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情实是无情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15 23: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22-12-17 23:14 编辑

多情实是无情甚
       --兼张泌的《寄人》审美浅析


      唐末诗人张泌有诗《寄人》曰: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此诗可以说是语言通俗,但要读出诗人所传递出的是什么情意和审美也不是易事,小子不才,兹浅析一、二:

      1,读诗先审题,诗题往往都是诗之主旨,于诗有画龙点睛之功,张泌的《寄人》,诗题是《寄人》,寄人即是作辞以传达他人也,故《唐诗鉴赏辞典》曰以诗代柬,来表达自己心里要说的话,这是古代常有的事。这首题为《寄人》的诗,就是用来代替一封信的。

    2,笔法:《诗法家数》曰‘诗贵曲而忌直’,就是说诗词的表达重在婉转曲折而忌讳直通通的表达,因为直通通的表达不仅寡淡无味,于古代大兴文字狱的年代还容易因言获罪,诗贵曲这一诗词审美观念其实是伴随着中华诗词文化一路前行的,《毛诗大序》中说的‘主文而谲谏’谲正是婉转曲折之意。

      可是该如何婉转曲折呢?诗词中最常见的婉曲之笔法是寓情于景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寓情于景又有移情以景和移景以情,移情是修辞之一,古代词评家曾经说过,大江东去,重在移景,晓风残月,重在移情,从这里就很容易可以看出的是前面写景后面写情的是移景入情,前面写情后面写景的正好相反,叫移情入景;张泌的寄人便是寓情于景的笔法,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这两句是前情后景,即是以后面的景语去衬托的前面的情语,即是移情入景的笔法,小廊回合曲阑斜说的是蜿曲折的小廊环绕着、弯曲的栏杆斜立着,这样就很清楚了,张泌依依之别梦也跟这回合的小廊和栏杆一样是曲折不平的;依依是依稀的、隐约的之意;别梦是离别后的梦,梦在古诗词可代表的不少,在这里是思念之意。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两句说的又是什么呢?这两句的笔法也是寓情于景,即是把张泌把所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在这两句中去了;诗有时就是意象的语言,是通过意象去表情达意的,所谓意象简言之即是象征意义,张泌为什么用春庭月?春既是温暖的、春情涌动的季节,同时也会有早春的寒冷,庭自是作者之居所,春庭月联系起来的这个月便有了寂寞、孤独、冷清的象征意义;离人自是离别之人,落花则是飘舞、片片的象征意义,两句联系起来是只有这多情的春庭之月,这月为寂寞、孤独、冷清的心情之我照着飘舞的、片片落满一地的残花,借用现代点的话来说是寂寞、孤独、冷清的春庭之月最是多情,仍然为离别在外的人彻夜照着凌乱、破碎的思念

       以上对于诗意的理解可以说已经是很清楚了,但既然说到了笔法就不能囿于修辞之一隅,这里还有个形象和抽象的问题也顺便一提,梦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所以是抽象的,如何体现出这个梦来呢?简了说便是化抽象为形象,诗人非常聪明,小廊回合曲阑斜便是可视化的、具有画面感的语言,所以其是形象的,如此,这个依依的别梦就以可视化的画面呈现给了读者。        

    3,意外之趣:诗读到这里其实是还不够的,所谓诗有内外意,这首诗的外意自是对离别的女子深深的思念和怀恋之情,末两句的外在之趣又是什么呢?简了说吧,多情只有春庭月,这月貌似真多情,可照的是什么呢?照的是离人眼底的落花,也就是更显得离人在这月下的风中凌乱和破碎,常情常理而言,离人、离人的思念已经够痛苦了,理应给点安慰才是,而这春庭月却偏是让凌乱和破碎得以突显,这不是太无情了么?是的,这多情实是无情甚,故《唐诗绝句类选》曰末二句无情翻出有情。

    4,品格与境界:相思、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又所谓小情自得其柔美,张泌的《寄人》美感与表达均准确、丰富并耐人寻味,张泌的《寄人》品格自高而境界柔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发表于 2023-1-5 20:26:0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6:27 , Processed in 0.21953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