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89|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点评一首五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10 12:4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杜荣 于 2014-7-10 12:46 编辑

点评一首五律

曹杜荣

      第五届华夏诗词奖获一等奖的十首作品中,吕文芳的五律《访农户》列居其五:
稼穑逢初夏,农时岂可违!

肩扛朝日起,脚踩月光归。

帷幄置新囤,田园换绿衣。

敲盘寻信息,网上有商机。

      此诗让人耳目一新。颔联一“扛”一“踩”,形象地表述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尾联写新农民敲盘上网寻信息找商机,可圈可点。
      至于第五句“帷幄置新囤”,愚以为有瑕疵,孤平了,如将“置”字改为“添”字,或可解决此问题。不知众诗友以为然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48#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22:02:49 | 只看该作者
若兰 发表于 2014-7-20 21:10
因临时有事,编辑忽然中断,老师见谅;

已重新编辑,我只想说明一点的是,虽说游戏就有游戏的基本规 ...

47#
发表于 2014-7-20 21:1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兰 于 2014-7-21 01:33 编辑


因临时有事,编辑忽然中断,老师见谅;

已重新编辑,我只想说明一点的是,虽说游戏就有游戏的基本规则,诗病诸说,多如牛毛,前人讽之曰‘诗病三百,马病三百八’,有些诗病说是值得商榷的,阴阳、调值、入声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可以拓宽我们对音读节奏和对孤平、三仄脚、三平尾之诗病的认知。。。

近来中华诗词网对格律诗、平水韵和诗病诸说吵得很是热闹
46#
 楼主| 发表于 2014-7-19 15:38:23 | 只看该作者
若兰 发表于 2014-7-19 11:14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我们确实是遗失得太多了,‘诗三百,皆可弦歌以为乐’,古诗入乐,或许并不是仅关平仄 ...

45#
发表于 2014-7-19 11:1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兰 于 2014-7-20 23:25 编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我们确实是遗失得太多了,‘诗三百,皆可弦歌以为乐’,清人冯班曰‘古人之诗,皆乐也。文人或不闲音律,所作篇什,不协于丝管,故但谓之诗。诗与乐府从此分区。又乐府须伶人知音律增损,然后合调。’,古诗入乐,或许并不是仅关平仄哪么简单,今天的元曲,仍须分五音六律、阴阳、清浊、轻重,在宋词未失乐谱时,它也讲究这些,易安云‘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中华诗学,博大精深,可喜的是,今天我们可以在诗词网上有人对这些音韵的问题在研究探讨。。。

《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上面这首常建的诗中,算不算近体诗呢,如算,我们随便便可看出诗人并不在意什么孤平、三仄脚、三平尾;如不算,它跟近体诗的粘对、格式可以说几无二致;此诗甚至可能是后人刻意修改成如此接近格律的,宋朝的吴可在藏海诗话中有这么一段话或可证,‘
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遇幽处。盖唐人作拗句,上句既拗,下句亦拗,所以对禅房花木深皆拗故也。其诗近刻,时人常见之。案:欧阳修《诗话》亦作遇幽’,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的是,诗人就是故意这么写的。。。

撇开格律来说,在平仄之外,或许有些东西真的是被遗忘了。。。
七平七仄诗句

  “吐舌万里唾四海。”宋玉《大言赋》“七变入臼米出甲。”纬书“一月普见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佛经“离袿飞髾垂纤罗。”《文选》“梨花梅花参差开。”崔鲁“有客有客字子美。”

一般来说,格律之平仄交替变化是形成音乐美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在那些全平全仄的诗句中,我们竟不会有颂读的滞涩之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


前人论平仄之阴阳、以入代平、以上代平之语。。。


    阳声字多则沈顿,阴声字多则激昂,重阳间一阴,则柔而不靡,重阴间一阳,则高而不危。

  韵上一字最要相发。或竟相贴,相其上下而调之,则铿锵谐畅矣。


  红友极辨”“,是已。”“亦宜辨:可代不可代之作者无论矣。其作者可代,作者断不可以代”“是两端:而之而之


  声韵,韵上应用仄字者,为妙。”“韵,则为妙。声韵,韵上应用仄字者,为妙,次之。叠则聱牙,邻则无力。


44#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7:18:51 | 只看该作者
若兰 发表于 2014-7-17 13:26
嗯,古入声在现代汉语中被分别派入进四声中了,十确实是阳平;阴入与阳入,通过同音比较法去区别的话还 ...

是的,不用谢!
43#
发表于 2014-7-17 13:2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若兰 于 2014-7-17 17:05 编辑
曹杜荣 发表于 2014-7-17 08:20
所谓中古音,是指从隋经唐至宋这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音调大致为平、上、去、入四个,平与入均未分阴阳。 ...


嗯,古入声在现代汉语中被分别派入进四声中了,十确实是阳平;阴入与阳入,通过同音比较法去区别的话还是比较容易辩别它们之间的调值差的,如湿与十,约与药,发与伐,福与复,塔与踏。。。不知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谢谢老师的指教


学习曹老师严谨的学风和诲人不倦的精神

42#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08:31:47 | 只看该作者
若兰 发表于 2014-7-16 15:16
一般来说,今天被划入平声读的古入声多数是古之阴入之字,十字的音读跟八一样短促低沉,在今天也是平声 ...

十字的音读跟八一样短促低沉,在今天也是平声读——十与八发音短塞,都是古入声字。其区别在于,十是高入,发展为现代普通话的阳平;八是低入,发展为现代普通话的阴平。
41#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08:20:22 | 只看该作者
若兰 发表于 2014-7-16 15:16
一般来说,今天被划入平声读的古入声多数是古之阴入之字,十字的音读跟八一样短促低沉,在今天也是平声 ...

所谓中古音,是指从隋经唐至宋这个历史时期的汉语语音,音调大致为平、上、去、入四个,平与入均未分阴阳。中原音韵是元朝时期才有的。后经近代至现代形成的汉语普通话,也是四个音调(轻声除外)——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入声分阴阳,是大多数地方方言发展的结果,如梅县话、潮州话有阴入、阳入,广州话在阴入、阳入之外,还有中入。现代梅县话有六个声调: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5阴入、6阳入。一、七等低入调为阴入,翼、疾等高入调为阳入。“十”,高入调,应为阳入;“湿”,低入调,才是阴入。
40#
发表于 2014-7-16 23:35:0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5:50 , Processed in 0.223691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