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5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诗之小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2 15: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3-11-15 03:25 编辑

学诗之小感悟
       一直以来都想写点有关诗学的随笔,然而一来因为诗学这个话题太大了,二来自己又是才疏学浅的,更兼向来不善于条理性及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每每提笔,均感重若千斤,终是作罢;而随着自己年龄的渐渐增加,记忆力却是在惊人地衰退,每有点滴感悟,转眼却又忘个一干二净了,有感于此,遂鼓足勇气,虽文笔粗疏,或遗笑于方家,亦无妨,权当留给自己慢慢去体会和品味就行了,总好过于到头来什么都忘得差不多了而重头再学,呵呵;

       这里说的诗,首先说的是中国的古体诗,何为诗,说文曰, 志也。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按許不云志之所之。徑云志也者。序析言之。許渾言之也。所以多渾言之者,欲使人因屬以求别也。又特牲禮詩懷之注。詩猶承也。謂奉納之懷中。內則詩負之注。詩之言承也。按正義引含神霧云。詩,持也。假詩爲持。假持爲承。一部與六部合音冣近也。上林賦葴持。持音懲。从言。寺聲。書之切。一部。诗者,持也,在心为志,秉持心志,在外发言为诗,此中之志,已非今义之志向之志,说的却是从内心出发,有感于事物,不得不发的意思了;可见,诗,最基本的意思是尊从内心,有感有情,到了不得不发的时候才能为之诗;孔子辑其古诗三百多篇,后世尊之命名曰诗经,孔子就曾经自己评说过诗经,曰,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无邪;可见,学诗写诗之士,最基本的诗学的价值观就是尊从自己的内心的感悟,你的思想不要去想到诗之外的名与利,否则,则是对诗之侮辱了;所以,任何的有意识地去堆砌华词丽句,哗众取宠,吹牛拍马之徒,他们想到的首先是鲜花掌声,而得到的却往往是被有识之士所唾弃的命运了;

       说了诗的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再来说点诗的发源和功用的话题,这两个话题曾经困扰了中国诗坛很久了;就我个人感觉来说,我倒是觉得无需过多地讨论它们;其实我们知道,某些阶级或者集团为了给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言必诗文发源于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诗文也必须为神马阶级服务及神马政治服务等等云云,我觉得可以休矣;还是让政治回归政治,文学回归文学好啦;对于诗兼有上以化下,下以讽上之谓云云,诗的本身,无疑是具有社会性的,因为它源自于社会,诗还同时具有传播性和传承性,这些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可以暂时不用去太理会诗文的社会功能性;其实对于诗,首先就先是为了诗人自身的内在的情感服务,先服从了自身的情感,学好了以后再去谈为大众服务吧;至于中国古诗的起源,我则更倾向于相信诗源于巫之一说,上古之巫者或是其自身活动的需要,或者为了营造某种神秘的氛围,常常需要歌之舞之,手舞之足蹈之,这就需要炼其字词句篇而让它变得更为顺口通畅,同时兼备随声乐节拍的而歌之舞之的功能性;据说诗的最早可见的影子就存在于周易,「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易经】之(《屯》六二)。。。,这里已经具备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音韵之美感了;而对于周易,我们知道掌握和使用它的最早的就是古代的卜蓍及其巫师,巫师,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他们就是早期的知识分子了,这方面的研究文献和举证之事在此就不说了,在此略过;

        至于诗的历史及其历史的沿革和变迁的话题,因为这些课题也很大,它不是我这小随笔所能说清楚的,就扯点粗线条的个人感悟吧;前面说到,诗源于巫,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上古的诗文遗存甚少,更谈不上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及至孔子才辑其古诗三百一拾五首,分谓之曰风雅颂,后世多尊其为诗之始祖,谓之曰诗经,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的洗礼,直至今天,风雅颂仍然是诗的宗旨;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那么诗之六义又该如何去区分呢,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里就很明白的告诉了我们,风雅颂是诗的本义,而赋比兴是诗的作法,用赋比兴的修辞手法去创作出具有风雅颂的诗之谓也,至于风雅颂及赋比兴的详解及感悟,或许会各有不同,但是这些去搜一搜说文解字是可以理解的,在此就不想多说了;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赋者,铺也,铺采擒文是也;比者,亲之类也;兴者,托物于事之谓也;诗经既然是中国古诗的始祖,后学之辈,不可不读也;

      自诗经以后,虽然也是诗人辈出,在唐李杜之前,终未形成大的气候,最富盛名的莫过于屈原了,屈原及其同时代之诗,后世称为楚辞; 自唐朝的李白和杜甫以后,诗风变得更为易读易懂,诗不仅上达天听,也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诗风大盛;当然,这种盛况也是与其当时的人文昌盛的历史环境相吻合的,同时却也离不开诗人自身的诗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传说李白杜甫每有新作,必先读给妇孺,待妇人小孩都能明白其中之大意方定稿,这种精神就算是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诗自盛唐以后,随着宋词等其它文体的兴起却也变得是由盛转衰了,世间之规律原本如斯,在此略过了;对于诗的大体历史,启功先生谓之曰;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这简简单单的四句话便曲尽了诗的沿革变迁,很是中肯;而对于明诗,非是启功先生大意遗忘了,实在是在先生看来,明诗可以说是只能算是仿诗了;对于明诗,我倒是想说上两句,其实明诗,诗家不可谓不多,品类不可谓不丰,吟诗作对之风不可谓不盛,这些现象在遗存的明诗中及其大量的明小说中是有迹可寻的,那么,明诗却又是为何会留给启功先生仅算是仿诗的印象呢,这与明诗过于注重技术,禁忌很多,诗必钦典,应酬之作过多等是分不开的;其实,就技术层面而言,明诗反而是代表了中国诗的最高境界,但是,这种过于技术化的诗因为违反了诗之本义,反而是把诗引入了岐途而变得丧失了诗的生命力;

        说了中国古诗的大体的历史印象,再回过头来说说诗的格律音韵的话题了, 这里先扯上几句诗的美学话题吧,任何一首诗词,首先它要带给人们的就是其中的美感,诗本身就是具有其可歌可吟可咏可读可赏性的,它不外乎几个基本的美感,一曰诗意美,二曰诗句美,三曰词意美,四曰节奏美,五曰结构美;而诗中的押韵,我认为可以并归在词意美之中;前三个美感暂先不表,先来说说节奏美和结构美,节奏之美,无非就是句读中的平仄问题,平仄的变化,让人赏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美的享受,今天有些人说平平仄仄的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非也,那是他们对诗中的节奏的美感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于结构美,诗中的结构如果看起来凌乱不堪,赏读起来又如何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呢;如果我们认真去比较一下格律诗与其它诗体的不同之处,格律诗无疑具有最美的节奏感和平稳的结构之美,格律诗的结构看似四平八稳的豆腐干子平淡无奇,但是,因为在格律诗中讲究起承转合,就在这平淡无奇之中却生出了许多的变化,让人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赞叹,仿如观景,转身换步之间,每一步都有其独到别致的不同景观,这在其它体裁的文体中是不可多见的,这就让格律诗拥有了其无穷的魅力和别致的风采;当然,这里说的格律诗是唐诗中的五言及七言之律诗和绝句;‘说起来, 诗歌从四字一句的「四言诗」发展到今天仍然很通行的五字或七字一句的「五言」、「七言」诗体,也是在汉魏之际确立的。一般认为,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四言诗是前代诗歌的「压卷之作」,也就是说四言诗中最后出现,却又是最好的作品,他儿子曹丕《燕歌行》的灵活自由的七言诗,则为后来的七言律诗开创了一个新时期。陈寅恪先生认为,晋宋以来,居住在建康的一些善声沙门和审音文士就有密切的交往,梁朝沈越及王融等在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分为四声,创立声律,这既吸收了传统音韵学的成果,又直接受到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参《金明馆丛书初编·四声三问》)。这显然对隋唐律诗的形成以至宋词的形式美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可以说,格律诗的最终的成型是中国诗学经过千锤百炼的过程中的一个最伟大的贡献; 

        至于诗中的平仄及押韵的基础知识,我想在这里就不必去说了;但是,这里却有个问题不得不说,那就是古今音读的变化问题;今人阅读古诗,发现很多的古诗词在今天的音读中是不押韵的,从而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而说诗也是可以不押韵的,缪矣,那是他们不知道古今音读有所变化的缘故,古人有云,无韵不为诗,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我们知道,今天的普通话及汉语拼音的确立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确立的,而这确立的基础却是以东北的方言为其基础的,这就与旧时大多生活在中原和南方人的语言产生了冲突,而这冲突的结果最终是以所谓的官话跟地方语言的分别而终结了无休无止的争论的,这冲突的后果就让今天的我们对古今的音读产生了错觉,这一点应引以为意,如果我们去比较一下平水韵部与新韵的区别就大体上可以明白一二了;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客家语言是保留了很多的古音古韵的,从而被今天的世人所称为是古语言的活化石,所以,也许我们可以不懂平水韵,也许我们可以不用去理会普通话,就用我们自身的语言去读古诗词就够了,那些在普通话中读来不押韵的,平仄有所破格的,在客家话的音读中反而变得合格合韵了,客家话在今天无疑是归类为地方语言的,但在古诗文的阅读中反倒成了我们客家的语言优势所在了,呵呵,在此略过;

        在今天的诗坛上,有不少人认为诗也可以不押韵,常常抬出李白等大诗人的古体诗【相对于格律的新体诗】来说事,那是他们在为自己的无知而做的苍白无力的辩解,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随着中国音韵学的进步和发展,在中唐以后,早就成了无韵不成诗的铁律;

       阅读和赏析古诗词还有一些基本的问题当引以为意,那就是古诗词中的通假字及古今字义和词义的演变的问题了,别弄成了某文化超女的解释‘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的小男孩及小女孩的笑话;如有未解之意,最好去查询一下古字典,如说文解字等,今之新华字典,因受观念之所限,终不如古字典更接近于汉字之本义;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等哗众取宠不知所谓的诗体,对于那些诗体,就算它们有诗的形式和影子,都与诗之内核相去甚远了,他们大多只是旧时无聊文人的文字游戏或是避文字狱而玩的把戏耳,今天同样是不见容于正规的诗刊诗会诗赛的,就象是当今网络流行的所谓梨花体,废话体,脑残体等同一类,今人也多写这类诗体,或是不知就里,或是哗众取宠,或是贪玩嬉戏,我们不必当真去读,更无须去凑这个热闹,一笑置之可也;

        我曾经关心过一些诗词理论,大多只是言及风骨风格诗品等比较高端的研究,而对初学者的引导却是少之又少,后来搜到了元朝人杨载的诗法家数,细细读来,获益不浅,很是值得初学者一读,这里就辑录其中的一段吧,‘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也。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一句,下则贴承一句,而后方发出其意者;有双起两句,而分作两股以发其意者;有一意作出者;有前六句俱若散缓,而收拾在后两句者。诗之为体有六:曰雄浑,曰悲壮,曰平淡,曰苍古,曰沉着痛快,曰优游不迫。诗之忌有四:曰俗意,曰俗字,曰俗语,曰俗韵。诗之戒有十:曰不可硬碍人口,曰陈烂不新,曰差错不贯串,曰直置不宛转,曰妄诞事不实,曰绮靡不典重,曰蹈袭不识使,曰秽浊不清新,曰砌合不纯粹,曰俳徊而劣弱。诗之为难有十:曰造理,曰精神,曰高古,曰风流,曰典丽,曰质干,曰体裁,曰劲健,曰耿介,曰凄切。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地步一狭,譬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今之学者,倘有志乎诗,须先将汉、魏、盛唐诸诗,日夕沉潜讽咏,熟其词,究其旨,则又访诸善诗之士,以讲明之。若今人之治经,日就月将,而自然有得,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茍为不然,我见其能诗者鲜矣!是犹孩提之童,未能行者而欲行,鲜不仆也。余于诗之一事,用工凡二十余年,乃能会诸法,而得其一二,然于盛唐大家数,抑亦未敢望其有所似焉。’

        注意诗中的几个有趣的现象,古今的诗人,总是喜欢反复地吟咏时间和空间,现实与虚幻,这种现象体现在很多的乡愁和情愁及大量的别诗中,那么,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诗人们在时空的交错中,通过现实的观察而寻找心灵的答案和归宿呢;诗,个体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说,诗是跳动的音符,诗是流动的长河,诗是浓墨淡彩的画卷,诗是九天之外而来的禅音,不论你作何感想,作何解释,诗好象都在其情理之中,都是与其相通相依存的;这样想的话,也许就可以更容易去理解为什么诗人们大多都喜欢把琴棋书画诗酒茶捆在一起了;如天籁之琴音,是否能给诗人们更多更好的节奏感呢,小小的棋盘,方寸之间,却能纵横捭阖,是否能带给诗人们最强烈的空间感呢;而或点或连,或横或竖或斜,或重或轻的书法,又是否能带给诗人们最强烈的文字的运用挥洒自如的心灵感悟呢;或浓或淡,或工笔或写意的中国古画,又是否能给诗人们最佳最美的心灵的意象构图呢;如果说画作是用笔墨去构建画卷的话,诗无疑却是在用心灵去构建而用文字来表达的画卷;而酒与茶一直也跟诗人结下了不解之
缘,诗人们是否在朦胧的醉意中通天地鬼神,感悟着既虚幻又真实的远古现世及未来呢;而那飘荡着丝丝缕缕清气而又芳香四溢的清茶,是否又让诗人们内心的精气神在有意无意中得到了感悟和升华呢;当然,琴棋书画与诗一样,它们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功能,是否古代的诗人们通过这些的观察实践和悟道而让古诗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呢;我们常说,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更应该写出超过前人的诗作或是创新出新的东西来;但是,不好意思,就我个人的观察来说,觉得虽然我们站在了前人的肩上,但是,我们还无法与前人齐头,更不用说去超越古人了,这也许是与我们今天遗失或是丢弃了古人很多的精神纯净的觉悟的东西不无关系了;

       还有一个现象也许值得一提,那就是古今诗人之外,还出现了大量的诗词评论家,但是,这些评家却又鲜有传世之作遗世,这里最起码有两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一是诗人的先天性和评家的后天性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联想力的问题,二是创作力与鉴赏力的问题。。。花鸟虫鱼,庭台楼阁,日升月落,阴晴圆缺,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生生死死,爱恨情仇。。。在诗人的眼中,好象世间的一切都变得是具有灵性的,它们都可以变成是诗人的自身,它们都是构成诗的基本元素;那么,诗的内核又是什么呢,这就回归到了诗的本来意义的话题了,也即是诗人内在的心灵的感悟了。。。

         古人虽云诗为文之末学,但那是士大夫们相对于经世文章而言的话,诗经毕竟是位列于五经六艺之中的,[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旧时因尊孔之故,所以有此排位],而情感亦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不察也;虽是末学,但是,诗学是涵有历史,人文,思想,哲学,宗教,自然,语言,语音,语法,修辞,逻辑,音乐,绘画等基础学科知识的一门知识,诗学之中,可谓包罗万有;今天,就算是我们不去写古诗词,但只要你弄懂了诗词之机理章法,这对于我们赏析古诗词和知识的积累也是有很多益处的;今天的我们没有必要觉得古诗词高不可攀,但也不要认为它们是衰亡了旧文化而不屑一顾,它们是我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他们都在绽放着璀灿的光辉...


附文,供参考
      有关诗歌的基本节奏问题,因中文是一字一音的,两个字便构成了一个音节,故重点放在了第二个字的音读上,故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反的说法,四与二反,六又与四反;不管是平起还是仄起,皆可遵循一个规律,句句相对,邻句相粘--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二【奇偶】句的平仄一定是相对的,而二与三【邻句】,四与五句的音节都是相似的--其起句的音读是相同的,其余类推;只要掌握了古诗的基本的机理,它比现代的自由诗还好写而又不会流于自由诗的散乱;
       这里的一三五不论,它不是完全的不论,是要避开诗之大忌的--孤平、三平尾、三仄脚,避开了这三忌,一三五就可不论了;二四六反,还有个说法是二四六绝分明,这个规律基本上适合于诗、词和对联,说直白一点就是音节的节点的交替使用;

为更好地理解赋比兴,辑录下面几句直观的说明--


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直抒胸臆。赋,铺也,铺文擒采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语)”。比,就是比喻,它“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吟唱出主题。兴者,起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5:2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3-7-22 15:29 编辑

此篇是今年初发在时空网的旧文,我们常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今天在此重发,稍有添改,为的是得到诗社各位前辈的批评指正,谢谢
3#
发表于 2013-7-23 16:3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燕子 于 2013-7-23 16:41 编辑

全篇读完,好费神啊!难为你这个作者了,写得很好,不然,我读不下去。
呵呵,篇幅长了点,对于五、六十岁的人来说,确实费精神。如能精简些,更适合在我们这个网上发表,这毕竟不是出书,或讲课备考(原文可以多些,以备学生讨论时引用)......当然,这是我的个见,不代表其他人...
文章确实有水平、有新意,引经据典,而又有个见!学习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7:47:32 | 只看该作者
小燕子 发表于 2013-7-23 16:39
全篇读完,好费神啊!难为你这个作者了,写得很好,不然,我读不下去。
呵呵,篇幅长了点,对于五、六十岁 ...

谢谢燕子姐的雅评指正,原篇因是在其它网的有感而发,小兼批评之意,所以长了点;
如今人懒,直接复制过来了,见谅见谅哈;
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原题是‘俺也扯蛋何为诗’:lol,因诗社师长甚众,故改成了这个题头,以示敬重;
5#
发表于 2013-7-23 20:50: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坛子,万不可扯蛋,一个“肉饺”,已让很多人不待见了,其他人我不告诉他。
6#
发表于 2013-7-24 11:47:07 | 只看该作者
梅花友博闻强记,阅后受益非浅,辛苦了.
7#
发表于 2013-8-7 11:09:41 | 只看该作者
梅老师词文并茂,学习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2:0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3-8-17 01:34 编辑
秋歌 发表于 2013-7-24 11:47
梅花友博闻强记,阅后受益非浅,辛苦了.


谢谢秋歌吟长的鼓励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9#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2:08:24 | 只看该作者
张展西 发表于 2013-8-7 11:09
梅老师词文并茂,学习了。

张老师繆赞了,老师一词,晚生实不敢当,论坛,浅见认为,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多作探讨能共同进步,愿多多批评赐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2:11:18 | 只看该作者
小燕子 发表于 2013-7-23 20:50
这个坛子,万不可扯蛋,一个“肉饺”,已让很多人不待见了,其他人我不告诉他。

谢谢提醒,在诗社各位前辈面前,山人岂敢造次,只有收起好玩的天性,虚心学习才是正道,再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7:12 , Processed in 0.33031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