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0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诗鉴赏【视频/文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9 09:5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4:08 编辑

第一课唐诗概述
主讲: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
               -------------------冷心寒蕊儿文字整理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个诗的国度里,元代以前的文学史基本上是中国诗歌史。其中又以唐诗宋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历史时期,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朝代。他结束了中国400余年的动乱,从东汉黄巾起义公元184年,三国公元220年,西晋公元365年,东晋公元317年。在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大一统的朝代。
       现在我们中国历史经常汉唐连用,就是汉朝唐朝时中国人最为骄傲的两个朝代。唐朝之前我国长期动乱,从东汉末年开始动乱了将近100年,三国归晋。西晋维持的历史很短。然后北方又被若干个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南方是东晋,南方是东晋的时候,北方经历了很多的小朝廷,(前赵,后赵,前梁,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燕,西秦,北魏,北凉,南凉,后凉,夏,南燕,西秦,北燕)。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魏,东魏,北魏,北齐,北周)。说明当时国家动乱非常严重。比较而言,南方动乱较少,因为从东晋,宋,齐,梁,陈这样几个朝代的更迭,基本上都是采取禅让的形式,而不是战争的形式。一直到隋朝建立,国家是统一了,但是隋朝的历史很短,只有37年。事实上整个隋朝,天下一天也没有太平过。开始有南方很多的分离政权,等到好不容易统一了南方,北方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接着出现了军阀混战。一直到唐朝才结束了这400余年的历史动乱。
       隋代到唐代一直都是西北的关陇贵族掌握着统治权,比如:北周,宇文泰—宇文毓(明帝)—宇文静(静帝)。隋朝,杨忠—杨坚(文帝)—杨广(隋炀帝)。唐朝,李虎—李炳—李渊(高祖)。李渊就成了唐朝的开国皇帝。
      东汉末年:    户,9698630,人口,49150220。
      贞观:(639)户,3041871,人口,12351681。
     (由于动乱户数减少:6656759,户数减少,68%.人口减少,36789539.减少74.8%.)
      天宝元年(742):户,8973634,人口,50975543,.
      广德二年(764):户,290余万,人口,1690余万。安史之乱9年之后,人口户数十去其七。
      元和年间,我国只剩下2368775户。人口1千万左右,这时已经距离安史之乱50年。可见安史之乱带给国家沉重的灾难。
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到三国的时候全国只有700多万人。魏国400万人,东吴200万人,巴蜀只有96万人。所以刘备有百万大军讨伐东吴之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隋朝诗歌的成就
       隋朝毕竟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隋朝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由于南北时风的融合,隋朝的诗有其:1,起衰中立,2,斫雕为朴,3,催刚为柔,,4,重乎气质的特点。隋朝毕竟是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为唐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的历史
      唐朝(618—907),传22帝,289年,其中唐中宗,唐睿宗曾两度为帝。(是为周武则天时期和以后)。待唐玄宗即位以后才出现了盛唐的局面。
      唐诗繁荣的原因:
      下面我们从社会和文学两个方面说一说唐诗繁荣的原因。
      唐诗繁荣的社会原因:1.社会统一,经济繁荣。唐朝统治达289年大一统时间长,经济繁荣,有利于文学文化的发展。
       2.广开言路政治开明.唐朝政治上很开明,允许知识分子讲话,甚至讽刺朝政都可以,白居易曾经写诗讽刺皇帝,揭露皇帝和皇家的阴暗面也没有因此而被打击坐牢。这比起我国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朝代都开明的多。大家知道,政治的开明比经济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
       3.对外开放.中外交流.唐王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他对周边的国家很开放,当时的朝韩,新罗,缅甸等国家的靴子都纷纷到中国来留学,甚至可以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也经常派人去国外学习和交流。象唐僧取经,鉴真东渡都加强了中外的交流。外国的音乐,乐器大量的传到中国来,导致后来宋词繁荣的音乐《燕乐》就是从西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
       4.举贤任能,实行科举.大家读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之后,好像认为科举制度是万恶之源。其实不然,科举制度最早产生的时候是历史的伟大进步,它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大的改革,是选任官吏的一个非常大的历史飞跃。因为过去是世代相袭,用“大中正”来考察这些人能否做官以及官员的升迁。这个“大中正”首先看的是你的家庭出身,你是不是官宦家庭,或者用今天的话来讲:你是不是干部子弟。所以就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如果一个人他出生以后他的社会地位就固定了,就用不着后天去学习,去努力,去奋斗,这个社会就停滞不前了。只有摒弃这种先天模式,大家通过后天的学习,去努力,去公平竞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进步。唐朝科举常年定期有下列科目:秀才,明经,俊士,明法,明字,明算,进士科。唐朝进士科每年录取二三十人,少的年份仅有十余人,甚至一二人,超过六十人的仅有四年。最多唐高宗咸亨四年录取了七十九人。唐代289年共录取进士6300余人,平均每年20余人。所以唐朝的进士,或者说唐朝的科举考试是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因为科举考试一开始要温卷,你要希望有人推荐你,就要把你自己写的诗词请人家看。这样就直接推动了唐诗的发展。而在科举考试当中要考排律,一般是考12句的排律。假如没有扎实的律师功底显然是不行的。科举考试还改变了这样一种情况,东部和南部的一些官吏取代了西北贵族,尤其是出身中小地主家庭的、下层的,比较贫寒的这些人家,当然前提是能读得起书的家庭。这些比较贫寒家庭的人才,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上流社会。这样,南方的读书人逐步取代了西北的关陇贵族。而这部分人他的文化底蕴更多的具有南方文化的特点。南朝文化是以健康为中心的。以上是四点社会原因,下面讲文学原因。
       文学原因:,
        1,  它继承了诗经以来1700多年的文学传统。诗经最早出现于1700多年前,为唐诗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很好的文学传统。后面我们分析许多唐诗作品的时候,很自然的药提到这些早期的优秀作品,很多受到早期诗经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都能够在很多前人的作品中看到他们的影子和痕迹。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对前代的重复,它是在更高的一个平台上继承和发展了前朝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传统。
        2,  是格律诗的成熟。格律诗的诞生在我们的齐梁时期,就是南朝的齐梁时期。具体说是齐武帝永明年间。在南京人们从转读佛经发现汉字有四声的变化,平上去入。后来人们尝试着两种规定,一个是入声作为一类,平上去作为一类,这就是《沈约传》当中所说的:前有浮声,后有切响。浮声就是平上去,切响就是入声,后来填词很多酒沿袭了这个规定。象《词林正韵》规定了19部,前面平上去占了14部,入声字专门单列了5部。再一种分类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就是把平声分为平,上去入分为仄,这就是平仄的划分。所谓仄者就是不平也。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律句,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是四个基本律句。所有的律诗都是这四个基本律句延伸发展而来。后来就出现了五言的绝句,五言的律诗,五言的排律和七言的绝句、律诗和排律。许多我们熟悉的唐代名篇都是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的优秀作品。这个新形势的产生一下子使诗歌领域百花齐放,出现了许多奇葩。这种形式充分发挥了汉语的音乐美。我们随便读一首诗词,只要符合格律的就有阴阳顿挫。汉字有音乐美,我们的老祖宗又发现了这种音乐美,就把它应用在了诗词创作里面去,创作出了具有天籁之音的诗词作品。一下子把中国推向了极高的文学境界。中国在很多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而在诗词方面中国和任何西方国家比起来都不落后。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是诗的国度。另外出现了七言歌行,七言歌行来自于乐府,它是不入乐的,不沿袭乐府的古题,也有采用五七言或杂言。它的佳作很多,在唐诗8卷中,唐诗歌行体就占了三卷。七言歌行推动了唐诗的繁荣。再一个就是元和体的诗杂入律句和对仗句。几句一换韵,像《长恨歌》我们可以看到,它几乎是一首首的律句和古句叠加而成的。把它切换出来,很多是规整的律句和对仗句。像: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对仗就非常工稳。它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笆行,连昌宫词都是元和体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不是元和体。在古代文论方面,无论是初盛唐,还是中晚唐,都出现了文学理论成就很高的人物。初盛唐之交的陈子昂,盛唐时期的皎然。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晚唐时期的司空图,在文学理论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是专门研究过司空图,还写了四十多万字的《司空图评传》,对他的《二十四诗品》也有一定的研究。文艺理论也推动了文学的进步。使得唐诗繁荣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唐诗盛况:剧不完全统计全唐诗,5万5千余首,诗人3500余人。唐诗的总量远远超过了唐朝以前流传下来的诗词的总量。明朝胡应麟的《诗薮 》里面有一段文字说道唐诗盛况,甚也,诗之盛于唐也,其体,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深沉,博大,绮丽,悠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夫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他从几个方面,从诗句的长短,从诗句的形式,从诗句的内容,从诗的作者,各种身份的人都卷到这里去。使得唐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文化的一个高点。更是诗歌的顶峰。就当时来说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李白、李贺等,有直面人生,面向现实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杜甫,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新乐府运动的一些诗人。也有以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卢纶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后面我们还会讲到,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淡于功名,流连山水,田园,他们的诗美学价值极高。
下面我们讲这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唐诗的分期:
       或问,唐诗何以分为初、盛、中、晚之说,曰:初唐自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岁至玄宗先天元年壬子岁,凡95年。盛唐自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至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岁,凡53年。中唐自代宗大历元年丙午岁至文宗大和九年乙卯岁,凡70年。晚唐自文宗开成元年丙辰岁至哀帝天佑三年丙寅岁,凡71年。溯自高祖武德戊寅至哀帝末年丙寅,总计289年。分为四唐,然诗格虽随气运变迁,其间转移支出,亦非可以年岁界定,况有一人而经历数朝,今虽分别年岁,终不能分一人之诗,以隶于每年之下。这是冒春荣的一段文字,他的书出现这一说法比较晚的,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采取了他的分法来区分初、盛、中、晚四唐。这个分法是就唐代的诗歌而言的,不是根据唐代的历史而言的,严羽是研究诗而提出的这个概念,所以把杜甫去世作为盛唐的诗歌界限是有道理的。当然,杜甫的诗大量写作于安史之乱之后,那个时候民不聊生,家破人亡,从政治上。经济上说它是盛唐毫无道理,但是从诗歌的角度说他是盛唐不无道理,因为那时候诗歌还有杜甫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诗歌的兴盛。以至于后来人们引用了诗坛三元,唐玄宗开元,代表李白。唐宪宗元和,代表是,元稹,白居易,柳宗元,韦应物等人。宋哲宗元祐,代表是苏轼。是诗坛兴盛时期。这个三元的说法是中国历史上三个鼎盛时期。这三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包括杜甫。总之如果按照诗歌划分杜甫应该属于盛唐,而按照政治经济条件划分杜甫应该划归于中唐。李贺归于中唐。
       最后我们对唐诗做几点概括:明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说:唐诗之变,渐也,隋氏以还,一变而为初唐,贞观之诗是也。再变而为盛唐,开元。天宝之诗是也。三变而为中唐,大历、贞元之诗是也。四变而为晚唐,元和之后之诗是也。明胡震亨说:唐诗须分三节看,盛唐主词情,讲词情、讲气魄。中唐主词意,晚唐主词律。中晚唐讲立意,讲格律。我们既要有初、盛、中、晚的概念,也不要把它当做不可逾越的鸿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14#
发表于 2016-5-10 04:05:07 | 只看该作者
晚唐诗(下)




13#
发表于 2016-5-10 04:03:32 | 只看该作者
晚唐诗(上)




12#
发表于 2016-5-10 04:02:25 | 只看该作者
中唐诗(六)




11#
发表于 2016-5-10 03:5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4:01 编辑

《长恨歌》(下)




10#
发表于 2016-5-10 03:58:30 | 只看该作者
《长恨歌》(上)




9#
发表于 2016-5-10 03:57:09 | 只看该作者
中唐诗(五)




8#
发表于 2016-5-10 03:55:50 | 只看该作者
中唐诗(四)




7#
发表于 2016-5-10 03:54:40 | 只看该作者
中唐诗(三)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10:2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0 03:52 编辑

唐诗鉴赏第六讲

李白 下



李白的格律诗。
李白五言律诗的特点:清.田雯在《古欢堂集杂著》中说:“青莲作近体如作古风,一气呵成,无对待之迹,有流行之乐,境地高绝”。清吴乔《围炉诗话》:“太白五律,平易天真,大手笔也”。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太白五言律,如听钧天之乐,心开目明,如望海上仙山,云起水涌,又或通篇不着对偶,而兴趣天然,不可凑泊”。这几段评语都讲到李白五言律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他两首五言律诗: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五言律诗每首都有五言八个律句组成,律诗的中间两联是要求对仗的。但是唐朝一直到中唐时期,往往两联中很多人只有一联对仗。王维等人也写过四联都对仗的,四联都对仗一般不可取,尤其是最后一联如果对仗,会感觉收尾没有收起来,诗要讲究起承转合。
这一首五言律诗,是书写友情的,称赞孟浩然之高隐,言夫子之风流,所以能闻天下者,以少无宦情,老不改节也。此诗当是开元27年(739),李白过襄阳时重晤孟浩然而作。其时孟浩然已近晚年,所以有“白首卧松云”之说。次年孟浩然即病卒。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开篇点题,表达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意。(李白的诗很重开头,上节我们讲到,李白这一点是受了谢眺的影响,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对谢眺非常敬重。)李白的这两句开头写的非常好,称孟浩然为夫子,一方面是因为孟浩然年龄比较大,比李白大十几岁,再一个就是“风流天下闻”,名闻天下。孟浩然是盛唐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中唯一没有做过官的。只是在张九龄任荆州长史的时候,曾经做过他的幕府,没有正式的官职,但是诗名满天下。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指年轻的时候。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诗中借谓官爵。弃,抛弃。年轻时孟浩然抛弃轩冕,不做官。到了老年卧于松云之间,过着淡薄宁静的隐居生活。这两句即写实,也歌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中圣:古代嗜酒之人称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中圣即醉酒。醉月频中圣,经常醉酒。迷花不事君,爱花而不愿辅佐君主。写出孟浩然不愿意迎合世俗。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写孟浩然道德高尚,令人高山仰止,空自羡慕他芬芳的道德情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这首诗其实有个问题,并不完美,前人也早就批评过,“红颜弃轩冕,迷花不事君”这两句的意思有相似之处,都是不致于功名的意思。大家注意,诗比较短,绝更短,在律绝中不能用相同的词汇和意象,如果用了就是小缺点。如果整句的重复就是大缺点,如果上下联的意思重复称之为合掌。(古代科举考试中,考格律诗词,只要出现合掌就很难通过,这是大病。有一两个词汇相接近,问题还不算大)
总体讲此诗是一首很好的作品,此诗不屑格律之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诗纬》中说:“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与风骚为近焉”。李白的诗语句自然古朴。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有疏朗飘逸之风致。中二联是要对仗的,作者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像红颜写到白首如行云流水,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大家注意,有些诗作,对仗不是越工越好,特别是词,很多对仗常常是故意不能对的太工稳。一首词有很多对仗句,没有对仗句是一种缺憾,用很多对仗句也是缺憾)。这里用典自然,不见斧凿痕迹。中圣这样的典在唐朝特别是文人圈子里是不算典的。因为人人皆知。用到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在结构上采取: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自然的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结束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缺点:明谢榛《四溟诗话》中说:“太白赠浩然诗,前有‘红颜弃轩冕,’后有‘迷花不事君’两联意颇相似。”刘文房《灵诂上人故居》诗,即云‘几日浮生哭故人’,又云‘雨花垂泪共沾巾’,此与太白同病。兴到而成,失于检点,意重一联,其势使然,两联意重,法不可从”还是指出这是一个缺点。下面我们讲一下李白《送友人》的对仗特点: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李白写的比较好的,有一次研究生考试,我们就是考的这首诗,分析这首诗的音韵格律,因为李白这首诗是有特点的。一般律诗开头的第一联是不需要对仗的,而李白却用了对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仗很工。但是第二联应该对仗的他不对仗“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第三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对仗的。结句“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不对仗。这首诗在对仗方面是很有特点的。
李白《渡荆门送别》:
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就写作的时间来说,这首是应该在去蜀之时,李白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天的托克马克城。五岁的时候随父来四川,住在江油县,一直到25岁才离开蜀中去湖北,到处漫游。最后定居在湖北的安陆。这首诗大概就是离开家乡的时候,来到楚国,在湖北一带的时候写的。唐开元14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途中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荆门山外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青年时期的锐气和豪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惜别之情。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诵的。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这是不正确的,此诗虽在描绘山水,然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两句说的一个意思,渡远来到楚地荆门游,荆门;指荆门山,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楚地,首联交代了诗人的旅程。(顺带讲一下格律,五言诗首句结尾,一般是不能用韵的,就是结尾不用平声,不押韵,这在五言律诗里最常见。而七言律诗首句押韵的多。)这里诗人也不用韵。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人们最欣赏的一联,大家记住我这样一句话,在格律诗里面,警句多半出现在第二联,就是颔联。我祖略的估计一下,警句出现在颔联的比率大约在70%。出现在颈联的,约25%。出现在尾联和首联的只占5%不到。这一联就是颔联。此联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法类似,亦气势均敌。胡震亨以杜为胜,亦故为低昂而。(清纪昀《唐宋诗醇》)。太白五律中如“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齿颊之间,俱带仙气。(清余成教《石园诗话》)。其实李白在前,杜甫在后。杜甫此联出现在《旅夜书怀》,那个要比李白晚的多,他能借鉴李白,所以说杜甫未必超过了李白。诗人从蜀中来到湖北,胸襟一下大大开阔了,他来自四川,四川周围全是山,在家乡,举目四望,都是崇山峻岭。现在离开四川,山随平野尽,到了湖北就没有那么多山了,江入大荒流,大荒是大平原,江水在大平原奔流。作者胸襟陡然开阔也有几分喜悦之情。颔联写山势和水流,这里很像电影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江流奔腾,山势渐尽。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出来的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入字力透纸背,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的流向远方,空间开阔,打开了诗人的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象,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写诗人在江中所见的美景:江中一个月影,天上几片浮云。看到云的奇幻的变化,生出了无限的想象。天镜是指天上的明月。海楼:海市蜃楼,海上形成的一种幻境。颔联和颈联把生活在蜀中的诗人,初次出三峡,见到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的表现出来,产生出了浪漫主义情调,也是李白这样的年轻人共有的特征,李白当时才25岁。这首诗我特别欣赏它的颈联尾联。我到觉得结尾更好。前面我们曾讲过,唐代的诗人有个普遍的毛病,结尾疲软,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人,大多数作品的通病。起步很雄壮,结尾较无力,不能翘起来。这首诗不然。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为什么称故乡水呢?指岷江水,来自作者家乡四川,古人误以为长江的源头为岷江,苏轼《游金山寺》“吾家江水初发源”。嘉陵江和岷江是长江的两个支流在四川境内。作者的家乡江油是靠近嘉陵江。过去人们误解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当然今天我们知道了,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巴颜克拉山的南麓,它的源头是沱沱河。过去人们认为岷江是源头,李白这样认为,苏轼也这样认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异地他乡,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思念家乡是不可避免的。在长江里行船,船下流淌的还是家乡的江水。好像舍不得我这个游子一样,家乡水万里相送,送字感情多么真切感人,余味无穷。似乎这首诗并不很受人推崇。也一般不作为李白的代表作。尾联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他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则更加真切。
1,此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最后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思乡惜别之情,。
2,此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写的逼真如画。
下面我们讲李白的七律。清赵翼《瓯北诗话》“《青莲集》中古诗多律诗少,五律还有大约七十多首,而七言律诗只有十首而已,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这里七十余首的统计不准确,李白五律有一百一十多首。七律实际只有八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七律不多,这首比较著名。具有飘逸风格的李白,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性格上不愿意受拘束,艺术上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此很少写格律严谨的律诗。这种观点看似正确,却是错误的。原因是:到李白创作的那个年代,七律诗没有风靡一时。七言律诗严格讲还不是十分成熟。像崔颢的《黄鹤楼》按照今天严格的格律来分析,它里面的问题较多。七言律诗是后来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定型。杜甫也进行了很多探索,所以杜甫写七言律诗最多也最好。在此之前写七言律诗的诗人少,一般是写五律。像王维,王维是跟李白同年的,都生于公元701年,王维是大量的写五言,当然也写七言律诗,但是七言律诗那时候没有完全定型。所以写的人普遍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大家对于七律还在摸索之中。杜甫也在摸索,一直到晚年夔州时期的时候,杜甫的诗还在摸索,杜甫有一句话“晚年渐于诗律细”。李白毕竟是天才,他尽管觉得七言律诗比较束缚,但仍然能写出极好的作品。李白比较好奇,什么都想实验一下,杜甫比较单一,他就写诗,没写过词,文章写的也一般。李白不同,李白写过诗,大量的诗作。写过词,有名篇传世。写过散文,有些散文写的相当好。《春夜宴桃李园序》就写的很好。李白也有时候尝试受一些束缚,比如词,他的《菩萨蛮》,《忆秦娥》,如果是可靠的,那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不但尝试了,而且写的极为成功。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于李白奉命“赐金环山”南游金陵所作。
也有人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金陵所作。主旨:全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即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述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谓和清醒的现实思索。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在南京凤凰山,其实凤凰山不是山就是个小丘陵,南京的山名都是从山西克隆过来的,南京叫山的除掉紫金山其余的都不能算是山。这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显重复,并且流转明快,极其壮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江水不停的奔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衣冠:晋代诗人阮籍的衣冠冢。成古丘,这些人物只留下一堆古墓。花草埋幽静是皇宫破败的一种景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也是地名,在今江宁县西南江滨有三座山峰。二水指因白鹭洲而分开的江水。白鹭洲,在南京西南江中,即江心洲。李白当年登台见到的白鹭洲,由于长江的北移,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因为是江心洲所以叫二水中分白鹭洲。颈联诗人从历史的凭吊转入大自然的描写,将目光投向长江。陆游《入蜀记》“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这里是说在凤凰山看三山,好像在青天之外,其实看不见,50多里呢。这一联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是难得的佳句。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蔽日本来比作奸臣当道,障蔽贤良。这里用到一个典故,长安不见: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为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耶?”答曰“抬头见日,不见长安”,我们理解到这里只是了解一种表面现象,其实他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拍马屁,皇帝就是太阳,在朝廷上抬头能看到皇帝而看不见长安,一个小孩子能这样说话太了不起了。所以古人历来引用这个典故,但是却是荒唐的。晋明帝司马昭(298-325)他的父亲即位做皇帝(317)的时候已经20岁,岂有20岁儿子坐父亲膝上之理?还要欣赏小孩子很聪明,如果五六岁还可,二十岁岂不荒唐。所以《世说新语》里面的记载太靠不住了。浮云蔽日出自《古诗19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尾联寄喻着忧国伤时的情怀,这两句很有深度,长安是帝王的所在,日是皇帝的象征。陆贾《新语.慎为篇》曰“邪臣以蔽贤,犹浮云而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暗示皇帝被奸佞所遮蔽,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沉痛的,不见长安,暗暗点题目:登字。触景生情,意寓言外。饶有余味。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这首诗与崔颢的大作不相上下,非常有特色。崔颢的《黄鹤楼》结句只是局限于思乡之情,而李白之诗作却融入了家国情怀。1、这首诗回肠荡气,充满一种浑厚博大之气,观古阅今,统揽四海。2、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和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3、别致自然遣词造句,由于诗以寓目山河为线索,于是追求情随景生,意象谐成。这首诗是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后人对之有较高的评价。李白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七言律诗,都有一些优秀的作品,绝句更有许多传诵不衰的,但以乐府诗成就最高,李白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伟大诗人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12:02 , Processed in 0.237158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