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会会员 登录
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返回首页

梅花山人的个人空间 http://mzjyss.cn/?159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浅谈诗歌的创作

热度 10已有 421 次阅读2019-11-15 10:15

      中国的古典诗歌,或言情、或述志、或叙事、或说理,这些是基本的表达分类,从风格上又分为风、雅、颂,手法上又分赋、比、兴,格调上又分典雅、庄重、清新等。四声、平仄、押韵、对仗、格律等只是学诗的基础,作诗重要的是要有诗味,它不是凑成了五言七言四句八句就说是诗的,诗要有给人丰富的联想和仔细嗞嚼的韵味。所谓诗味,包括意象情感诗旨诗义意境风格格调和作者独有的性情、灵魂等等总体构成的风神韵致。意象,就是诗所表达情感的物质寄托,如柳常说离别,月常说思乡,红豆常说相思。中国的古典诗歌主要是由意象所构成的语言艺术或者说是艺术语言,一首诗,不可缺少意象,否则就平庸、苍白等内涵缺乏,从而也显得单薄、虚弱、缺乏艺术思维的韵味。诗的遣词,传统表达的意象有很多,重在平时积累,如梅喻君子,菊喻隐士,松喻诗翁…思乡则柳月雁鱼红豆明月杨柳酒春水之类…爱情则红豆豆蔻青梅鸿雁之类…高洁则梅兰竹菊莲松柏之类…离别则灞桥霜秦淮琴箫剑笛酒长亭之类…情感,就是想要表达的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诗旨,就是诗的主旨也即是中心思想,诗旨,立意要高雅。诗境,诗境即是境界,境界要宽广、深远、雄厚等。…

一、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思想,围绕主题思想构思。好句易得,但有句而不成章也是不行的,为什么?因为没有主题啊,没有主题就显得松散,你对人对事有了基本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见解,见解就是你的主张,你的主张也就是主题,围绕它去写,有的放矢,文章自然不再松散,所以,谋篇首先要确定一个中心思想才好下笔。

1、言志:
何曰志,志即志毅,主理想、抱负、气节、情操等比较大的方面;举例如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又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上两首主表气节、情操,主表理想的如陶潜的《桃花源记并诗》,主表气节的还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主表抱负的如黄巢的《题菊花》,兹不一一细举。

2、抒情:

何谓情,情即感情,也即是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这点跟志比较一下即可知是比较小的方面,举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类的感情是非常丰富的,或思人、或思乡、或家国情怀、或人文关怀、或剑胆琴心、或对世界对社会对历史对人事的评弹,兹不细赘。

3、叙事:
举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4、说理:
举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取象:
  取象,或称物色,就是选取意象,这是在立意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即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在构思时直接浮现于头脑中的多种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情感。平时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这个“景”就是我们说的“象”。
      首先取象要做到自然真实,要对所写的景物或对象要有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对写作对象有深入的了解。
      二是要选取含蕴丰富的意象。因每个人的经历、地位、水平、年龄都有差异,即使是写同一体裁,其结果也会千差万别。显示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艺术效果。

三、章法:
  章法即指文章的组织结构。有章法,篇章才完整、紧密、和谐,中心意思才鲜明突出;无章法,就会凌乱、松散、残缺,不成篇章,中心意思不明,甚至不知所云。

1、写景状物:

譬如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起承转结:

譬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即是起句,它平铺直叙而起;忽闻岸上踏歌声即是承句,它承接着上句李白乘舟将欲行而来,意脉相承所以叫承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是转句,它不再继续说岸上的踏歌声而另外转换话题,这是个起兴句,主要是为下面的结句服务,前人有论,转结方面重在转句,转句一旦转好了,后面的结句便能顺势而结。不及汪伦送我情则是结束全诗所以叫结句,它是顺着转句之意而涵接的;上面所说的只是寻常之法,四句分起承转合非常分明,事实上起承转合方法甚多,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衣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此诗前三句一意顺承而下,末句陡转而结,这就超出寻常之法了,其余【含律诗】各法则靠多读前人诗或多读些这方面的理论去获取。
     说一下的是,转结跟起承之间不是断裂而是意脉相关的。

3、呼应:

举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从联而分头两句是呼后两句是应,从句上分,末句回应了首句,这个叫首末呼应。

4、平衡:
       诗的前后要大体平衡才能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姑举联例来说:
人笑庭中,采得新芽香宅院;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庭中”与“海外”,“宅院”与“神州”,大小悬殊,显然上下联不相称。可以修改上联,比如改为: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香四野;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这样,上下联就比较均衡了。 
      因为诗中失衡的病例不好找,故举联例以说明,联与诗是相通的,可以触类而旁通。记得前两年有个续诗活动,有个叫格那丁的出句是“竹底山泉到草堂,一壶春雪试茶香。”,要求续成绝句或律诗,这两句很是典雅,假如你一不小心用了相对来说显得粗俗的诗语去续的话就会显得格调不搭,这是另外一种失衡,格调上不搭也是应引以为意的。

5、创新:
      一切文艺作品贵创新。诗歌合乎格律规范,那是习作阶段的要求。进入创作阶段,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有所创新,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陈陈相因。 创新,对事物要有深入的观察、体验、研究,有个人的独特发现。譬如梅州当代女诗人廖惠玲《丰顺韩山拾趣三首》有一首如下:
难得城中春味鲜,韩山顶上醉云天。
清风活泼陪人走,同到溪前咏杜鹃。

      这里的清风活泼陪人走之活泼是用语上的创新,活泼本是当代语言,用在这里便有了化物拟人之功。
      同样举梅州当代女诗人廖惠玲《七绝·秋味两首》之一来说:
水果摊前细口尝,懒听菜贩唱高腔。
专挑甜蜜大红枣,不吃苦瓜添苦肠。

      这里的不吃苦瓜添苦肠则可属于意境上的创新,甜蜜与大红枣是甜味食品,而苦瓜则是苦味食品,食苦瓜并不见得会添什么苦肠,廖先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而把苦瓜和苦肠联系在一起可以算是一种意境上的创新同时也是风格上的一种创新而带给人们一种清新之美感。

四、修辞:
      举廖惠玲《丰顺韩山拾趣三首》中之一首如下:
十里云烟任鸟呼,东西南北护香株。
一茶倾尽情难尽,便喊春风暖酒壶。

      这里的便喊春风暖酒壶即是赋物以人格,即是把春风当作人来写,哪么,春风便是可喊的,这便是修辞的好处,诗歌的修辞是非常丰富的,这要求我们要多读前人好的作品去慢慢体会。

五、风格:
      可以参见上面廖惠玲的作品,这些作品均具有一股清新之风,这是廖惠玲通过诸多作品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诗写得多是好事,但若缺乏自己独立的风格却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作品多象是一马平川而缺乏亮点,而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则能在一马平川上耸立起一座高山来,甚至即便作品不多。只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能孤峰独立而耸立起一座丰碑来,如唐朝的张若虚便是凭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名垂千古。


六、注意事项:

1、忌中心思想不明:
     譬如有人写了首“夜宿悠然蓝溪”的诗:
      霜叶萧萧独自凉,黄花开后过重阳。风高犹卷珠帘瘦,酒醉莫惊宵梦长。
      一阙闲云书雅句,半竿斜月照寒床;华灯渐落幽池里,又过声声雁几行。
      这首诗有人给了这么的评论:我仔细地阅读了《夜宿悠然蓝溪》的诗后,脑子里只是一团雾水,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只不过是写了八句诗,每句7个字,共56个汉字,死拼硬凑在一起,分析不出主题。
      说实话,这样的评论是合理的。
      立意忌鄙陋、粗俗、卑弱、浅薄,如下面所举的《虹桥》便是卑弱、浅薄之例,如下面所举的《踏莎行--买春》便是鄙陋、粗俗之例。

2、忌扣题不稳:
      仍以“夜宿悠然蓝溪”为例,诗中的夜宿是可见的,但悠然蓝溪这个地方的特征在诗中却无半点踪迹可寻,这便是扣题不稳。

3、忌雅俗不分:
      喊王荐天上论坛,倒四颠三老调弹。糊糍麻加一窝熟,屙啰湿碎也么闲。
      这是诗吗?要说是诗广义上来说也可以是诗,但是,它在用语上是用俚语、白读语写的,而中国的古典诗词是用文言文写的,所以,这样的诗也可以说根本就不是诗。
又举例:
踏莎行--买春
片刻销魂,  一时蚀骨。撒钱买醉逍遥窟。飘然梦里是神仙,腾云驾雾如弥佛。
哇系冇情,却丫姓福,芝华括滑将引没;买春骚浪好舒畅,美人夜看肌如雪。
      这都写了些什么呢?象这样的作品就不仅是用俗字就能够概括得了而可以直接用下流来形容了,这样的作品在旧时在小说里常见,也散见于一些文人的无聊之作,甚至连皇帝诗词都存在,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此类作品应予批判。
      诗词偶尔间入一些俚语、白读语是可以的,但不能全凭口语化去写作,至于落俗套、立意不雅等也可归为俗,兹不赘。

4、忌平白:
      举个例来说:
虹桥
雨后非常景,虹桥彩色新。
吾知桥不在,却想去登临。
      这首诗写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下雨了,有彩虹耶,彩虹象座桥,我想上呢,这不是三岁小儿语么?这样的话连我三岁的孙子都会说,象这么平白的东西写来干嘛呢,垃圾桶是它最好的归宿。

5、忌语意不明 :
      譬如‘’ 华灯渐落幽池里‘’,华灯渐落的落是稀疏、消退之义,如门前冷落车马稀,如长河渐落晓星沉,它本来是不存在问题的,但其华灯渐落的后面用了幽池里这三个字就引岐议了,譬如有人评论说:‘’华灯不是运动物体。渐落:是物体的移动。华灯原来没有落在幽池里,就永远不会落到幽池里。只有月光,原来没有照在幽池里,但随着月亮移动位置的改变,才会逐渐落在幽池里。这一句诗,是作者犯了极其严重的逻辑毛病。‘’,这样的评论也难说其一点道理都没有,实在是作者语意不明所造成的,譬如把它改为华灯渐落乡音远,就算你故意想岐议怕也不哪么容易了,所以,作诗应尽力避免此类错误。

6、忌结构松散:
      仍以《夜宿悠然蓝溪》为例,你说了八句话却不知你究竟想说的是什么,中心思想不明朗是主要问题,结构上也没有层次感,这便是结构松散之弊,就这首来说,如果把它的颈联改用了能抓住悠然蓝溪之特点的联的话,哪么它就有了层层推进之功从而避免了结构松散之弊。

7、忌无自己的风格:
如前所述,作品再多如无自己独特的东西也不好,其余不赘。

8,补加一个,忌通配:
通配即是放在其它地方也同样适用的毛病,这毛病的弊端主要缘于抓不住所题之特征,同样以《夜宿悠然蓝溪》为例,全诗因无悠然蓝溪这个地方的特征而可以说放在夜宿其它地方也适用。
通配的现象在一些老干体中尤为明显,年年过节年年写,年年庆典年年写,人人相似人人写,年年写的皆相似。


路过

鸡蛋
7

鲜花
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梅花山人 2019-11-15 10:17
夜宿悠然蓝溪
霜叶萧萧独自凉,黄花开后过重阳。
风高莫卷珠帘瘦,酒醉犹愁宵漏长。
蓝水松闲梦溪笔,丽庐客倦郑公乡。
华灯渐落家何处,晓拂声声雁几行。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3-28 20:33 , Processed in 0.130219 second(s), 24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