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30|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音癸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4 07:5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12-26 21:49 编辑

《四库全书唐音癸籖》  (明)胡震亨 撰
  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九
唐音癸籖

提要

  臣等谨案,《唐音癸籖》三十三巻,明胡震亨撰,震亨,字孝辕,海盐人,万厯丁丑举人,官定州知州,擢兵部员外郎,所撰《唐音统籖》凡十集,此其第十集也,九集皆录唐诗,此集则录唐诗话。旧无刋板,至国朝,康熙戊戌,江宁书肆乃得钞本刻行,为目有七,一曰体,凡一巻,论诗体。二曰法微,凡三巻,分二十四子目,自格律以及字句声调无不备论。三曰评彚,凡七巻,集诸家之评论。四曰乐通,凡四巻,论乐府。五曰诂笺,凡九巻,训释、名物、典故。六曰谈丛,凡五巻,采撷逸事。七曰集录,凡三巻,首录唐集巻数,次唐选各总集,次金石墨迹。震亨搜括唐诗,用力最剧,九籖之中,惟戊籖有刻,而所录不出御定全唐诗之外,亦不甚行独诗话,采撷大备,为全唐诗所未収,虽多录明人议论,未可尽为定评,而三百年之源流,正变犂然可按,实于谈艺有禆,特录存之,庶不没其搜辑之勤焉。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纪昀 (臣)陆锡熊 (臣)孙士毅
  总校官 (臣)陆费墀

《唐音癸籖》-文化龙门阵-中华诗词论坛
http://bbs.zhsc.net/forum.php?mo ... &extra=#pid3398760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1:5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4 22:30 编辑


●钦定四库全书
唐音癸籖巻一
(明)胡震亨 撰
 ○体凡  

       诗自风雅颂以降,一变有离骚,再变为西汉五言诗,三变有歌行、杂体,四变为唐之律诗,诗至唐,体大备矣。今考唐人集录,所标体名,凡效汉魏以下诗,声律未叶者,名往体,其所变诗体,则声律之叶者,不论长句、绝句,槪名为律诗、为近体,而七言古诗,于往体外,另为一目,又或名歌行,举其大凡不过此三者,为之区分而巳。至宋元编录唐人总集,始于古、律二体中,备析五七等言为次。于是,流委秩然,可得具论,一曰四言古诗【有古章句及韦孟长篇二体,唐作者不多】一曰五言古诗【唐初体沿六朝,陈子昂始,尽革之复汉魏旧】一曰七言古诗,一曰长短句【全篇七字,始魏文间杂;长句始鲍明逺,唐人承之体变,尤为不一,当与后歌行诸类互参】一曰五言律诗【唐人因梁陈五言四韵之偶对者而变】一曰五言排律【因梁陈五言长篇而变】一曰七言律诗【又因梁陈七言四韵而变者也,唐一代诗之盛,尤以此诸律体云】一曰七言排律【唐作者亦不多聊备一体】,一曰五言绝句,一曰七言绝句【绝句,卽六朝人所名断句也,五言绝,始汉人小诗,而盛于齐梁,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唐初四杰后始成调,又唐人多以绝句为乐,曲详后,乐通内外】。

      古体有三字诗【李贺邺城童子谣】六字诗【牧护歌】三五七言诗【始郑世翼李白继作】一字至七字诗【张南史及元白等集有之,以题为韵,偶对成联,又鲍防、严维多至九字】骚体杂言诗【此种本当入骚,如李之鸣皋歌,杜之桃竹杖引,相沿入诗,例难芟漏】,律体有五言小律,七言小律【严沧浪以唐人六句诗合律者,称三韵律诗,昭代王弇州始名之为小律云】又六言律诗【刘长卿集有之】及六言绝句【王维集有】而诸诗内又有诗与乐府之别,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诸家槩有而李白所拟为多皆仍乐府旧名李贺拟古乐府多别为之名而变其旧】。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始于杜甫,盛于元白、张籍、王建诸家,元微之尝有云,后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为得诗人讽兴之义者此也详后乐通内】。其题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总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与歌行皆始汉唐人因之】。又有曰引者,曰曲者,曰谣者,曰辞者,曰篇者【抽其意,为引导其情,为曲合乎俗,曰谣,进乎文,为辞,又衍而盛焉,为篇,皆以其词为名者也】,有曰咏者,曰吟者,曰叹者,曰唱者,曰弄者【咏以永其言,吟以呻其欝,叹以抒其伤,唱则吐于喉吻,弄则被诸丝管,此皆以其声为名者也】。复有曰思者、曰怨者、曰悲若哀者、曰乐者【如李白之静夜思,王翰之蛾睂怨,杜甫之悲陈陶哀江头,哀王孙乐则如杜审言之大酺乐,白居易之太平乐,张祜之千秋乐,又皆以情为其名者也】,凡此多属之乐府,然非必尽谱之于乐,谱之乐者,自有大乐,郊庙之乐章,梨园、敎坊所歌之,绝句所变之,长短塡词,以及琴操、琵琶、筝笛、胡笳、拍弹等曲,其体不一,而民间之歌谣,又不在其数【并详乐通】,唐诗体名,庶尽乎此矣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5 16:13 编辑


     自古诗渐作偶对,音节亦渐叶而谐,宫体而降,其风弥盛,徐、庾、阴、何以及张正见、江总持之流,或数联独调,或全篇通稳,虽未有律之名,已寖具律之体,四子承之,尚余抝涩,神龙而后,音对俱谐。诸家槩有合作,沈宋尤为擅场,就中五字之谐差先,故珠英前彦,蚤逗流美之径。七字之谐差晚,故开元右丞犹存失粘之疵。若乃律旣踵古以成律,则古自应追古以存古,故沈、宋未作于孝和之日,射洪巳兴于天后之朝,是尤气机有先,情籁自启,匪人惟天,一变自不得不尽变者也。律体虽成于唐,实权舆沈约声病之说,今录之备考。


  四声     音韵之学,至齐梁寖备,沈约撰切韵之书,名四声谱,后隋仁寿中,陆法言等尝加纂,次唐仪鳯后,郭知玄又附益之,号切韵。天宝末,陈州司法孙愐,复加刋正名为唐韵,皆宗约之旧,宋景德以及元佑,先后重修名礼部韵畧,今承用者是也
【宋濓云,唐以诗赋设科,益严声律之禁,有宋因之,以礼部之掌贡举,名韵书曰礼部韵畧,毫髪弗敢违背,虽中经二三大儒,且谓承袭之久,不欲变更焉】。

  双声迭韵      宋谢庄传,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迭韵,答曰,互护为双声,磝碻为迭韵。【学林新编云,古人以四声为切,纽以双声迭韵,必以五音为定喉■〈口咢〉舌齿唇,配宫商角征羽为五音。人声之出,有渐声,始出于喉直上,出为宫,再出到■〈口咢〉,声上腾为商,又再出到舌中,声平出为角,又再出到齿,声斜降,出为征,又降,字又同韵,故谓之迭韵。广韵曰,章灼、良畧是双声,灼畧、章良是迭韵。又曰,斤剔、灵历是双声,剔历、斤灵是迭韵,举此例则,诸音皆自此而纽之,可以定矣】


  八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旁纽,八曰正纽。【平头谓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上尾谓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声。蜂腰谓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犯在一句内,如蜂身之中细。鹤膝谓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两对同犯,如鹤膝之并大。大韵谓与韵相犯也,如五言诗以新字为韵者,九字内更着津字、人字等,为犯大韵。小韵除韵外,但九字中有相犯同声者是也。旁纽谓如十字中巳有田字,不得着寅、延字。正纽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巳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

  南史畧云,初,汝南周颙,善识声韵,永明中,呉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为文皆用宫商,不可增减。颙着四声切韵,约撰四声谱,又以双声、迭韵分辨,作诗八病矣。谢灵运传着论云,夫五色相宣,八音恊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昻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自灵均以来,多历年代,虽文体稍精,此秘未覩,妙逹斯旨,始可言文。

  按,史称约论四声,妙有诠辨,乃当时陆厥尝作书辨之,以为情物文之所急,美恶犹且相半,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锺嵘亦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淸浊流通,口吻调利,斯为足矣。务为精宻、襞积、细微,使文多拘忌,伤其眞美,而约自有言云,八病,惟上尾、鹤膝最忌,余病皆通,所赋亦往往与声韵乖,是则此论,不可尽拘,明矣。然有唐近律自从声病,回忌肇体,应复具遡其说,以善用夫变通。王弇州云,休文之拘滞,正与古体相反,惟近律有关耳,然亦不免商君之酷,诚哉是言。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1-8 06:16 编辑

●钦定四库全书
 唐音癸籖巻二
 (明)胡震亨 撰
  ○法微一【统论】

  陆机曰:诗,缘情而绮靡
  摰虞云:诗,发乎情,止乎礼义,假象过大,则与类相过;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靡丽过美,则与情相悖。
  范蔚宗曰: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傅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傅意,则其辞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
  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诵三也。
  刘勰曰:怊惆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
  锺嵘云:文有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宋之又云: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旣是卽目,高台多悲风,亦唯所见,淸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迩来作者,辞不贵竒竞,须新事牵挛补衲。蠧文已甚自然,英旨罕遇其人
【叶石林云:诗家妙处,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不假绳削而自成章,非常情能到耳,嵘数语余,毎爱其简切,但观者未尝留意,自唐以后,旣变以律体,固不能无拘局,然苟大手笔,亦自不妨削鐻于神志之间,斲轮于甘苦之外也。】
       问云:众辙同遵者,摈落,羣心不际者,探拟。
  王昌龄云:为诗在神之于心,处心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上,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又云:诗思有三: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曰取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曰感思。
  释皎然云:夫诗,虽非圣功,妙均于圣,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难,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至如天眞。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会,难以言状,非作者不能知也。
       又云:或以苦思,丧自然之质,此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竒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静神王 ,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不然,葢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
  气象氤氲,由深于体势,意度盘礴,由深于作用,用律不滞,由深于声对,用事不直,由深于义类。
  虽欲废巧尚直,而思致不得寘。虽欲废词尚意,而典丽不得遗。
  作者须知复变之道,反古曰复,不滞曰变,若惟复不变,则陷于相似之格,置于古集之中,使弱手视之眩目,何异宋人以燕石为玉璞,周客胡卢而笑也。【近代陈子昻,复多变少,沈宋复少变多,余不能尽举。】又复变二门,复忌太过,变若造微,不忌太过,苟不失正,亦何咎哉。
  戴叔伦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目睫之间。
  韩愈曰: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严沧浪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正愈,所谓穷思愁苦之易为诗者也】
  白乐天云:为诗义在禆益,言意皆有所为。【葛常之曰:自古工诗者,未尝无兴也,观物有感焉,则有兴。今之作诗者,以兴近乎讪也,故不敢作而诗之,一义废矣,作诗者苟知兴之与讪异,始可以言诗矣】
  刘禹锡曰: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逹于诗者能之,工生于才,逹生于识,二者相为用,而后诗道备。
  李德裕曰:古人辞高者,葢以言妙而工,适情不取于音韵,意尽而止。成篇不拘于只耦,故篇无定曲,词寡累句。又曰:譬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皮日休曰:诗逮吾唐,切于俪偶,拘于声势,易其体为律,诗之道尽矣。吾又不知千祀之后,诗之道止于斯而已耶。后有变而作者,予不得以知之,夫才之备者,犹天地之气,乎气者,止乎一也,分而为四时,景色各异,夫如是,岂拘于一哉,亦变之而已。人之有才者,不变则已,苟变之,岂异于是乎。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3: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5 18:52 编辑


      司空图云:古今言诗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酰非不酸,止于酸而已,鹾非不咸,止于咸而已,人所以充食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渊雅,皆在其间矣。惟近而不浮,逺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崔德符答人问作诗之要曰:但多读而勿使斯为善
  梅圣俞曰:诗之工者,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沈存中云:诗虽末技,工之不造,微不足以名家,故唐人皆尽一生之力为之,至于字字皆炼得之甚难,而观者灭裂不知其工,若字字皆是无瑕,可指语音亦流丽,但细论无功,景意纵全,一读便尽,更无可讽味者,此类最易为人激赏,乃诗之折杨皇荂也,譬若三馆楷书作字,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此病最难为医也。
  刘贡父云:管子曰:事无终始,无务多业,此言学者贵能成就也,唐人为诗,量力致功,精思数十年,然后名家。杜工部云:更觉良工用心苦,不独画手为然。
  叶石林云: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蕖。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蕖,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表,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作者审到此地,岂复更有余事。韩退之赠张籍云:君诗多态度,霭霭春空云。司空图记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辞,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
  葛立方云:诗之有思,卒然遇之而莫遏,有物败之,则失之矣,郑棨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为催租人所败,亦可见诗思之难,而败之甚易也。
【沈约云,天机启,则六情自调,六情滞,则音韵顿舛,正此意】
  严仪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律,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须是本色,须是当行。下字贵响,造语贵圆,不必太着题,不必多使事。
  又曰: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又曰: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王灵〉珑不可色相,言有尽而意无穷,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去之愈逺。【诗法云:唐人以诗为诗,宋人以文为诗,唐人主性情,故于三百篇为近,宋人主议论,故于三百篇为逺。】
  又云: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厯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巳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厯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胡元瑞云: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以禅喻诗信有旨,然禅必深造而后能悟诗,虽悟后仍须深造,自昔瑰竒之士,往往有识,窥上乘业,阻半途者。】
  杨仲弘云: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自工。
  刘须溪云:作诗如作字,横眉竖鼻,所差几何,而淸俗相去逺甚。
  又云,诗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非也,寻常景色,时时处处,妙意皆可拾得,然此犹涉假借,若平生父子、兄弟、家人、邻里间,意愈近,而愈不近,着意政难有能率意,自道出于孤臣怨女之所不能者,随事纪实,足称名家,卽名家犹不可得,或一二语而止,如孟东野慈母手中线,归书但云,安极羁旅难言之情,李太白昨夜梁园雪弟寒,兄不知小,夫贱隶谁不能道,而学士大夫或愧之矣,如杜子美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欲起屡见肘,仍嗔问升斗,并与声音笑貌彷佛尽之,又如古人于奴婢猥下,写至孤客亲僮仆,凄然甚矣。又云,僮仆生新,敬则出处,世态隐约可见。又云:犬因无主,善则俯仰,犹有不忍言者,古今甚深,宻义徃徃于浅易得之。
  诗眼云:作诗不必句句工,使其皆工,反峭急无古气。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12-26 22:25 编辑


[size=12.8000001907349px]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3 13:50 编辑


       诗家一指云:诗不歴炼世故,不足名家。
  李空同云:以我之情述今之事,尺寸古法,罔袭其辞,古人之作,其法虽多端,大抵前疎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必一虚,叠景者意必二,此所谓圆规而方矩者也。
  何大复云:富于材积,使神情领会,天机自流,临景结构,不傍形迹,佛有筏喻,达岸则舍筏矣,舍筏则达岸矣。
【胡元瑞云:仲默此论,直指眞源,最为吃紧,舍筏之云,亦以献吉多拟,则前人陈句进规耳。非欲人废法也。李何二氏之旨,故当并参。】
  徐祯卿云:因情以发,气因气以成,声因声而绘,词因词而定韵,然情寔窈渺,必因思以穷其奥,气有麤弱,必因力以夺其偏,词难妥贴。必因才以致其极,才易飘扬,必因质以定其侈,若夫妙骋心机,随方合节,或约旨以植义,或宏文以尽心,或缓发如朱弦,或急张如跃括,或始迅以中留,或旣优而后促,或慷慨以任壮,或悲怆而引泣,或因拙以得工,或发竒而似易,此轮扁之超悟,不可得而详也。
  王弇州曰: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卽思之境,格卽调之界。
  又曰:才骋则驭之以格,格定则通之以变,气扬则沉之,使实节促,则澹之使和。
  又曰: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宜博。胡元瑞云: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巳。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故作者但求体正格高,声雄调鬯,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月与花也。必水澄镜朗,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鉴,浊流求覩,二者故法,所当先而悟,弗容强也。
  又曰:诗最可贵者,清然有格,清有调清,有思清,有才清。才清者,王孟储韦之属是也,若格不清,则凡调,不清则冗思,不清则俗。王杨之流,丽沈宋之丰,蔚高岑之悲壮,李杜之雄大,其才不可槩以清言其格,与调与思则无不淸者,【魏文帝典论云: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其论七子诗与文笔,未尝不并重清云。】
  又云:曰仙,曰禅,皆诗中本色。惟儒生气象,一毫不得着诗,儒者言语,一字不可入诗。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12-26 22:2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4 17:16 编辑


●钦定四库全书
  唐音癸籖巻三
  (明)胡震亨 撰
  ○法微二【通论各体 四言 五言古 七言古 乐府 律诗 五言律 七言律 排律 绝句 咏史 咏物 和韵 联句 杂俳谐体】  

       四言正体,雅润为本。五言流调,淸丽居宗。
【文心雕龙 以下通论各体】

  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束之以声调,俳优哉。【李白】
  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严沧浪 诗薮云:五言绝调易古,七言绝调易卑,五言绝卽拙匠易于掩瑕,七言绝虽高手难于中的,可与此互参。】
  古乐府选体歌行,有可入律者,有不可入律者,句法字法皆然,惟近体,必不可入古耳。【王弇州】
  风雅之规,典则居要,离骚之致,深永为宗,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歌行之畅,必由才气,近体之攻,务先法律,绝句之构,独主风神。【胡元瑞,下同】
  七言律于五言律,犹七言古于五言古也。五言古衔辔有程,步骤难展。至七言古错综开阖,顿挫抑扬,古风之变始,极五言律宫商甫协,节奏未舒,至七言律畅达悠扬,纡徐委折,近体之妙始穷
  七言古差易于五言古,七言律顾难于五言律,何也,五言古意象浑融,非造诣深者难于凑泊,七言古体裁磊落,稍材情赡者輙易发舒。五言律规模简重,卽家数小者,结构易工,七言律字句繁靡纵,才具宏者,推敲难合,自五言古律以至五七言绝,槩以温雅和平为尚。惟七言歌行,近体不然,歌行自乐府,语巳峭峻,李杜大篇,穷极笔力,若但以平调行之,何能自拔,七言律声,长语纵体,旣近靡,字栉句联,格尤易下,材富力强犹或难之清空,文弱可登此坛乎。
  律诗句有必不可入古者,古诗字有必不可为律者,然不多熟古诗,未有能以律诗高天下者也。初学辈不知苦辣,徃徃谓五言古诗易就,率尔成篇,因自诧好古薄后世律,不为不知,律尚不工岂能工古,徒为两失而巳。词人拈笔成律,如左右逢源,一遇古体,竟日吟哦,常恐失却本相,乐府两字,到老摇手不敢轻道,李西涯、杨铁崖都曾做过,何尝是来。【王敬美】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12-26 22:26 编辑


[size=12.8000001907349px]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3 20:06 编辑


       四言诗,须本风雅,间及韦曹,然各自为体,勿得相杂。【弇州 四言】
  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靡浮,文繁而声易杂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盖莫尚于五言。故两汉以还,文人艺士,平生精力,咸萃斯道。胡元瑞下同。【以下五言古】

  五言古,先熟读国风离骚,源流洞彻乃尽取两汉杂诗,陈王全集及子桓公干仲宣佳者,枕籍讽咏,工深日逺,神动机流,一旦吮毫,天真自露,骨格旣定,然后沿洄阮左,以穷其趣,颃颉陆谢,以采其华,傍及陶韦,以澹其思,博考李杜,以极其变,超乘而上,可以掩迹千秋,循辙而趋,无忝名家一代。
  作古诗,先须辨体,无论两汉,难至苦心模仿,时隔一尘,卽为建安,不可堕落。六朝一语为三,谢纵极俳丽,不可杂入唐音,小诗欲作王韦,长篇欲作老杜,便应全用其体,亦不得他杂。词曲家非当家本色,虽丽语博学无用,况此道乎。【王敬美】
  拟古乐府,拟汉不可涉魏,拟魏不可涉六朝,拟六朝不可涉唐,用本题事,而不失本曲调,上也。调不失而题,小舛,次也。题甚合而调或乖,则失之千里矣。【胡元瑞 以下乐府】
  乐府诗,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一涉议论,便是鬼道。【弇州】

  七言古诗,要铺叙,要有开合,有风度,迢逓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是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竒,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备此法者,唯李杜也,开合灿然,音韵铿然,法度森然,神思悠然,学问充然,议论超然。【杨仲弘 以下七言古】
  七言歌行,靡非乐府然,至唐始畅其发也,如千钧之弩,一举透革,纵之则文漪落霞,舒巻绚烂,一入促节,则凄风急雨,窈冥变幻,转折顿挫,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收之则如柝声一击,万骑忽敛,寂然无声。【王弇州下同】

  歌行有三难,起调一也,转节二也,收结三也,惟收结为尤难。如作平调,舒徐绵丽者,结须为雅词,勿使不足,令有一唱三叹,意奔腾汹涌,驱突而来者,须一截便住,勿留有余,中作竒语,峻夺人魄者,须令上下脉相顾,一起一伏。一顿一挫,有力无迹,方成篇法。
  长歌但看其通篇大势,中间偶有拙句,不失大体,着一巧句最害正气。【谢茂秦】
  凡诗诸皆有绳墨,惟歌行出自离骚乐府,故极散漫纵横,初学当择唐人名篇,脉络分明,句调婉畅易下手者模彷,成家后博取李杜大篇,合变出奇,穷高极逺,又上之两汉乐府,又上之楚人离骚,以求其源本,进于神化。【胡元瑞】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12-26 22:27 编辑


[size=12.8000001907349px]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4 13:38 编辑


       律伤严,近寡恩,大凡立意之初,必有难易二涂,学者不能强所劣,徃徃舎难而取易,文章罕工,每坐此也。【唐子西 以下律诗】
  律诗全在音节,格调风神尽具音节中。【胡元瑞】
  律诗第二字侧入为正格,【如:鳯律轩辕纪,龙飞四十春之类】第二字平入为偏格,【如: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之类】唐名家诗多用正格,用偏格者槪少。【沈存中】
  三百篇以比兴置篇首,律诗则置在篇中,如景联所摹物色,或兴而赋,或赋而实比,皆其义也。【范德机参】
  律诗不可多用虚字,两联塡实方好,用唐以下事便不古。【赵孟俯】
  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严沧浪】
  五言如四十个贤人着一个,屠沽辈不得觅句者,若掘得玉合,有盖必有底,但精心求之,必得其宝。【刘昭禹 以下五言律】
  李梦阳云:叠景者,意必二,阔大者,半必细,此最律诗三昧。如杜: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前半阔大,后半工细也。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靑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前景寓目,后景感怀也。唐法律甚严,惟杜变化莫测,亦惟杜。【胡元瑞下同】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唐初多于首二句言景对,起止结二句,言情虽丰硕,徃徃失之繁杂。唐晚则第三四句多作一串,虽流动,徃徃失之轻儇,俱非正体。惟沈宋李王诸子,格调庄严,气象闳丽,最为可法。第中四句,大率言景,不善学者,凑砌堆叠,多无足观,老杜诸篇,虽中联言景不少,大率以情间之,故习杜者,句语或有枯燥之嫌,体裁绝无靡冗之病,此初学入门第一义,不可不知。若老手大笔,则情景混融错综,惟意又不可专泥此论。学五言律,毋习王杨以前,毋窥元白以后,先取沈宋陈杜苏李诸集,朝夕临摹,则风骨高华,句语宏赡,音节雄亮,比偶精严,次及盛唐王岑孟李永之,以风神畅之,以才气和之,以眞澹错之,以清新然后归宿。杜陵究竟绝轨,极深研几,穷神知化,五言律法尽矣。
  五言律差易得雄浑,加以二字,便觉费力,虽曼声可听,而古色渐稀,七字为句,字皆调美,八句为篇,句皆稳畅,虽复盛唐,代不数人,人不数首。【弇州 以下七言律】
  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起为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逺,如苹风初发,势欲卷浪。承为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或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转为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不穷,如鱼龙出没,豗涛观者,无不神耸。合为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截奔马,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知此则七律思过半矣。【杨仲弘参】
  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发端,盛唐人无不佳者,结颇有之,然亦无转入他调及收顿不住之病。篇法   有起,有束,有放,有敛,有唤,有应,大抵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句法   有直下者,有倒揷者,倒揷最难,非老杜不能也。
字法   有虚、有实、有沈、有响虚。响,易工沈实,难至五十六字,如魏明帝凌云台材,朩铢两悉配乃可耳。
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是法极无迹,人能之至境与天会,未易求也。有俱属象而妙者,有俱属意而妙者,有俱作高调而妙者,有直下不偶对而妙者,皆兴与境,诣神合气完使之,然五言可耳,七言恐未易能也。勿和韵,勿拈险韵,勿起结用傍韵,勿偏枯,勿求理,勿搜僻,勿用六朝强造语,勿用大厯以后事,此诗家魔障,愼之愼之。【弇州】
  七言律对,不属则偏枯,太属则板弱,二联之中,必使极精切而极浑成,极工宻而极古雅,极严整而极流动,乃为上则然。二者理虽相成,体实相反,故古今文士,难之要之,人力苟竭,天眞必露,非荡思八荒,游神万古,功深百炼,才具千钧不易语也。【胡元瑞下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08: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12-26 22:28 编辑


[size=12.8000001907349px]
本帖最后由 同车淑女 于 2015-12-23 10:43 编辑


     古诗之难,莫难于五言古。近体之难,莫难于七言律,五十六字之中,意若贯珠,言如合璧,其贯珠也,如夜光走盘,而不失回旋曲折之妙,其合璧也,如玉匣有盖,而绝无参差扭揑之痕,纂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征互合以成声,思欲深厚有余而不可失之晦,情欲纒绵不迫而不可失之流,肉不可使胜骨而骨又不可太露词,不可使胜气而气又不可太扬,庄严则清庙明堂,沉着则万钧九鼎,高华则朗月繁星,雄大则泰山乔岳,圆畅则流水行云,变幻则凄风急雨,一篇之中,必数者兼备,乃称全美,故名流哲匠,自古难之。
  高岑明净整齐,所乏远韵,王李精华秀朗,时觉小疵,学者步高岑之高调,含王李之风神,更加以工部之雄深,变幻庻尽,七言能事尔。
  作七言拗体者,必以意兴发端,神情傅合,浑融疎秀,不见穿凿之迹,顿挫抑扬,自出宫商之表可耳,虽老杜以歌行入律,亦是变风,不宜多作,作则伤境。
【弇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7 10:10 , Processed in 0.242717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