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客家话吟诵的历史和特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24 13:5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家话吟诵的历史和特点
幸勇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原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梅州市第14次百人诗会上说:“国家对诗歌吟诵的传承和发展很重视。吟诵是中国人传统的诗作交流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我第一次听到了用原汁原味的中州方言——客家话吟诵的诗词。南方的客家话,保留了过去的诗风,很有欣赏价值。”上级领导对客家话吟诵的肯定,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早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1月,华南师范大学《客家话吟诵的传承与发展》课题组和中华吟诵学会,曾先后来到梅州,调查研究客家话吟诵。两个调研组对古诗词客家话吟诵表现出极大兴趣,并认真进行了录音、录相。中华吟诵学会副秘书长朱立侠博士在谈话中,对客家话吟诵的传承寄予厚望。他说:“中华吟诵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从中小学教育抓起。”朱立侠代表中华吟诵学会聘请幸勇、谢梅兴、叶增兴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并发给《聘书》。不过,如今梅州只有为数不多的耄耋老人,还依稀记得旧时老师传授的吟诵方法和声韵,因此传承和发展客家话吟诵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谈梅州客家话吟诵的历史和特点。
一、何谓客家人客家话
据史料记载,一千多年前黄河流域汉人因避战乱或天灾,南渡长江,经五次大迁徙(西晋五胡乱华八王之乱、唐末安史之乱、宋代金兵、元兵先后入主中原、满族入主中原和移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最后定居赣、闽、粤北、粤东等地。这些黄河流域南迁汉人,被称为客家人。客家人互相交流的语言,保留了大量汉语古音,包括唐宋以前的入声语音、语法结构和词汇内容,形成独特的一种方言,叫客家方言,俗称客家话。
客家人在南岭山区比较集中,其中梅县地区(今梅州市)最多。国内四川、台湾等地和南洋各国的客家人,主要是从梅州外迁的。所以,梅州被誉称为“世界客都”。
二、吟诵是古人作诗方式
古人以吟诵创作和欣赏诗文。唐代诗人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先吟后录,因声以求气,由气而入神。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云:“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通过吟诵,可发现声韵是否和谐,平仄是否协调,以更换音字。
吟诵对诗情的欣赏和表达也很重要。北宋《王直方诗话》记载一个有趣的故事:苏东坡任钱塘(今杭州)太守时,有一次诗人郭祥正展示自撰诗并当场吟诵,声震左右。吟毕,郭问:“我的诗可以打多少分?”苏答:“可以打满分!”正惊喜间,苏解释说:“吟诵值七分,诗值三分,不就是满分吗?”这个故事说明,吟诵对诗情渲染的重要性。吟诵诗文可用普通话也可以用方言。普通话的推行才60多年,而方言却千百年在各地扎根,用方言吟诵别有风味。广东人用白话、潮州话或客家话吟诗,福建人、台湾人用闽南话吟诗,上海人用吴侬软语吟诗;而湖南人的吟诗调,则有花鼓戏的味道。有人用湖南话学毛泽东吟诗,用四川话学陈毅吟诗,听起来很有地方韵味。用客家话吟古诗特别能表达原作韵味。因为客家话保留了汉语古音,特别是入声。
三、客家话吟诵的特点
吟诵自先秦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随着汉人南迁也带到梅州,形成客家话吟诵。笔者小学时代,师生都讲客家话。启蒙老师潘耀争先生,常在课前课后将古诗或自创诗抄写在黑板上,自吟一句,学生跟着齐吟;谁不跟着吟或儿戏,谁就挨鞭挞。至今70多年了,笔者仍记忆犹新。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吟古诗《夏日游张园》。潘先生穿着木屐(那时的学生是赤脚的,老师可以穿屐),两手交叉放在背后并夹着教鞭,来回慢慢踱步,情感十足抑扬顿挫地吟诵:“乳鸭、池塘嗯——水浅深哦——,熟梅欸——天气、半晴阴哦——;东园嗯——载酒、西园嗯——醉呀,摘尽、枇杷啊——一树金哦——”。潘先生是兴宁径南梧坑村人,那里有一座蕴藏钨矿的雷公岭。记得他创作了一首《掘矿生涯》诗:“掘矿生涯也自然,雷峰山内五金全;贫家子弟纷纷富,且学先贤乐舜天!”写在黑板上,叫我们跟着吟诵。当时我们随口跟着吟诵,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印象很深,记得很牢。现在重新吟诵体会,则发现一个规律:凡平声语调拉长,仄声语调短促,加上吟诵者的感情色彩,甚至头颈跟着声调回旋摇摆。不仅把每个字读得准确,而且要把涵义演绎得完整细腻。归纳客家话吟诵的基本特点如下。
1、依字行腔
客家话吟诵严格依字行腔,不但把每个字读音准确,而且涵义要表达清楚。歌唱则不同,可以倒字,即依歌曲旋律音程的走向,字的声调可能相异:声调向上的字往下唱,或声调向下的字往上唱,字依腔行了。例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影插曲《四季歌》词“春季到来柳满窗,……”。吟诵为“春季、到来——柳满、窗——”,依字行腔,诵读得字正腔圆。但歌唱则不同,字依腔行,根据曲的音调节奏把“季”“来”“满”分别唱成“叽”“賴”“曼”了。
2、仄声短促平声拉长
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所以,客家话有六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吟诵时,仄声字(包括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要短促;平声字(阴平、阳平)要长亮宽阔,韵脚甚至要拖长升降。如上例中的“来”“窗”。
3、依义行调
所谓依义行调,就是按照诗词的含义来安排吟诵的声调情绪,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即根据情绪和事情的好坏大小来说话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这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到达白帝城遇赦时创作的。他心情非常愉快,诗写得流畅飘逸,自然天成。所以吟诵要用悠扬、轻快的语调,把其涵义演绎完整。
4、吟诵与朗诵不同。朗诵用语音说给别人听,只有节奏,没有旋律是公开场合的表演;吟诵则用乐音给自己读,有节奏,也有旋律,是自我的学习、欣赏。
5、吟诵没有固定曲调,其基调适用于所有诗文。吟诵是读给自己听,是艺术化的读书,是生活艺术;歌曲是一词配一曲,唱给别人听的,是生活中的娱乐或欣赏,是表演艺术。
四、结语
梅州是世界客都,人文秀区。据史料记载,梅州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而来,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民国时期各乡镇(村)都有小学。古代科举都要进行诗词考试,可见梅州诗词吟诵历史悠久。
现在梅州仍有为数不多的耄耋老人还能用客家话古法吟诵,腔调大同小异。究来源大致有三。一是来自学校老师的传授。如笔者70多年前国文老师潘耀争先生传授的古诗《夏日游张园》吟诵方法。还有谢梅兴高中语文老师侯安翼先生传授的古诗《登高》吟诵方法;他吟诵时鼻音较重,韵尾拖长,类似东晋谢安的“拥鼻吟”。二是从古剧演变而来的,如叶增兴从事汉剧形成的吟诵方法;他无师承,但幼时听老前辈吟诵过。三是从事中医药职业,呼汤头歌诀演变而来的吟诵方法等。现在70岁以上的老人,在小学时代,都听过老师吟诵唐诗。有诗二绝记曰:
中原裔胄几南迁,繁衍传承念祖先。
客属源流何处考?汉唐音韵入方言。
汉诗咏唱逾千年,南岭吟哦韵味鲜。
萃取精华萌创意,客都文化谱新篇。
2020年11月3日于金草书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发表于 2021-1-31 20:26:44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1-2-7 00:12:16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3-12 08:44:4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7:58 , Processed in 0.218576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