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4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联创作【教材】成联讲义【一】(整理:白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8-23 09:4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满园香茶行 于 2015-8-25 11:04 编辑

成联创作【教材】成联讲义【一】(整理:白木)
   在学习了对联的基础知识和对联的应用技巧以后,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深入的成联创作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成联创作的步骤
  
  
成联的创作和对联赏析是相反的过程:我们在赏析对联时,先看对联是否符合基本的对联规则如:平仄,词性、对仗、结构;然后是联中技巧的运用,最后看整联的立意。而创作成联则是先立意,然后是考虑如何把自已的意象最好的表达出来,最后是通过调整,使之符合对联所具备的各种要素。
  
  一、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与其他文体不同的是,一副对联在构思之初,就要按对立统一规律来设计上下联的内容。主题思想是一致的,但上下联的内容应有所区别,甚至对立,相反相成。
  
  诗以意为主,楹联也如此。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全铺锦帐,寓意则灵。”意,就是楹联中的“题旨”,作者写一副楹联作品,必须要明确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一副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精神。古今名联,或言及风物,或追溯历史,或以文采见长,或以技巧取胜,而成佳构。如明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独辟蹊径,写风景,言简意赅,只在上比点破而已。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
  
  立意,也叫命意,可言志、抒情、是对联之前提。对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作品首先要做到主题明确,意象清晰,概念具体。你要写什么,怎么写,均在立意之中。应该说,艺术的提炼往往来源于笔前的立意,点晴之笔往往来自于熟虑的思考和机智的文采。
  
  山海关联:
  群山尽作窥边势
  大海能销出塞声
  
  联语道出“山”、“海”之气势,巧用“窥边”、“出塞”二词,拟戍边将士,透出了山海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负荷的重要性。作者犹如向人们述说历史,把人们牵回那烽火硝烟的岁月之中。立意可谓高妙、奇绝。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之上品。
  
  1、言志:
  

  舜帝曰:“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在说诗体的文学宗旨。楹联也同样如此。孟子亦云:“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意思是讲不了解作者就不可能对其作品有真正的理解,反过来讲,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人品。刘勰在其《文心雕龙·明诗》中首先给诗下了定义,认为“言志”就是“持人情性”,而所含的就是“无邪”的情志,意即健康、真实的思想感情。自古至今,诗人们一直恪守这一格言,认为“言志”是诗的本质,诗不言志,作者无法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志向、情趣抒发出来,从这一点说,“志”应是诗的灵魂。联与诗同,细细分析,一副好的对联,都是或明或隐地向人们表达自己的心志。“诗言志”应该做两种解释,一是诗必须要言志,二是你不管采取何种手法去写,最终你的志也会在你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因为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外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内在情性、社会经历和语言风格,即使写同一题材,也会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然言志这一宗旨都是统一的。在对联中,有人将旨在抒发自己情致的对联称之为言志联,如徐悲鸿在解放前写过的一副联:
  
  独持偏见
  一意孤行
  
  作者有意利用贬义词组成联句,借以抒发自己追求自我、不与恶势力随波逐流的志向和情怀。联语正气逼人,入木三分,一腔胆识浮于纸上。
  
  在写法上,言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的表白,一种是无意的流露。前者如清代彭元瑞写的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再有如长篇小说《红岩》中革命志士为牺牲难友龙光章同志献出的一副挽联: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魂,死不还家
  
  辜鸿铭集苏轼的一副对联则属后者: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周策纵的集词联,似不自觉的无意流露,然而最能看出人物的思想情趣。请看: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啼到春归无寻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孟子在论诗时曾提出过“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两种读书方法,前者是说只有全面理解了作品,才能了解作者的思路;后者是说要读懂某作家的作品,一定对其作者的身世有所了解才行。两者相互为用,会对我们欣赏对联大有帮助。
  
  在对联创作过程中,要遵循“诗言志”的宗旨,强调写作态度端正、严肃,因作品一旦写出,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处理得不好,轻的闹出笑话,严重者还会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
  
  2、抒情
  
  
指在作品中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可“直抒胸臆”,谓直接抒情,亦可“寓情于景”,谓间接抒情。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的某种共同感情,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晋朝陆机就指出过“诗缘情”之说。他说的情乃是指人们的心灵意绪,它包括人生悲喜之感,而以真实感人作为其审美之特征。钟嵘在他的《诗品序》中认为,诗歌的感情,乃是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对诗人心灵感召的结果,其中最激发人心的即是悲壮、分别之情,只有这些感情,才适合以诗的形式抒发出来。纵观古今楹品亦然。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小凤仙乃北京一妓女,蔡锷在逆境中与小凤仙结成知己,得到了小凤仙的帮助,脱离袁世凯的囹圄之中。后蔡不幸早逝,小凤仙闻讯后,以联挽之。联语直抒胸臆,感情真切,如泣如诉,此联以抒情见长,可谓一字一调,字字见情,生死离别之情跃然纸上,使人读之扣人心弦,肝肠欲断,实为抒情联中之佳品。
   请看周作人挽马隅卿联:
  
  月夜看灯才一梦
  雨窗欹枕更何人
  
  马隅卿为北大教授,是周的故友。上联写二人前一天还一道观灯,仅隔一个梦(即一夜)就病逝了;下联写自己在风雨中转侧不安的情绪。联语洗练,既不写逝者生平之业绩,也不写自己悲痛欲绝的伤情,而只写一方空间,以小事托出,极富诗意。此深情笃意完全是自寓情于景中道来,此种写法属于间接抒情。
  
  还有一种抒情手法既不属于直接抒情,又不属于间接抒情,从字面上看似通篇写景,无一字涉及主观情绪,但作者思想感情已在不尽然中融化在其中了。如山东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联中不掺入任何主观情绪,只将此地现实风景以直接的手法托出,俨然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然而我们却不能说作者无“诗兴”之作。试问,如果作者没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心情,又怎能写出这样饱醮情感,寓意舒展的佳作呢?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是此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5#
发表于 2015-8-23 23:00:15 | 只看该作者
谢方家提供好资料!
4#
发表于 2015-8-23 13:35:2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谢谢阿香,辛苦了。怎么1楼的看不见。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9:55:37 | 只看该作者
4、平衡
  
  对联上下联,对立的双方,分量轻重要大致相当,大体平衡,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如果显然不平衡,畸轻畸重,正如大胖人与小瘦子并立,很不相称,会令人感到不稳定,甚至滑稽可笑。
  
  滇池,东西平均宽八公里,南北长四十公里,大观楼长联,开头说“一百里慎池”即可,为什么要夸张说“五百里”?这和下联相对的“数千年往事”有关。一百里对数千年,显然轻重失衡。就是五百里对数千年,也嫌前者分量不足。作者采用了其它帮助措施。紧接“五百里滇池”后说“奔来眼底”,“奔”字很有力度和气势,下联“数千年往事”后接“注入心头”,“注”字就气平力弱,然而总起来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与“数千年往事,注入心头”就比较平衡了。上下联的结束看来是不平衡的,如“四围香稻,万顷暗沙”对“几杵疏钟,半江渔火”,前重后轻,但是从整个上下联来看,上下联还是平衡、相称。这是这副名联的优胜处之一。
  
  上下联失衡的对联不是没有。例如一茶坊联:
  
  人笑庭中,采得新芽香宅院;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庭中”与“海外”,“宅院”与“神州”,大小悬殊,显然上下联不相称。可以修改上联,比如改为: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香四野;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这样,上下联就比较均衡。
  
  除了上下联要大体平衡以外,对联还要求半联之中,上下句也要大体平衡、匀称、一致。如泰山南天门联: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上联既说“九霄”(九重霄),用“三天”(道家所谓三清天)就最恰当,用“一天”、“周天”都不行。下联说“万级”似太夸张,但是与下句“俯临千嶂”相一致,是协调平衡的。如用“百级”,显得不够高,就俯看不到“千嶂”。
  
  有上下句失衡的对联,如一副春联:
  
  祖国昌盛,山河秀丽春永驻;  
  人民幸福,杨柳娇柔燕常飞。
  
  上联两个分句分量相当,能平衡。下联上下句就有问题,上大下小,上强下弱,而且下句“杨柳娇柔燕常飞”与上联“山河秀丽春永驻”也不平衡。如改“杨柳娇柔”为“环境葱茏”,可能较好。
  
  上下联如果不能做到轻重大体平衡,宁可下联重些,而不要上联重。上轻些、下重些,事物还有稳定感;上重些、下轻些,类似所谓头重脚轻,就缺乏稳定感,使人看来就不那么协调了。上下句的轻重,在不能很好平衡时,原则上也宜上轻下重。
  
  民间流传的所谓“绝对”,之所以难对,是由于难以满足其古怪苛刻条件,难于做到平衡。例如已流传了二三百年的“烟锁池塘柳”,五字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联也应该有“五行”才能对得上,才能平衡。对下联的人不少,迄今为止,似乎还未有公认十分完美的佳对,试举一二与出句并列于下:
  
  烟锁池塘柳;  
  炮架镇江城。  
  灯深村寺钟。
  
  “炮架”这个对句,除了“架”字平仄不对、偏旁在下的缺点以外,就是专有名词“镇江城”与普通名词“池塘柳”不能相对,轻重悬殊。“灯深”句对得较好,意思说在村寺钟声传来的深远处隐约可见灯光,与出句轻重平衡,但是五字偏旁未能都同旁或交错相对,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9:48:56 | 只看该作者
三、章法
  
  章法即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有章法,篇章才完整、紧密、和谐,中心意思才鲜明突出;无章法,就会凌乱、松散、残缺,不成篇章,中心意思不明,甚至不知所云。一般而言,写对联是无成法可循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这精辟的论述,不仅适用于诗赋骈等文体,自然也是对联的创作理论根据和美学原则。古人对章法的理解,从来就有:“只可取意,不可取法,意有真意,法无定法,以古为法,以今为意”的说法(袁枚语)。古人的这一理论,从辩证唯物法的角度去道破真谛。如一旦形成陈规的章法,便会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失去了活力。
  
  然一切事物又都有其规律性,对联还是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般认为,对联的创作理论及美学原则多遵循诗赋骈句,根据总结,对联基本章法简介如下:
  
  1、即对又联
  
  对联的基本章法,是又对又联。对,是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联,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统一起来,表达一个主题。对联的基本章法,完全合乎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规律。
  
  对联章法跟分上下片的词有相似之处,上下联内容不宜重复雷同,来回纠缠,应各有所侧重,分工合作。
  
  上下联分工,根据所写对象而有各种情况:
  
  (1)、写景状物
  
  景物有空间状态、时间状态。空间有远近、上下、前后、大小等。时间有朝暮、昼夜、冬春、今昔等。另有动静、声色、常具体对象来说,有天地、陆海、山水、云林、泉石、自然物与建筑物等变等不同状况。就具体对象来说,有天地、陆海、山水、云林、泉石、自然物与建筑物等。建筑物中有楼亭、房寺,植物中有桃杏、松杉等。如此推演,关于景物对立的两面无穷无尽。上下联可以这样分工,如一写空间状态,一写时间状态;一写远,一写近;一写声,一写色;一写泉,一写石;一写楼,一写亭;一写眼前实景,一写想像或从前的虚景,来共同表现景物的特征。
  
  例如九龙青山禅院联:
  
  十里松杉围古寺;
  百重云水绕青山。
  
  上联写近景、静景,将自然景观与千年禅寺结合起来,显得宁静肃穆。下联写远景、动景,四面云雾缭绕,无限空阔,水环波涌,使青山很有气势。上下联就这样相互配合,相互映衬,使云水松杉环绕的青山禅院超凡拔俗,气象万千。
  
  又如济南趵突泉联:
  
  平地忽堆三尺雪;
  四时长吼半空雷。
  
  上联写泉冲波溅浪的形状,下联写泉流的巨大声响,一色一声相对;色是“平地”的色,声是春夏秋冬“四时”的声,空间与时间又相对。
  
  (2)、写人叙事
  
  上下联的分工和各自侧重点,可以一说别人,一说自己;一写事,一抒怀;一实,一虚。同是说别人,上下联可以分别写品德与事功,或品德与才学,事功与生活,公与私,言与行,文与武,喜与恶,有与无,得与失,今与昔,生前与死后,现在与未来等。同是写人文事,上下联可以分别诗与文,经与史,词与赋,书与画,诗文与书画,琴与棋,师授与友评等。
  
  例如唐景崧(一说丘逢甲)撰台湾郑成功祠联:
  
  由秀才封王,撑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全联赞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事功,上下联仍有分工。上联写他前一段抗清,下联写他后一段驱夷,即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一是“撑持旧山河”,一是“开辟新世界”;一重在过去,一重在影响未来;上联赞扬他的功绩,下联提出对后辈的希望:对郑成功作了全面的肯定和颂扬。
  
  又如邓颖超贺冯玉祥六十寿联:
  
  写诗写文章,亦庄亦谐如口出;
  反帝反封建,不挠不屈见襟期。
  
  冯玉祥(1882-1948),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反对帝制和张勋复辟,响应北伐,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骂投降派;平时也写诗文,通俗易懂。此联上联概括他的文笔,下联赞颂他的历史劝绩和精神气质,一“文”一“武”。全联主要反映和赞颂冯玉祥豁达的性格,不断追求真理和爱国救国的襟怀。
  
  主题是上下联的交汇点、接轨处,是上下联联接的纽带。写作对联,如能把握主题,切合题意,上下联各有侧重,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也就做到了又对又联。
  
  2、起承转结
  
  起承转结(合),本是诗文的章法,对于对联,有参考价值。
  
  绝句诗每首四句,依次是起、承、转、结。对联中的二句联,全联四句,也可以这样看。例如朱元璋赠徐达联:
  
  破虏平蛮,(起)功贯古今名第一;(承)
  出将入相,(转)才兼文武世无双。(结)
  
  诗的结构艺术,讲究“起如爆竹,结如撞钟”。对联也是这样。开头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如爆竹震响,引入注目。此联开头就很好,舍去许多次要的不写,直以“破虏平蛮”开始。接着,承以“功贯古今名第一”。此两句,概括了徐达在打天下时创建的不朽功绩,南平陈友谅、方国珍诸部,北取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以后又经略西北,所向无敌。下联首句,相当绝句的第三句,该“转”了,没有继续写他的武功,而是从武功转向文治,从开国前转向开国后,“出将入相”,很轻灵地转了方向。绝句的“转”,往往决定一首诗的高下成败。对联也像这样,下联开头好,与上联的对立面找得准、找得好,此联就可望成功。“转、结”实际上也是“起、承”关系。因为“出将入相”,所以用“才兼文武”来承接。最后,“世无双”三字,遥应上联的“名第一”。结句浓重的一笔,使徐达这位开国功臣的形象更加伟岸、鲜明和饱满,余音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全联二句的对联,自然不可能完全具备起、承、转、结,离首即尾,只有起、结。上联起,就担负了“起、承”的双重任务;下联结,就担负了“转、结”的双重任务。上联必须起好,下联必须结好。如清廖鸿熙题桂林独秀峰联:
  
  撑天凌日月;(起)
  插地震山河。(结)
  
  独秀峰孤峰独峙,唐诗人有“擎天一柱在南州”的描述,峰上刻有“南天一柱”的大榜书。本联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赞美这南天一柱的非凡气势。起,确如爆竹,结,如撞洪钟。虽然只二句,却意思完整,篇章完美。
  
  全联超过四句的对联,也可以注意起、承、转、结。例如清臧乃用撰辽宁千山祖越寺联:
  
  水界辽河,山通华表,(起)历数代毓秀钟灵,真乃东都胜迹;(承)
  千峰拔地,万符朝天,(转)看四时晴岚阴雨,遥连南海慈云。(结)
  
  上联起始,写千山形势,西北是辽河平原,东与华表山相连,景象阔大。接着,以历史文化相承。此山在隋唐时期就开始建佛寺道观,明清两代极为兴盛,康熙、乾隆帝和不少官宦人士都曾来此游览,点出千山是“东都胜迹”。下联写在寺院所看到千山的具体形状和气势,由山暗转到寺,接着再写山寺四时阴暗景色,由此寺联想到观世音菩萨所在的南海,表明山寺与南海佛法相通。以此作结,表明此寺的庄严神圣,不同一般,言已尽而意未穷。《三藏圣教序》云:“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这里是注法雨于北疆,连慈云于南海,结尾由实入虚,启人遐思,甚妙。
  
  中长联,半联相对完整,自有起、承、转、结。如上边千山祖越寺联,半联四句,上联“水界辽河”是起,“山通华表”是承,“历数代毓秀钟灵”是转,“真乃东都胜迹”是结。下联照此类推。
  
  对于长联,尤须注意全联和半联的层次结构,注意全联和半联的起、承、转、结;否则阅读抓不住要领,写作显得芜杂凌乱。孙髯所撰大观楼长联,情文并茂,在章法上也足堪为法。试看联文: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起)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承)高人雅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转)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秋杨柳。(结)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起)把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承)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幕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转)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结)
  
  上联写滇池风景,“喜茫茫空阔无边”,下联叙云南历史,“叹滚滚英雄谁在”,由空间转向时间,由“喜“转入“叹”,全联有起、承、转、结,章法谨严。半联自成篇章,井然有序。上联起如横空出世,“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气势非凡。承接着写个人见广阔滇池的兴奋和喜悦,不禁解开衣襟,掀起头巾,进而想到滇池的四围环境,隐约看到东面的金马山、西边的碧鸡山、北面的蛇山、南面的白鹤山,仿佛在奔腾、飞翔、行走。再看湖面、堤岸,小岛沙洲,蓬松的杨柳,茂密的蘋蒿芦苇,翠鸟翻飞,霞光灿烂,自然想到“选胜登临”,这是行文的“转”。“莫孤(辜)负”以下四个自对句,写湖外、湖岸、湖里有代表性的美景作结。半联一气呵成,令读者如亲临滇池,不胜欣喜。下联,以“数千年往事”起,顿时给人以苍茫深沉的历史感。接着慨叹,用“想”领起四个自对句,表述历史事件:汉武帝令练水军,以讨伐洱海夷人;唐代唐九征军大败吐蕃,在祥云县建铁柱以纪功;宋太祖手挥饰物玉斧,在地图上划定西南国界;元忽必烈率部乘皮筏渡金沙江,统一云南全境。“伟烈丰功”,承上启下,开始行文的“转”,意思说功业不能长存,繁华迅即衰残。“只赢得”以下四个自对句,以悲凉的景色作结,加深感叹的气氛和浓度,情余言外。全联多处自对,语言整练,大开大合,一气流注,承转自然,起结精工。
  但还是有一家之言,谓诗法之“起、承、转、合”。
  
  对于楹联,上四点是否可行呢?笔者认为:短联不必苛求,一些长联,不妨可以借鉴。因此,懂得一些作诗章法,是做好对联的关键所在。请看徐达为故邸撰写一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地有舜日尧天
  
  上联前两句从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化出,由此引发对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发思古之幽情。此为大处着笔,给读者展开一副风云迭起,辽远壮丽的景象;下联则从小处点墨,从小见大,错落有序,使人观之有物、闻之有声,感情贴切,一“问”一“看”使得起、承、转、合十分得体,叹为观止矣。
  
  总之,对联的章法,要应用灵活,要求周密、完整,布局得体,脉胳清晰,还要做到跌宕有致,那种平铺直叙的写法,是无章法可言的,也很少写出较好的对联。
  
  章法,是篇章结构的方法。
  诗词文章有章法,对联也有章法。
  
  3、呼应
  
  呼应,又称照应,有时又可叫伏应,就是行文要前后相应,前呼后应。要前后连贯,不要前言不搭后语;前边交代了一件事,后边要有着落;前边提出了问题,后边要有回答或反应;前边埋下了一支“伏兵”,后边要有“伏兵”起来的行动。
  
  呼应,可分前后句呼应、前后文呼应、首尾呼应。
  
  在短联中,要前后句呼应。如谢远涵挽孙中山联:
  
  两语服膺平生,孔曰大同,耶曰博爱;  
  三杰并时鼎立,印有甘地,俄有列宁。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领导人民推翻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此联放眼中外,立足历史的高度,颂扬孙中山的伟大理想和不朽功勋。上联首先提出他平生尊奉的“两语”,下边接着说明“两语”内容,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的“大同”理想,和耶稣主张的救赎人类、“博爱”。下联,首先提出当时世界并立的“三杰”,接着说“三杰”为谁,推翻旧势力、建设新国家,除了印度“圣雄”甘地、俄国列宁以外,就是孙中山。孙中山的伟大,当时只有他二人可以相比。
  
  在中长联里,除了上下句呼应以外,更要注意有一定距离的前后文呼应。如孙髯的大观楼联,前边说了“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后边就有“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前概说,后具体分述,前后呼应。前边“叹滚滚英雄谁在”,后边就有回应的语句:“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前因后果,前行为、后目的,前理由、后结论等,或加以倒装,前果后因,前目的、后行为,前结论、后理由等,都属前后呼应。如许德珩挽朱自清联: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  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此联全面概括了朱自清的一生,对其工作、品德和骨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上联说他教书,用两个“一面”,两个“向……学”,末后总括,结论“君诚健者”。下联,先说其一生较短促,接着用两个“愈”,两个“与……斗”,至“死而后已”。对于这样一个“健者”在贫病中死去,当然悲痛,所以结以“我哭斯人”。这是因果关系的呼应。
  
  前后呼应,有时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纵……也……”、“……虽……”等。在中长联里,上下联各有起结,首尾两两呼应较常见。如挽朱自清联,“教书三十年”与“生存五一载”相呼应,朱自清终年五十一岁,教书就有三十年。“君诚健者”与“我哭斯人”相呼应,因为朱自清是“健者”,所以“我”才哭他。
  
  上下联的起结,类似词上下片的起结。词上片的结句,要为下片的拓展留有余地,要如奔马收缰,有欲止而不止的势头。对联上联的结句也要这样,以便开展下联。常见上联结句提出问题,下联结句作出回答。这是两个结句的呼应,也是前后文的呼应。如南京瞻园,即明代中山王徐达的故邸,据说是徐达所题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苑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中有舜日尧天。
  
  此联气势宏伟,文字秀丽。上联怀古,借问青山白云,历代的帝王统治、汉唐盛世何在?结句提出问题。下联回答,说现有一庭佳丽,树绿花红,景色浓艳,正是太平盛世。下联结句“此间有舜日尧天”,恰好回答了上联结句“何处是唐宫汉阙”,呼应密切,全联结构紧密。
  
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9:48:27 | 只看该作者
二、取象
  
  取象,或称物色,就是选取意象,这是在楹联立意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即是楹联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在构思时直接浮现于头脑中的多种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情感。平时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这个“景”就是我们说的“象”。请看刘坤一写的题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作者在上联巧妙地摄取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湖山”等物景,以哲人的眼界,向人们提出了世事兴废的自然规律,下联引出此时与当年的时空差,相比这下,今昔对照,令人在时代的变迁中引发怀古幽情。若无上联出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定格之景,便不会有下联作者要抒发的感慨之情。作者依稀在告诉人们,“此地湖山”历经风雨沧桑而依然无恙,得来之不易。言外之意,也多少道出了滕王阁的佳丽风光。
  
  下联在取象上也用得恰到好处。请看: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谈胜看花
  
  联中的“月”、“花”即是意象,作者借用二者以喻“好友”、“奇书”的价值。如联句中不使用人们所认可的意象,联句则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在这里,意象的作用不仅仅是比较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使读者从中产生联想,给人们展开一种广阔、恢宏的艺术空间。因此,一副好联,必须有一较为确切的意象,才能将自己抽象的情感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感悟到你真正的立意所在。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认为,感情由于景物的感触而发生,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山川的壮丽,可以启发作者的文思,触景生情,才能用语言将所要抒发之情描写出来。这样的对联,在风景联、名胜联内,比比皆是,无所不在。请看陈炽所撰九江烟水亭联:
  
  胜迹表宫亭,况恰当芦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波烟月,谁补种四周杨柳,十里荷花
  
  此地乃当年周瑜点将台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曾在此讲学,取“山头水色薄笑烟”诗意,名烟水亭。此联借“芦阜南横”、“大江东去”、“四周杨柳”、“十里荷花”等物象,为读者营造了烟水亭的佳丽胜景。更巧以“况恰当”、“谁补种”二句以成佳构,使得联内景色不虚,触之有物。可使读者神思驰骋于联外,而发怀古之幽情。
  
  取象,特别要做到自然、真实。《文心雕龙·原道》云:“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苏东坡也强调“文理自然”,并自道其文“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这些见解,对于我们的对联创作十分有用。
  
  要做到取象的自然真实,首先要对所写的景物或对象要有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对写作对象有深入的了解。请看清人朱蓝坡撰东坡赤壁联:
  
  胜迹别嘉鱼,何须订异箴讹,但借江山摅感慨
  豪情传梦鹤,偶尔吟风弄月,毋将赋咏概平生
  
  东坡赤壁古称赤鼻,也称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岗县城西门外。宋代大诗人苏东坡隐居此地时,曾作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为与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相区别,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定名为“东坡赤壁”。《阳春白雪》一书在《念奴娇》注释中写道:“‘人道是’者不过是供一般人的说法而怀古,并非东坡不知三国赤壁。”作者在联中证实了周瑜破曹的赤壁应在湖北嘉鱼县境内。这一点苏轼在《赤壁赋》后记里有“江汉之间,指赤壁者三”,可见他是清楚的。后来一些好事者认为苏东坡弄错了地方,不断有人来“订异箴讹”,作者作此联匡谬,指出苏东坡不过是“借江山摅感慨”而已,作者的看法是正确的。苏东坡是通过作品来表达对祖国河山的挚爱,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虑。作品中所表述的豪爽旷达情怀,才是紧要之处,何必拘泥去考证哪里才是“赤壁之战”的故址呢?从联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对所写对象做了深入的考证。如果不是对历史的深思和熟虑,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如此佳联的。
  
  其次是要用语贴切,即不可哗众取宠,也不能堆砌华丽辞藻。所谓用语贴切,就是内容要切人、切事、切地、切情等。比如为一纪念地题联,就必须对历史人物、历史事迹说得恰如其分,使人读之亲切、真实,有个性、针对性,最忌讳的是作品的概念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将士万古流芳”之类的词,美仑美奂,却不着边际,是必须忌讳的。请看安庆市徐锡麟烈士纪念楼联:
  
  登百尺楼,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
  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
  
  联语气势磅礴,雄浑壮丽,一气呵成,然细心斟酌,联中字字句句都饱醮真情,用词得体,张驰适度,并无造作之辞。徐锡麟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杰出反清志士,与秋瑾计划联合起义,在谋刺皖抚恩铭时被捕,不久遇害。作者“登百尺楼,看大好河山”才引发“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此情此景,不禁发世人感慨,“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下联最后的“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则是作者惊世之笔,不禁使人们想起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语中的,铿锵有声,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在选取意象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要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意象。比如有这样一副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联中的“逆水行舟”、“平原走马”即是意象,以比喻“学”和“心”的某种程度,这里的意象可以说再确切不过了。在确立下联的立意中,作者可能想到了心猿意马这句成语,然后将其化开,把“心”这一抽象之词处理得如此活灵活现,抚之有物。
  
  二是要选取含蕴丰富的意象。因每个人的经历、地位、水平、年龄都有差异,即使是写同一体裁,其结果也会千差万别。显示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效果。扬州史公祠为纪念抗清英雄史可法而造,祠中有联,乃清代文人张尔荩所作,联曰:
  
  数点梅花亡国泪
  二分明月故臣心
  
  联中以点点梅花喻泪,以皎皎明月比心,情景交融,亡国之音,催人泪下。可以说联中之字,动一处则全联失色。“梅花”、“明月”两个具象词,用在这里,十分贴切、含蓄。梅花喻高洁之物,又寒天之花以饰亡国之泪,个中情景,不言而喻。二分明月,乃是从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所化,这里即指史公祠的地理位置。此联不但感情丰富,寓意含蓄,而且用词精妙。不妨将梅花换成其它什么花,势必会减了分数。所以说选取意象必须精确。更要注意某种现象的基本含义,避免牵强附会,浅尝辄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7:28 , Processed in 0.263736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