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诗词学会(原名嘉应诗社)

 找回密码
 成会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738|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语诗律学》/学习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5-16 19: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09:59 编辑

注,本书为我国语言学界泰斗王力先生积几十年勤求探讨之功而成,堪称研究汉语诗律学经典之作。书分为两部分:“导言”阐述了韵语的起源及其流变,平仄和对仗,句式和语法等有关知识、规律;“本论”分为5章,分别叙述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白话诗和欧化诗。现在只上传近体诗和古体诗部分,白话诗部分不上传,原著可网上下载,若有疏误,请校对原著,以原著为准。


《汉语诗律学》目录

重版自序
导言
第一章近体诗
第一节律诗
第二节排律
第三节绝句
第四节近体诗的用韵
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
第六节平仄的格式
第七节关於[一三五不论]
第八节拗救
第九节平仄的特殊形式
第十节失对和失黏
第十一节上尾
第十二节声调的辩别
第十三节近体诗的对仗
第十四节对仗的种类
第十五节对仗的讲究和避忌
第十六节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上)——简单句
第十七节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中)——复杂句
第十八节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下)——不完全句
第十九节七言近体诗的句式
第二十节近体诗的语法(上)
第二十一节近体诗的语法(中)
第二十二节近体诗的语法(下)

第二章 古体诗

第二十三节  古风每句的字数
第二十四节 古体诗的用韵(上)——本韵
第二十五节 古体诗的用韵(中) ——通韵
第二十六节 古体诗的用韵(下) ——转韵
第二十七节 奇句韵和柏梁体
第二十八节   五古的平仄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好
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0 编辑

导言

  1.韵语的起源及其流变
  1.1诗歌起源之早,是出於一般人想像之外的。有些人以为先有散文,後有韵文。这是最靠不住的说法。因为人类创造了文字之後,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丁相当的程度,当然韵文和散文可以同时产生。韵文以韵语为基础,而韵语的产生远在文字的产生之前,这是毫无疑义的。相传尧帝的时候有一首康卫歌: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列子仲尼篇。)
  又有一首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何有於我哉?
  (帝王世纪。)
  我们当然不相信这两首诗是尧时的民歌。前者是凑合诗经周颂思文的两句和大雅皇矣的两句而成的,且不要管它。後者的风格似乎也在战国以後;不过,它也不会太晚,因为它用的韵是古韵之部字,以息食哉为韵,这种古韵决不是汉以後的人所能伪造的。依我们的猜想,它也许是战国极乱的时代,仰慕唐虞盛世的人所假託的。同样假託的诗还有一首南风歌,相传为帝舜所作,
  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圣证论引尸子,又家语。)
  我们不必因为它的出典不古,就怀疑到它的本身不古;这种诗歌很可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试看它以时财为韵,这种占韵也决不是汉以後的人所能伪造的。(伪造古韵最难,因为直至明末陈第以前,并没有人意识到古今音韵的不同。)总之,尧舜时代虽不一定能有这种风格的诗,却一定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假使这尧舜时代本身存在的话。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1 编辑

1.2至於韵语,它在上古时代的发达,更是後代所不及的,这裹所谓韵语,除了诗歌之外,还包括着格言,俗谚,及一切有韵的文章,譬如後代的汤头歌诀和六言告示,它们是韵语,却不是诗歌。古人著理论的书,有全部用韵语的,例如老子。有部分用韵语的,如荀子,庄子,列子,文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法言等。文告和卜易铭刻等,也参杂着韵语,例如尚书,易经,和周代的金石文字。许多嘉言,是藉着有韵而留传下来的,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所引放动(尧)的话:
  劳之,来之,
  匡之,直之,
  辅之,翼之,
  使自得之;
  又从而振德之。
  来直翼得德是押韵的。至於格言俗谚之类,就更以有韵为常了。例如:
  畏首畏尾,
  身其余几!
  (左传文公十七年。)
  虽有智慧,
  不如乘势;
  虽有礠基,
  不如待时。
  (孟子公孙丑上。)
  兵法如三略,六韬,医书如灵枢,素问,都有大部分的韵语。这些书虽不是先秦的书,至少是模仿先秦的风格而作的,於此可见韵语在上古是怎样的占优势了。
  1.3诗歌及其他韵文的用韵标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如下:
  唐以前为第一期。在此时期中,完全依照口语而押韵。
  唐以後,至五四运动以前为第二期。在此时期中,除词曲及俗文学之外,韵文的押韵,必须依照韵书,不能专以口语为标准。
  五四运动以後为第三期。在此时期中,除了旧体诗之外,又回到第一期的风气,完全以口语为标准。
  1.4现在先说第一期。所谓完全依照口语来押韵,自然是以当时的口语为标准。古今语音的不同,是清代以後的音韵学家所公认的。所以咱们读上古的诗歌的时候,必须先假定每字的古音是什麽,然後念起来才觉得韵脚的谐和。例如诗秦风:
  蒹葭釆釆,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让。
  (咱们假定采字念蚂ts‘e,已字念dio,滨字念d3‘o,右字念YiwonL字念t9i3,然後这首诗才念得和谐。当然,您也可以假定这五个字的古音是t/ai,dial,d3‘山,viai,tiai,)或别的读音,总之,这些字在上古的主要元音一定相同(至少是相近),如果照今天的语音念起来.那简直是没有韵脚的诗了。(括号里的乱码了,择时间再搞)
  l.5汉代用韵较宽。这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是押韵只求近似,并不求其十分谐和;第二是偶然模仿古韵,以致古代可押的也押,当代口语可押的也押,韵自然宽了。到了六朝,用韵又渐渐趋向於严。这是时代的风气,和实际口语韵部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现在说到第二期。六朝时代,李登声类的书,虽然想作为押韵的标准,但因为是私家的著作,没法子强人以必从。隋陆法言的切韵,假使没有唐代的科举来抬举它,也会遭遇声类等书同一的命运。後来切韵改称唐韵.可说是变成了官书,它已经成为押韵的标准.尤其是近体诗押韵的标准,唐韵共有二百零六个韵,但是,唐朝规定有些韵可以同用,凡同用的两个或三个韵,做诗的人就把它们当做一个韵看待,所以实际上只有—百一十二个韵。到了宋朝,唐韵改称广韵,其中文韵和欣韵,吻韵和隐韵,问韵和焮韵,物韵和迄韵,都同用了,实际上剩丁一百零八个韵。到了元末,索性泯灭了二百零六韵的痕迹,把同用的韵都合并起来,,又毫无理由地合并了迥韵和拯韵,径韵和证韵,於是只剩了一百零六个韵。这一百零六个韵就是普通所谓诗韵,一直沿用至今。
  1,6唐朝初年(所谓初唐),诗人用韵还是和六朝一样,并没有以韵书为标准。大约从开元天宝以后,用韵才完全依照了韵书。何以见得呢?譬如唐韵里的支脂之三个韵虽然注明同用,但是初唐的实际语音显然是脂和之相混,而支韵还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初唐的诗往往是脂之同用,而支独用(盛唐的杜甫犹然).又如江韵,在陈隋时代的实际语音是和阳韵相混了,所以陈隋的诗人有以江阳同押的;到了盛唐以後,倒反严格起来,江阳绝对不能相混,这显然是受了韵书的拘束。其他像元韵和先仙,山韵和先仙,在六朝是相通的,开元天宝以後的—近体诗也不许相通了。这一切都表示唐以後的诗歌用韵不复是纯任天然,而是以韵书为准绳.虽然有人反抗过这种拘束,终於敌不过科举功令的势力.
  1.7词曲因为不受科举的拘束,所以用韵另以口语为标准。词是所谓.诗余,曲又有人称为词余。本书所讲的诗律指的是广义的诗,所以对於词律和曲律也将同样地讨论到。
  1,8末了说到第三期。新诗要求解放,当然首先摆脱了韵书的拘束。但是,这上头却引起了方音的问题。从前依据韵书,获得了一个武断的标准,倒也罢了。现在用韵既然以口语为标准,而汉语方音又这样复杂,到底该以什麽地方的语音为标准呢?在今天,我们肯定了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是在当时并没有这个规定。遇到作者不是北方人的时候,他的诗常常不知不觉地用了一些方音来押韵,我们用北京音读去就不免有些不大谐和的地方。例如真韵和庚韵,依照西南官话和吴方言,是可以同用的,若依北方话就不大谐和。屋韵和铎韵,歌韵和摸韵,依照大部分的吴语是可以通用的,若依北方话也不谐和.
  1.9由此看来,除非写方言的白话诗。否则还应该以一种新的诗韵为标准。这种新诗韵和旧诗韵的性质并不相同;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最初也许武断性很小,宋以後就大大地违反口语了),新的诗韵是以现代的北京实际语音为标准的。这样,才不至於弄成四不像的韵语.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4: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1 编辑

2.平仄和对仗
  2.1平仄和对仗,是近体诗中最讲究的两件事;古体诗中,也不能完全不讲究它们。新诗虽然是一切都解放了,但是,就汉语来说,有了字音就不可能没有平仄,单音字多了也很容易形成整齐的对仗。新诗虽然不受它们的约束,却也还有许多诗人灵活地运用它们。因此,在未谈诗律以前,先谈一谈什么叫做平仄和对仗,也不是没有用处的。
  2.2平仄是一种声调的关系。相传沈约最初发现在汉语里共有四个声调,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又相传仄声这个名称也是沈约起的。有人说,仄就是侧,侧就是不平。仄声和平声相对立,换句话说,仄声就是上去入三声的总名。依近体诗的规矩,是以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平仄递用。假定一句诗的第一第二字都是平声,那么,第三第四字就应该都是仄声;如果第一第二字都是仄声,第三第四字就应该都是平声。(详见下文第六节。)
  2.3现在咱们要讨论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上去入三声合成一类(仄声),而平声自成一类?第二,为什么平仄递用可以构成诗的节奏?
  2.4关于第一个问题,咱们应该先知道声调的性质。声调自然是以音高(pitch)为主要的特征,但是长短和升降也有关系。依中古声调的情形看来,上古的声调大约只有两大类,就是平声和入声。中古的上声最大部分是平声变来的,极小部分是入声变来的;中古的去声大部分是入声变来的,小部分是平声变来的(或者是由平声经过了上声再转到去声)。等到平入两声演化为平上去入四声这个过程完成了的时候,依我们的设想,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上去入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这样,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了。平字指的是不升不降,仄字指的是不平(如上路之险仄),也就是或升或降。(上字应该指的是升,去字应该指的是降,入字应该指的是特别短促。古人以为平上去入只是代表字,没有意义,现在想来恐不尽然。)如果我们的设想不错,平仄递用也就是长短使用,平调与升调或促调递用。
  2.5关于第二个问题,和长短递用是有密切关系的。英语的诗有所谓轻重律和重轻律。英语是以轻重音为要素的语言,自然以轻重递用为诗的节奏。如果像希腊语和拉丁语,以长短音为要素的,诗歌就不讲究轻重律或重轻律,反而讲究长短律或短长律了。(希腊人称一短一长为iambus,一长一短为trochee,二短一长律为anapest,一长二短律为dactyl,英国人借用这四个术语来称呼轻重律或重轻律,这是不大合理的。)由此看来,汉语近体诗中的仄仄平平乃是一种短长律,平平仄仄乃是一种长短律。汉语诗律和西洋诗律当然不能尽同,但是它们的节奏原则是一样的。
  2.6五言古诗虽然不很讲求平仄,但五平调或四平调仍是尽可能地避免的,否则就嫌单调了。五仄调或四仄调比较地常见,因为仄声还有上去入的分别,它们或升,或降,或特别短促,就不十分单调。(参见下文第二十八节。)
  2.7近体诗喜欢用平声做韵脚,因为平声是一个长音,便于曼声歌唱的缘故。这恰像英诗里轻重律多与重轻律,希腊拉丁诗里短长律多于长短律。在英诗或希腊拉丁诗里,有些虽然本来是用重轻律或长短律的,也喜欢用重音或长音收尾,叫做不完全律(catalectic),大约也是因为它便于曼声歌唱的缘故。
  跟着历史的变迁,近代的声调的实际音高也不能和中古相同,所以人民口头创作只能依据实际语音,不能再沿用中古的平仄。现代新诗如果要运用平仄,自然也只能以现代的实际语音为标准。例如北京语音里没有入声,平声分为阴阳两类,又有一重轻声,是否仍应该另行发现节奏的规律,这却是现代诗人所应
研究的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2 编辑

2.8对仗,大致说起来,就是语言的排偶,或骈俪。仗字的意义是从仪仗来的,仪仗两两相对,所以两两相对的语句叫做对仗。对仗既是排偶的一种,让我们先叫排偶。自从有了语言,也就有了排偶,因为人事和物情有许多是天然相配的。古近中外,都有许多排偶的语言,例如下面所引的英文诗:
  Oneshadethemore,oneraytheless,
  ……
  Thesmilesthatwin,thetintsthatglow,
  --------Byron
  Myboatisontheshore,
  Andmybarkisonthesea.
  ---------Byron
  Somehadshoes,butallhadrifles.
  ----------Henley
  2.9但是,汉语的排偶却有一种特性:因为汉语是单音语,所以排比起来可以弄得非常整齐,一音对一音,不多不少。有了这重特性,汉语的骈语就非常发达。无论韵文或散文,都有无数的例子。例如: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诗邶风。)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诗小雅,祈父之什。)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这可以称为不避同字的骈语,古书中不胜枚举。其后渐渐倾向于避同字,尤其是近体诗的对仗必须避免同字。不过,避同字的骈语在上古也不乏其例。例如: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诗召南。)
  观闵既多,受侮不少。(诗邶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郑风。)
  南山崔巍,雄狐绥绥。(诗齐风。)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孟子滕文公上。)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孟子滕文公上。)
  2.10到了六朝,骈俪的风气更盛。赋和骈体文,是避同字的骈语和不避同字的骈语同时并用的。但当其不避同字的时候,只能限于之而以于一类的虚字了。例如: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詠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陆机文赋。)
  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刘勰文心雕龙熔裁篇。)
  汉魏六朝的古诗,也像赋和骈体文一样,有时避同字,有时不避同字,例如: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古诗十九首。)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同上。)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苏子卿诗。)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辛延年羽林郎。)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诗。)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左思咏史。)
  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
  唐以后的古体诗,自然都依照这个规矩(参看下文第三十三节。)但是,近体诗里的对仗,却和古体诗里的骈语颇有不同。
  2.11近体诗的对仗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骈语,因为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一定要避同字,不能再像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第二,它一定要讲究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不能再像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例如:
  共载皆妻子,同游即弟兄。(白居易诗。)
  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刘禹锡诗。)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3 编辑

2.12对仗有宽对和工对的分别:宽对只要以名词对名字,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就成。工对必须把事物分为若干种类,只用同类的词相对。(参看下文第十三节。)
  讲到今体诗的对仗,我们应该顺带谈一谈对联(普通所谓对子)。对联其实就是来自近体诗的对仗,不过,对联更趋向于工对。再者,对联的节奏也有更多的变化,字数也可任意延长,也可偶然不避同字。例如前人集王羲之《兰亭序》字的对联:
  丝竹放怀春未暮;
  清和为气日初长。
  静坐不虚兰室趣;
  清游自带中华诗词网。
  (以上是依照近体诗的节奏的。)
  得趣–在–形骸–以外;
  娱怀–于–天地–之初。
  寄兴–在–山亭–水曲;

  怀人–于–日暮–春初。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以上是超出近体诗节奏之外的。)
  又相传有妇人挽其夫云:
  二十年贫病交加,纵我留君生亦苦;
  七千里翁姑待葬,因君累我死犹难。
  (上半年里二字顿,病姑二字顿,超出近体诗节奏之外,下半完全按照近体诗的节奏。)
  又如韦苏州词联:
  唐史传偏遗,合循吏儒林,读书不碍中年晚;
  苏州官似谥,本清才名德,卧理能教末俗移。
  (上半和下半都完全依照近体诗的节奏,只有中半“吏”、“才”二字顿,超出了近体诗的节奏之外。)
  2.13上节所讲的韵语,是人类诗歌的共性;本节所讲的平仄和对仗,是汉语诗歌的特性。再看了下节所讲诗句的字数,对于汉语的诗律,已经得到一个轮廓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7: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4 编辑

3.诗句的字数
  3.1汉语每字只有一个音节,所以汉语诗句的字数也就是诗句的音数。在西洋,诗句的音数极为人们所重视:英语每句普通是八个音或十个音,法诗每句往往多至十二个音。严格地说,西洋诗里不该论“句”,只该论“行”,因为每句不一定只占一行(句末完而另起一行者,叫做“跨行”enjambement),每行也不一定只容一句。每行的末一个音节才押韵,所以西洋诗论句是没有意义的。汉语的诗押韵总在句末,没有跨行;虽然也有合两句意义始足的例子,但依汉人心理,仍然可以当作两句看待。所以汉语的诗句是可以论“句”的。
  3.2依普通的说法,汉语的诗是由四言,五言,而演变至于七言。虽然汉语诗句的字数有少至二言,多至十一言的,不过,少于四言或多于七言的句子只是偶然插入于四言诗,五言诗或七言诗中,并不能全篇一律用二言或三言,九言或十一言。全篇用三言的诗歌,只有汉代的歌谣,如《郊祀歌》等。例如《汉书》里的《天马歌》:
  太一况,天马下。
  霑赤汗,沫流赭。
  志俶傥,精权奇。
  籋浮云,晻上驰。
  体容与,迣万里。
  今安在,龙为友。
  但是,如果我们不把帮助语气的虚字算在内,《诗经》里头还可以找得出一篇三言诗的例子: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陈风)
  至于四言诗里参杂着二言三言的,《诗经》里可就多了。例如: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诗小雅白华之什)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诗唐风。)
  墙有茨,不可扫也;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诗鄘风)
  祈父,亶不聪;
  胡转予与恤,有母之尸饔。
  (诗小雅祈父之什。)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且朋。
  椒聊且,远条且!
  (诗唐风。)
  3.3《诗经》以四言为主,但是有些地方已经参杂着五言,六言和七言。例如:
  扬之水,不流束薪;
  彼其之字,不与我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
  曷月予还归哉!
  (诗王风。)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
  匪大犹是经。
  维迩言是听,
  维迩言是争。
  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诗小雅小旻之什。)
  在《楚辞》中,我们看见了许多七言,六言和七言(八言以上的都可以分为两句读);如果“兮”字不算,则五言可认为四言,六言可认为五言,七言可认为六言,八言可认为七言。我们不能说《楚辞》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开始,第一,因为有这“兮”字的难题;第二,因为大多数的诗篇都未能全篇一律,如七言中杂有五言,八言中杂有六言,等等。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4 编辑

3.4一般人以为五言诗始于李陵《与苏武诗》,换句话说,就是始于西汉。《古诗十九首》,有人说是枚乘所作,也是始于西汉。但又有人疑心李陵的诗是伪托,《古诗十九首》也不是枚乘所作。这样,真正全篇五言的五言诗也许出于东汉,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至第二世纪之间。
  3.5至于七言诗,也有人说是始于西汉。相传柏梁体是汉武帝和群臣联句,原文是: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郡国士马羽林材。
  总领天下诚难治。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周卫交戟禁不时。
  总领从官柏梁台。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与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陈粟万石扬以箕。
  徼道宫下随讨治。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蛮夷朝贺常会期。
  柱枅欂栌相枝持。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
  这诗也有人疑心是伪作。但从押韵上说,之咍同部,正是先秦古韵,可见这即使不出于武帝时代,也不会相差太远。其中只有一个“危”字出韵;“危”字在先秦是“支”部或“腹”部字。这足以证明“支脂之”三部在汉代的音值已渐渐接近,可以勉强同用了。此外,汉代的七言诗还有一些例子:
  秋素景兮泛洪波,
  挥纤手兮折芰荷。
  凉风凄凄扬棹歌,
  云光开曙月低河,
  万岁为乐岂云多!
  (汉昭帝淋池歌。)
  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只怀忧。?
  愿得远度以自娱,上下无常穷六区。?
  超逾腾跃绝世俗,飘摇神举逞所欲。?
  天不可阶仙夫稀,柏舟悄悄吝不飞。?
  松乔高踌孰能离,结精远游使心携。?
  回志朅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何思。
  (张衡《思玄赋》系辞。)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巳。龙鸣水中不见已,
  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
  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
  是谓商声五音毕。
  (马融《长笛赋》。)
  这几篇诗也很合与古韵;除“娱”、“区”、“离”、“携”可认为汉韵外,(“娱”属古韵思部,“区”属古韵侯部,“离”字属歌部,“携”属支部。)其余都是和先秦韵部相符的。(“稀”、“飞”属微部,“谋”、“思”属之部,“稀”、“飞”、“离”、“携”、“谋”、“思”应认为转韵,不可认为通韵;“起”、“巳”、“已”、“似”、“之”、“持”属之部,“律”、“出”属物部,“一”、“毕”属质部。)歌微通韵,在《楚辞》中已是常见,可见这两篇诗一定不是伪作。
  3.6由此看来,七言诗的起源,似乎比五言更早,至少是和五言同时,这是颇可怪的一件事。其实这上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分辨清楚的。原来韵文的要素不在于“句”,而在于“韵”。有了韵脚,韵文的节奏就算有了一个安顿;没有韵脚,虽然成句,诗的节奏还是没完。依照这样的说法,咱们研究诗句的时候,应该以有韵脚的地方为一句的终结,若依西洋诗式,就是一行的终结。(在本书,我们录引诗歌的时候,就以此为分行的标准;惟在六十字以上的长片,则多不分行,以省篇幅。)那么,像《古诗十九首》隔句为韵,就等于以十个字为一句(诗句)。例如: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远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汉代的七言诗句句为韵,就只有七个字一句,比隔句为韵的五言诗道反显多短了。这种七言诗即使出于五言诗以前,也毫不足怪。事实上,从柏梁诗直到魏文帝的《燕歌行》,都是句句为韵的。例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魏文帝《燕歌行》。)
  依现存史料观察,直到鲍照,才有隔句为韵的七言诗。例如: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鲍照《拟行路难》。)
  由此看来,真正的七言诗(如唐代七言诗的常体)是起于南北朝,约在公元第五世纪。
  3.7西洋诗普通是每行八个音至十二个音,汉语的诗每句是四言至七言,比较起来,似乎西洋诗“气”比汉语诗的“气”长些。实际上恰恰相反:若依一韵为一行的说法,隔句为韵的汉语诗,四言即等与八个音一行,五言即等于十个音一行,七言即等于十四个音一行,七言诗的“气”比西洋十二音诗(亚历山大式)的“气”还要长些呢。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4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5 编辑

3.8末了,我们要谈一谈谈“杂言”诗,也就是长短句。无论汉语诗或西洋诗,每句或每行音数相等者总算是正体,音数不相等者(长短句)总算是变体。但是汉语诗的长短句来源很早,《诗经》里就有了。例如上面所举的《鱼丽》、《冬之夜》、《墙茨》、《祈父》、《扬之水》、《哀哉为犹》等篇都是,此外又如: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诗邶风。)
  唐以后的杂言诗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七言诗中偶然参杂着少数的五言或二言;另一种是在七言中随意运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甚至于少于二言,多到八言,九言,十一言,极错综变化之妙,颇可称为有韵的散文。(参见下文第二十三节。)有一点应该注意的,就是在许多分类的诗集中,并没有杂言这一个项目;像上面所述的两种杂言诗也一律称为“七言”。
  3.9以上所说算是导言;下文将是本论。本论将分为五章,分别叙述(一)近体诗,(二)古体诗,(三)词,(四)曲,(五)白话诗和欧化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9:5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梅花山人 于 2016-5-17 10:06 编辑

第一节          律诗
  l.1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约因为科举的关係,诗的形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来写出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后世叫做近体诗。近体诗可以大致分为三种:(一)律诗:(二)排律;(三)绝句。现在我们分别加以叙述。本节先谈律诗。
  12律诗的意义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格律最主要的有两点:(一)儘量使句中的平仄相间,并使上句的平仄和下句的平仄相对(即相反);(二)儘量多用对仗,除首两句和末两句外,总以对仗为原则。依照这两侗要点看来,齐梁的诗已经渐渐和律诗接近了。例如:
  奉和山池庾信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迴与.
  呜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曰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若把第二三四行的任何一行删去,就很像初唐的一首五言律诗了。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现在分述如下。
  13(甲)五言律诗.五言律诗除了平仄和对仗的规律之外,还有两个规律:
  a.每句五个字.每首八句,全首共四十个字
  b.第一三五七句不入韵,第二四六八句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入韵者,这是变例。(这正变之分是从唐人五言律诗统计出来的,以多见者为正,少见者为变。)下面试举几个实例来看:
  (子)首句不入韵者。
  游少林寺沉佺期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李峤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鸩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夏曰过郑七山斋杜审言
  共有尊中好,言寻谷口来。
  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闻.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洛阳钟鼓至,车马繫迟迥。
  (丑)首句人韵者。
  从军行扬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戊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4(乙)七言律诗。——七言律诗除了平仄和对仗的规律之外,也还有两个规律:
  a.每句七个字,每首八句.全首共五十六个字。
  b.第一二四六八句入韵,第三五七句不入韵,这是正例;但首句亦有不用韵者,这是变例。
  下面试举几个实例来看:
  (子)首句入韵者。
  古意
  卢家少妇鬱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迴辇处,飞花故落舞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稚管絃。
  万岁楼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鹧鹚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作旅愁。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沉佳期
  苏颢
  储光羲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丑)首句不入韵者。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永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拢。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箫向碧空?
  阁夜社甫
  岁莫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间战伐,夷歌几处起鱼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会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梅州市诗词学会 ( 粤ICP备17109579号
联系邮箱:jyss888@163.com    联系电话:13502339645    地址:梅州市梅江区梅龙路市文联6楼608室    梅州嘉应诗社 版权所有

GMT+8, 2025-1-4 23:16 , Processed in 0.228600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