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廖晓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滨诗词赏析征文……(添加中)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19:51:24 | 只看该作者
罗滨同志的爱国情结

——罗滨同志诗词读后
李小星/文


        罗滨同志是抗战老兵,解放后长期从事党的行政、新闻、宣传工作,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环境里,都笔耕不辍,写下了无数的爱国诗词,字里行间都充满爱国情怀,堪称诗界革命的典范,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传承。本文主要介绍罗滨同志的爱国情结。

        罗滨同志早年投笔从戎,是个既乐观又浪漫的伟大诗人,有倚马之才,与诗词有难分难解的情结。不管是在枪林弹雨还是在和平年代,都不忘用手中之笔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如:“三年赤足程江路,为抗日,迎风去。一代春华怎生度?年年军训,木板棚户,冶铁鎏金处。且问今天枪几许?重机三挺,轻机十数,挥汗真如雨!厨人仔细烹餐饮,保卫加班习刃锋。一夜传单千万纸,朝阳相映万山红。解放大军齐号令,万船齐发万杆旗。渡江作战人千里,烟雨沧茫大纛红。总统府虚人寂寞,雨花台暖石玲珑。县府门前殊死战,梅江桥上乱枪声。转入山中游击战,再来城郭掌民权。草鞋双对人人有,踏遍青山听晓鸡。铜鼓嶂中千载雪,九龙山上十三湾。”真实记录了当年现实之艰辛和困难。

        他用“一朝黑气冲天起,百种鲜花着地蔫。墨面家家谁哭泣?”的诗句反映了日寇侵华时狼烟四起,哀鸿遍野,万家哭泣,连花草都枯萎了悲惨情景,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用“请缨个个别亲娘。前边十里军容壮,后面全城炮响稀。殉城烈士安埋好,从此重开铁脚行。铁劵丹书添壮丽,英灵烈魄慰同仇。”再现了当年的悲壮场面和革命战士大无畏的精神。

         再如:“冒死冲锋千百度,斜阳如血,敌兵溃退。”“ 号兵欢配黄丝缕,气宇轩昂向前去。”“一岚风雪,满山云絮,胜利归时雨。”“寒笳日日催迟暮,战友谁题下山句。试问豪情能几许?”“春来惯看花千树,帽子上,星如雨。铁戟火枪排满路。角声催动,红旗飘展,几处欢歌舞。”这些诗句用细腻的笔触,完整地记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诗人用生花妙笔描绘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取得胜利后载歌载舞,吟诗作对来庆祝的动人场面。“百万英雄齐破立,豪情直逼圣峰坡。毋忘过去吾侪志,客子多情赋此诗。”把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和万丈豪情表露无遗,把诗词的内涵推上了新的高度。
   
        用“词峰抗日留豪气,纸面传家祝太平。喜看莲花千万朵,枪声过后任登攀。”“今日重来壶浆地,桑田沧海意悠悠。”“再造英雄再闯关。”等诗句来歌颂战士们的豪迈气慨和乐观精神。读来令人信服、令人动容。

        胜利来之不易,“最恨当年山姆舰,横跨海峡霸东风!”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还虎视眈眈,提醒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真正强大才能不再受人欺侮。诗人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勿忘历史,牢记“农夫因为怜蛇死”,的教训,不能再做东郭先生和农夫。爱我中华,振兴中华。“榄枝鸽翅和平愿,和谐社会国民强。”是全国人民的愿望,“良心雅训谁能忘?耳畔长鸣是警钟!”告诫我们要时刻记取教训,尊重历史,警钟长鸣!

         “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以“一颗红心为太平”的思想,用“一支秃笔今犹健,总为黎民福祉鸣!”精神,维护国家的和平,维护世界和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我们手中之笔为人民鼓与呼。正是:“今日我来频仰望,江山无限水悠悠!”

        罗滨同志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他的优美诗句和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0:38:29 | 只看该作者
贺罗滨社长九十华诞
陈建新

耄耋之年笔剑锋,健盘弹指见真功。
诗文收录风云迹,著作不离历史空。
正直为人行亮节,诚心务事显高风。
退休不做平庸客,筹建骚坛夕照红。
33#
发表于 2016-5-25 10:04:21 | 只看该作者
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的完美体现
  一一一学习欣赏罗滨先生《〈红绿丛书>首发志感(二首)》
    《红绿丛书》首发志感(二首)
             作者:罗滨
(一)、巍巍八乡
八乡雄踞大东江,梅惠潮汕合力強。
墨面家家谁哭泣,请缨个个别亲娘。
剑珍歌调穿云岭,军长题诗在哪岗。
新舍连营今百里,和谐山水绕村庄。
(二)、华邑征途
琴江相汇五华河,青史流传硕彦多。
诗韵名声温训句,足球桂冠惠堂歌。
威光力气惊天地,古老红心破蛊魔。
百万英雄齐破立,豪情直逼圣峰坡。
       学习与欣赏:
       首先需要作一点解释的是,诗中的几个地方和历史人物。
     一、 第一是"八乡"。是指梅州市、丰顺县八乡山革命老区,当年古大存军长带领的东江游击队雄居八乡山,开展革命武裝斗争,直至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第二是"东江"。是指发源于粤赣,流经龙川、河原、惠州一带客家地区的东江河,也是指革命武装东江支队。
      第三是"梅惠潮汕"。是指梅县地区;惠阳地区;潮州地区;和汕头地区。
     第四是"琴江"。是指发源于河源紫金,五华段经龙村、梅林、安流、文葵、锡坑、横陂、水寨汇入兴宁宁江河段的梅江上游。
       第五是"五华河"。是指发源于河源市龙川,流经五华岐岭、华城、转水、汇入琴江的主要支流。
    二、   第六是"剑珍",是指张剑珍,又名张亚六(1911~1931年)。女,今广东五华县双华镇双华村人,红军女宣传员,善唱山歌。就义时年仅20岁。她在"就义诗"中唱道,《人人喊伢共产嫲,死都唔嫁张九华。红白总要分胜负,白花谢了开红花。》。
       第七是"军长",是指古大存(1897~1966),广东五华梅林人。早年就读于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第一、第二次东征。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成立,古任军长兼代政委。故诗中军长系指古大存。
       第八是"温训"(1787~1857),字伊初,号登云山人。清末举人,著名文学家、诗人,客家四大才子之一。广东梅州五华(旧长乐县)登畬下滩村人。著有《登云山房文集》4卷、《悟溪石屋诗钞》6卷行世。
      第九是"惠堂"(1905~1979)是指一代球王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他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一生共进球1860个。是名付其实的世界球王。他出生于香港,但祖籍系五华锡坑人。
       第十是"威光"是指清朝武状元李威光(1735~1793年),字作楫,号韬序,广东五华华城黄埔村人。从小喜欢习武,身材魁梧,臂力过人,勤学苦练,武艺高强。
       第十一是"古老"。是对古大存的敬称。
三、第十二是"墨面",原指脏黑的面容。典出《淮南子.览冥训》,"美人拏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
       第十三是"请缨",原指主动请求。典出《汉书.终军传》,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娥国作家别林斯基认为,历史事件构成史诗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取得伟胜利。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没,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把一个占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大而穷的国家,挤身世界三强之列。在此时刻,诗人虽身居小城,但胸怀天下,此前已组织了一场为建党九十年唱响红歌,赞美家乡的"红色梅州绿满园"的歌唱苏区,讴歌党的系列活动,并把这些活动的成果结诗为集,结合第十次百人诗会佳作,郑重出版了"红绿客都情"专刊(诗人以红绿丛书简称之)。在此刊首发之际,诗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传流以世的诗编。
       面对建党九十周年,唱响红色梅州,绿色家园,红色苏区事迹在梅州大地苏醒,绿色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在梅州这片土地上生机盎然。诗人的怀旧情絮悠然而生。首先他在巍巍八乡的诗中,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对革命老苏区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对各地的工农团结的力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首联" 八乡雄踞大东江,梅惠潮汕合力强。"这里从看似平淡无奇的表白中,把苏区根据地、军民团结、地区统一的党的斗争方略放在了首位。其次把八乡山苏区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政治地位作明确的交待,八乡山苏区是雄踞在大东江之流域的,它作为东江支队的一个根据地,它领导的梅州、惠州、潮州、汕头等地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颔联"墨面家家谁哭泣,请缨个个别亲娘"。墨面典出《淮南子.览冥训》,原意是脏黑的面容。但鲁迅先笔下就是灰溜溜的,形容凋零破败的样子。在此诗里,诗人以乐观主义的胸怀,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歌颂了苏区人民不怕艰苦,面对贫苦的现实,仍然以"正义的斗争必胜,人民翻身解放事业必定成功"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一切艰难困苦,以大无畏的勇气去克复一切困难。结果是个个男儿主动请缨参军,加入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的革命斗争行列。"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意思是"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这里诗人运用了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歌颂了苏区群众的革命觉悟和为争取胜利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体现。诗人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在哪个年月,要达到自动请缨,要做多少细致的工作,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效。
        在这里诗人晃忽回到了那战争年代,接下来记忆起当时杰出的人物,和那号角与战歌。张剑珍的山歌,古大存军长的诗编,无处不是号角,无处不是战歌。它们唱出了百姓的心声,写出了时代的呼唤。
     尽管从首联,到颈联,诗人,用了革命乐观主义与诗歌浪漫主义的笔调,讴歌了苏区劳动人民。但尾联还是用了现实主义的情怀,寄希望予"新舍连营"百里,"和谐山水"绕村的现实主义理想,诗人可能看不到这样理想结果,但诗人坚信会有这样的境界。
        在第二首诗里面,诗人用更加集中的笔法.更加乐观加现实的笔调,对历史的总结,虽然只是对五华历史人物做现实而客观的描述,温训以文称著,惠堂以球闻名,威光尚武而有所成就,古老(古大存)解蛊醒民。结合诗人的标题,"华邑征途",对五华历史成功人物,加以彰显,号召广大群众学习他们,勇以进取,勤奋研修,以革命乐观主义情怀,现实主义的情调寄托深刻的革命理想。这或是正是诗人应该表达的情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罗老创作此诗的时候,已八十六岁高龄。除了他的诗作值得我们学习欣赏外,他那种笔耕不断的精神更加值得我们后学学习。(陈敬开)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6-5 10:34:30 | 只看该作者
咏罗滨

喜结有缘人,雅吟梅水滨。
同心研国粹,联手谱阳春。
健笔添花妙,乐观生境新。
高扬正能量,佳作最传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0:23 , Processed in 0.22500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