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9-1-16 16:16 编辑
第四讲 对仗
一,对仗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通俗点来说,对是相对的意思,仗是队列的意思,对仗也即是俗话所说的对子、对对子;诗词中的对仗来源于六朝甚为兴盛的骈偶文风,骈偶,也叫对偶,古体诗中它是不必讲平仄、音步这些概念的,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雨雪靡靡,再来看两首谢灵运的诗:
苦寒行 岁岁层冰合。纷纷霰雪落。浮阳减清晖。寒禽叫悲壑。饥爨烟不兴。渴汲水枯涸。
缓歌行 飞客结灵友。凌空萃丹丘。习习和风起。采采彤云浮。娥皇发湘浦。霄明出河洲。宛宛连螭辔。裔裔振龙旒。
岁岁对纷纷、层冰合对霰雪落,浮阳对寒禽、减清晖对叫悲壑,饥爨对渴汲、烟不兴对水枯涸,第一是平可对平仄可对仄,第二是对得比较宽,约略宽至实对实、虚对虚,第二首缓歌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必须指出的是,它只是取类相对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跟近体的讲究平仄相对具有双音节音步特征的文体要求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仗则是格律诗中的格式上的文体要求,就正体来说,绝句不要求对仗,但律诗的中间两联是必须要对仗的,排律同律诗的要求相类,除首尾联外,中间全部联是必须要对仗的。五律如骆宾王的: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即是对仗联。七律如唐代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此两联也是对仗的。排律如杜甫的‘题郑十八著作虔’中间的所有联都是对仗的。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从上面所举的诗例中我们也是可以看出对仗必须满足的几个基本要素来的:
1,字数对等,一般习惯而言前一个句子叫出句,后一句则叫对句,出句和对句的字数是相等的,如‘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五言对五言,如‘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是七言对七言。
简单说一下非诗律的对仗,非诗律的对仗是可以有分句的,有分句的对仗除字数相等外还同时要求句数相等,如: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落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出句是三个分句,对句也是三个分句,它们之间是对等的;字数的对等和句数的对等合称为字句对等,为什么要字句对等?一句话,对称,美观。视觉美。否则,长袍短褂,忒感别扭。
顺便说一下,非律诗之对仗在字数和句数上是没有限制的,最短的短如一字对,最长的长联目前已有的已达五百多字联,此从略;律诗因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故诗律的对仗字数是五言和七言。
2,平仄相对,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近体的音步特征是双音节的音步,这个平仄相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平一个仄地相对而应理解为双音节的音步相对,如五言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它的基本是平平平仄仄对仄仄仄平平,当然,这里的一三位是可变的,尤其是第一个字;七言如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它的基本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比较一下‘习习和风起。采采彤云浮。娥皇发湘浦。霄明出河洲。’我们可以很快地得出一个印象是对仗是必须讲平仄相对的,习惯上把这种讲究平仄相对的对子叫对仗或律联,而把那些不讲平仄相对的则叫对偶或骈偶,讲不讲究平仄相对,这是对仗和对偶的根本差别所在,至于其余的要求则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点须特别厘清。
3,词性对品,什么是词性对品?简言之,即上下联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品性相同,最低要求是相类。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一联: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白对黄,都是形容词;日对河,都是名词;依对入,都是动词;山对海,都是名词;尽对流,都是动词。
杜甫《绝句》诗一联: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句中的“一行”与“两个”、“白鹭”与“黄鹂”、“上”与“鸣”、“青天”与“翠柳”,都是词类相同的词。
4,结构对应,结构对应指的是相应句子的语法结构应该一致,最低要求是在可放宽的范围内尽可能一致。 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等; 例如: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上联;定-主-状-谓
下联:定-主-状-谓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上联:主-谓-宾-状
下联:主-谓-宾-状
5,节律对拍,节律对拍指的是上联句与下联句的语流节奏应保持一致。例:
五岭逶迤腾细浪。
按声律为:五岭/逶迤/腾细/浪。
按语意为:五岭/逶迤/腾/细浪。 对句是乌蒙磅礴走泥丸
按声律为:乌蒙/磅礴/走泥/丸
按语意为: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里的语流节奏即意义节奏,上下联的意义节奏都是2212,这就叫节律对拍。须要指出的是,五言的声律只有221一种,七言的声律同理只有2221一种,节律对拍指的一定是意义节奏,也只有意义节奏五言才会有212,七言才会有2212或其余,无论如何,对仗的意义节奏上下联之间必须是一致的。
6,形成意联,形式上对举,意义上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应统一服务于主题,达到语意相互之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各说各话东不搭西。
以上六点就是对仗的基本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