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杜荣 于 2014-10-15 07:41 编辑
嘉应留芳(11)叶璧华(1841-1915) 叶璧华 字润生,号婉仙,自称古香阁主人,嘉应梅县白渡庐陵(今属丙村镇)人,清末民初岭东三大著名女诗人之一、教育家。叶天资聪颖,幼承家学,博览群书,能诗善赋,有才女之称。有《古香阁诗集》两卷,黄遵宪为序;光绪年间,她讲学于广州定园,受维新思想影响较深;戊戍变法失败后,她返回梅县,竭力推行新学,创办梅县第一间女子学校——懿德女校(梅县女子师范学校前身),为粤东地区兴办女校开了先河,不愧为女中豪杰。 【作品选评】 有感 文章自古能华国,巾帼谁怜倚马才? 济世胸怀罗宿纬,剪夷勋业慨边台。 诸天佛梦清凉在,四野风声跋扈来。 自愧娥眉生小画,壮怀何处荡尘埃。 胸襟宽广,悲壮慷慨。此诗出自婉仙之手,巾帼不让须眉啊! 嘉应留芳(12)黄遵宪(1848-1905) 黄遵宪 字公度,嘉应梅城东郊(今属梅州市梅江区金山办)人,光绪举人,曾任驻日、英参赞,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湖南长宝盐道使、署湖南按察使,创时务学堂及南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罢归。论诗主张“我手写我口”,是晚清诗界革命旗帜,丘逢甲称黄遵宪为“诗世界之哥伦布”。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 【作品选评】 香港感怀十首(选一)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逼三城。 虎穴人雄踞,鸿沟界未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明白如话,实在是“我手写我口”。这首五律,写于同治九年(1870)。“鸿沟界未明”是说香港被割让后,每以海界论争。“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说的是,传说清宣宗道光皇帝遗诏,深以弃香港为耻。 嘉应留芳(13)王恩翔(1850-1905) 王恩翔 字晓沧,号广文,嘉应鹧鸪凹(今属梅州市梅县区)人,清拔贡生,曾出仕海南、福建、潮汕等地,与丘逢甲等交往甚密。一生嗜诗,有《鹧鸪村人诗稿》。 【作品选评】 读丘工部渡海诸作 沧海栽桑且莫哀,何人只手捍全台。 忧时杜甫非词客,草檄陈琳是霸才。 满地江湖归梦阔,四山风雨逼秋来。 戈船铁马男儿事,卷土雄心未肯灰。 光绪进士丘逢甲曾受工部主事,人称丘工部。这首七律在清辞丽句中抒发勉友保台之深情。 读罢诗章尔别哀,何妨隔世喊兄台。 晓沧不愧为高足,逢甲从来是大才。 旧日英姿随浪去,当时国运下坡来。 欢呼世事全更变,耻辱如今尽化灰。 嘉应留芳(14)谢道隆(1852-1915) 谢道隆 字颂臣,生于台湾,原籍嘉应大埔桃源(今属梅州市大埔县),丘逢甲的表兄,台湾甲午乙未抗日将领。有《小东山诗存》。 【作品选评】 归台寄仙根 烽火归来尚未休,海天愁思正悠悠。 缄情远寄丘工部,书到蕉阳恰暮秋。 诗题中的“仙根”,是丘逢甲的字,这首七绝写于作者东渡又返回台湾之后,抒发了爱国保台之情,有亲情,有窗谊,更有战友心。思,平水韵中两读,此处作名词,读去声。 旧恨新愁总未休,台风陆雨正悠悠。 九三虽洗前朝耻,军国亡灵梦复秋。 嘉应留芳(15)钟用和(1863-1923) 钟用和 字履崖,号独佛,嘉应梅县东厢堡(今属梅州市梅江区)人,自幼聪颖,六艺兼修,后进广雅书院就读,光绪拔贡,任教职,曾随外交官公使杨枢出使日、瑞、丹、比,晚年从业于教育与报界,逝于广州,时任总参谋长之李烈钧为他写了墓志铭。有《卷密斋诗文选》。诗淡远清奇,雄深雅健。 【作品选评】 题影片寄震青 海外托踪缘底事,依然笔砚寄吾生。 浮云满眼随风舞,独抱芳心对月明。 诗题中的“影片”,当指照片。作者通过题照表述心迹,自塑了一个风云变幻中严于律己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