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梅花山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词格式上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08:59:20 | 只看该作者
11《倒犯》词式/胡跃荣

(又名《吉了犯》)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合句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合句式),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律说明:

格律中句末为仄声的都可踩仄声韵,不可换韵。主旋律是“平平仄”。

宋词的所谓犯调大都指的是乐曲中有犯调,即表明该词所合的乐曲是犯调乐曲。可见,所有带“犯”字的词牌词式都有浓郁的“和乐”色彩,或者说其侧重点在于“和乐”,所以大都在文学艺术上品位不高,其声律模式通常会介于“词”与“曲”之间,或者干脆就是宋曲,自然是缘于这类词牌作品普遍接近于曲的创作方式所使然。换句话说,这类词牌格式通常都是在基本符合宋词规范的某个基础词式中加入了过多的衬字、衬句、合句式和随意摊破而成,以至于弄得词式的面目全非而词调大都不清晰,常有乱调。所以,这类词牌词式大都不会是正宗或本原的宋词模型,于是,通常就不能按宋词规范来甄别其句法语法和词调旋律。由此可见,《倒犯》是两段词式而非双调,上下阕句式无可参照。从周邦彦等人的词作(例举于后供看官自己比较)来看,其作品显然都是和乐而得,其中没有什么语言艺术(如缺失句型句式)与语音艺术(如声调结构不和谐)可言,纯粹一个乱字了得,其主旋律都不好确定是“仄平平仄”还是“平平仄”。由此足以证明,“犯调”只可能是指乐曲而已,而未必是组合了其它词牌词式中的语句而成,何况任何文学语言模式从来就没有什么“犯”的概念。

在宋词长调中,起句为三字短句的,都会是诗词造境的引导句,无论是否独立用韵,通常都会与后接句一起作为上阕或全篇的铺垫,而二字短句太弱,且句读短促而不成主调(只能作协调),一般只适合作插入短句(包括作过片)以缓声促调,根本就不适合独立出来做上阕起句,正统宋词都不会也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发生,这是诗词语言艺术的基本原理,违反了这个普遍原理就是语言缺陷。《倒犯》词作中凡用二字短句作起句的都无非是装模作样凑合的文字而已,看官不妨比较:

“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对霁景、霜蟾乍升,素烟如扫”

“尽日,任梧桐自飞,翠阶慵扫”——“任尽日、梧桐自飞,翠阶慵扫”

“茂苑,共莺花醉吟,岁寒如许”——“共茂苑、莺花醉吟,岁寒如许”

柳永的两体《过涧歇》词作中都只是在起句句首第二字处用了暗韵而已,不可将误读的东西作为强词夺理的依据。再又,词句中整句全仄自然无声律可言了,这应该是最忌讳的。

宋词中的合句式都是用来缓声促调的,无韵脚处的合句式不拘平仄,有韵脚的合句式前合句不拘平仄。所以,宋词的合句式概可写成一般的标准诗句。《倒犯》词式中,六字合句式概可看成三个二字短句合成的,七字合句式为“4、3”结构,五字合句式取“2、1、2”结构。尤其在《倒犯》词式中,句式“仄平平仄仄”宜写成“仄仄平平仄”。韵脚处的“平仄”是“平平仄”的促调形式,下阕结句可以用“平仄仄”煞尾收声。

宋词的同一句组中,尤其是三连句组中,相邻句字数相同的都可写成对偶句或排比句式,同一句组中字数不同的相邻语句都是延展句式,在有句型的条件下,平仄都可以调整。逃避句型时可摊破句组使字数相同的句子不相邻或使其句读不相同,但得保持与主旋律相合。延展句式中的分段符只是表示句读而已,分段符可以移动(也是一种简单的“摊破”形式),除七字延展句外,高品质的延展句中的分段符都是可以省略的,但省略分段符的延展句式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十个字,多于十字的都应标记句读才是。例如“4、7”或“7、4”结构的句式原本是互为摊破句式,一般都是延展句型,其中的逗号只是表示句读而已,尤其是“7、4”结构的句式还可以写成“3、4、4”结构,其中句首三字可作为引领短句引领后接四字对偶句或排比句,平仄还可调整。《倒犯》词式中的三三短句都是五字句添一衬字逢中腰拆而来的,自然可以写成对偶句或排比句,而四个三字句串连的,是否可以写成两组楹联式对偶句或排比句型,则可由作者自主,既然犯调词作者语言水平都这么低,就没必要细论文学艺术了。

从所有这类犯调词式中也可证实,宋词原本就没有“倚声填词”的概念,和乐不等于倚声,而且,纯粹和乐的词作都缺少(诗词)文学艺术品位,自然也与音乐曲艺扯不上任何关系。


附录354《倒犯》词例

《倒犯》(陈允平)

百尺凤凰楼,碧天暮云初扫。冰华散缟,双鸾驾、镜悬空窈。婆娑桂影,香满西风阑干悄。渐玉魄金辉,飞度千山表。饵元霜,醉琼醥。

身在九霄,独步丹梯,飘飘轻雾窵。缥缈广寒殿,觉尘世、山河小。爱十二、琼楼好。算谁知、消息盈虚道。任地久天长,今古无私照,但仙娥不老。

【注】陈词下阕结句用的是添字格。

《倒犯》(周邦彦)

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千林夜缟,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蹁跹西窗悄。冒露冷貂裘,玉斝邀云表。共寒光、饮清醥。

淮左旧游,记送行人,归来山路窎。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小。爱秀色,初娟好,念漂浮、绵绵思远道。料异日宵征,必定还相照,奈何人自老。

《倒犯》(方千里)

尽日,任梧桐自飞,翠阶慵扫。闲云散缟。秋容莹、暮天清窈。斜阳到地,楼阁参差帘栊悄。嫩袖舞凉颸,拂拂生林表。荡尘襟,写名醥。

携手故国,胜事寻踪,松篁幽径窵。曲沼瞰静绿,荫檐影、龟鱼小。信倦迹、归来好。倩叮咛、长安游子道。任鬓发霜侵,莫待菱花照,醉乡深处老。

《倒犯》(吴文英)

茂苑,共莺花醉吟,岁寒如许。江湖夜雨,传书问、雁多幽阻。清溪上,惯来往扁舟轻如羽。到兴懒归来,玉冷耕云圃。按琼箫,赋金缕。

回首词场,动地声名,春雷初启户。枕水卧漱石,数间屋,梅一坞。待共结、良朋侣。载清尊,随花追野步。要未若城南,分取溪隈住,昼长看柳舞。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12增韵/胡跃荣

顾名思义,在宋词牌格律中原本不用韵的地方用了韵以增强作品的韵律感,称为增韵。

宋词可以不用韵的地方也有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形式是平韵诗词的仄尾句,或是仄韵诗词的平尾句,这时自然是不用韵的,但为了制造诗声词调时仍然可以用叶韵。

另一种形式是平韵宋词不在韵脚处的平尾句,或是仄韵宋词不在韵脚处的仄尾句,这些语句一般都可以不用韵。说这类语句是“可以不用韵”,自然内含“也可以用韵”,所以,将这类语句特别用韵时只能算作是多用韵,而不能说成是增韵,而且是否多用韵同样取决于其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诗声词调和情境意境,体现的是诗词作者的韵律感觉和其作品用韵律表现情境的水平,不可一概而论。

于是,所谓增韵是指:在仄韵宋词中,将原本为平尾处改平尾成仄尾再用仄韵,或者在平韵宋词中,将原本为仄尾处改仄尾成平尾再用平韵,即先得转换尾声平仄再用韵,属于唐诗宋词中平仄韵脚转换的一种特别应用。是否增韵同样取决于其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诗声词调和情境意境,增韵通常都是为了促调以增强宋词作品韵律感,多用于表现***或愉悦。

由此可知,除了少数短令和由唐诗直接作简单改制而成的宋词格式之外,词谱中“用了多少韵”的说法决不可以作为宋词格律的标准模式,以往的所谓词谱中特别强调“某词作品中用了多少韵”是对宋词艺术的认知失误,更是对后来人的误导。换句话说,除了少数短令和由唐诗直接作简单改制而成的宋词格式之外,宋词格式中只能确定其最少用韵数,而且这个数可由词作中的句组数直接确定,即每个句组的末字必需踩韵,而其他地方是否用韵,一般都可由作者自主。对宋词艺术认知的欠缺是导致后来人词作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
1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09:00:49 | 只看该作者
在词的形式上还有减韵、减字、暗韵、颠倒、叠句等句式
如《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即减了一平韵,减字则有减字木兰花,

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閒字而不押。如《木兰花》云:「倾城。尽寻胜去。」「城」字是韵。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其他皆可类晓。又如《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声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韵方可。有人随意押入他韵,尤可笑。----乐府指迷

颠倒句如调笑令,叠句如忆秦娥,调笑令亦是

犯调如花犯·梅花,前已有所述。

学习了宋词中格式上的一些问题后便能清楚地知道如喝火令一字不可移易之说其实就是扯蛋,清人可不管什么“二仗、三枪、一破、一衬、一应”这一套,该延展便延展,该改变的改变,但基本构架还是保持的,如
喝火令·偶忆
架上红鹦鹉,帘边玉辟邪。兜娘懒上卓金车,(髟委)髽一窝浓绿,未成鸦。
娆我吹春笛,邀人夜斗茶。如今庭院隔天涯。记得沿街,一树粉梨花,记得花阴微露,几扇绿窗纱。
14#
发表于 2021-12-13 14:36:56 | 只看该作者

词的演变太复杂了。
我们常用词牌,应是相对固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1:48 , Processed in 0.23016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