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4-4-26 22:52 编辑
平水韵及客家话
有关平水韵表中的韵母分类问题,我们知道,现代汉语拼音只有23个声母和24个基本韵母, 具体的分类如下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w y
单韵母:a o e i u ǔ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ǖe er an en in un ǔ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但是,在中古的语音系统中却是不相同的,中古语音系统有为更细致的分类,声母系统基本的就有三十五六个,韵母系统基本的就有四十多个,细致一点的是七十多个和九十多个,更细致的划分高达一百六十多个,据学者研究发现,今天的抚州方言就仍然保留着七十多个韵母;平水韵是宋末年间平水人刘渊根据唐人用韵而整理出来的一部诗词韵书,在平水韵表中,每一个韵部就是一个基本韵母相同或两三个韵母相近的文字的归类,如一东、一董、一送的基本韵母换成现代拼音来说的话是ong,三江、二十二养、三绛的是iang,而七阳、二十三梗的是ang,四支i,五微ei,五歌o,六麻a,十一真in,十二侵im,其余的类推,入声韵的韵尾中带t,p,k,但是,也应留意到平水韵表中的合韵现象,比如恼人的十三元部就把切韵中原分为元魂痕三部的合为了一部,原切韵中的206部被合成了107部平水韵,加上音读的演变现象,这让平水韵中某些韵部的某些字在今天读起来不甚和谐,也让今人有点摸不着北的感觉;中古声母和韵母的具体划分和拼读说实话我也是一知半解的不甚了了,故暂时不一一标注,也许,这些注音工作也只有专家学者才能搞得清楚,说这个话题的用意其实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古今不可混为一谈,平水韵表使用的是中古声母和韵母系统,这些是基本的常识问题,我们不可不知,但不作过多的研讨,只需要稍微懂得一些即可,这对于撞韵之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对认识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在位】才出现的词林正韵的归类方法的认识具有参考价值;
哪么,在平水韵出现之前的宋朝及隋唐之人又是用什么进行诗词创作的呢,基本上可以确认的是,用的是切韵、广韵、集韵等官方韵书;在平水韵出现之后仍然采用这些韵书的音读进行创作,在明朝及以后,还可以使用洪武正韵佩文诗韵等官方韵书,平水韵从它的问世直至遗失,它都不是诗词用韵的唯一韵书,从隋朝的切韵始,差不多各朝各代都有其整理的韵书,唐朝有唐朝的韵书,宋朝有宋朝的韵书,明朝有明朝的韵书,清朝有清朝的韵书--就象我们今天使用新华字典一样;平水韵书早就已经遗失,哪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平水韵表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根据王力教授的古汉语研究而列出来的一些诗词常用字,它跟佩文诗韵几乎相同,大概集了一万多一点的文字,其余的很多文字并未列入其中,哪么,未列入韵表的文字是不是就不可以使用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参照同属中古音系的广韵、集韵等反切注音进行运用;当然,隋唐之前和上古的音读就不说了,我们应该对平水韵和平水韵表有个清醒的认知;
客家话跟平水韵又有什么关系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须先从客家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成因有个大概的了解。。。
先说客家的所居地吧,客家之发祥地和大本营为武夷山脉和五岭山脉之汀、赣、梅三州,这些地方在古代为蛮荒之地,客家人为避战乱而开垦之,在这样相当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客家跟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所受北方文化的冲击也相对较小,这让我们较多地保留着中古音韵和上古音韵而被称之为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之历史概况【引用】 关于“客家”,史学界一般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由于受到边疆部族的侵扰,客家先民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以后,继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迁徙,形成客家散布许多地区的局面。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当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二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宋时,由于金人元人的入侵,客家人之一部分,再度迁徙。这次由于文天祥等组织人马在闽粤赣山区力抗入侵外族,三省交界处成为双方攻守的重地。于是,先至闽赣的中原氏族再分迁至粤东粤北。而与此同时,流入汀州者也为数日多。
明末清初,一方面客家内部人口已不断膨胀,另一方面,满洲部族入主中国。在抵抗清的入驻无力之后,民众再次分头迁徙,被迫散居各地。相当一部分人,迁入四川等遭兵火毁灭之地,重新开辟垦殖。是即第四次迁徙,“移湖广,填四川”。
第五次迁徙,当在清后期。这可以说是一次世界范围的迁徙。人口日多,山区条件差,不足养口。于是,客家人分迁往南至雷州、钦州广州潮汕等地,渡海则出至香港澳门台湾南洋群岛,甚至远至欧美等地。
经过多次的辗转迁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终至今日成为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客家之五次迁移说沿用近代兴宁籍学者罗香林的学说】
有关客家的形成,学界比较普遍认同的是发端于宋朝南渡的那次人口大迁移之后,但成熟期却是在明末清初,从发端到成熟相隔了好几百年,说明一下的是,客家在成熟之后进入发展期,在康熙年之后,因为民族的大融合,客家话更多地包容和吸收了所在地的原少数民族用语;
客家话是六朝古音的延续,这个是可以找到佐证的,如清稗类钞之方言类中就有一段话--◆广东有客话◇,广东之南雄州、韶州、连州、惠州、嘉应州五属,及广州之花县、龙门、清远,潮州之大埔、丰顺等县,均操客话。盖土著以其后至,故称其人曰客家,乃遂以其言为客话。其语之节凑句度,较之内地不甚相远,实与六朝音韵相合。。。还有更早的说法是中原官话的遗留,这个可以在汉剧的唱腔用韵中得到旁证;在今天的客家地区,如汀赣之地,仍有自称说的语音为唐音的,这些都比宋金时期才出现的平水韵可早了很多;
综合客家之历史和地理环境,客家话大量地保留着中古音读和上古音读,学界普遍的认同是客家话跟平水韵音读的吻合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其余部分或是上古音读的遗留,或是受北方文化的冲击,或是民族语言的融合,或是受外来语言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影响,或是其它因素所致,它们并不跟中古音读的平水韵的音读同步;客家话和其它地方话差不多一个现象,分为文读和白读,一般地认同的是,文读更接近于官话,在用语上相对来说也比较地接近今天的普通话,白读更接近于上古音读,对这些也应该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因为古今音别,有些古韵中音读比较相近的韵部今天已经合并,如哀韵跟ai合并为ai,阴韵im也合并在了in,但是这些古韵在我们的客家话中却仍然很清晰,这些也应当引起我们的留意。
本帖由梅花山人编辑整理,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