乐,他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这样一来,每年庆祝一次生日,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就增强一点。反之,如果让孩子知道,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通过庆祝生日来感谢父母,感谢身边所有的人一年来的关爱,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心中的感恩意识就会每年递增一点。这一正一反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每到生日那天,牛牛就要像“小鸡啄米”那样,向父母、外公外婆磕头。邓路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表率,所以,自己生日时,也会向父母磕头,而每一次磕头,父母都饱含着热泪激动地把自己扶起,父母的恩德,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你;而你又无以为报,唯有低下高贵的头,以一颗谦卑的心,向父母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叶百安)
【点评】
      作为华人移民的后代,牛牛能够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且结出了“果实”,这真是件可喜的事,也正说明牛牛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成功。
      牛牛个案的意义不在于她的广泛参照性,我不认为每个孩子都要像牛牛这样写诗出书,而是说,我们可以在牛牛的成长中,看到现代的家庭教育完全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如今,海外华人开始逐渐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用中国的传统智慧教育孩子,而国内的一些家长却一味推崇西方的教育模式,这值得深思。出版社推出牛牛的作品,也是给社会一种提醒。
(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郏宗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1
2#
发表于 2014-8-3 10:15:38 | 只看该作者
曹老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敬礼!
3#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陈敬开 发表于 2014-8-3 10:15
曹老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敬礼!

深谢!老生有礼了!
4#
发表于 2014-8-3 20:30:39 | 只看该作者
当赞!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21:30:48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8-4 01:0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8-4 01:16 编辑

古人虽云诗为文章末事,但中国诗学,博大精深,其自成一家,其中牵涉到各门类、各学科之方方面面,学诗之人,可从诗中领略和体会其中之精奥,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滋养了自身的人文气质并反过来滋润了他人,是故,诗学又被人们称之为高雅之事业,不朽之精神,诗学一脉尚存,文化之根即在;曹老师对诗学诗教的推广令人敬佩,影响所及,远达海外,更是让人心生景仰。。。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08:54:21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4-8-4 01:01
古人虽云诗为文章末事,但中国诗学,博大精深,其自成一家,其中牵涉到各门类、各学科之方方面面,学诗之人 ...

诗学要我们共同推广。
8#
发表于 2014-8-4 10:53:01 | 只看该作者
曹杜荣 发表于 2014-8-4 08:54
诗学要我们共同推广。

学习老师的精神,山人愿步老师后尘,为诗学的传承聊尽绵力
9#
发表于 2014-8-4 12:26:39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12:32:14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4-8-4 10:53
学习老师的精神,山人愿步老师后尘,为诗学的传承聊尽绵力

鼓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5-1-3 20:56 , Processed in 0.21002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