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52|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跃荣教授诗词知识问答---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14 10:4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44 编辑

     问:宋词声律是否继承了唐诗声律的基本规则?

答:是。
      任何文化都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我想,肯定没人会问:“现代汉语是否继承了古汉语的基本规则?”尽管我是不假思索地否定了,其实心里忍不住还是要一阵阵发毛,因为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同一回事!既然有人问前者,岂有不可能问后者之理?令人莫名惊诧的是,居然有“诗词大家”神气活现地说“宋词格律与唐诗格律本无关系”——我听过此话能不起鸡皮疙瘩么?


       简单地说,如果现代汉语不须要继承古汉语的基本规则,可能有现代汉语么?而且现代汉语还真离不开古成语呢,就更不用说语法和构词规则了!


      至于宋词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唐诗的,在《诗词入门》和《诗词写作》中有丰富而系统的资料和解析,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至少唐诗和宋词都是格律诗,并且格律都是平仄排列的模式,如果宋词不继承和发展唐诗,宋词平仄格式从哪里来(倚声填词者注意了:平仄可不是音乐符——基本逻辑思维都没有么)?何况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有无法抹去的“唐诗”、“唐词”、“宋词”、元曲这种记录文化发展的烙印?


       于是,真正能够研究唐诗宋词的人,必然会在诗词中追根溯源以发现和验证两个基本点:词律渊源和词是如何在诗的基础上创新的!


       这才是认识唐诗宋词的唯一正确而可行的方法!正因为元明清以来人们大都不是按这种方式方法研究唐诗宋词的,而是习惯于先制造一个个假命题,然后拿些原本就不相关的资料想入非非地用来佐证,还特别对能直接否定这些假命题的证据视而不见或者故意遮掩起来,更多的是不懂装懂地人云亦云,所以现存的诗词理论总是自相矛盾、谬误百出,根本就不知道宋词艺术还会存在独特的声律原理、构式方式和创作技巧与填词规范。显然,没有对唐诗的创新就没有宋词,没有对宋词的创新就没有元曲,没有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创新就没有现代诗!然而,似乎没有人问过:创新真是随意乱来吗?现代诗中那些只有作者自己能看懂的语言不通逻辑紊乱的文字显然是那些随意乱来的人的自言自语!没有规则便不成方圆,更不可能构成人类社会,而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所以任何文化都是内含规则的!创新本就是内含于文化的,而创新必然有目的物,必然是在基础上的变革,文化的创新可能没有规矩、可能不需要继承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0 | 只看该作者
      问:“一、三、五不计且拒绝孤平”是诗词通用宽限的法定模式?

       答:是,而且是诗词通用的基本模式和格律诗的普遍规律。


      总是有人提出“一、三、五不计且拒绝孤平”没有说明句尾处不能“三连平”或“三连仄”,试图以此作为否定这一普遍规则的理由,显然这些人根本就不明白诗律中最基本的“粘与对”的规则!


       诗句中的“粘与对”是对“单字组”和“双字组”构成的音节而言的,而且,“粘与对”的规则表明,句尾处三字的两个音节只有“对”或“转”而没有“粘”或“跟”!所以,可能存在句尾处有“三连平”或“三连仄”的格式吗?既然是莫须有的问题还需要讨论么?即便是在宋词中也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这种情况时大多是“合句式”(合句本就要表现至少两个以上的音节,不懂得合句式,便不懂得如何表现音节)或者是“减字合句”时造成的(和乐填词的毛病),否则也是破格,但要注意,还可能用宋词的“入代平声”宽限。


      之所以要特别地告诫人们防止句尾处出现“三连平”或“三连仄”,仅仅只是因为这是人们普遍容易犯的错误类型而已,真懂得“粘与对”的规则和原理的话,这类问题根本就与“一、三、五不计且拒绝孤平”没有丝毫关系——何必栽赃?还是那句老话:现代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10 编辑

        问:“拗救”是诗词创作的艺术手段吗?

        答:不是。

      格律诗中,诗句的第二、四、六字处的平仄必需分明而不可宽限,而“拗救”只不过是将“一、三、五不计(且拒绝孤平)”滥用于“二、四、六”而成为了一种“将错就错”(实际上是一错再错)的强词夺理的掩饰而已,没有任何美学依据与语音基础,而且,如果真能拗救了,按排列组合计算,格律诗便无格律可言了!

       就七字句而言,仅余第七字可以不“拗”了,何况还加上所谓“上句拗、下句救”和“拗而不救”——格律已经荡然无存,还谈格律诗作甚?上句解释不通就到下句找自圆其说的理由——所谓“上拗下救”者,而下句及其后句都没法解释了,于是又有了“风度翩翩”的无赖行径——“拗而不救”了——这都是些什么玩意?现代文人不会算算术也就罢了,竟然连一丁点逻辑思维都没有了吗?怎么老爱造一些似是而非的假理论来作弄人?

      进一步地,格律只是一般性的概念,符合格律就有了一定的声律美的可靠性,并不等于说破格了的诗词就必然无声律美了,实在犯不着为古人的那些破了格却不一定声律很差的作品来狡辩。老子说“自伐(自暴自弃)者无功”——不懂么?居然有人反驳我说“合格律的也不一定都美”——这也是理由吗?我真不知道这种人是太愚蠢了还是太聪明了或者是太好面子而不能自控了,这种品位也可以谈诗词?我最怕的就是这种夹杂不清的人,哈哈!

      事实上,唐人格律诗是在杜甫之后才基本定型的,所以,杜甫及其以前的诗作都不可以作为“拗救”的论据,这就是文人最喜欢做的偷换概念的游戏,既然谈格律诗就该谈格律被公认之后的事情!而格律被公认之后理所当然地已经将这类问题自然而然地被划分在“破格”范畴之内。尤其人们说“宋人无好诗”,所以,宋人在诗中也用“入代平声”或是“拗救”都不值一晒。错了就已经是不好了,一错再错还可能好么?打了补丁的衣服毕竟不是好衣服,无能力避免错误也就罢了,还装模作样地学着做错然后再就错,岂不是很滑稽么?真不知道中国文人是什么时候学会了用别人曾经犯过的错误为自己涂脂抹粉的!

      “拗救”之说典型地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个性特征——虚伪、做作、人云亦云、强词夺理而又知错不改——这是阻碍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根本而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厌烦和失望。这些在《诗词入门》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16 编辑

问:是否有只能用入声韵的词牌?

答:没有。

      那些说某某词牌只能用入韵式的人首先是见识太少了,然后可以说是思维有缺陷。

      比如,总是有人说《满江红》只能用入声韵——纯粹是无稽之谈!这仅仅是因为他只见过用入声韵的《满江红》而已,这也是典型的“我不认识的字就不是字”的思维模式,更是元明清以来人们研究唐诗宋词的一般模式!按此模式,宋人的大多数自度体只有唯一的一首或者只有同韵的几首和词,那么现代人临摹这类词牌时是否都只能用这个韵(和这首词)?进而还可以问:首创词牌后来如何又成了可以广泛使用仄声韵或平声韵的模式了呢?据此逻辑,第一个使用与首创词牌作品不同韵的人就该被兴师问罪才对!

       如此想来,元明清以来中国人研究问题的方式真正可笑而可悲,难怪中国的近代史是处处充满血和泪的屈辱的历史!人种思维这么愚钝,民族气节还能有什么用!这种文化环境甚至让我觉得,让现代中国年轻人学文科都是一种悲哀,简直是太残忍了!

       柳永就有不是用入声韵的《满江红》!何况这类问题原本就不应该存在,更没有任何声律原理和语音基础为依据!尤其是入声在现代标准汉语中消失之后还谈这类并不新鲜的而且完全莫名其妙的问题是否思维有毛病?这难道就是文学研究者的“发现”模式么?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20 编辑

问:宋词的格律与唐诗的格律是遵循同样的声律规则吗?

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回答。

      一方面,在宋词继承唐诗的那一部分,宋词的格律与唐诗的格律遵循的是同样的声律规则;

      另一方面,在宋词创新了唐诗的那一部分,宋词所创新的句式格律和语气表达方式有自己独立的声律规则,却是与唐诗的格律所遵循的声律规则密切相关的,需要认清其中的演变规则和渊源。

     《诗词入门》中为读者展示了一条唐诗宋词发展的轨迹,清晰地说明了宋词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过程,也已经突出了宋词相对于唐诗所作的两项工作:一是继承,二是创造。

      在继承意义上说,宋词在格律上完整保留了唐代已经形成的规律诗的声律基础,宋词的一般句式的构成原本就是不同字数的律绝句式,并沿用了唐诗格律中的一切声律规范,如“一、三、五不计且(一般也)避免孤平”、句子中的“粘与对”的规则等等。

      在创新意义上说,宋词改变了格律上的一成不变性,表现为创生了语句构造和创作的新方法,如“添字法”、“合句法”、“腰拆法”、“摊破法”、“和声写实”及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一系列可以灵活运用的诗文创作的新技法,并且还创生了律绝中所没有的句型句式,如“(添字)强调句型(添字格)”、“合句式”、“领字(领句)排比句”、“领字(领句)对仗句”、“联式句组”等等。这些句型句式创造了唐诗中所没有的句读变化进而产生了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声律效果,增添了唐诗所不能实现的语言语音色彩。但这些技法和句型中的声律规范仍然是以律绝的声律规范为基本准则的。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之后,手中有书的朋友要读明白《诗词入门》就简单了,其中讲解词牌格律都是按这两个方面分别解析的,一是解说宋词是如何继承唐诗的,二是将重点放在宋词对唐诗的创新方面,即侧重于分析讲解非一般诗句结构的特殊句型(格式中特别标明了)的声律规则和创作方法,这便是宋词的本来面目——明白了吗?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26 编辑

问:具体地说,宋词也有“一、三、五不计且拒绝孤平”吗?

答:我在《诗词入门》中就回答过:宋词因为长短句协调的声律效果所决定,孤平在许多情况下不会明显地破坏声律,这却是需要把握的。

      一般来说,宋词的句读未必都会用标点符号表示,如“合句式”短句都不会用标点符号分开,“合句式”长句中的标点符号也可能没标记,而“添字格”句型不仅有或无符号标记,而且其标记符也可以移位,即句读也是可以改变的。这两类句型中普遍会有看似像“孤平”的情况出现,但明白了句型而知道句读了,就会明白:这些地方如果添上句读符实际上基本没有孤平的问题了,是由句读表现声律的抑扬顿挫所使然。于是,在不是这类句型的句子中滥用“孤平”就可能破坏声律系统。

      简而言之,宋词除特定句型之外,最好避免孤平,而在特定句型中实际上已经没有是否要避免孤平的问题。

      此法还可反过来运用,在经典词例中,如果出现了“孤平”,临摹时就得特别注意了:那里可能有句型的问题,需要小心地弄明白断句和句读的方法,连句型、句读都弄不明白就根本谈不上该如何填词了。

      因为宋词音调起伏变化大,所以,宋词作品中出现了孤平往往也是带得过去的,不承认宋词也拒绝孤平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有人不承认唐诗宋词都有“一、三、五不计平仄”的规矩,那就是一种诡辩,是思维和基础知识有问题!这个规矩只不过是被一些人解释成为了对“一、三、五拗救”而混同于“拗救”了,或者是根本就不识句型而已,而且大都是对词谱“填字”而不是“填词”所产生的后果,于是就只能对照《词谱》生搬硬套地对格式填字而不是写诗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30 编辑

问:如何运用多音字?

答:多音字的属性你了解吗?一方面,多音字取不同的读音时一般也会有不同的词义,最多也是近义,于是常常还会有不同的词性;另一方面,多音字与其它文字搭配时,即便是同义或近义或同词性时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读音,例如“靓(读亮)妹”、“靓(读劲)妆”,决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想把多音字读成什么音就可以读成什么音,这也太无知了!特别地不要说那些古人曾经怎么读音的废话,今天的汉文字都是沿用的古文字,凡是现在人们已经难以考证或忘却了的读音都算是冷僻的文字,诗词最忌讳的就是使用冷僻字,因为那不是学问,而是对诗词的无知!凡是不能与读者通心的,不能激发读者情感共鸣的都不是诗!那些让一般有点文字修养的人都看不懂的东西自然更不是诗了,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自娱自乐没有用。

      所以,使用多音字前须得同时了解词义与读音,更需要了解多音字与其它文字搭配的构词规则。因为创作诗词不是简单地写文章,选择词组表达诗意、创造诗境是最重要的,而且创作诗词也不是“填字”,最低层面上至少也是“填词组”,所以对不熟悉的多音字最好要翻字典,尤其要翻大字典,才可能将多音字及其构词方式理解透,作品的水平才可能提高。

       有些人滥用多音字,人家好意帮他指出来,他还要强词夺理,甚至还恬不知耻地辱骂别人,还根本不用说这种不识字的人没法写诗词(至少也是满篇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臆造词语),就连做人的品德都没有了。

      在对一个问题知之甚少的时候,虚荣心和脑袋里的定向思维是最可怕的,那不仅仅是使人没法长进的问题,关键的是越是无知的人会越胆大、越狂妄,他的定向思维的惯性就越强,越是不能容忍不同意见,更不用说创新思想,还最容易造成性格偏执,会伤害脑神经和心血管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5 01:43 编辑

问:填词一定要严格地遵守《词谱》所给定的格式吗?

答:不一定太严格,实际上只须要按问题五或六的回答做就可以了。但由于现有的每一本《词谱》中都问题多多,而这种状态一时是没法改变的,在这种环境下,词作者最好只是参考《词谱》,更重要的还是对照具体的经典词例填词,这样会比较稳妥些。

      我说:“现有的每一本《词谱》中都问题多多”,这可能引起人云亦云者的群起而攻之,这不要紧,只要人们能早一些真正知道唐诗宋词究竟是什么就好了,只要能还原唐诗宋词的本来面目,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被亵渎、不再被莫名其妙地弄得面目全非而让现代人能够重新写得出几首真正的好词来,就是莫大的功德,被别人骂两句又算得了什么呢?

      众所周知,每一本《词谱》审定格式都是从已有的词作中检索,看那个字处是否有作品用过平声,还有作品用过仄声来确定“可平可仄”的,那么,我就要问几个问题了:

      先问:比如像柳永、苏轼的自度体词,可能原本就没有其他人的作品参考“可平可仄”,那么,今人填该词牌理所当然就只能按柳永、苏轼的作品唯一确定格式,是否每一个字处都要和柳永、苏轼的作品对准了?哪一个字的平仄对不上才算是出格?

——临摹任何自度体都有这类问题!能够不出问题吗?又怎么保证果然没出问题?

      再问:在首创词式之后的第一个采用该格式填词的人他又是如何“可平可仄”的呢?是谁容许他可以不同首创词式对齐平仄的?

      又问:《词谱》上的那些临摹者的作品与首创词式不一致时为什么就不算出格?反过来还被用来作为后人填词时的“可平可仄”的依据?凭什么?

      又再问:尤其在明明知道这个临摹者根本就不懂得诗词或者其文字狗屁不通时,却要你据此“可平可仄”,你会服气吗?

       这就足已说明:宋词艺术中独特的声律原理、构式方式和创作技巧与填词规范原本是存在的(否则那些“可平可仄”就没有来由了,也肯定与那捕风捉影的“倚声填词”毫无关系,否则,倚声的话还可能有文学艺术吗,文学艺术与音乐不是一回事儿),只是这些早就失传了而已!元明清之后的人们不知道这些基础知识,所以才会无可奈何地根据不同作品来假定“可平可仄”,这就自然会将合格与不合格的作品都混到所谓的“标准格式”中来了,还能是标准格式么?
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2:55 编辑

问:为什么说句型句式是宋词的基本品质?


答:在上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就已经足以说明《词谱》作者未必真正懂得宋词,或者说懂得的知识也太欠缺了些儿(读得多未必就是懂得多),那些“可平可仄”原本就是不可信的,最多只能用来作参考。其根本问题就在于:人们对宋词的句型句式缺乏了解而且还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是不愿意去了解,从而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特殊句型的声律规范。

      例如,事实上是没有任何一个《词谱》给出了《锦缠道》的正确格式,仅仅只是因为首创者宋祈在创作《锦缠道》的下阕中用了强调句型和“摊破句法”,以至于没有人能看得明白了。所以,那些迷信《词谱》的人最好对照具体的词例创作,弄不明白的地方“照葫芦画瓢”就是,或许也可以幸运地合上了句型句式,即便出了问题也有个自我安慰的理由,还因为先就已经有人可以为他分担一些过失了,就不至于受太多的人奚落,更不至于被人说“照着《词谱》都不会填词”。

      再例如《沁园春》格式中句型句式是特别多的,又有几个人真看懂了?

      对照一下毛主席于1936年2月写(于45年10月重庆谈判时发表)的《沁园春·雪》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色,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其中起句的三个四字句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必要有一组对偶句;上下阕对应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都是领字句型(添字格)、而且都是领字引领的“联式句组”;上下阕对应的三连句“山舞银色,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般也要有一组对偶句要求;上下阕对应的结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也都是领字句型(添字格),也可以写成领字对偶句或领字排比句。同样“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也是强调句型(添字格)。

      看不懂句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比如赋中无句型句式还算是赋吗?当然,《沁园春》中这么多句型句式都作严格要求也会难为作者,而好不好可以是相对概念,所以可适当地放宽一些句式要求,具体放宽哪些句式的权力也是由作者自主的,为的是不制约作者的创作能动性。宋词的宽限度其实是很宽松的,但完全没有句型的作品就不值得读了,可以肯定那只是劣等散文而已。正如律诗格式中至少有三组是对仗句式,却不对作品作三组对仗句的要求,而且对仗句的位置也可由作者自主,这就是格律诗的宽限模式并且直接移植到了宋词创作规范之中!简单地比较一下,《七律》中若没有一组对仗句还会有可读性吗?只有一组对仗就已经是很乏味了,但绝少有三组对仗句的。

     如此看来,元明清之后,人们其实根本就不认识宋词了,难怪王国维说宋元明清历代就从来没有较好的《沁园春》词作品!其中元明清大概是因为没几个人认识《沁园春》词式中的句型所致。可想而知,现代人作了多少似是而非的宋词?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0:4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9-14 10:43 编辑

问:现代词作品质量不高的原因何在?

答:在上面的一系列基本知识的问答中可以明白:迄今为止,关系到诗词声律内容的书基本上都是害人的东西了(至于我的《诗词入门》将会让许多专家学者无法自乐于名利宝殿,得重新去流浪了,自然会要遭受攻击诽谤的,当然不属此列),尤其清朝以来的那些书和文,其中凭空瞎猜、想当然的东西实在太多,而真正的知识他们却又根本不知道。各种《词谱》连句型都不认识,那么他们又怎么知道这些特殊句型的特定的平仄变化规则?这是《词谱》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导致现代词作品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人们研究和学习唐诗宋词大都是以清人的理论为依据的,换句话说,现在的人们学习的不是“宋词”而是“清词”,所以有人鼓吹说“清词”比“宋词”水平高。这是因为现在的文化环境使得人们有种不清晰的观念,误以为清朝文化就是中华文化,而事实上,清朝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还绝对不是正宗的汉文化!尤其禁书、焚书、文字狱和编撰“四库全书”等等清人的所作所为,已经毁灭性地破坏和篡改了中华历史文化。尽管我们已经推翻了清朝的政治统治,但“五·四”以来,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推翻清朝的文化统治,尤其现在正被其反戈一击!例如,哪个朝代都尽是昏庸皇帝,居然唯独清朝全是明君,却写下了中华最屈辱的历史,这是何故?

      因此,人们并不明白,宋词发展格律诗只是在句型句式和创作技巧方面有所创新,而根本就没有改变律绝的声律规范,于是,现代人中作律绝的人特多,好作品也不少,因为律绝中的对仗句型为众所周知,而现代人中作宋词的人其实少了很多,好作品也很难见到,因为宋词中的句型句式为众所不知,所以其词作品禁不起认真比较。

      进而在人们还根本就没弄明白词牌格式和其中的句型句式的基本要求时就开始滥用“不以格律害意”了——还能写出什么好东西么?更令人悲哀的是,很多人总是习惯于用前人最差劲的文字作为自己的遮羞布,这些人究竟是不想学好还是特别喜欢捡破烂?现代人的词作品之所以差劲的问题大都源于此!

      除了一部分从唐诗直接改造过来的短令,宋词(尤其是长调)必有句型句式!宋词的句型其实就是宋词的基本品质,而没有句型的宋词就很难有品质了,一般会像是打散了的烂文字,缺少语言的气度美,缺少系统的声律美,缺少结构的建筑美,缺少自然的情感美,至于意境美和图画美只怕是提出的要求太高了哦?尤其要明白,意境美可不是孤立的,总会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即便是绝少的几个没有句型的词式,也都是通过声律的总体效果渲染意境的。
所以,现代人作的《浣溪沙》和《鹧鸪天》大都还有些可读性,因为作者有了律绝基础还能看得出词式中的基本句型,但《鹧鸪天》中特别用于表现品质的一长一短的两组对仗句型都不认识,在下就实在不敢恭维了。


文本内容来自胡跃荣教授的新浪博客--梅花山人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0:39 , Processed in 0.25064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