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拿来也大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6 22:0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21-9-19 12:27 编辑

一言贯篇说
——从祖咏《苏氏别业》说起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牗,沣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这首诗首联中的“幽”字,堪称全诗的中心字,诗中每一联每一句无不见幽。第二句“生隐心”显然是因幽而生。颔联以别业依山傍水,写其远离闹市之幽。颈联以庭院雪竹密掩,未夕先昏,写其少客之幽。尾联结以春禽之鸣归总其世外闲静之幽。

      这样的一个中心字,在诗歌的组织结构上起着贯穿全篇的作用,令全诗写景抒情不枝不蔓、脉络分明。对此,若从所谓诗法的角度评说,在署名元人范德机的《木天禁语》和《诗学禁脔》中,有“一字血脉”和“一字贯篇格”两说可以对上号。①

      先看一字血脉说。《木天禁语》以唐人崔珏《鸳鸯》为例诗: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
才分烟岛犹回首,只度寒塘亦共飞。
映雾乍迷朱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例诗之后,未见分析说明,只在其所附示意图上用墨点标出“情”字。清人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指出:“次句一‘情’字,为通篇之血脉。”今人鲁华峰评注《木天禁语•诗学禁脔》,则对“情”为一字血脉做了详尽分析。②

       鲁华峰的分析如下:
       “一字血脉”格,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一个关键字作为全诗结构的核心。 由于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严格对仗,故往往以首联发起某种情或事,中间两联即围绕首联所发起之情或事来展开具体描写,所以这个关键字通常应暗藏于首联之中。如崔珏的这首《鸳鸯》,它是从什么角度来写鸳鸯的呢?我们知道,鸳鸯鸟喜欢成双成对地在一起飞翔嬉戏,这种比翼双飞的形象使其成为人们心目中爱情的象征,崔珏的这首诗显然也是着眼于此。首联中的第二句“水禽情似此禽稀”,以一个“情”字点明鸳鸯作为人们心目中的“爱情鸟”的基本特征。接下来的两联即围绕“情鸟”这一特征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展开具体描写。颔联 的上句“才分烟岛犹回首”,是说水中一座小小的岛屿将成双成对的鸳鸯短暂地分隔开了,但即便是如此短暂的相隔,鸳鸯尚且不忍而频频回首,依恋难舍。这是从鸾鸯在“水中游”的角度表现其重“情”。下句“只度寒塘亦共飞”,是说哪怕是越过一个小小的寒塘,鸳鸯也不会分开,而是要比翼齐飞。这是从鸳鸯在“天上飞”的角度表现其重“情”。鸳鸯要么在水里游,要么在天上飞,所以这两句合起来就是说鸳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成双成对而不愿分开。再看颈联。上句“映雾乍迷朱殿瓦”,是说在清晨朝阳映射下的雾气中,鸳鸯在覆盖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瓦的宫殿的屋顶之上意乱情迷。这是用屋上瓦的形象来映衬和表现鸳鸯的重“情”;下句“逐梭齐上玉人机”,是说梭子在织机上来回穿行,这是闺中的女子正在织鸳鸯锦,其情景如鸳鸯飞上了织锦。这两句变明写为暗写,分别运用与鸳鸯有关的两个典故,进一步突出鸳鸯的情鸟特征,寄寓人们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憧憬。从表现的手法来说,颔联着眼于鸳鸯外在形象上的“情鸟”特征,是从正面实写其“形”;颈联运用与鸳鸯作为爱情之象征的相关典故,是从侧面虚写其“神”。描写的角度和笔法虽然不断变化,但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来展开。因此,首联中的“情”字毫无疑问应是全诗的血脉之所在。

       大凡诗者,总是以血脉贯通结构紧凑为上。《蔡宽夫诗话》云:“子美诗善叙事,故号诗史,其律诗多至百韵,本末贯穿如一辞。”③这是说杜甫长诗脉络分明,如有一辞贯穿。清人金圣叹云:“观唐人诗,其起未有不直贯到尾者,其结未有不直透到顶者。”④这是说唐人诗每一首都有脉络贯穿首尾。

      刘熙载《艺概》云:“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以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是也。”⑤诗与文在这一点应该是相通的。一首诗所写,无非是一处所见,一时所闻,一事感怀,一物生情,一念难释,一人难忘。既然所写为“一”,自然可以约之为“一”。而这个一言(一字、一词或一句)也就是贯穿全诗的血脉、核心、纲领。那么,作为读者,应该怎么去找到或概括出诗中贯篇之“一言”呢?且以《咸阳城东楼》为例来作一探讨。其诗如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咸阳旧城隔渭水与长安相望;“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诗人有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作结,融情于景:“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 ,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
     :以上 这些直接偷,没有一个文字是自己的,偷来干嘛?偷来讲解给初学者,让初学者明白篇构上的一些东西,此篇是一字或曰一言、一意而贯穿全诗,从而让初学者了解这样的好处是中心思想【立意】明确突出、脉络分明、结构紧凑。undefined

      混迹理论版何妨先虚心求学吸收他人的精华而形成自家之感悟,然后把这些感悟传递给有需要的人,这是我愿意长年混迹多个网站理论版的一个重要因素,虚心求学既成就了他人之学的得到尊重和肯定,同时也收获了网络诗缘、诗情,当然对一些偏颇的也尽可质疑,而对某些不尊重先贤、不尊重名师、不尊重历史、不尊重理论科学性的则无妨鄙视之,而对个别极端而又荒诞不经的也常会忍不住破口大骂‘什么玩意’之,天性使然耳。

     前面部分来自于欧德绪版主,后面《咸阳城东楼》部分照抄古诗文网;所谓懒人有懒法,优秀的东西抄来也可直接作课义,此篇已在周三推讲予初学,反应良好。

     所谓读书人窃书不算偷也,这是孔乙己的逻辑,既言偷字即是贼也,吾国吾民素来有个能把不好变成好的习惯,往好了说,这是拿来主义,对于优秀的东西,何妨大声一句 : 拿来。

     但实行拿来主义却肯定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而决不可能是随手乱拿,拿来首要是值得去拿,理论的基础是求真、务实、科学、严谨,我无意于指责别人的水平高低,但如果有志于诗词理论的话则求真、务实、科学、严谨这些基本的理论态度、理论精神和理论素质却是决不可丧失的,希望理论版的朋友们都能本着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理论态度多出些对推动诗学、诗教有意义的理论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6:11 , Processed in 0.190840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