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梅花山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句结尾的十六种手法 【转载】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3:07:30 | 只看该作者
法十一  二首平淡收结,内含深情

风雨2015.10.30
飞霰吹寒忆旧时,小楼红烛照相知。
奈何风雨频来袭,折损心田梦几枝。

流言2015.10.30
相知共订白头盟,水远山长劳梦行。
始信流言诚可畏,人前落得薄情名。

(11)平淡收结,内含深情 【转载】

      诗评家常说,一篇之妙在于结尾,结尾之妙在于有情,有情之妙在于含蓄,含蓄之妙在于平淡。能以平淡语收结,看似漫不经心,有时诗人只是站在远处旁观,冷暖不露声色,落笔客观而不掺杂半点评判意见,但却把深厚的情感隐含在客观平淡的话语之中。这样的结句,读过只觉平常,掩卷始悟有味,及后思之弥觉高深,诗意厚重,这便是唐人五七言绝句中使用频率较多而手法也日渐精巧的结尾技巧。且看刘禹锡的《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全诗重笔浓墨写秋风:秋风来去无迹可寻,只听远处“萧萧”声中秋风已幡然而至,跟着看到雁群开始往南飞;很快地,秋风又进了庭院,在树叶中摩梭而过。至此,秋风的形象已具状可感,但诗人仍未露一丝半点情感,景中之情该在结句中点出了吧?却见诗人以“孤客最先闻”结句收笔。“最先闻”是喜是忧?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因其语近中性平淡得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不象苏颋在《汾上惊秋》用“秋声不可闻”,则悲伤忧愁情感立即溢于言表。那么,是不是诗人不想表达思想情感呢?显然不是。于是掩卷之余,再回头细想。秋风“萧萧”而至进了庭院近在眼前声在耳边,诗人听到了,其他人也当然听到了,可为什么却说是“孤客最先闻”呢?显然是“孤客”对周围环境的变异、时令物候的更替比别人更为敏感。正如唐汝询所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知秋,所以闻之最早。(《唐诗解》)”如此说来,则是“孤客”先有羁旅之愁和思归之痛方会敏感“先闻”,那么“萧杀”秋声便会令“孤客”触绪惊心愁上添愁黯然销魂了。你看,这强烈的思想感情就这么悄然无声无息地藏匿于结句的平淡语之中,难怪钟惺评此诗说:“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唐诗归》)”。
      提倡写诗要率真平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李白,是善造平淡而到天然的高手。读李白的五七言绝句,你会觉得如同沐浴清风、抚触晨露、闲庭漫步、林间听鸟那么淸新自然。《静夜思》这首五绝,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乃至时至今日仍高居十大唐诗榜首,其魅力正在其平淡到天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清新朴素,四句尽是口头语信口而出:月白如霜,夜静秋凉,短梦初醒,不觉触动旅思情怀,举头低头之间,默默思念着久别的故乡。起句轻松,结句平淡。全诗既明白如话,又蕴藉感人。它内容单纯,但情韵丰富;任何人都能理解,却又非一般人所能体味得尽。俞樾在《湖楼笔谈》中所说“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意则意真”,正是此诗妙处。也正是胡应麟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自然”之作(《诗数.内编卷六》),无怪乎网友们称此诗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骨髓之中,以至于对“举头”“低头”的重复用字影响平仄律也毫不计较了。
       宋人绝句中也大量沿用此种淡语结句的手法。且看王禹偁的《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此诗开门见山,起句即点主题,承句抒发议论,第三句补述“乞火”情节,结句自诉志趣,用语平淡而内含深情。再看韩维的《展江亭海棠》:

昔年曾到蜀江头,绝艳牵心几十秋。
今日栏边见颜色,梦魂不复过西州。

       此诗从诗题上看是咏海棠绝句,但细读诗文却是一首缠绵悱恻惆怅感伤的爱情诗:先前诗人暗恋一个红颜,几十年一直眷恋不能自已,不想今日见到一位容貌相似的女子,一时又勾起深藏心底的爱情,但青春已消逝,爱情已错过,情真意切又有何结局呢?结句“梦魂不复过西州”用语平淡而内含惆怅感伤,等于说美梦是该结束了。
今人诗善用淡语作结、语气波澜不惊而暗藏深厚情感于诗中者,甚为普遍,大抵凡嗜好近体诗者,无不精通此道。这里略举数例。
湖南诗人周笃文有绝句《书斋》,其诗曰:

日日吟笺与郑笺,鸡窗灯火对残编。
古欢一段谁消得,布袜青衫三十年。

       为古人诗词作注,写赏鉴文字,间中也吟几首纾解性情,灯火鸡窗,天天如是,这种孤寂平淡的书斋生涯,一熬就是三十年,肯坐此冷板凳的通常正是有大境界之人。此诗正是坦露学者心胸和诗人气质的自白,但结句却用上一句平淡如水的“布袜青衫三十年”,情感尽深藏于未具感情色彩的文字之中,读后颇耐人慢慢寻味。
       江西诗人熊盛元有一首绝句《闻歌有感》,其诗曰:

剑影刀光取次过,鹃声凄切泪成河。
谁知四海承平日,又听当年语录歌。

       语录歌是文革时代疯行全中国的特定社会现象,没有经历过那一历史时期的人要读懂这首诗会费事一些,因为必须了解“剑影刀光”、“凄泪成河”是怎么一回事,何况对于那一段历史,至今也还没有全面梳理、彻底反思和公正评判。但以“造反”为名义,呼口号、戴帽子、挥棒子、动刀子、毁灭传统文化、残害无辜人士,那就是一场红色海洋淹没一切的文化浩劫。语录歌代表的是一个疯狂的失去正义失去理智失去人性的时代。是以,这诗的结句,看似平淡,看似不带感情色彩,其实却深藏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深深的忧虑。
       湖南诗人熊鉴有一首写于文革期间的绝句《插秧》,因其所处时代氛围及自己的落难,诗句朴实而平淡,结句尤不露声色,其诗曰:

    吃饱今朝好插秧,半锅马料作人粮①。
老妻花上还添锦,三个田螺做碗汤。
注①一九七零年生产队向尼姑湖军垦农场乞得一些喂马的豆饼做口粮支持插秧田。

      这首写于作者下放在湖南沅江“劳动改造”期间的七绝,是那种特定时代特定生活景象的精彩缩影。“马料作人粮”,只有经历过那特定时代及凄凉遭遇的人方可领会到其中的苦楚。与“马料作人粮”相比,这“田螺汤”当是最美味最让人垂涎三尺的佳肴了。这结语平淡的诗似乎洋溢着一丝快乐的生活气息,让人感觉到诗人对生活十分乐观的博大胸襟。其实,细细品味,就可感觉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一股悲哀与愤懑。原来是用乐笔写哀情。但字面绝没有一丝悲哀与愤懑情感的语意,这才是最具匠心的含蓄之笔。
       笔者2008年春节吟有《抒怀》绝句一首,也袭用平淡收结而内含深情的结尾手法,如果本人不说,读者能猜出作者结句所暗藏的情感吗:

雨雪惊春入鼠年,人生六十梦难圆。
一朝盛世多奇景,且借余光写郑笺。


法十一  二首平淡收结,内含深情-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thread-4758859-1-1.html?_dsign=ff6beb87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3:08:14 | 只看该作者
法十二 二首白描形象,留侍品味

离骚
霜侵芦荡雁飞高,心事沉浮涌雪涛。
执手白头成一梦,孤灯寒夜读离骚。

觅旧
思君长忆共游遨,宛若惊鸿艳若桃。
重觅旧时携手路,空余柳曳月悬高。

(12)白描形象,留侍品味 【转载】

       有时,诗人在绝句结尾时,用一种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具体形象,或刻画一个具体细节,留待读者自已去欣赏和品味,而诗人暗藏的情感,也有赖于读者在欣赏和品味中自行领会,这种结尾技巧就是白描作结。
且看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此诗先写行宫的荒凉,所见者只有寂寞宫花和白发宫女,时局盛衰无常,往事不堪回首,伤感气氛已跃然纸上。水到渠成,也许,诗人要借景抒情来收结了。不料,结句却只刻画了宫女“说玄宗”的动作态就搁笔了。宫女说玄宗什么呢?诗人不露口风,有意留侍读者自已去品味、思考。“闲坐说玄宗”,“说”字是关健字眼,只一“说”字便已包蕴无限,盛衰之伤与怀旧之感尽已托寓其中,令人惕然警省。可见用白描手法作结,不发议论,胜似议论,不抒情怀,也能黯然动人。
再看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蜒飞上玉搔头。

       此诗写大好春光中少妇之寂寞愁思,结句用的也是白描手法,刻画一只飞来的蜻蜒站立在少妇精心打扮的发型玉簪上这一细节,其潜台词是:这少妇见花陷入沉思,竟凝立如痴,乃至蜻蜓猖狂地飞立其头上尤未察觉。可见用细节结尾,也颇令人玩味。
      宋人绝句也常有人用此白描手法结尾。比如,孔平仲的《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结句白描的形象是一头老牛,耕耘完了正躺在夕照的山坡上嚼着草,那是牛吗?是,但也当是诗人的寄托,有得寻味。张舜民也写过一首可画成傍晚牧归图的七绝《村居》:

水绕陂田竹浇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结句白描的形象也是牛,一只乌鸦歇落在牛背上与牛双双归来。“牛带寒鸦”,意味着这不谐调的配合成了牛无可奈何的归宿,带出一种只能听任自然的信息,这一结尾也就蕴含着一种淡漠的惆怅。
       再来看看当代诗人的几首以白描形象收结的佳作。
       河北诗人魏新河有一首绝句《歌西湖》,诗曰:

瞥眼西湖十二桥,钱江只比树梢高。
世间高下原无定,木末徐徐到我腰。

       这是一首游历诗。此诗作者有一小段文字说明:自虎跑登玉皇山,林木翳日,落叶满径。绝顶左西湖而右钱江,皆出于树梢之上,而四周山顶皆在袖底矣。其实,这段文字正是此诗吟咏起兴之景象,也可不写。树梢高于山顶,西湖和钱江高于树梢,这是观看角度及所在位置造成的奇特现象。诗人从这一奇特景象联想到人世间的事情,感慨良多,于是说出了“世间高下原无定”的创见,正待议论一番,把自己的情感带将出来。不料,狡猾的诗人却把议论打住,只用画笔白描一幅树梢只及“我腰”的景象,而所有的情感也就隐入这一幅景象之中。诗人的发现和见解,来自眼前的景观,不把议论穷尽而引导读者自行观察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境界,这是比较高明的写法。
      江苏诗人韩盛理有一首称誉农民为掌握农业新科技挤时间到技校上夜课学习的绝句,题目就叫《农民技校》,诗曰:

新月含羞柳上藏,农民技校夜辉煌。
阿娇卖菜归来晚,一嘴馒头进课堂。

       一嘴馒头进课堂,这也是白描之笔,一位农村妇女风风火火迫切求学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诗人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渲染,也就抒发了对农村新风尚的赞赏和颂扬,真情隐于字里行间。
       湖南诗人蒋昌典有一首绝句《农家即景》,也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具有时代特色的全新气息。其诗曰:

归来旧燕有新愁,不见茅檐见彩楼。
三匝绕梁终辨认,锄筐仍挂粉墙头。

      这诗写现时农家的变化。随着城市化浪潮的泛起,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农家纷纷告别以往田头盖屋、分散独居、由石头房茅草屋到简陋平房的居住环境,向城镇化、集约化、匀整化、洋楼化的方向过渡,一些农家已转向办企业、跑运输、外出打工而将农田交给专业户耕种,这些不再从事农业的农户已将锄筐挂起、手脚洗净,而住进新盖的“彩楼”里。这种景象,这种变化,相信经常在乡下行走的人们都可以看到。正是这种人们熟视无睹的新风尚被诗人敏锐的目光所聚焦,于是便有了一首佳作写出来。仔细琢磨这首绝句,构思的精巧全在于结句。“锄筐仍挂粉墙头”也是白描之景象,有此一幅画面,所有的感慨和惊叹就可省下了。
       笔者《西塘绝句十六首》之十五,结句用的也是白描之笔,试读之看效果如何,诗曰:

秋来为客宿民居,枕水听涛兼赏鱼。
莫道西塘无艳景,浣纱少女正相嘘。

       这些个在屋后河埠提水和洗衣物的多是开客栈及做小生意的外来妹,但有了她们的身影,这古老的水乡才有了先前的那份生气,这当然也是水乡艳景之一。白描的形象也是带上了观察者的情感的,但却是需要仔细揣摩才可以触摸得到。

法十二 二首白描形象,留侍品味-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thread-4758863-1-1.html?_dsign=e7ef60a9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3:08:57 | 只看该作者
法十三 二首 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回眸2015.10.30
人生好梦恨难谐,一任相思心底埋。
惜别知君应如我,回眸犹见望夫崖。

梦语
沙州鸥鹭绕江帆,岸柳汀兰画里嵌。
应是今生无见日,夜深徒梦语呢喃。

(13)盘马弯弓,摇曵生情【转载】

       七言绝句,虽然仅有区区四句,却是可在诗人笔下,极尽变化之能事。或如和风细雨,润物有韵;或如雨暴风狂,摧枯拉朽;或则风卷云舒,神定气闲;或则飞沙走石,气象万千。或景写山水,或情说人生,或咏物兴托,或论史寄言。取材既异,旨趣有别。风格可相近,结尾必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尾须依据全诗的内容和风格灵活设置,因而不可能有固定的范式可予套用。我们在这里讨论绝句结尾的技巧,只不过是拿其中一些常见的又被人说好的实例来稍加评析,这也是一种欣赏和学习。这里我们要剖析的一种结尾方法,叫盘马弯弓,摇曵生情。
       所谓盘马弯弓,就是结句时蓄势,“横断不即下,欲说又不直说”(方东树语)。不直说是不急于说出要说的主题,有意左右盘旋,好似在马上拉弓搭箭,但只是虚張声势,故意摇曵,不急于射出。待到一切准备停当,气氛己到极顶再一箭中的。这种盘马弯弓结尾法,可使主题的表现更为强烈,更为充实,更为完美。试看白居易《曲江忆元九》:
春来无伴闲游少,行乐三分减二分。
何况今朝杏园里,闲人逢尽不逢君。

      元九是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与白居易交谊最笃。曲江是唐代京都长安城东南的游赏胜地。唐时,进士登科后,皇帝通常会在曲江赐宴。因此,曲江是官贵士人结伴游乐最常去地点。此诗题为《曲江忆元九》,当是白居易在游曲江时思念元九而写。但通篇诗文又不见忆元稹的字句。首联从抒发自已的情感起兴,感叹开春以来因“无伴”而没有兴趣出来“闲游”。接着第三句说到今天终于出来了,在曲江的杏园赏花。你看,诗文已去了四分之三,可并未提到元稹什么事。结句应该说了吧,可诗文却先露“闲人逢尽”四字故意摇曵,还不是读者急等诗人要说的主题,看来,诗人左右盘旋,有意“横断不即下”。但也就在此时,诗人已蓄足势,最终以“不逢君”三字一箭射出。神奇出现了,先头那些与元九丝毫不沾边的叙述,在“不逢君”三字射出后便全都变成忆元九的具体内容了!可见这盘马弯弓的架势还真管用。白居易此诗的结句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媲美,一个是“不逢君”,一个是“又逢君”。逢君者感伤昔日风光不再,不逢君者思忆先前友情牵怀。二者用的是相同的结句技巧:盘马弯弓法。
      宋代“永嘉四灵”之一翁卷有一首七绝《山雨》,结句也袭用唐人的盘马弯弓法。其诗曰: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此诗的写法正与上举白诗相似。诗题“山雨”,可入手却并不写雨,最后到了结句的句首仍不见雨,待诗人盘旋蓄势完成才一箭中的。“落雨来”三字点题,是在着力写晚晴之后暗渡陈仓,以溪流急推出有“雨”,但欲说又不直说,横断在“知是他山”的马背上拉弓搭箭,最后方把“落雨来”三字射出,使诗的主题具有曲径通幽的深味。
      再找几首今人用相同手法结尾的绝句佳作来加深一下印象。
      湖南诗人熊东遨有一首绝句《三亚道中遇急雨》,结句也有弯弓蓄势之妙。是作尽得唐人之韵,诗曰:

到处风声杂水声,好花拦路不知名。
天公也有淋漓意,一片云来雨便生。

      作者也真够沉得住气,写尽风吹、水激、老天变脸,是真要下雨的样子,但写了这么多,还不见雨,真为作者捏把汗,题目的“遇急雨”从那里体现啊?别急,诗人在构思时已拿捏好了,结句出来时还有意盘马弯弓、左右顾看,前半句“一片云来”可晴也可雨,是以还不一定与雨、与“急雨”有关,等到蓄势已足,最后三字才一箭中的:“雨便生”。云在飞时速度是相当快的,仅须一片云便有雨,这雨能不“急”么!雨一出来,这诗题就扣牢了。这种诗,最能体现诗人驾驭才气的能力。
       浙江诗人徐中秋有一首绝句《山村女教师》,结句也有以上作品较为相似的手法。诗曰:

涉流扶过小溪东,遍地山花映面红。
拜拜一声人去后,凝眸犹自送村童。

       这诗写山村女教师,但也只是到了结句盘弓蓄势之后方用“送村童”三个字点明女教师的身份。设如这“凝眸犹自”送的不是“村童”而是别的人比如是情人:“凝眸犹自送郎公”,那么,这诗写的就是小媳妇回娘家了。
      盘马弯弓,也可以放在第三句,那么,结句的一整句就都是箭了。请看湖南诗人李曙初的一首绝句《回乡偶书》:

蔷薇陵谷杜鹃坡,水带琴声鸟唱歌。
难怪家山常入梦,春光亦是故乡多。

       诗的首联先描述回乡见到的景象,花草繁茂,水流潺潺,鸟声欢唱,到处充满生机与乐观。有了这些铺垫,诗人要赞美故乡也就水到渠成了。但为了让“箭”射的更加有力,作者在第三句便蓄势,用“难怪”二字把结句牵引出来,这便是盘马弯弓的手法。
再看东北诗人徐清泉的一首绝句《值春雨故宫午门外感作》。其诗曰:

森严门里望生寒,潦水如陈血未干。
袍笏尊荣求不得,断头此处尽高官。

       故宫是古代皇帝办公的地方。午门则是官员上朝的出入之地。“门里”拥有可以随时夺人生命的杀戮大权,所以让人一望生寒。门外则常是临时处置官员的斩首之地,所以诗人夸张地说地面的流水还没有洗净先前的血迹。结句是诗人要感叹的主题,这主题是从首联的铺垫生发出来的,但为了这把“箭”射得深一点,作者在第三句便蓄势。“袍笏尊荣”,原本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但诗人告诫说“求不得”。为什么“求不得”?结句便是答案。有了“求不得”这把好弓,结句这支“箭”便可以犀利地射出了。为了一顶乌纱帽,却可能随时被砍头,这又有何尊荣可言呢?断头与求生、陈血与尊荣,强烈对比却又围绕“午门”这一特殊地点而展开。这诗读来既让人有毛骨悚然、心惊肉跳之感,但又有催人警醒的韵味。
       笔者有一首绝句《过包公祠留吟》,结句是留吟所要抒发的感慨,为了摇曵生姿,也在第三句盘弓蓄势,左右顾盼,由“生民贱”而引出“包青天”的存在价值,这也当是包公戏屡唱不衰的原因。诗曰:

刚正藏于黑脸间,一身德义重如山。
可怜华夏生民贱,有赖青天护薄颜。


法十三 二首 盘马弯弓,摇曵生情-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thread-4760265-1-1.html?_dsign=ed0895bb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3:09:45 | 只看该作者
法十四 二首借事议论,以小见大

重上岳阳楼感赋2015.12.
五十年来又上楼,范公忧乐撼心头。
诸官若谙先生记,何至今成阶下囚?

瞻君山湘妃陵2015.12
萋萋芳草拥妃陵,情洒潇湘天欲崩。
只恨人生离别苦,至今竹上泪痕凝。

(14)借事议论,以小见大【转载】


      五七言绝句中有一种是怀古的,即借史事即兴的,属于咏史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咏史有三体:一借古人往事,抒自已怀抱,左太冲之《咏史》是也。一为隐括其事,而以咏叹出之,张景阳之《咏二疏》,卢子谅之《咏兰生》是也。一取对仗之巧,义山之“牵牛”对“驻马”,韦庄之“无忌”对“莫愁”是也。” 其实三体究实只是一体:对仗之巧,应属于“用典”,而不是咏史;隐括其事而以咏叹出之,事虽隐但却仍然是咏叹出之之所本,而所咏所叹者又无非诗人自己的看法与立场,所以仍然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已怀抱”。而抒自己怀抱,就是发表议论,用诗体说理。所以,咏史诗就是借史事说理。
      诗,本来是用来抒发情感的,而且是借助具体形象来“兴、观、群、怨”的。说理,则走的是抽象的路径,似与诗性不符。所以有“诗忌说理”的说法。但抽象的思想有时也可用具体形象来表达,比如,用“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来表达世事多变盛衰无常的道理,用“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机遇先给有准备者的人生经验等。因而,咏史诗,便用此办法为自已争得一席生存空间。这一办法也常用于绝句的议论结尾。有时诗人想用议论来为绝句收结,通常便走以小见大、用具体形象表达个人看法的路子。
      杜牧的《赤壁》可谓用议论作结、以小见大的典范。其诗曰: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据说杜牧是熟读兵书自负知兵的诗人,因此杜牧把赤壁之战周瑜的取胜归结于东风的偶然因素,就大有阮藉在登临广武战场慨叹“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之味道。也许,杜牧只是借史事以抒发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而已,不一定非有“不足周郎处”的实指。总之,此诗结尾,以“二乔”(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合称二乔)有可能被曹操掳去关在铜雀台受辱这一具体形象来论断:假如不是有东风相助,孙、刘必败,历史形势可能改观。那么,历史形势有时竟被偶然因素所影响,这怎不叫人扼腕。这种大道理在诗里直说便令人生厌,如今“借‘铜雀春深锁二乔’说来,便觉风华蕴藉,增人百感,此正风人巧于立言处。”(引自贺贻孙《诗筏》)
       可以说,杜牧《赤壁》以诗说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成功,开启了理趣诗一扇大门。从这里出发,宋代诗人更将诗的哲理化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开创了哲理诗新时代。而在绝句的结尾中,借事议论,以细节的形象托言人生的道理,使诗意更加含蓄、深遂,更是得心应手,运用娴熟。

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对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结句说的是鸟,读者便可理会到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结句说的是看山,读者当然会联系到看人生、看世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结句说的是水源,读者更会推及到世间万事万物。以上列举的这些绝句的结尾,均以一事一物的具体形象借事议论,以小见大,以浅喻深,蕴含智慧,乃感人至深,以致成为人们千古传诵的人生格言。
     看看今人诗中运用这一手法比较出色的几首绝句。
     吉林诗人李汝伦有一首《武侯祠》,结句的借事议论,相当精彩。其诗曰:

劳心空筑读书台,公辅終无后继才。
独为武侯悲失策,未招皮匠百千来。

      结句的议论,是以民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为依据反思而来,这显然是对精英政治、寡头垄断乃至独裁倾向轻视人才、浪费人才、作践人才等政事或行为的有力鞭笞与批判。尽管孔明不一定有作践人才之行为,但不妨诗人指桑骂槐,毕竟任何时代,都有作践人才的权势阶层在。
     上海诗人杨逸明有一首绝句《游达蓬山,戏作》,结句的借事议论,也是极为巧妙。诗曰:

庆幸求仙事泡汤,只留崖刻说荒唐。
秦皇真得长生草,百姓何年达小康!

      秦始皇派人去仙山寻长生药草的事史书记载甚祥,所以现在还有一些遗迹和崖刻可以招来游人实地游览。长生不死的欲望,也许对于那些孤家寡人会更加强烈一些。但假如真有长生草而又落入这些人的手中,对于平民百姓来说那将是一场大灾难。这诗作者巧妙地将秦皇旧事与奔小康新现实联系起来,结句的议论就有催人警醒之深味。
      上述二诗结句的借事议论,都有高出一般人的见识,但略嫌说理的成分多了一些。前一节介绍的东北诗人许清泉那一首绝句《值春雨故宫午门外感作》,结句也是议论,但诉之感觉的成分多一点,理性深藏于感性之中,读来更显得蕴藉一些。
       广西诗人朱少文有一首咏物诗《七绝·鞋》,结句也以拟人手法杂以议论,说的是人生最浅明的道理,但因为切入“鞋”的具体物象,便没有抽象空洞之感。其诗曰:

东途踏尽又西征,水蚀风侵漫折腾。
何苦匆匆寻出路,只缘身在最低层。

       读之便知道作者要说什么,但因为拿所咏之物“鞋”来借题发挥、兴发说理,这理便有了寄托的具体形象,而非凭空说教了。
       笔者有一首绝句《春景》,结句也杂入议论,但说理的手法更为隐蔽,因为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物象描写:

经冬草树闷恹恹,一染春光绿粲然。
新叶犹知遮蔽苦,纷纷拔萃出头天。

       是写景,也是议论,因为写景中植入了某种人生哲理。出头天也罢,身在最底层也罢,都是将感悟、人生至理融入所写物象、风景之中。这种借题议论,常可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让一首小诗,读来情趣横生,幽默动人。

法十四 二首借事议论,以小见大-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thread-4760268-1-1.html?_dsign=c94cc5c9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3:1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1-9 22:03 编辑


法十五 二首发句倒用,姿态另生

荻芦瑟瑟雾濛濛,烟岭云林饰远空。
流水依然古渡冷,归来何处觅惊鸿。

寒烟古渡感苍黄,旧迹难寻人渺茫。
漂泊归来惊客梦,西风吹得鬓毛霜。

(15)发句倒用,姿态另生 【转载】

       明末清初诗评家贺贻孙曾谓:“诗有极寻常语,作发句无味,倒用作结方妙者。如郑谷《淮上别友人》云云,盖题中正意只‘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而已,若开头便说,则浅直无味,此却倒用作结,悠然情深,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诗筏》) 贺贻孙所指的这种结句方法,称为发句倒用,其目的在于将即兴起咏的主题藏匿到后面,导引一种姿态另生、诗意盎然的境界。所举郑谷原诗为: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此诗是诗人在扬州和友人分手握别:友人渡江往潇湘,诗人往北入“秦”。诗兴正由此生发,首句当为“君向潇湘我向秦”。可诗人在构思时灵机一动,撇下此句先状景抒情,把扬子江头的景色与友人分别的情感搅和在一起,让杨花柳絮牵曵离情别绪,先勾出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接着移笔回来写驿亭宴别情状:天色已晚,酒已喝过了,叙别的话还没说完,只听席间响起凄凉清幽的笛声,让人顿感言语之多余,于是便在默默相对的静坐片刻后思量该离席各奔前程了。这时,诗人方把发句拿来作结,“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己结而意未尽,所以贺贻孙说是“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这正是发句倒用的妙处:姿态方生,情韵深长。
       白居易的一首七绝《逢旧》,结尾也是这种发句倒用法。其诗曰:

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此诗写诗人在长安遇到几十年未见的童年旧知,一时悲喜交集,勾起无限思念旧情往事复杂情感,诗兴正由此而来,诗句“少年离别老相逢”脱口便得。但正是此句蕴含着太多的诗情画韵,诗人舍不得放在前头白白流失掉情感。于是诗人先以悲呛笔调描述自已和先前女友相逢时各自衰老的容颜:一个是满头白发,一个是花容凋零。白发人看凋零女,惆怅之情骤然而生,此时,诗题主旨便要揭开了,原来惹祸的是“少年离别老相逢”。发句此时拿来倒用作结,一瞬间激发多少人生感慨溢满情怀,诗意自然也就嚼味万千。
       李白那首著名的《峨嵋山月歌》结尾也是发句倒用: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嵋山月景色,平羌江水清韵,都是诗人舟行下渝州向三峡之所见,而“思君不见下渝州”蕴含着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所以被诗人倒用作结,含不尽之意溢于诗外。杜甫《解闷》十二首中也有一首用发句倒用结尾法,诗曰: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诗思起自“老夫乘兴欲东游”,但被诗人倒用作结。也有言尽意不尽之意绪。
      宋人绝句中也有这种发句倒用为结句的用法。举如陈与义的《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此诗题为《牡丹》,写的却是乡关沦陷、江山分裂的悲呛情感,但因此一情感源于诗人看牡丹而生发,所以“独立东风看牡丹”本为诗思首句,诗人为拢住无限情思而倒用为结,为诗境增添慨叹不已的情韵。
再看今人所写绝句中这种发句倒装的例子。江苏诗人李静凤有一首绝句《云山》,诗曰:

为谁倾尽三千梦,乱写云山一万重。
写到蓬莱无觅处,痴情人上最高峰。

       这诗是作者登上云山顶峰看到眼前一片空濛景象时触动心中情感而写下的,因此,“为谁倾尽三千梦,乱写云山一万重”这种淡淡的伤感、这种不着边际的迷惘,正是“痴情人上最高峰”之后的情思。反过来说,“痴情人上最高峰”是诗思发端,本应做首句,但倒装为结句时,却有无限情思可以留给读者咀嚼,想象空间尤其广大。这正是发句倒装的好处。
河南诗人孙洁有一首绝句《黄山桃花溪》,发句倒装的情形也十分相似。诗云:

珠帘远挂有无间,几树桃花倚翠峦。
出口新歌随水淌,临溪小坐理风鬟。

       远处的珠帘和近处的桃花,是诗中女子“临溪小坐”时举目看到的景象,然后开始对着清澈的溪水梳理头发时,才哼起一支歌谣。所以,“临溪小坐”才是此诗兴发的原起。倒装后便别有一番情韵。
       自称诗酒狂人的吉林诗人许清泉有一首绝句《秋末去邕城路上》,也因为用上发句倒装的手法而增添诗作的韵味。其诗曰:

滿眼风霜望欲迷,故園回首怅天低。
此身不及南飞雁,已过衡阳还向西。

       “滿眼风霜望欲迷”正是“已过衡阳还向西”所看到的景象并引发无限惆怅的思乡情感,这种怅惘极类似于“行人更在春山外”那种可思而不可望之心境。显而易见,发句倒装,让这种惆怅心绪无限伸延开来,给读者留下极深印象。
       笔者有一首绝句《雨夜怀人》,是半夜被大雨惊醒之后久久无法入睡索性起来看雨而写下的。这也是用上了发句倒装的手法,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得由读者自行下结论了:

雷响已非人打鼾,添衣略觉晓增寒。
别无情趣安心绪,雨拍西窗作景看。


法十五 二首发句倒用,姿态另生-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thread-4760270-1-1.html?_dsign=f26dc035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23:11:06 | 只看该作者
法十六 二首 流水对结,也出风韵

2015.11.30
离燕归来独苦吟,茫茫人海梦难寻。
当年别浦徘徊久,此刻渡头感慨深。

2015.1.30
重来难觅旧游痕,华宇连云换陋村。
流水潺潺奔瀚海,离愁袅袅绕柴门。

(16) 流水对结,也出风韵【转载】

     《唐绝句史》中提到:“初唐七绝,多以对仗作结”,形成一种“初唐标格”。但著者接着指出,对仗作结因对仗的句子平行而出,“难于造成转合”,因此,对结不如散结那么“易施转合,易出风韵”,唯有流水对则“有与散结相同的风韵”。周先生在此所说的流水对,是指字面上对仗,但对仗的上下句意思相贯串相衔结的。这种流水对,既有字面工整的形式美,又有如散句一样易施转合的流畅和灵便,读起来有一气连贯的韵律感,所以常被用于绝句的作结。
       流水对结,最为人所称道的当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首联是工对,尾联则是流水对。工对与流水对,互相配合,一气流走,骨高韵雅,气魄不凡。张敬忠的《边词》也是一首用流水对作结的七绝: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虽然“河畔冰开日”与“长安花落时”属于工整对仗,有板滞之嫌,但诗人在其前面分别用“即今”、“正是”这种行云流水般轻松活泼的连接语勾连呼应,便成了顾盼自如的流水对结,使诗意充满动感。
       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也是一首被人称誉的用流水对结的佳作: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有意思的是此诗是考场应试之作,作者只写了四句便交卷,考官问他原因,他答是“意尽”。意尽还要再写,那不成了画蛇添足了。实际上,此诗尾联的流水作结,的确已把终南山积雪的风韵写绝:树林上空一露初晴落日余霞,长安城里的千家万户便感觉到日暮之寒。望雪而添寒意,终南山余雪的威力可想而知。而此诗,也因此成了写雪名篇而传诵千古。
      从上举实例可看到,流水对作结,具有对仗形式美和语句流畅易于转合的风韵美。因此,流水对结一般优于工整对结。但也不是说,工对就不能作结或者工对作结就一定有板滞之不足。读一读杜甫的绝句,你可以发现,原来杜甫工对作结的也有不少是名篇杰作呢。举如《绝句》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再看骆宾王的《易水送人》:“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高适的《闲居》:“方知一杯酒,犹胜百家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些也都是工对作结,一点没有什么板滞之感。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並非所有的绝句都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对于起承转合结构的绝句,用工整对仗作结,就有板滞和僵硬的毛病。而对于四行并立的绝句,用工对作结,却正能显示其语言形式美的优点。
再从今人诗中找些流水对作结的绝句来略为说说。
      江苏诗人冯其庸有一首写于文革期间的绝句《感事》,三四句便以流水对作结,读来颇有风韵。其诗:

千古文章定有知,乌台今日已无诗。
何妨海角天涯去,看尽惊涛起落时。

      从文革走过来的人容易明白“乌台今日已无诗”的悲催含义,当着那些敢于鸣放的知识分子都被当做反动权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的时候,还有谁敢出声?乌台诗案,是嵌在所有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一道伤疤,当着乌台诗案一再上演时,知识分子的恐惧与明哲保身的选择,中华文化也就濒临于奴才文化的边缘了。此诗的三四两句,用“何妨”与“看尽”把到天涯海角看惊涛起落的博大胸怀表达出来,如飞泉流水,如风卷残云,有一种痛快淋漓、充满希望与乐观的韵致。
      浙江诗人何石梁有一首绝句《吃苦叶菜》,其诗曰:

野蔌烹来苦带香,一家大小共争尝。
须知今日时鲜菜,曾是当年活命粮。

       这首诗属于贴近生活新时尚的写实之作。尽管寓意不深,但尾联用上了流水对作结,把一向视为只配用来喂食猪狗畜类的野菜如今竟成了争嚐新鲜的桌上珍这一反常时尚,与饥荒时期用以填饱肚子的“活命粮”联系起来,便增添了一份睿智之风趣。
       台湾诗人罗家伦有一首怀念大陆怀念故乡的绝句《有感》,结尾用了一个工对的句子,韵味尤为悠远。诗曰:

历历山河百感侵,缘何仍不废登临。
半楼月影三生梦,一角天涯万里心。

      这位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诗人,跟随国民党到了台湾,那种海角漂流故乡归不得的惆怅心绪,无时无刻不在登临中浮现,又一次次在浮现时一再登临。这情景就是于右任那首感人至深的思乡曲中咏唱的情景。如何才能把这种心境表达得更加有韵味呢?这诗作者用“半楼月影”和“一角天涯”寓意屈居台湾方丸之地的局促,以“三生梦”与“万里心”的对举表达乡情未泯的赤子之心。工整的对仗,增添了无限的风韵。
      浙江诗人沈尹默有一首《湖上杂诗》,尾联也用工对,韵味十分隽永。诗曰:

湖风拂郎面,湖水见侬心。
郎面有寒暖,侬心无浅深。

      这首五绝,也可归入竹枝词之类。因为用上了民歌的笔法,读起来别有一种温柔委婉的风调。首联与尾联都用上对仗的句子,尾联尤对得工整平稳。值得欣赏的是,诗人用“有寒暖”寓意领导者的喜怒无常,用“无浅深”寓意知识分子的率直,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一切悲喜剧当也由此而发生,读之颇让人唏嘘不已。一首小诗,略胜千言万语。这就是诗的艺术魅力。
      笔者曾用流水对的句子作结写过一首怀人诗,题目是《赋琴有吟》。诗曰:

寸寸柔情付水吟,天涯万里有知音。
略弹今夜不眠意,以报他乡苦恋心。

      你要说这尾联是工对也行,但因为我用“略弹”和“以报”这二个词语把前后句的文意紧紧联系起来,所以应看做流水对更为合适。有了这么一个对子,本来一首过于平凡的绝句,也就稍微可读一些。这就是流水对作结所增添的风韵。
      以上我们介绍了绝句结尾常见的十六种方法,这十六种方法显然不能也不可能笼括所有绝句的结尾技巧。文无定法,诗的写作也一样。但美的东西,终归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既然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就一定有规律可寻。上述十六种方式,从空间结构来看,其实只是三类,也就是沈德潜所总结的:“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本位收住”(《说诗晬语》)大体说来,以景结情,移情入景,案而不断,设问反问,属于放开一步;临去秋波,节外生枝,据实构虚,属于宕出远神;卒章显志,直落急收,含浑圆转,淡语收结,白描形象,盘马弯弓,借事议论,发句倒用,流水作结,属于本位收住。
      换一个角度,如果从意境形态来看,又可归于四种情形,也就是姜蘷所归纳的:“词意俱尽,意尽词不尽,词尽意不尽,词意俱不尽。”(《白石道人诗说》) 一般来说,卒章显志,属于词意俱尽;发句倒用,属于意尽词不尽;以景结情,移情入景,案而不断,设问反问,临去秋波,直落急收,含浑圆转,淡语收结,盘马弯弓,流水对结,属于词尽意不尽;只有节外生枝,据实构虚,白描形象和借事议论,有时便可出现词意俱不尽的情形。但不管那一种情形,总的来说,绝句的结尾,最好是有高韵,其次是有厚味,再其次是有深情,再再其次是有寓意。所谓“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谢榛《四溟诗话》)
      我们知道,美又是多样性的统一。红花是美的,黄色的花,紫色的花,白色的花,也当然是美的。因此,绝句的结尾,也应当还有更多的表现手法,高明与成功,永远在创作之中。
      如此说来,下次再来一个“续绝句结尾十六法”也未可知,但最好是由众多读者中的一位来写呢,会是谁呢,笔者期待着。


法十六 二首 流水对结,也出风韵-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thread-4760273-1-1.html?_dsign=4f762b55



17#
发表于 2016-1-10 00:35:20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1-10 08:49:2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收藏学习!谢谢梅花诗友!
19#
发表于 2016-1-11 21:15:28 | 只看该作者
谢方家堤供好教材愚人学习!
20#
发表于 2016-2-27 20:18:3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0:30 , Processed in 0.23586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