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自由诗的一些粗浅审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12 06: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21-5-12 18:54 编辑

      百多年前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罕见之大变局,帝制日见腐朽没落,国家饱受列强欺凌,时代风云激荡之下,一些爱国者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并渐渐走向全盘西化的思潮,在全盘西化的思潮之下,由一些留洋学者通过译著介绍给国内一些西方现代诗,译诗的原始目的主要应是为了介绍当时西方先进的思想角度出发,从译诗而逐渐了解西方现代诗和文艺理论,中国新诗从而诞生,其大抵是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也许胡适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挽救清末日见颓废的诗界风气而奋力为之,事实上新诗的开创也很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不论在鼓吹自由思想、人文情怀、独立精神方面还是在吹响革命号角、鞭挞旧世界及社会和人性的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反映时代风貌等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新诗也走向了颓废,新诗因了时代的需要而诞生和发展,也因了时代的进步而颓废,这多少有点让人扼脘叹息。

      如何看待胡适的实验体应该有个客观的态度,百年之后的后人回看胡适的尝试集多少都会有点不伦不类之感,但认真想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处在时代激荡下的胡适先生能振臂而呼诗的解放,仅从这点上就很值得我们为之尊敬,至于尝试的效果如何倒在其次了。

       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还拘于形式而没有从旧体诗里完全走出来的话,稍后的郭沫若的《女神》就完全解放了诗体,因《女神》的影响很大,新诗已经开始彻底远离了旧体而走向了自由诗之路,这条路上涌现了一大批名诗人,如艾青、藏克家、李金发、舒婷及余光中、顾城、西川等,上世纪中、末因了教育的普及和政治、思想、文化的需要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新诗更是走向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这条路走着走着又走岔了,没了约束太自由了,先是开始了抛开押韵,形式上也分行便是诗的倾向,更甚的是好的不学偏学西人玩剩了的坏的东西而追求稀奇古怪,什么门型诗三角体异型体等等一通乱整,后来内容上也开始远离自由思想、人文情怀、独立精神等进步思想和革命精神的反映甚至走向了赵丽华、乌青的废话体,稍好点的如海子等也缺乏了家国、社会的关注,过度强调注重诗人内心的独白而杯水波澜,悲哀的是更走了条徐乡愁之流的垃圾、沈浩波之流的下体、余秀华之流的性爱、贾浅浅之流的屁滚尿流之路而备受诟病。

       新诗的本质是俗文学,注定了通俗的大众化道路而具有紧跟时代、紧跟政治、语用白话、门坎不高、思想性强过艺术性、适合年青人创作和阅读的一些特点,而旧体的本质是雅文学而具有语用文言、门坎较高、结构稳定、庄重典雅、注重艺术审美、小众化的特征而难以走进大众,旧体虽戴着镣枷跳舞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沉淀厚实;新诗和旧诗其实是两条道上的车难以融合,胡适先生的尝试并不成功是个例证,但是,新诗和旧诗虽难于融合却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也是可以共同促进诗界繁荣的;无论新诗还是旧体,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艺术思维和表达是共通的;知古倡新是科学的态度,既看不到旧诗的长处又看不到新诗的短处,也不会总结新诗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扬长避短、相互借鉴是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通病,个别试图借贬古而倡新的首先态度就不端正而哗众取宠刷存在感,说白点,这是一种严重缺乏自信的心理表现,试问一下,态度都不端正、自信都缺乏又如何砥励诗学共促繁荣呢?所以其注定了是条错误的理论道路,新诗之路该如何走实在值得新诗爱好者们从百年进程中去审视和深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2:09 , Processed in 0.195949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