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与“寺、志、之、止”的音义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1 17:55: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1 18:05 编辑

“诗”与“寺、志、之、止”的音义关系
万献初

       玫瑰多刺更多情:   万老师,您好。我现在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东亚文化。宾大东亚系里的梅维恒教授近日于一个网站上谈到“诗”这个字的来源问题,他认为“诗”字的“寺”纯粹是个音符。他引用了“诗言志”,认为“诗”字的构成可能与“志”有关。虽然未曾找到“诗”字由“言”与“志”构成的例子,但他从语源学的角度论了“志”与“寺”之间有联系。他还提出了“止”字作为例子,认为最初表示shi这个读音的字可能另有其字,可后来由于这个字常被用作别的意思,故后来又造了“诗”字来表这个读音。(抱歉,由于学识和英语水平有限,这段分析我理解得并不是太透彻。)
      后来他又进一步分析,想挖掘出“寺”在语义上与“诗”的关系。他认为从“寺”最初的构成——“手拿着笔”,可以看出“寺”字最初与祭祀的地方或官僚机构有关,他由此推想“诗”这个字最初的来源也许与在祭祀仪式上朗诵的颂歌有关。
     我个人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实在因为学识有限,所以想请教万老师对于“诗”这个字来源的看法。

      讨论:“诗”,繁体作“詩”,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说文·言部》“詩,志也,从言寺声。訨,古文詩省”。
      “诗”的语义训为“志”,是说“诗”是心志的抒发。《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本指人内心的情感、意志,《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杜预注:“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 孔颖达疏:“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说文·心部》“志,意也。从心之声”;“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志、意互训,都从“心”为义符。由心生出的情感是“志”,用心体察语言而生出相应的情感是“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7:56:31 | 只看该作者
图片

5134f2begx6Dl4qQvam3e&690.jpg (64.23 KB, 下载次数: 607)

5134f2begx6Dl4qQvam3e&690.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7:5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5-6-11 18:06 编辑

      心里的“好、恶、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志”,用带韵律节奏的语言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就是“诗”。所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即“诗言志”。    诗是志的表达,由心达于言,是情感由内到外的“表达”,也是生长、走往的过程,也就是“之”。所以,“詩”的古文形体为“訨”,实际是“从言从之(止)”。小篆“詩”从言寺声,“寺”本从“之”。
      “寺”,原本指近侍,后指阉人,读shì。《诗·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毛传:“寺,近也。”孔颖达疏:“寺即侍也。”《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郑玄笺:“寺人,内小臣也。”《周礼·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内五人。”郑玄注:“寺之言侍也。”贾公彦疏:“云寺之言侍者,欲取亲近侍御之义。”《说文·寸部》:“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官署名(廷)读sì,汉代才专称佛教庙宇。“寸”字构形是用一点指示人手(又)的“寸口”或“寸脉”所在,引申指长度、法度,作构字偏旁时多表示有力的手。“寺”从寸从之(兼声符),最初造字意图是有力的手(寸)伸出去(之)。早期的“寺”或“寺人”是王公的侍卫,当然是最有力者。侍奉义的“寺”后加人旁为“侍”,恭敬承奉之意,“寺—侍”是古今字。从“寺”字多含有力量(有力的手伸出)义,如“持”训“握也”,是有力地握住;“待”训“竢也”,是着力坚守;“特”训“牛父也”,是特别有力的公牛;“等”训“齐简也”,是用力等齐写完字的竹简。“寺人”后来渐渐变指近臣、阉人(阉人充当近侍),再转指近臣所在的官署(廷),汉代白马驮经放入洛阳白马寺之后,“寺”就逐渐专指佛教庙宇了。
      从读音上看,“诗”《广韵》书之切,书母之韵平声,今读 shī;“寺”《集韵》时吏切,禅母志韵去声,今读 shì、又《广韵》止而切,章母之韵平声,今读sì;“志”《广韵》职吏切,书母志韵去声,今读zhì;“之”《广韵》止而切,章母之韵平声,今读zhī;“止”,《广韵》诸市切,章母止韵上声,今读zhǐ。“诗、寺、志、之、止”上古都是之部字,中古“之、止、志”是“之韵”的平上去之分,“章、书、禅”同属章组声母(照三),几字读音的细小区别,仅是改变声母、声调以区别派生的词义而已。
     从词义上看,“诗、寺、志、之、止”都含有“向外(上)生长(出)”的核心义素。“止”是脚板向上,可以表示移动;“之”是脚板(草芽)向上(外)伸出(生长);“志”是心中生出情感;“寺”是有力的手向外伸出的侍卫;“诗”是心中的情感(志)用语言向外发出的文体。
     因此,“诗、寺、志、之、止”是一组派生分化形成的音近义通的同源词。按甲金文的字形看,“之”由“止”来,“志、寺”从“之”得声义,“诗”从“之、寺”得声义。如果按《说文》小篆的字形说解,“之”为“从草过屮”,那么“志”就是心内生青草,“诗”就是长出心外的青草。所以我在讲座中说过:“诗是心头一棵青青的草”。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1 18:04:07 | 只看该作者
小草也精彩

2243074089408729410.jpg (114.51 KB, 下载次数: 624)

224307408940872941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6:31 , Processed in 0.22954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