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3 23:48 编辑
(二)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下面举例说明。
1、动静结合 =====================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后“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其中,“挂”字化动为静。 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富有动态和声音的意向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其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
2、虚实结合 ========================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先写了现实中的天姥山之高,接着就进入梦境,描写了梦中的仙境:“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这些虚写的仙境,使人读了心往神驰,宛如置身神仙世界。最后又由写梦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意思。在短短的几句诗里,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迸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
又如,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实虚,“行人”想像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景,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3、色彩的渲染 ===================== 色彩渲染是中国国画中一种技法,就是通过色彩的描绘来加强艺术效果。这种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中之后,就是在环境、景物等的描写中,通过颜色词语的运用来抒情写意,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思想。其中,这“色”就是指景物中鲜明的颜色。 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4、点染结合 ================== 点染是国画的术语。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根据《写作技巧辞典》上说,在古代诗歌中,所谓点染,就是指诗人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1)染前点后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从上面点染手法的意义来看,这首小令中,“断肠人在天涯”属于点,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句均是“染”。“染”的是环境,是氛围。“点”的是情感,是思想。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诗人开始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2)点前染后 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的氛围和环境。。 在诗歌中,点染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句“点”明情感,接着运用诸如景物来“染”,强化诗人的感情。其审美效果就是为了突出诗词的审美意蕴。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借助于对外在的景物的描,并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这样,不但使诗词更具形象感和含蓄性,而且审美境界得到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