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会会员 登录
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返回首页

酒意诗情谁与共的个人空间 http://mzjyss.cn/?255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读后感

热度 9已有 176 次阅读2019-11-5 18:17

     前言 
     如何分辨一首诗的好坏与高下。用杨万里一首诗: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这首诗写得很清新,雅趣。未尝不是好诗。再用袁枚一首诗: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此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相较之下,诗之高低,情之厚薄,识诗者应该一目了然。下面来读一首诗。
咏鸡
作者/周兴海
觅来粒食互相呼,究竟痴来究竟愚?
每唤清明深夜起,不论酬答有还无。
       写诗容易出新难,特别是咏物诗。要别出心裁,写出自己独有感受方为佳作。初读此诗,觉得别具一格,诗人不是从鸡外形写起,而是从鸡的习性结合人性写来,立意新颖。

        我在农村长大,颇知鸡的习性,一鸡发现食物,竟咯咯叫、招朋呼友前来共食,诗人这里用、粒食形容,反衬鸡群的友爱之心。引出下句,究竟痴来究竟愚?只问不答,很高明。这一句犹如一面镜子,会照到每一个读诗的人去思考,发人深省。引人联想鸡尚如此,何况人乎。后二句还是围绕鸡的习性来写,雄鸡唱晓,一天天、一年年殷勤唤人早起,写出一种服务与奉献的精神,但不求回报之品质。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里就能看到诗人认可的精神与操守。杜甫曾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真正的诗人是能起到教化作用或启人心志的。好诗能净化社会心灵,这首诗我觉得就有这种效果。
        我觉得这诗好,并不是看重他的语言,而是诗人的内在思想。面对拜金、自私盛行之风,诗人不是用口号式的教化,而是用内心独特感受通过物象呈显出来,让人去思考,去反省。
                                                   写于2019/10/31
游橘子洲
作者/ 旷文昭
夕照湘江碧,无声望北流。
吟怀经染翠,橘叶不知秋。
石像藏雄魄,毛公放远眸。
元元今可好,天必佑神州。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喜读人诗,看到喜欢的诗总忍不住想写点读后感。以求提高自己。今天一读此诗就喜欢上这二句。吟怀经染翠,橘叶不知秋。再读感觉整首诗有章有法,情缘境生,纯真自然。
      橘子洲头,自古有名,近代因为毛泽东一首《沁园春  长沙》词,更是闻名于天下。首联写的是作者来到橘子洲时,天色黄昏。夕照湘江,伫立橘子洲头而望碧水清流。无声,作者形象就出来了,有肃穆感。许是在默吟毛泽东的词,一定会想像毛泽东当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而此刻作者伫立在夕阳之下,遥望逝水如斯,也许一样心潮澎湃。这一联诗外之意就很令人遐想。
        诗从首联遐想中引入第二联、吟怀。即诗之情怀, 经染翠,倒装,经翠染意思。 作者深谙为诗之道,景为诗语, 物景是服务于诗人内心表达的。即所谓比、兴。取景不落窠臼,没写毛泽东当年看到层林尽染之景,而取如今毛泽东雕像周围青苍翠色。翠是美丽,翠色是充满生命力的,而此时正值深秋,万木摇落,而也是还有树木青苍,所以由翠引出下句:橘叶不知秋。橘子洲说是有橘林。橘,是有象征意义的,记得张九龄有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屈原楚辞,也有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狷介之个性,独立之精神,不同流俗,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都是以物喻人,以表心迹。这里不知是由翠色所染,还是经毛泽东情怀感染,作者完全没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情,反而诗兴更浓。 此一联用翠色,橘叶,借景抒情以短短十个字,浑为一体,以这些物之意象、似在赞扬毛泽东又像是在表达自己心迹,也许二者兼有,觉得很有韵味。
      下面三、四联就很好理解了,作者瞻仰毛泽东雕像,是在赞扬毛泽东雄才大略,运筹帷幄,精神与气魄。尾联转结句,元元,是百姓意思,如今伟人不在,百姓过得好不好?作者没有作答,人人心中有杆称,如饮水冷暖自知,结句似在祈祷,相信中国会越来越美好。
       此诗作为游记诗,结合当地显著人物过往,以精简五律写来,不空不散,有情有景有感受。尾联以平淡之语而显普世情怀,自然纯真。

                                                        写于2019/11/05
     
       后语:本人喜好诗词,爱写读后感。诗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观点他人看后未必赞同。但作为一个欣赏者,未必就须完全按照作者原意去理解,去欣赏。就像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那样,他欣赏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辛弃疾《青玉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说这些是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这样解、晏、柳、辛三位作者也未必同意。但王国维就是这样解,还受到后世认可。这就关系到一个欣赏者学问与阅历。一个好的欣赏者是可以引申诗词中的意境进行再创作的。但前提是不能无根无椐,无中生有。这是我认同的一种观点。

路过

鸡蛋
6

鲜花
2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幸勇 2019-11-6 07:53
常读朝榜诗友诗评,受益匪浅。
顺便一提,第一段“未尚不是好诗”的“未尚”,是否“未尝”之误。
回复 酒意诗情谁与共 2019-11-6 12:11
幸勇: 常读朝榜诗友诗评,受益匪浅。
顺便一提,第一段“未尚不是好诗”的“未尚”,是否“未尝”之误。
多谢幸公临赏,及一直以来鼓励。
那句话当时想的是未尚不可称为好诗,经你提醒,查了一下,未尚不可,未尝不可这二词都有,不知是否通用,现我改回来,表达完整一点。谢谢幸公。
回复 微尘 2019-11-9 12:07
古吾师常出杰作,对我等顽徒启智甚为广益!心谢!望多多益善!

facelist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4-25 22:35 , Processed in 0.179812 second(s), 26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